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城市
搜索文档
假如没有胖东来,许昌会成为网红吗?
虎嗅· 2025-10-17 21:47
胖东来的商业影响力 - 胖东来天使城在周二(通常闭店日)依然营业,吸引了大量客流,包括众多“胖东来研学团”,超市和餐饮区挤得水泄不通 [1] - 胖东来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即使许昌下暴雨也无法阻挡人们慕名而来,显示出极强的品牌吸引力 [1] - 胖东来的“引流效应”显著提升了许昌的城市知名度,使其成为网红城市 [1] 胖东来对许昌旅游业的带动 - 2024年五一假期,常住人口435.7万人的许昌接待游客51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0.2亿元 [6] - 对比2019年,许昌全市生产总值3395.7亿元,但旅游总收入仅为213.55亿元,显示胖东来出圈后旅游业爆发式增长 [6] - 胖东来周边商圈异常喧闹,为缓解交通拥堵,许昌市政府耗时56天拓宽了胖东来时代广场门外的七一路 [7] 胖东来服务理念的行业及政府对标 - 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5年1月27日印发方案,要求全市学习“胖东来式”服务理念,实施优化营商环境“6433”工程 [8] - 对标领域涵盖城市管理、文化旅游、住宿、餐饮、城市交通、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核心是关爱消费者、注重产品品质、把服务做到极致 [8] - 胖东来的服务理念已溢出至许昌周边城市,例如有超市模仿设置了同款宠物寄存柜 [9] 许昌的城市底蕴与现状 - 许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三国文化重镇,现存80多处三国文化遗址,如灞陵桥、春秋楼 [3] - 许昌也是“世界假发之都”,其假发产业历史悠久,治愈了全球的“秃头恐惧症” [4] - 除去胖东来光环,许昌展现出普通小城的B面,如1元公交车、中央公园、免费豫剧、平价小吃构成的慢节奏生活 [12] - 城市存在一些基础设施问题,如共享单车“小绿”因定点还车和设备失修被嫌弃,部分城区商铺闭门,交通信号灯失灵和“老头乐”无序问题引发本地人抱怨 [13]
网红城市居民的喜悦与烦恼
人民日报· 2025-10-14 07:54
文章核心观点 - 网红城市在将网络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的同时,也面临交通拥堵、物价上涨等城市治理挑战,多地正通过细化服务、强化监管和长远规划来寻求游客体验与居民生活的平衡,以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可持续发展 [3][9][10] 文旅消费增量 - 山西运城在假期期间51家A级旅游景区等累计接待游客192.18万人次,累计门票收入1570.33万元,累计经营收入3129.06万元 [4] - 江西景德镇在假期累计接待游客逾900万人次 [4] - 湖北襄阳东站在假期发送旅客23.7万人、到达旅客22.8万人,襄阳火车站发送旅客18.6万人、到达15.6万人,单日发送旅客人数均破历史纪录 [5] 本地商业机遇 - 运城东湖农贸市场在假期日均客流达5万人次,为关宇牛肉胡辣汤等本地餐饮从业者带来爆满生意 [4] - 襄阳管家巷文化街区的熊银匠店铺设计2000多种时尚产品,每日营收超万元 [5] - 景德镇的商户看到城市走红带来的机会,开始思考将传统陶瓷文化与生活气息结合开发文创产品 [4][5] 城市治理挑战 - 运城通往盐湖景区和解州关帝庙的道路因车流量大、停车场不足,出现游客车辆路边停放造成的交通拥堵 [6] - 景德镇本地居民反映接孩子放学道路拥挤、公共停车位被游客占用、买菜需绕远等问题 [7] - 襄阳古城居民感到城市更拥挤,部分本地人工作生活节奏被打乱,如早餐排队时间增长、外卖经常超时 [8] 物价与公共服务压力 - 运城东湖农贸市场旁的麻花涨价,蔬菜水果价格出现浮动 [8] - 襄阳北街夜市生意火爆导致环卫工作量成倍增长,公司需动态调配人手增加清扫频次 [8] - 襄阳汉江游轮夜游项目一票难求,码头秩序维护压力增大 [8] 治理对策与基础设施 - 运城采取引导机关单位开放停车场、使用摆渡车引导游客有序进入景区等措施,并计划加大酒店、商场供给及推动路网优化和停车场建设 [9] - 景德镇城管部门为网红摊主调整摊位、成立工作专班维持秩序,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小吃摊贩食品安全指导 [9] - 襄阳免费开放数万个车位供游客手机查找导航,市场监管部门提前介入价格监管,部分商家承诺“订贵即赔”,并通过古城功能疏解决定推动长远规划 [10]
