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市场动荡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邦政府时隔7年再次“停摆”,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新京报· 2025-10-03 12:02
政府"停摆"影响美进出口贸易正常运行 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联邦政府时隔7年再次"停摆",导致部分公共服务被暂停或延迟,经济数据发布 也受到影响。分析认为,"停摆"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也将波及美国进出口贸易和投资等领 域,动摇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信心。 在此期间,证交会将暂停受理首次公开募股,也就是IPO申请,很多企业的上市进程将被迫延迟,进而 损害投资者情绪。而在另一方面,与美国政府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企业股价则承压明显。 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影响,从1日开始,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在内的 多个重要金融监管机构的大部分职员被强制"停薪休假"。 有英国投资机构表示,当前全球资产市场估值过高,缺乏容错空间,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这类负面 事件将加剧投资者对风险的担忧和金融市场动荡,抑制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情绪,使资本转向贵金属等大 宗商品,短期内导致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上涨。如果"停摆"持续较长时间,叠加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市 场担忧很有可能演变为恐慌。 而在国际贸易方面,在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期间,海关不会关门,但不少技术人员停薪休假。这意味 着,由于人员不足,新的认证、审批、背景调查都会 ...
关键的地方选举失利后,阿根廷资本外流加速!总统米莱承认“市场处于恐慌状态”,金融市场陷入动荡
搜狐财经· 2025-09-23 12:00
阿根廷金融市场状况 - 阿根廷总统米莱承认该国金融市场已陷入危机状态,称市场正处于恐慌状态 [1] - 市场对总统米莱改革议程的可持续性产生深度忧虑,导致资本加速外流和金融市场动荡 [1] - 投资者担心总统米莱可能放弃捍卫比索,导致其汇率出现自由落体式下跌 [1] 资产价格表现 - 过去一个月,阿根廷比索兑美元累计贬值幅度已超过10% [3] - 过去一年,阿根廷比索兑美元累计贬值幅度已大跌超过34% [3] - 阿根廷债券和股票价格全线下跌,资本外流速度明显加快 [3]
让央行听话,这不只是特朗普的愿望
华尔街见闻· 2025-08-25 15:22
全球央行独立性担忧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要求降息并试图重塑央行领导层 在全球央行界引发连锁担忧 [1] - 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 并试图驱逐理事库克 引起国际央行界高度关注 [1] - 欧洲央行决策者Olli Rehn表示 对美联储出于政治动机的攻击会在精神上波及世界其他地区包括欧洲 [1] 国际央行支持美联储独立性 - 杰克逊霍尔会议期间国际央行界展现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坚定支持 鲍威尔登台演讲时与会者起立鼓掌 [2] - 十几位各国央行官员透露 美联储因失去独立性而削弱抗通胀能力被视为对全球央行地位和经济稳定的直接威胁 [2] - 德国央行行长Joachim Nagel强调独立性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 是价格稳定的必要条件 [2] - 欧洲央行Olli Rehn表示芬兰和同事们都支持鲍威尔坚守立场 即便鲍威尔已暗示9月可能降息 [2] 多国央行面临政治干预压力 - 特朗普对美联储施压并非孤例 日本和拉脱维亚等多国央行都面临类似政治压力 [1][3] - 拉脱维亚央行行长Martins Kazaks因不迎合政府意愿而遭国内政客批评 斯洛文尼亚自1月以来因党派争吵一直没有央行行长 [3] - 日本已故首相安倍晋三曾严厉批评时任央行行长白川方明 并在2013年亲自挑选黑田东彦接任 白川方明在任期结束前数周辞职 [3] - 黑田东彦部署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 让日本央行成为政府主要债权人 引起传统央行官员关注 [3] - 欧洲央行因十年前启动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而被指控为政府提供资金 经受多次法庭挑战 意大利德国法国政党定期批评欧洲央行 [3] 潜在金融市场影响 - 如果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可能引发金融市场重大动荡 投资者将要求持有美债获得更高风险溢价 [1][5] - 各国央行已开始为潜在冲击做准备 告知监管银行关注美元敞口 [1][5] -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Maury Obstfeld警告 接管美联储将为其他政府树立非常糟糕的榜样 [5] - 特朗普举措可能鼓励全球各国政府特别是民粹主义倾向政府对本国央行施加控制 为全球通胀率上升和市场波动加剧埋下伏笔 [5] 当前市场表现 - 目前金融市场尚未对美联储独立性表现出深度担忧 美国股市强劲上涨 [4] - 没有出现表明美联储公信力受到质疑的国债收益率跳升或通胀预期上升 [4]
