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资产配置
搜索文档
量化资产配置系列之一:基于收益率曲线的国债久期轮动策略
光大证券· 2025-11-06 22:22
核心观点 - 报告基于Nelson-Siegel模型构建收益率曲线,将曲线变动预测转化为对水平、斜率、曲率三个因子的预测 [3] - 通过引入政策利率、市场基准利率、斜率因子和曲率因子,有效提升了水平因子方向预测的胜率 [4] - 基于收益率曲线预测构建的久期轮动策略回测表现良好,能长期跑赢比较基准,获得显著且稳健的超额收益 [5]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久期轮动策略生成的最新信号为10,表明模型当前看好长久期利率债,建议配置 [6] 债券久期轮动现象与策略框架 - 不同期限债券品种呈现“收益-风险-流动性”的权衡特征,短期债券(1-3年)久期低、波动低但再投资风险显著,长期债券(10-30年)票息保护高但暴露于利率风险与流动性折价 [10] - 资金在利率周期中呈现“逐利迁移”,市场预期利率下行时长债因久期杠杆效应成为进攻工具,利率风险攀升时短债凭借抗跌性成为防御工具 [10] - 2009年1月4日至2025年10月31日回测区间内,10年以上期限国债总收益最高达152.82%,年化收益5.67%,但年化波动4.75%和最大回撤14.52%也最高 [12] - 短债收益来源于相对可控的骑乘收益,长债收益以对利率变动高度敏感的资本利得为主导,通过定量预测利率曲线变动在长短债间轮动配置有望实现收益增强 [14] 利率曲线的建立与Nelson-Siegel模型应用 - 使用2006年3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中债国债即期收益率日频数据,期限从0.25年至10年,即期利率随期限增加均值增大、波动减小,平均利率曲线单调向上 [21] - 对历史即期利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三个主成分分别代表利率曲线的平移、斜率变化和曲率变化 [26] - Nelson-Siegel模型利用水平、斜率、曲率三个因子描述收益率曲线动态变化,模型在固定参数后可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三因子,能较好拟合正常、反向、峰型、水平等不同类型期限结构 [29][31][37] - 水平因子与10年期即期利率高度相关,负斜率因子与期限利差(10Y-3M)相关,曲率因子与“子弹策略(2*2Y)-杠铃策略(3M+10Y)”利差相关,三因子具有明确的经济解释意义 [41][42][43][45] - 研究聚焦3个月至10年期限结构,符合学术与市场惯例,且10年期国债是对利率方向变化最敏感、流动性最好的标的,超长期限可能干扰信号提取 [47] 即期收益率的预测与模型改进 - 斜率因子和曲率因子序列平稳,可直接使用一阶自回归模型建模;水平因子非平稳,利用其一月差分序列的平稳性构建AR模型预测未来三个月水平因子 [52][53] - 原始AR模型对斜率因子、曲率因子的方向预测胜率分别为61.62%和63.13%,但对水平因子的方向预测胜率仅为53% [54][55] - 模型改进一:引入政策利率(MLF、SLF、OMO)和市场基准利率(R007、DR007),发现水平因子围绕MLF波动具备均值回复特性,使用OMO可将水平因子方向预测胜率提升至53.85% [56][57][59][65] - 模型改进二:引入斜率因子和曲率因子,在利率倒挂期间,改进模型二(OMO结合斜率曲率因子)将水平因子方向预测胜率从AR模型的58.62%进一步提升至62.07% [71][75][77] 基于收益率曲线的国债久期轮动策略 - 策略步骤:选定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三个月三因子值,代入N-S模型计算预测即期利率,进而计算各期限零息债券的预期持有期收益率,选择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期限配置相应久期债券 [83] - 信号小于3配置1-3年指数,3至5之间配置3-5年指数,5至7之间配置5-7年指数,大于等于7配置7-10年指数,月频调仓不考虑成本 [83] - 回测表明各模型绝对收益均超过各期限指数和等权指数,改进模型表现优于原始模型,其中引入OMO结合斜率曲率因子的改进模型二效果最佳 [84][87] - 最佳久期轮动策略(OMO+斜率因子+曲率因子)在2009年6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回测区间内总收益率达110.37%,最大回撤为5.36%,显著优于7-10年指数的最大回撤7.23% [92] - 策略在多数年份均实现正超额收益,如2011年超额1.96%,2015年超额2.52%,2018年超额2.08%,2024年超额2.67%,展现出长期稳健的超额收益能力 [95]
