Workflow
碳减排
icon
搜索文档
ESG及绿色金融月报:中欧联合声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SASB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启动修订-20250805
浙商证券· 2025-08-05 18:58
证券研究报告 | 定期追踪 | ESG 及绿色金融 定期追踪 报告日期:2025 年 08 月 05 日 ❑ 创业板综引入 ESG 负面筛选,最新绿金目录探索中国分类法 创业板综引入 ESG 与风险双重剔除机制,推动指数高质量发展;新版绿金目录出 炉,明确绿色贸易与消费支持方向;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标发布,强化产品质量 监管,加快电池报废回收;央地各部门密集出台绿电政策,涵盖开发、核发和消 纳多领域;节能绿色低碳转型引领工商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主线。 ❑ 欧盟减轻企业可持续报告披露负担,SASB 可持续报告标准修订提升适用性 ESMA 发布反洗绿指南,指导市场参与者避免漂绿风险;欧盟简化可持续金融分 类目录应用标准,并减轻中小企业披露负担,推迟对大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要求。新加坡发布实务指南推动"新加坡-亚洲转型分类标准"落地应用。ISSB 拟 启动 SASB 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的修订工作,提升兼容性和国际适用性。 ❑ 海外 ESG 基金流量反弹规模新高,国内绿债发行同比增长超四分之三 根据 Wind 统计,本月新发行 ESG 基金数量达 6 只,ESG 策略/环保主题/社会责 任主题分别为 1/1/4 只 ...
建材业发展重在提升“含绿量”
经济日报· 2025-08-05 06:08
当前,建材行业正处于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降碳任务繁重,全行业应进一步凝 聚共识、主动作为、强化创新,努力开创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持续加强节能降碳政策及基础研究。围绕《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相关部门单位要重点引导和推 动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企业实施碳减排技术指南,对标对表先进水平,加快生产 线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组织开展建材行业碳中和路径研究、水泥企业净零转型方案研究以及碳排放双控 制度下推动我国水泥工业碳减排的对策研究,为实施碳减排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鼓励建材企业、研发 机构继续深化建材行业碳排放因子及参数研究,夯实碳排放核算基础;以混凝土等为重点推出低碳分级 标签,加快典型建材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碳标签体系建设并推动采信应用。 着力强化水泥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的基础工作。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水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测、报告 和核查体系建设等相关工作;组织建材(水泥)行业碳交易技术工作组,调研水泥企业在碳市场运行中 的问题及建议;开展水泥生产线二氧化碳排放精确计量技术设备攻关以及示范、推广工作;加强碳交易 能力建设、人才培训工作,提升企业碳管理水平。 深入推进 ...
微软斥资17亿美元“埋粪”,揭开AI的能源黑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6:13
AI行业的环境影响 - AI训练和运行产生巨大碳排放,Mistral Large 2模型18个月排放2.04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5000辆家用轿车一年排放量 [7] - AI模型生命周期中训练和推理阶段环境影响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占比85.5%,水资源消耗占比91% [7] - 具备推理能力的AI模型能耗和碳排放是非推理模型的4到6倍 [9] - GPT-4o每天7亿次查询推算年用电量39万至46万兆瓦时,相当于3.5万美国家庭年用电量 [9] - 生成式AI在2023年产生2600吨电子垃圾,2030年可能达250万吨,相当于133亿部废弃智能手机 [9] 科技巨头的碳排放现状 - 微软2024财年碳排放量较2020年累计增长23.4% [4] - 2020-2023年亚马逊、微软、Alphabet和Meta间接碳排放量平均增长150% [6] - 亚马逊2023年运营碳排放量比三年前增长182%,微软增长155%,Meta增长145%,Alphabet增长138% [7] - 排放量最高的AI系统预计每年排放1.0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7] 资源消耗数据 - Mistral Large 2消耗28.1万立方米水,可注满112个奥运泳池 [7] - 到2027年AI年耗水量或达66亿立方米,是瑞士年消耗量两倍 [9] - 数据中心能耗2030年或达945 TWh,超过日本和瑞士总能耗 [9] 碳减排措施 - 微软与Vaulted Deep签订协议,计划2038年前完成490万吨碳去除目标,交易价值可能达17亿美元 [3] - Vaulted Deep通过深井注水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泥浆并封存地下1500米 [3] - 谷歌、微软和Meta承诺203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亚马逊目标2040年 [10] - 科技巨头6月公布多项可再生能源领域进展 [10] 行业争议与挑战 - 专家批评碳抵消逻辑,认为应优先从源头减少排放而非购买碳信用额 [4] - 当前排放核算机制存在缺陷,企业可通过采购方式在账面上实现零排放 [6] - 碳信用机制常被用于误导性"碳中和"宣传 [10] - 企业自愿碳中和承诺约束力不足,需政府加强监管 [11]