网红城市居民的喜悦与烦恼(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网红城市旅游热潮 - 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发展推动一批城市成为网红,将网络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2] - 山西运城受游戏《黑神话:悟空》带动,国庆中秋假期51家A级景区等累计接待游客192.18万人次,累计门票收入1570.33万元,累计经营收入3129.06万元[4] - 江西景德镇国庆中秋假期累计接待游客逾900万人次[4] - 湖北襄阳国庆期间襄阳东站发送旅客23.7万人、到达22.8万人,襄阳火车站发送旅客18.6万人、到达15.6万人,单日发送旅客人数均破历史纪录[5] 行业经济收益 - 运城网红美食聚集地东湖农贸市场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客流达5万人次,为本地餐饮从业者带来显著生意[4] - 襄阳管家巷文化街区熊银匠店铺设计2000多种时尚产品,每日营收超万元[5] - 城市走红使本地创业者被看见,景德镇商户开始思考将传统陶瓷文化与生活气息结合开发更接地气的文创产品[4][5] 城市治理挑战 - 巨大客流量导致交通拥堵,运城通往盐湖景区和关帝庙通道车流量大,原有停车场无法应对井喷式增长的车流[6] - 公共资源紧张,景德镇公共停车位长期被游客占用,本地居民接孩子放学和买菜等日常生活受影响[6] - 部分物价上涨,运城东湖农贸市场旁麻花及蔬菜水果价格出现浮动[7] - 城市公共服务压力增大,襄阳环卫工作量成倍增长,汉江游轮夜游项目一票难求,码头秩序维护压力增大[7] 应对策略与发展路径 - 运城采取引导机关单位开放停车场、使用摆渡车引导游客有序进入景区等措施缓解交通压力,并计划加大酒店、商场供给[8] - 景德镇城管部门为网红摊位调整位置并成立工作专班维持秩序,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小吃摊贩食品安全指导[8] - 襄阳免费开放数万个车位方便游客停车,市场监管部门提前介入,部分商家承诺订贵即赔,并通过古城功能疏解决定进行长远规划[9] - 各地通过细化服务、强化监管、科技赋能和长远谋划,探索维持旅游热度同时兼顾本地人生活体验的现代化城市发展路径[9]
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荣昌卤鹅⋯⋯“泼天流量”退去后,这些城市怎么样了?
36氪· 2025-10-10 12:06
文旅市场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传统旅游目的地持续火热,同时“宝藏小城”成为出行新宠,文旅市场呈现复苏态势[1] - 借助社交媒体和流量经济,一批中小城市被重新发现,网红城市层出不穷[1] 天水市发展轨迹 - 因麻辣烫走红后,当地店铺数量稳定在1400家左右,较走红前增长五倍[4] - 头部商家开始布局预包装产品,并申请将麻辣烫纳入“中华名小吃”名录,启动集体商标注册,成立产业协会以整合产业链[4][6] - 2024年天水接待游客5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3%[6] - 麦积山大景区在全国5A景区排行榜中升至第八位,高居西北第一[6] - 截至2024年11月底,天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53个,总投资额达798.63亿元[8] - 当地政府系统推出重点产业链方案,凝练出集成电路、电工电器等11条产业链,进行靶向招商[7] 淄博市发展轨迹 - 2024年淄博重点景区游客接待数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121.3%,显示城市深度游兴趣持续[12] - 当地目标到202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6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0亿元以上[12] - 淄博聚力打造“中国北方预制食品产业发展高地”,目标形成千亿元级产业集群[13] - 2021年至2024年,淄博“四强”产业(新材料、智能装备等)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48.9%提升至59.8%[13] - 在未来产业如氢能及储能等领域前瞻布局,2025年计划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14] - 城市设定“3510”发展目标,计划5年内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万亿元大关[14] 荣昌区发展轨迹 - “五一”假期夏布小镇接待游客89.11万人次,同比激增743.6%,问鼎重庆市A级景区游客接待量榜首[17] - 国庆中秋假期该小镇接待游客37.76万人次,同比增长165.90%,流量较“五一”高峰期下滑[17] - “五一”期间荣昌全区涌入游客234.5万人次,卖出29万只卤鹅,实现零售额约20亿元[19] - 爆发式需求导致本地白鹅养殖量不足,每日活鹅缺口一度高达2万只,需从外省调运[19] - 流量热潮后,街区新增八九十家卤鹅摊点,市场出现模仿和价格战现象[18] - 荣昌区出台行动方案,目标到2026年全区卤鹅产值超过10亿元,建成“中国·荣昌卤鹅美食地标城市”[19]
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荣昌卤鹅每经记者重访网红城:后网红时代,如何重塑城市经济活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23:04