大类资产配置模型月报(202509):黄金再创新高,基于宏观因子的资产配置策略本月收益0.48%-20251016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16 22:48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Black-Litterman模型(BL模型)**[26] * **模型构建思路**:BL模型是对传统均值-方差模型(MVO)的改进,采用贝叶斯理论将投资者的主观观点与量化配置模型结合起来,通过投资者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资产收益,进而优化资产配置权重[2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跟踪了两种国内资产BL策略[27] * **BL策略1**:认为市场均衡权重未知,每月末使用各资产过去五年的历史收益作为市场均衡收益率Π,并指定风险厌恶系数δ的值(例如δ=10)由于风险厌恶系数和目标波动率存在对应关系,指定δ便相当于指定了目标波动率[33] * **BL策略2**:对市场均衡权重进行人为指定(股:债:转债:商品:黄金=10:80:5:2.5:2.5),使用各资产过去五年的历史收益作为市场均衡收益率Π,反解市场风险厌恶系数δ此时每一期的δ是动态变化的,相当于每一期的目标波动率也在变化[33] 2. **模型名称:风险平价模型**[32][35] * **模型构建思路**:风险平价模型的核心思想是把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分摊到每类资产(因子)中去,使得每类资产(因子)对投资组合整体风险的贡献相等该模型从各资产(因子)的预期波动率及预期相关性出发,计算得到初始资产配置权重下各资产(因子)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贡献,然后对各资产(因子)实际风险贡献与预期风险贡献间的偏离度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最终资产配置权重[3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构建过程分三步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底层资产(报告中使用8类国内资产)第二步,计算资产对组合的风险贡献第三步,求解优化问题计算持仓权重同时,采用过去五年的日度收益率估计协方差矩阵,用于提升协方差矩阵的估计稳定性[35] 3. **模型名称:基于宏观因子的资产配置策略**[40][41] * **模型构建思路**:该框架建立了一个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研究的桥梁,通过构造涵盖增长、通胀、利率、信用、汇率和流动性六大风险的宏观因子体系,将对于宏观的主观观点进行资产方面的落地[4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按以下四步构建策略第一步,每月末计算资产的因子暴露水平第二步,以资产的风险平价组合作为基准,计算出基准因子暴露第三步,根据对宏观未来一个月的判断,给定一个主观因子偏离值,结合基准因子暴露,得到资产组合的因子暴露目标第四步,带入模型反解得到下个月的各个资产配置权重在计算因子暴露时,使用基于先验信息的Lasso回归,并采用滚动重采样(Bootstrap)的方式提高稳健性,即在每月末以过去10年为滚动窗口期,随机挑选起始日期并取长度为2年的时间序列作为输入变量,重复采样3000次,最终取回归结果的中位数作为因子暴露值[41]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国内资产BL策略1**,2025年收益3.58%[4][31],9月收益0.19%[4],最大回撤1.31%[4][31],年化波动2.19%[4][31],夏普比率1.177[19],卡玛比率2.732[19] 2. **国内资产BL策略2**,2025年收益3.18%[4][31],9月收益0.20%[4],最大回撤1.06%[4][31],年化波动1.99%[4][31],夏普比率1.096[19],卡玛比率2.992[19] 3. **国内资产风险平价策略**,2025年收益3.12%[4][39],9月收益0.18%[4],最大回撤0.76%[4][39],年化波动1.34%[4][39],夏普比率1.582[19],卡玛比率4.098[19] 