艾氢技术:瞄准氢能产业储运痛点 推动能源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5:12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正 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焦点。在氢气制、储、运、加、用的产业链环节中,储、运是高效利用氢能的关 键,直接影响着氢能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发展。 艾氢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纯镁基储氢技术,并将该技术产品化,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 方案。今年5月,由国资基金领投的艾氢技术A轮融资完成;6月,公司发布了行业首套自动化镁基模块 供氢系统,并将相关产品推向市场。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探访艾氢技术,深入了解这家公司的技术创新 以及在减碳领域的应用前景。 创新技术破解储运难题 在固定式用氢场景下,如实验室用氢、半导体用氢、工业级冶金化工用氢,艾氢技术01号自动化镁基模 块供氢系统可以覆盖公斤级至吨级用氢需求。此外,其还适用于车辆、船舶、无人机、机器人等移动式 用氢场景。 固态储氢技术具有诸多显著优势。从储氢密度来看,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的质量储氢密度达到7.6%,约 为高压气态氢的4倍,低温液态氢的1.5倍,能够满足大规模储氢需求。安全性上,该材料在常温常压下 非常稳定,储存方便,且工作压力始终为1个大气压左右,无易燃易爆 ...
赣锋锂业成立赣锋综合能源(青海)有限公司
证券之星· 2025-08-03 19:16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整理,近日,赣锋综合能源(青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 光坤,注册资本20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一般项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 能源原动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储能技术服务;技术 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 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合同能源管理;电池销售; 电池零配件销售;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森林固碳服务;环保咨询服务(除依法 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天眼查APP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赣锋锂 业全资持股。 数据来源:天眼查APP ...
深圳市华麟隆佑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2 08:18
企业名称深圳市华麟隆佑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显文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国标行业科学 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吉祥社区 雅商3号213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营业期限2025-8-1至无固定期限登记机关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华麟隆佑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显文,注册资本 5000万人民币,由深圳市新隆伟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比例1深圳市新隆伟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100% 经营范围含一般经营项目是:规划设计管理;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数字技术服务;农业科学研 究和试验发展;智能农业管理;科技中介服务;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 务;专业设计服务;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 术研发;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咨询策划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 服务;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咨询;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 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充电桩销售; ...
连云港大格惠民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1 00:28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连云港大格惠民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荣志,注册资本 200万人民币,由连云港大格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 来源:金融界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比例1连云港大格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100% 企业名称连云港大格惠民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刘荣志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国标行业卫生 和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提供住宿社会工作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东街道凤凰大道2号28号楼126 号商铺,苍梧河滨花 园 B 栋 126 号门面房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期限2025-7-31至无固定期限登记 机关连云港市海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经营范围含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单位后勤管理服务;养老服 务(机构养老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远程健康管理服务;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 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代理服务除外);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名胜风 景区管理;园区管理服务;农村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 的开发经营;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资源 ...