文旅市场复苏与网红城市现象 - 国庆中秋假期传统旅游目的地人气依旧,宝藏小城成为出行新宠,文旅市场持续复苏[1] - 借助社交媒体和流量经济,一批中小城市在流量红利中被重新发现,网红城市层出不穷[1] 天水市文旅与产业发展 - 因麻辣烫爆火后天水麻辣烫店铺数量稳定在1400家左右,比走红前增长五倍[4] - 头部商家布局预包装麻辣烫产品,线下门店、超市、火车站随处可见标榜天水麻辣烫的预包装产品[4] - 2024年天水接待游客5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23%[5] - 麦积山大景区在全国5A景区排行榜中冲至第八,高居西北第一[5] - 截至2024年11月底,天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53个,总投资798.63亿元[9] - 当地政府系统推出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凝练出集成电路、电工电器、人工智能与信创等11条产业链[8] 淄博市文旅与产业转型 - 2024年淄博重点景区游客接待数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121.3%[12] - 淄博目标到2026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6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0亿元以上[11] - 聚力打造中国北方预制食品产业发展高地,力图将淄博味道塑成千亿元级产业集群[12] - 2021年至2024年,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从48.9%提升至59.8%[13] - 在氢能及储能、机器人、无人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前瞻布局,2025年计划氢能、储能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13] - 城市发展目标设定为用5年左右时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万亿元大关[14] 荣昌区文旅与卤鹅产业 - 五一假期夏布小镇接待游客89.11万人次,同比激增743.6%,问鼎重庆市A级景区游客接待量榜首[15] - 国庆中秋假期夏布小镇接待游客37.76万人次,同比增长165.90%[15] - 五一期间荣昌全区涌入游客234.5万人次,卖出29万只卤鹅,实现零售额约20亿元[17] - 爆发式增长的需求导致每日活鹅缺口一度高达2万只,需要从四川周边乃至山东、河南等地调运[17] - 荣昌区出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到2026年全区卤鹅产值超过10亿元,建成中国·荣昌卤鹅美食地标城市[17]
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荣昌卤鹅 每经记者重访网红城:后网红时代,如何重塑城市经济活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20:13
文旅市场复苏与网红城市现象 - 国庆中秋假期传统旅游目的地人气依旧,宝藏小城成为出行新宠,文旅市场持续复苏 [1] - 借助社交媒体和流量经济,网红城市层出不穷,一批中小城市在流量红利中被重新发现 [1] 天水市文旅与产业发展 - 天水因麻辣烫在2024年春天走红,一年多后网红门店前依旧人头攒动,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 [2][5] - 天水麻辣烫店铺数量稳定在1400家左右,比走红前增长五倍,并引发创业潮 [2] - 头部商家布局预包装产品,线下门店、超市、火车站随处可见标榜天水麻辣烫的预包装产品 [3] - 当地申请将麻辣烫纳入中华名小吃名录,启动集体商标注册,并成立产业协会整合产业链 [3] - 2024年天水接待游客5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23% [4] - 麦积山大景区在全国5A景区排行榜中冲至第八,高居西北第一 [4] - 截至2024年11月底,天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53个,总投资798.63亿元 [8] - 当地政府系统推出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凝练出集成电路、电工电器、人工智能与信创等11条产业链 [7] 淄博市文旅与产业转型 - 淄博在2023年初凭借烧烤出圈,2024年重点景区游客接待数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121.3% [10][11] - 淄博出台行动方案,目标到2026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6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0亿元以上 [10] - 淄博将流量引导至更广阔的文旅版图,海岱楼钟书阁、陶瓷琉璃博物馆、颜神古镇等地人潮涌动 [11] - 城市发展战略从烧烤切换至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升级,聚力打造中国北方预制食品产业发展高地 [11] - 2021年至2024年,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48.9%提升至59.8% [12] - 在氢能及储能、机器人、无人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前瞻布局,2025年计划氢能、储能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12] - 