4. **基于宏观因子的资产配置策略**,2025年收益3.42%[4][46],9月收益0.48%[4],最大回撤0.65%[4][46],年化波动1.32%[4][46],夏普比率1.837[19],卡玛比率5.235[19] 5. **全球资产BL策略1**,2025年收益0.99%[50],9月收益0.26%[50],最大回撤1.64%[50],年化波动1.98%[50],夏普比率-0.005[19],卡玛比率0.604[19] 6. **全球资产BL策略2**,2025年收益2.07%[50],9月收益0.25%[50],最大回撤1.28%[50],年化波动1.63%[50],夏普比率0.656[19],卡玛比率1.616[19] 7. **全球资产风险平价策略**,2025年收益2.58%[50],9月收益0.21%[50],最大回撤1.20%[50],年化波动1.47%[50],夏普比率1.075[19],卡玛比率2.160[1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宏观因子体系**[40][41] * **因子的构建思路**:构造了涵盖增长、通胀、利率、信用、汇率和流动性六大风险的宏观因子体系[4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Factor Mimicking Portfolio方法构造了增长、通胀等六大宏观风险的高频宏观因子[41]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宏观因子本身的独立测试结果,如IC值、IR等)
经济前瞻指标小幅回升,因子选择略偏向均衡——量化资产配置月报202510
申万宏源金工· 2025-10-13 16:01
因子选择策略 - 因子选择方法结合宏观量化观点与因子动量,对共振因子进行重点配置,非共振因子则根据其属性(市值/基本面或价量/分析师预期)分别参考宏观结果或因子动量结果[1] - 当前宏观维度修正后方向为经济好转、流动性偏弱和信用宽松,因子选择标准为对经济敏感、对流动性不敏感、对信用敏感[1] - 沪深300指数中,成长、低波动率、分析师预期等因子在2025年多个时间段内被选中;中证500指数中,成长、盈利、低波动率等因子持续被选中;中证1000指数中,成长、低波动率、小市值等因子表现突出[2] - 2025年9月,沪深300中的成长因子维持强势,盈利和分析师预期因子表现出色,中证500中的成长因子也表现优异[3] 宏观经济前瞻指标 - 经济前瞻指标模型显示2025年10月处于底部拐点,预计未来3个月小幅上行,随后进入平台期,本轮上行时间较上月预测有所延长[5] - 2025年9月PMI和PMI新订单指标分别为49.8和49.7,相比上月有所上升,经济前瞻指标位于2025年9月以来的上升周期中[5] - 多项领先经济指标处于上升周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粗钢产量当月同比、挖掘机产量当月同比、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均位于上升周期[5] - 产量:粗钢:当月同比指标位于2025年6月以来的上升初期,预计持续上行至2026年4月达到顶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居民户短期指标位于2025年5月以来下降周期的底部,预计未来开始上升;M2同比指标位于7月以来的下降周期初期,预计未来3月小幅上行后继续下降[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指标位于9月以来的上升周期初期,未来继续上升[9] - PMI新订单指标位于2025年9月以来的上升周期初期,预计2025年12月达到顶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位于2025年9月以来上升周期初期,预计12月达到峰值[10] 流动性环境分析 - 流动性判断基于利率水平、货币净投放和超储率,综合信号为-3~3的整数,数值越大越紧缩[11] - 2025年9月利率信号转向偏紧(综合信号为1),但货币净投放维持偏松(0.71),超储率高于历史同期(1.22%),综合流动性指标维持略偏松[12] - 2025年7月和8月的综合流动性信号均为1,显示略偏松环境[12] 信用状况评估 - 信用指标分为价格、总量和结构三个维度,当前信用价格指标偏宽松(信号为1),信用总量指标中性偏正(信号为0.5),信用结构指标偏弱(信号为-1)[15] - 综合信用指标小幅正向,但信用总量指标本月重新回落,信用结构各细分指标均偏弱[15] 大类资产配置观点 - 当前经济上行、流动性偏紧、信用较好的环境下,债券观点转弱,黄金因动量强势进行顶格配置(权重20%),A股配置略有降低(权重59.36%)[16] - 大类资产配置中,A股中性偏多,黄金偏多,商品偏空,债券偏空,美股中性[16] 市场关注点变化 - 通过Factor