从机队升级到探索循环经济,渤海租赁荣获证券之星碳路践行者奖
证券之星· 2025-07-28 14:44
公司获奖与核心实践 - 渤海租赁荣获"碳路践行者奖",表彰其在环境减碳方面的卓越实践,推动经济效能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 [1] - 奖项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权威机构设立,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指导下评选 [1] 机队优化与减碳成果 - 作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商,公司将机队结构优化视为减碳核心,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为减少航空排放并实现脱碳 [4] - 截至2024年末,控股子公司Avolon节能型飞机占比达64%,较2023年提升4个百分点 [4] 未来技术布局与合作 - 公司与空客合作参与Airbus ZEROe项目,探索氢能航空未来 [4] - 与新西兰航空签署行业首例CTOL电动货机租赁意向合作书,支持清洁技术飞机商业化 [4] 循环经济与资源管理 - 通过"客改货"延长飞机使用寿命,减少退役对环境的影响 [4] - 加强货机改装工程合作及飞机过渡环节废物管理,降低资源浪费 [4] - Avolon作为AFRA成员,承诺使用AFRA认可的安全环保拆卸和MRO供应商,促进退役飞机环境管理最佳实践 [5] 行业影响与战略价值 - 公司以资产配置权引导产业链绿色升级,以前瞻投资推动技术革命,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重塑行业生态 [5] - 系统性减碳策略体现在机队数据、技术合作与循环项目中,形成行业示范效应 [5]
微软为了AI,买了17亿美金的屎。
数字生命卡兹克· 2025-07-28 01:26
微软投资碳减排项目 - 微软与Vaulted Deep公司签订12年协议,以17亿美元购买490万公吨有机废物进行地下封存 [3][7] - 有机废物包括牲畜粪肥、人类排泄物等,通过高压注入地下1.5公里深的盐穴实现碳封存 [7][9] - 该项目符合美国45Q税收抵免政策,每吨碳封存可获得最高85美元补贴,微软可能通过税收优惠实现部分成本回收 [20][22] AI业务与碳排放矛盾 - 微软2023财年碳排放量较2020年增长23.4%,主要因AI和云计算业务能源消耗飙升168% [14] - GPT-4单次请求耗电0.43瓦时,比谷歌搜索高40%,全球日均7亿次查询年耗电达46万兆瓦时 [28][30][34] - AI模型训练碳排放显著,GPT-4训练排放1.2-1.5万吨CO₂,相当于3200辆汽车年排放量 [26] 碳减排的商业驱动因素 - ESG评分体系促使科技巨头投资环保项目,高评分企业更易获得资本青睐和低融资成本 [16] - 微软计划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2050年消除历史碳排放,但AI扩张导致减排压力加剧 [12][14] - 碳封存技术通过阻止有机废物分解产生甲烷和CO₂,每吨处理成本约350美元 [7][9] 行业现象与经济规律 - AI效率提升引发"杰文斯悖论",需求激增导致总能耗不降反升 [39][40][42] - 科技公司采取"碳抵消"策略平衡业务扩张与环保承诺,形成新型商业模式 [24][44] - 碳减排项目兼具政策合规与资本回报双重属性,形成产业链联动效应 [22][23]
生态环境部逯世泽:全国碳市场量价齐升,成交额超46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7 12:00
全国碳市场运行情况 - 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年多来总体平稳有序,实现稳起步、稳运行,纳入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4个重点行业,管控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六氟化二碳3种温室气体,覆盖约3700家重点排放单位,年覆盖排放量超80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1] - 截至2025年7月25日,配额累计成交量达6.79亿吨,成交额466.4亿元,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1] - 2024年成交量1.88亿吨,成交额180.44亿元,同比上升24.92%,碳排放配额价格从启动初的48元/吨上涨至70-80元/吨波动,2024年4月首次突破百元大关 [2] - 2023年度配额清缴履约率达99.98%,创历史新高,市场机制作用初步显现 [2] 政策与制度建设 - 政策法规体系初步构建完成,形成"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技术规范"的多层级制度体系 [2] - 数据质量持续巩固提升,完善核算报告与核查体系,落实月度信息化存证和"国家—省—市"三级联审工作机制 [2] - 三行业扩围将分阶段有序入市,合理控制配额缺口,优化完善统计核算制度 [3] 钢铁行业碳市场准备 - 钢铁行业作为2025年新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其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待明晰 [1] - 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尽快熟悉市场规则,全面提升数据质量,加强企业能力建设 [3] - 钢铁行业扩围面临数据基础薄弱、碳排放管理能力不足、需平衡减排与增长关系等难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