淄博定下3510城市发展目标,计划5年左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万亿元大关 [12] 荣昌区文旅与卤鹅产业 - 荣昌因卤鹅哥投喂网红甲亢哥在五一假期获得泼天流量,夏布小镇接待游客89.11万人次,同比激增743.6% [13][14] - 五一期间全区涌入游客234.5万人次,卖出29万只卤鹅,实现零售额约20亿元 [16] - 国庆中秋假期全区接待游客233.13万人次,夏布小镇接待游客37.76万人次,同比增长165.90% [14][16] - 爆发式增长导致每日活鹅缺口一度高达2万只,需要从四川、山东、河南等地调运 [16] - 流量商机吸引大量新玩家入局,夏布小镇及周边增加八九十家卖卤鹅的摊点,其中不乏小作坊 [14] - 荣昌区出台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到2026年全区卤鹅产值超过10亿元,建成中国·荣昌卤鹅美食地标城市 [16]
鸡排哥能撑起景德镇?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07 09:47
景德镇文旅的“鸡排哥”现象 - 景德镇文旅部门在国庆前将一位售卖6元鸡排的摊贩“鸡排哥”李俊永推向前台,授予其“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4][6] - 官方为鸡排哥成立了由两到四人组成的工作专班,负责维持秩序、引导顾客,并计划在国庆假期增加人手 [6] - 此事件被网友评价为“6元一份的鸡排讲出了6亿项目的气魄”,显示出小人物被官方包装后产生的巨大反差效应 [4][6] 网红城市流量模式的挑战与风险 - 过往案例如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显示,短期流量难以转化为结构性改变,2023年淄博接待国内游客6114.9万人次、旅游收入630亿元,同比增长约68%,但其GDP增速5.5%低于山东省6.0%的增速 [7] - 菏泽官方高调入场蹭“郭有才”流量,但因姿势不当引来跟风效仿,最终成为全国笑柄,凸显官方硬蹭流量的风险 [8] - 过度官方包装会削弱原汁原味的烟火气,使游玩体验变得生硬,引发游客对营销行为的反感 [13] - 网络热点是一面放大镜,能迅速放大城市的瑕疵(如人多、秩序差、价格高),短期热度可能透支长远口碑 [14][15] 可持续旅游的城市发展路径 - 国际案例显示,可持续旅游需注重质量而非单纯游客数量,如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通过限流、数据化管理实现口碑回暖 [16][18] - 威尼斯、巴塞罗那等城市通过征收一日游税、限制民宿床位等方式,抓住单个游客的出行价值,追求细水长流 [18] - 健康的旅游城市应有节奏的呼吸、空间留白及居民与游客的和谐共存,使游客愿意重复到访,居民愿意长期居住 [18][19] - 旅游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公平、真诚交换,城市赢得口碑取决于体验的真诚度,与网红效应无关 [19]
鸡排哥难救景德镇
虎嗅APP· 2025-10-03 21:15
景德镇鸡排哥现象分析 - 景德镇文旅部门授予小吃摊贩"鸡排哥"李俊永"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6] - 官方为鸡排哥成立两到四人的工作专班负责维持秩序和引导顾客国庆假期人手可能还会增加[4] - 鸡排哥因6元一份的鸡排讲出6亿项目气魄的顺口溜走红被网友称为鸡犬升天[4][6] 网红城市流量模式反思 - 淄博2023年接待国内游客6114.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30亿元同比增长约68%但GDP同比增长5.5%低于山东全省6.0%的增速[7] - 流量顶流如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热度退潮后文旅产业未有实质性改变靠个人或梗的舞台造神难以留下长期价值[7] - 菏泽官方高调入场蹭郭有才流量因姿势不当引来跟风效仿成为全国笑柄让网红城市成为贬义词[7] 短期流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矛盾 - 网络热点放大城市所有瑕疵人潮秩序差价格高通过短视频平台迅速扩散短期提升名气但长远透支口碑[15][17] - 过度官方包装削弱原汁原味烟火气让游客感觉被营销导致体验落差从好奇转为失望[12][14][18] - 短期热度不等于可持续消费城市需解决交通卫生住宿等底层条件改善否则流量只是昙花一现[15] 国际旅游城市管理案例 -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因《权力游戏》爆红后游客与居民比例达27比1市长拒绝更多邮轮限制游客人数禁止行李箱噪音[21][22] - 通过限流和数据化管理杜布罗夫尼克口碑回暖政府用公共资金购置老房子低租金租给年轻家庭恢复社区活力[25] - 威尼斯巴塞罗那等城市收取一日游税限制民宿床位去营销化热点景点注重提升单客价值而非累积游客数量[26] 健康旅游城市发展理念 - 可持续旅游趋势要求城市有节奏呼吸空间留白平衡居民生活与游客体验实现细水长流[26][27] - 旅游本质是人与人的交换城市需确保游客时间金钱与记忆体验的交换公平真诚才能赢得口碑[28] - 城市应从网红流量转向长效底盘效应让游客愿意再次到访居民觉得值得长久居住[27][29]
重庆逆袭上位!凭啥把上海拉下马,成新晋消费一哥?