Mimicking模型跟踪市场关注点,2023年以来信用和通胀关注度较高,去年924行情以来流动性持续为最受关注变量[17] - 近期经济和PPI相关关注度持续回升,2025年9月末经济关注度已经超越流动性,进入交替期[17] 行业配置策略 - 结合经济上行、流动性偏紧、信用乐观的宏观环境,行业选择倾向于对经济敏感、对流动性不敏感、对信用敏感的行业[19] - 对经济最敏感的行业包括公用事业、煤炭、综合;对流动性最不敏感的行业包括美容护理、银行、食品饮料;对信用最敏感的行业包括传媒、有色金属、家用电器[19] - 综合得分最高的行业包括公用事业、家用电器、轻工制造、美容护理、建筑材料、银行[19] - 本期行业选择成长属性明显下降,防御属性和消费属性提升,均衡程度较高[20]
经济前瞻指标小幅回升,因子选择略偏向均衡:——量化资产配置月报202510-2025100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09 19:0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经济前瞻指标在2025年10月出现底部拐点,预计未来3个月将小幅上行[12],宏观环境呈现经济好转、流动性偏弱和信用宽松的格局[8] - 因子选择策略略偏向均衡,对经济敏感、对流动性不敏感、对信用敏感的因子得分靠前,成长因子因经济指标转好而宏观得分略有下降,但结合动量后仍被选中[8] - 在大类资产配置上,黄金因动量强势获得顶格配置(权重20%),A股配置略有降低(权重59.36%),债券观点转弱[24] - 市场关注点正从流动性转向经济,9月末经济关注度已超越流动性[26] 宏观指标方向与资产配置观点 - 经济前瞻指标开始上升,2025年10月处于底部拐点,预计未来3个月小幅上行后进入平台期,此轮上行时间较上月预测有所延长[12][13] - 具体领先指标显示,2025年9月PMI为49.8,PMI新订单为49.7,均较上月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粗钢产量当月同比、挖掘机产量当月同比、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均处于上升周期中[13] - 流动性环境方面,9月利率继续回升,长端利率快速上升超过均线,短端利率略高于均线,信号转向偏紧;但货币净投放仍在0以上维持宽松信号,超储率1.22%高于历史同期,综合流动性指标维持略偏松[20][22] - 信用指标在2024年下半年偏弱后,2025年以来有所回升,但本月信用总量指标重新回落,信用结构偏弱,综合信用指标小幅正向[23] - 大类资产配置权重为:A股59.36%、黄金20%、国债10.64%、企业债10%,商品和美股配置为0[24] 因子选择策略 - 当前宏观各维度修正后方向为经济好转、流动性偏弱和信用宽松,因子选择策略侧重于对经济敏感、对流动性不敏感、对信用敏感的因子[8] - 在主要指数中,沪深300的成长因子仍为共振因子;中证500的因子选择结果相对转向均衡;中证1000中低波因子继续为共振因子[8] - 2025年10月因子选择结果显示,沪深300选中成长、低波动率、大市值、分析师预期因子;中证500选中成长、盈利、价值、低波动率、短期反转因子;中证1000选中成长、低波动率因子[9] 市场关注点变化 - 市场最受关注的变量发生变化,2023年以来信用和通胀关注度较高,近阶段尤其是2024年9月24日行情以来流动性持续为最受关注变量[26] - 经济和生产价格指数相关关注度近期持续回升,至2025年9月末,经济关注度已超越流动性,交替期当月无最受关注变量[26] 行业配置建议 - 基于经济上行、流动性偏紧、信用乐观的宏观背景,行业配置倾向于选择对经济敏感、对流动性不敏感、对信用敏感的行业[27] - 对经济最敏感的行业包括公用事业、煤炭、综合;对流动性最不敏感的行业包括美容护理、银行、食品饮料;对信用最敏感的行业包括传媒、有色金属、家用电器[27] - 综合得分最高的行业包括公用事业、家用电器、轻工制造、美容护理、建筑材料、银行[27] - 本期行业选择的成长属性明显下降,防御属性和消费属性提升,均衡程度较高[29]
量化资产配置月报:经济前瞻指标小幅回升,因子选择略偏向均衡-2025100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09 16:43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经济前瞻指标出现底部拐点,未来3个月预计小幅上行,因子选择策略因此略偏向均衡 [1][3] - 大类资产配置中黄金维持顶格配置,A股配置略有降低,债券观点转弱 [3][24] - 市场关注点从流动性转向经济,行业选择上成长属性下降,防御与消费属性提升,均衡程度较高 [3][28][30] 因子选择策略 - 定量指标显示经济开始回升、流动性略偏松、信用指标略好,微观映射修正后宏观维度方向为经济好转、流动性偏弱和信用宽松 [8] - 本期主要选择对经济敏感、对流动性不敏感、对信用敏感的得分前三因子,经济指标转好导致成长的宏观得分略有下降 [3][8] - 结合动量后,成长因子在沪深300中仍为共振因子,中证500因子选择转向均衡,中证1000中低波继续为共振因子 [3][8] - 2025年10月沪深300选中成长、低波动率、大市值、分析师预期因子,中证500选中成长、盈利、价值、低波动率、短期反转因子,中证1000选中成长、低波动率因子 [9] 宏观经济指标分析 - 经济前瞻指标模型提示2025年10月处于底部拐点,预计未来3个月小幅上行后进入平台期,本轮小幅上行时间较上月预测有所延长 [3][12] - 2025年9月PMI为49.8,PMI新订单为49.7,相比上月上升,多项领先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粗钢产量当月同比等均位于上升周期中 [12][17] - 9月利率继续回升,长端利率快速上升超过均线,短端利率略高于均线,信号转向偏紧,但货币净投放为0.71(标准差倍数)维持宽松,超储率1.22%高于历史同期,综合流动性指标维持略偏松 [3][20][22] - 信用总量指标重新回落,信用结构偏弱,但综合信用指标仍为小幅正向 [3][23] 大类资产配置 - 当前经济上行、流动性偏紧、信用较好,债券观点转弱,黄金因动量强势进行顶格配置20%,A股配置略有降低至59.36% [3][24] - 激进型组合中商品配置0%,美股配置0%,国债配置10.64%,企业债配置10% [24] 市场关注点与行业选择 - 市场关注点自2023年以来以信用和通胀为主,近阶段尤其是2024年9月24日行情后流动性持续为最受关注变量,但9月末经济关注度已超越流动性 [3][26][28] - 行业配置倾向于选择对经济敏感、对流动性不敏感、对信用敏感的行业,本期成长属性明显下降,防御属性、消费属性提升 [3][28][30] - 对经济最敏感行业包括公用事业、煤炭、综合,对流动性最不敏感行业包括美容护理、银行、食品饮料,对信用最敏感行业包括传媒、有色金属、家用电器 [28] - 综合得分最高行业为公用事业、家用电器、轻工制造、美容护理、建筑材料、银行 [28]
大类资产配置模型月报(202507):7月权益资产表现优异,风险平价策略本年收益达2.65%-20250808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8 17:15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国内权益资产表现优异,中证1000、南华商品指数、沪深300等主要指数涨幅显著,而国债指数出现轻微回调 [8][9] - 风险平价策略在2025年表现最佳,年收益达2.65%,最大回撤0.76%,年化波动1.46% [2][21] - 基于宏观因子的资产配置策略表现稳健,2025年收益2.59%,最大回撤0.65%,年化波动1.35% [21][43] - 全球资产配置策略中,风险平价策略表现最优,2025年收益2.13%,最大回撤1.2% [52] 大类资产表现 - 7月涨幅:中证1000(4.8%)、南华商品指数(3.8%)、沪深300(3.54%)、中证转债(2.87%)、恒生指数(2.78%) [8] - 2025年累计涨幅:恒生指数(21.46%)、SHFE黄金(23.34%)、中证1000(11.81%)、中证转债(10.09%) [9] - 资产相关性:沪深300与国债指数近一年相关性-38.08%,国债指数与商品指数相关性44.36% [16] 资产配置策略表现 - BL策略1:2025年收益2.4%,7月收益0.55%,最大回撤1.31% [21][33] - BL策略2:2025年收益2.34%,7月收益0.41%,最大回撤1.06% [21][33] - 风险平价策略:夏普比率1.264,卡玛比率3.477,显著优于均衡配置策略 [21][42] - 宏观因子策略:采用增长、通胀等六大因子构建,8月调整因子暴露为增长(-1)、利率(-1)、汇率(1) [47] 全球资产配置 - 全球BL策略1:2025年收益0.87%,最大回撤1.64% [52][69] - 全球BL策略2:2025年收益1.51%,最大回撤1.28% [52][70] - 全球风险平价策略:历史年化收益5.97%,最大回撤3.91% [71] 宏观观点 - 增长因子:预期未来有向下偏离风险,7月PMI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 [45] - 利率:7月末shibor隔夜利率1.39%,预计8月可能略微下降 [45] - 汇率:美联储降息预期或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 [45] - 流动性:DR007维持低位震荡,8月整体平稳 [45]
量化资产配置系列之三:宏观因子组合及股债相关性再探索
东北证券· 2025-08-06 15:4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宏观因子风险平价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参考Fama-MacBeth方法,通过单变量时序回归计算资产对宏观风险因子的风险载荷,结合半衰期加权平滑载荷波动,最终通过风险平价优化配置底层资产[12][22][2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数据选择**:宏观因子包括经济增长(工业增加值/消费预测)、利率(国债指数)、通胀(CPI/PPI预测)、信用(企业债指数)等;资产覆盖中证全指、恒生指数、国债、商品等[20] 2. **风险载荷计算**:滚动36个月数据回归资产收益与宏观因子,公式为: $$r_{t}=\alpha_{t}+B\cdot f_{t}+\varepsilon_{t}$$ 其中B为风险载荷矩阵,f为因子收益[23] 3. **风险贡献优化**:基于风险平价目标,要求各宏观因子风险贡献相等,权重计算通过: $$\%\text{RC}\ =(w^{T}\cdot B)_{i}\cdot\frac{\partial\sigma_{P}}{\partial(w^{T}\cdot B)_{i}}/\sigma_{P}$$ 并采用12个月半衰期加权历史载荷[24] - **模型评价**:相比资产风险平价,模型提高了收益和波动弹性,但受资产价格波动滞后影响可能产生误差[37] 2. **模型名称**:股债相关性预测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借鉴AQR方法,将股债相关性拆解为经济增长波动、通胀波动、两者相关性三变量,并加入通胀水平因子提升解释度[42][4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变量定义**:经济增长波动(工业增加值/消费同比)、通胀波动(CPI/PPI同比)、相关性(3年滚动窗口计算)[48] 2. **回归模型**: $$r_{t}^{s}-E_{t-1}r_{t}^{s}=b_{\bar{\varepsilon}}^{s}e_{t}^{\bar{\varepsilon}}+b_{\bar{\varepsilon}}^{s}e_{t}^{\bar{\varepsilon}}$$ $$r_{t}^{b}-E_{t-1}r_{t}^{b}=b_{g}^{b}e_{t}^{g}+b_{n}^{b}e_{t}^{n}$$ 滞后1个月宏观数据后,解释度仍保持较高水平[53] 3. **预测应用**:滚动3年窗口计算系数,结合一致预测数据生成未来股债相关性方向[54]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宏观因子风险平价模型** - 年化收益:9.86%(有半衰期) vs 5.93%(资产风险平价)[29] - 年化波动:9.55% vs 2.53%[29] - 最大回撤:-14.30% vs -3.45%[29] - 分年度表现:2016年收益37.24%,2021年14.63%[32] 2. **股债相关性预测模型** - 三变量模型R²:0.610,四变量模型提升至0.767[51] - 经济增长波动系数:-0.0307(显著负贡献)[51] - 通胀波动系数:0.0836(显著正贡献)[51]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经济增长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工业增加值/消费预测等权合成,反映经济周期变化[20] - **具体构建**:月度环比预测值标准化后等权加权[20] 2. **因子名称**:通胀因子 - **构建思路**:结合CPI/PPI预测捕捉价格变动风险[20] - **具体构建**:环比预测值正交化后等权合成[21] 3. **因子名称**:信用因子 - **构建思路**:以企业债指数收益代表信用利差变化[20] - **具体构建**:正交化处理经济增长和利率因子后保留特异性风险[25]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经济增长因子**:在股债相关性模型中贡献显著负向风险(t=-12.092)[51] 2. **通胀因子**:四变量模型中系数0.0836(t=5.375),且通胀水平因子额外贡献0.0269(t=8.759)[51] 3. **信用因子**:与权益多空因子相关性矩阵显示低相关性(Carry相关性0.2)[41]
量化资产配置月报:成长成为共振因子-2025080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1 16:59