搜狐财经· 2025-08-07 11:48
城市旅游消费吸引力 - 重庆凭借独特的8D魔幻城市风光超越上海成为新晋消费第一城 通过立体空间设计和高架桥、穿楼轻轨等特色建筑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 - 代表性景点洪崖洞通过灯光景观和特色商业组合实现消费转化 周边餐饮人均消费达200-300元 显著高于普通商圈 [4] - 李子坝轻轨站单日游客流量超1万人次 带动周边纪念品和小吃摊点消费增长 [3] 美食产业带动效应 - 火锅产业年产值超1000亿元 全市火锅店数量超过3万家 成为核心消费引擎 [5] - 特色小吃如重庆小面以亲民价格(约15元/碗)实现高频消费 配合串串香、辣子鸡等多元美食形成连续消费场景 [6] - 重口味饮食特色形成差异化优势 相比上海清淡口味更易激发消费欲望 [6] 商业消费体系构建 - 解放碑商圈在促销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 通过高端奢侈品与平价快消品牌组合覆盖多元客群 [7] - 观音桥商圈结合大型商场与小吃街业态 实现购物与餐饮消费联动 北城天街等商场成为年轻客群聚集地 [8] - 本土文创产品和手工饰品通过特色小店销售 兼具纪念意义和价格优势 [7] 旅游体验升级策略 - 推出非遗体验之旅等深度沉浸项目 参与游客平均消费较普通游客提升50%以上 [9] - 磁器口古镇等景点提供手工编织、陶艺制作等体验式消费 增强文化消费转化 [9] - 智能导览设备和旅游专线优化提升服务便利性 支持更高频次的消费转化 [10] 营销推广成效 - 洪崖洞和李子坝轻轨站在抖音等平台话题播放量达数十亿次 形成现象级传播 [10] - 通过《极限挑战》等综艺节目取景制造明星效应 带动拍摄地打卡消费 [12] - 国际火锅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提升城市影响力 强化美食IP与消费关联 [10]
以志愿服务赋能城市IP,网红城市里藏着文明密码
新京报· 2025-05-30 14:42
志愿服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志愿服务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社会文明的重要工程 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交通疏导 养老陪伴 街巷清理等温暖了市民 [1] - 唐山拥有180余万注册志愿者 8500个注册团队 形成体系化运转的志愿服务网络 [1][2] - 志愿服务传递的善意和关心能够涵养城市文明气质 成为塑造高品质城市形象的关键因素 [2] 唐山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 唐山构建了制度化的"四梁八柱" 出台《唐山市志愿服务条例》等文件 成立10支市级专业服务大队 [2] - 整合文化场馆 公园景点 暖心驿站等资源纳入全市志愿服务阵地体系 实现精准触达 [2] - 志愿服务工作呈现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结点成网态势 [2] 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 - 高品质城市形象是流量经济时代的生产力 志愿服务在文旅产业中提升城市文明水准和待客之道 [3] - 唐山首次进入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榜50强并位列第14名 "英雄城市·大爱唐山"品牌效应显著 [2][3] 区域志愿服务发展 - 河北省打造四级联动助残体系 发布"守安冀益"服务品牌 实施"小橘灯"助残计划和"爱心爸妈"群体项目 [4] - 燕赵大地志愿服务凝结成爱心名片 助力河北展现"更近 更美"的形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