核心观点 - 成长因子成为当前市场共振因子,沪深300、中证1000中成长风格占优,经济偏弱环境下沪深300和中证500更侧重基本面,中证1000偏向低波[9][10] -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增加股票仓位至65.12%,黄金配置14.88%,商品和美股权重降至0%,债券维持中性配置[24][25] - 经济前瞻指标显示2025年8月处于下降周期底部,预计未来3个月将小幅回升,随后再次进入下降周期[12][13] - 流动性环境维持略偏松,7月利率小幅回升但整体仍宽松,货币投放数据回落但仍高于0,超储率处于0.91%的较低水平[20][22] - 信用指标在2024年下半年持续偏弱后有所改善,社融存量同比回落但综合信用指标仍维持正向[23][24] 宏观指标分析 经济前瞻指标 - 2025年8月PMI为49.3,新订单PMI为49.4,均处于下降周期,但预计未来3个月将出现短期回升[13][15] - 领先指标显示:汽车产量(同比)预计进入下降周期,粗钢产量(同比)处于下降周期中部但趋势放缓,M2同比将在9月触底[16][18] - 前瞻综合指标外推显示2025年8月GDP同比周期项为-1.5,处于4月以来的下降周期底部[15] 流动性指标 - 7月利率指标综合信号为1(偏松),1年期国债收益率2.4%,10年期国债收益率2.5%,均低于历史均线[20][21] - 货币净投放0.24标准差倍数,超储率0.91%低于历史同期水平,综合流动性指标维持略偏松[20][22] 信用指标 - 社融存量同比连续2个月下行,信用结构指标为-0.33,但信用利差和贷款利率指标显示宽松信号[24] - 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居民中长期贷款预计9月见顶,企业中长期贷款预计9月达峰值[18] 市场关注与行业配置 - 流动性成为最受关注变量,其代理组合波动值达6,显著高于信用和经济指标[26][30] - 行业配置倾向对经济不敏感、对信用敏感的成长属性行业:电子、电力设备、美容护理综合得分最高[27][29] - 沪深300中成长因子累计IC达1.5,显著领先其他因子;中证500中低波动率和短期反转因子表现突出[10][11] 因子选择趋势 - 2025年以来沪深300持续增配成长因子,8月配置组合为成长+盈利+短期反转[10] - 中证1000因子选择保持稳定,连续8个月配置成长+低波动率组合[10] - 分析师预期因子在沪深300中表现回落,而短期反转因子在中证500中表现强劲[10][11]
国泰海通|金工:国内权益资产表现亮眼,国内资产风险平价策略本年收益1.73%——大类资产配置模型月报(202505)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12 22:26
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表现 - 国内资产BL策略1的5月收益为-0.22%,2025年累计收益为0.96%,最大回撤1.31%,年化波动1.53% [1][3] - 国内资产BL策略2的5月收益为-0.1%,2025年累计收益为1.05%,最大回撤1.06%,年化波动1.37% [1][3] - 国内资产风险平价策略5月收益0.29%,2025年累计收益1.73%,最大回撤0.76%,年化波动1.08% [1][3] - 基于宏观因子的资产配置策略5月收益0.27%,2025年累计收益1.45%,最大回撤0.65%,年化波动0.97% [1][3] 大类资产走势回顾 - 2025年5月恒生指数涨幅3.96%,沪深300涨幅1.85%,中证转债涨幅1.75%,中证1000涨幅1.28%,中债-企业债总财富指数涨幅0.41% [2] - 南华商品指数跌幅2.4%,SHFE黄金跌幅1.39%,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跌幅0.31% [2] - 沪深300与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近一年相关性为-36.97%,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与南华商品指数相关性46.55%,沪深300与南华商品指数相关性-24.07% [2] 宏观经济环境 - 5月制造业PMI为49.5%,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景气度改善 [4] - 4月PPI同比降幅2.7%,市场预期5月PPI同比-3.17%,生产资料延续通缩 [4] - 央行5月开展550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4000亿元,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稳定在1.78% [4] -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24.0万亿元,出口依赖型行业受美国关税冲击 [4] - 美联储鹰派信号推迟降息预期,叠加"对等关税"推高转口贸易成本,影响人民币汇率 [4]
国泰海通晨报-20250612
海通证券· 2025-06-12 10:49
核心观点 - 调整战术性大类资产配置观点,上修港股和黄金至超配,下修国债至标配;5月出口受关税及高基数影响增速回落但有韧性,随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出海链受益;看好中国A/H股,并购重组改革提速,推荐新兴科技、金融周期等行业及相关主题 [2][3][44] 今日重点推荐 主动量化周报 - 上修港股战术性配置观点至超配,因中国科技突破与新兴产业主题交易热度高,国际资金流入,南下资金提升定价权,全球宏观环境波动扰动减弱,短期风险回报比高 [2] 行业跟踪报告(批零贸易业) - 5月出口增速趋缓,按美元计进出口增速1.3%/环比 -3.3pct,出口增速4.8%/环比 -3.3pct、进口增速 -3.4%/环比 -3.2pct,主要受关税冲击和上年高基数影响,但出口仍正增凸显韧性;分区域看,对美出口下滑显著,对非洲、东盟、拉美出口有不同表现;多个主要消费品类出口增速放缓,但玩具、服装等有所改善 [5] - 中美新一轮贸易会谈举行,期待在放松技术限制、降低关税等方面取得成果;预计Q2跨境电商企业销售端数据将分化,推荐跨境电商和其他出海方向相关公司 [6][7] 今日报告精粹 宏观专题 - 过去强势美元与美股牛市相生相伴,特朗普关税政策打断循环,导致海外资本追求稳定,美元承压;美债警报未解除,若特朗普不大幅纠偏,美国经济可能陷入“债务 - 衰退”负向循环 [11][12] 行业月报(汽车) - 5月国内汽车消费表现不错,批发销量同环比增长,库存下降11万辆,新能源渗透率52.6%,EV销量同比增速高于PHEV;重点车企供给驱动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 +81% [13][15][16] 海外报告(苹果) - 维持苹果营业收入、净利润预测和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苹果开放基础模型框架,更新实时翻译、视觉智能功能,推出全新“液态玻璃”操作系统设计 [17][18][19] 海外报告(亚玛芬体育) - 预测公司2025 - 26年净利润,给予2025年PE估值和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公司高景气市场开拓、渠道优化扩张,业绩显著提速,多个细分赛道驱动收入增长,盈利水平预计持续改善 [20][21][22] 公司首次覆盖(宝信软件)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EPS,合理估值为969.99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33.64元/股;公司2025Q1业绩承压,AI赋能钢铁产业革新,聚焦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24][25][26] 公司跟踪报告(通行宝) -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至27.83元;公司2024年收入增长亮眼,2025Q1延续稳健增长态势;智慧交通行业高景气,2025中标项目陆续签订合同,订单增长迎来爆发期 [27][28][29] 金融工程周报 - 固收 + 产品业绩跟踪,各类型基金业绩中位数表现分化;大类资产配置和行业ETF轮动策略跟踪,给出宏观环境预测结果和行业ETF轮动建议;绝对收益策略表现跟踪,各策略上周收益不同 [30][31][32] 金融工程月报 - 回顾上月国内大类资产走势,国内权益资产表现亮眼,黄金遭遇回调;跟踪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收益情况;给出宏观观点,涉及增长、通胀、利率等方面 [35][36][37] 专题研究 - 十年维度A股跑输,但二十年视角表现亮眼;美股经验显示股市长期复利回报高;对比各类资产长短期收益率,黄金和美股长短期收益率差距明显,国内权益资产短期年化回报率低于长期水平 [39][40][41] 策略团队每周市场观点 - 继续看好中国A/H股市,贴现率下降是股市上升重要动力;并购重组创新改革,产业整合与升级提速;行业比较推荐新兴科技、金融周期等行业;主题推荐AI智能体、具身智能、并购重组、内需消费 [4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