如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下台,会有啥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7-26 14:33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被刑事移交司法部的潜在影响 美国金融市场冲击 - 股市可能因投资者恐慌情绪爆发而大幅下跌,科技股和成长股首当其冲,类似2020年疫情初期的熔断潮可能重现 [13][14][15] - 债市面临美国国债信用危机,收益率或飙升,增加政府债务负担,国债利息支付压力加剧 [17] - 汇市受美元信心打击,美元指数可能跳水,国际投资者或转向欧元、日元及人民币等避险货币 [17]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 美联储政策框架可能因新任主席上台而转向,加息或降息路径不明,市场陷入迷茫 [19][20] - 企业因融资成本不确定而推迟投资和招聘,投资者持币观望,经济复苏或进一步放缓 [20] 美国经济复苏挑战 - 就业市场或恶化,中小企业倒闭风险上升,失业率可能大幅回升 [23] - 消费需求受经济不稳定影响而收缩,美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被削弱 [23] 政治博弈与美联储独立性 - 事件背后或涉及特朗普政治势力的推动,白宫与美联储权力博弈加剧 [25][26] - 美联储独立性受威胁,未来政策可能更倾向政治需求而非经济规律 [27] 对中国经济连锁反应 - 出口贸易面临美国需求下降风险,但美元贬值或提升中国商品价格竞争力 [31] - 金融市场可能吸引从美国流出的资金,推动中国股市和债市资产价格上涨 [33] - 人民币国际化迎契机,美元信誉受损或加速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储备中的应用 [37][38] 全球资金流动与汇率波动 - 人民币或因美元贬值而升值,进出口企业需加强汇率风险管理 [34] - 全球贸易格局可能重构,中国可拓展非美市场以降低依赖 [31]
特朗普推动美联储政策利率降到1%,有多不靠谱?
搜狐财经· 2025-07-23 16:12
特朗普主张降息的核心诉求 - 推动美联储将政策利率降至1%以缓解美国政府债务压力 联邦债务利息支出每年超过6000亿美元 利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节省3600亿美元再融资成本 [2] - 通过降息刺激美国经济 缓解关税政策引发的负面效应 包括消费者负担加重 消费市场疲软和通胀压力加剧 [2] 美联储政策立场与风险 - 美联储肩负维持低通胀和强劲就业的双重法定职责 需达成这两个目标才能实现借贷成本长期稳定下降 [3] - 当前美国通胀处于可控区间 将利率骤降至1%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 损害民众生活质量与购买力 [3] 历史经验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利率调整历来审慎 通常在危机时期才考虑大幅降息 且需数月时间逐步推进 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循序渐进降至历史低位 [5] - 经济未面临危机情境下骤降至1%将打破市场预期 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包括股票市场过度投机和债券收益率曲线扭曲 增加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 [5] 全球金融外溢效应 - 美国利率政策重大调整将产生广泛外溢效应 若单方面降至1%可能导致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 投资者抛售美元资产引发美元贬值 德意志银行警告可能造成美元贸易加权指数24小时内暴跌3%-4% [5] - 其他国家为维持经济与汇率稳定可能被迫跟进降息 引发全球利率大战 扰乱全球金融秩序 [5]
超支30%,美联储总部翻修耗资25亿!特朗普借此威胁解雇鲍威尔?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40
美联储总部翻修超支事件 - 美联储总部翻修工程最初预算19亿美元,2025年披露成本飙升至25亿美元,超支约30% [3] - 共和党议员抨击工程包含"奢华设施"(如VIP餐厅、屋顶花园、高档大理石等),称其堪比"凡尔赛宫翻修" [4] -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指控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中隐瞒装修细节,涉嫌作伪证 [4] 特朗普政府的反应与潜在行动 - 特朗普政府要求国会启动调查,并称若指控坐实,鲍威尔应"立即辞职" [5] - 特朗普表示装修成本超支可能构成解雇鲍威尔的理由,并称鲍威尔"对国家非常不利" [6][11] - 特朗普计划通过提前宣布下任主席人选或利用国会调查施压鲍威尔辞职 [15][16] 法律与现实层面的限制 - 《联邦储备法》规定总统仅可因"严重渎职或失职"解雇美联储主席,政策分歧不构成理由 [12] - 美国最高法院2025年裁定美联储主席受法律特殊保护,总统无权随意解职 [12] - 鲍威尔否认奢侈指控,强调翻修为满足"90年老楼安全需求",并声明"绝不提前辞职" [12] 事件对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 - 德意志银行警告称,若鲍威尔被迫离职,美元24小时内或暴跌3%-4%,美债遭抛售30-40基点,美股可能崩盘 [18] - 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可能引发全球对美元体系的信任危机,黄金或突破4000美元/盎司 [19] - 事件可能打破美国央行独立性传统,加剧通胀和经济衰退风险 [20][21] 事件的政治与经济背景 - 特朗普多次要求美联储大幅降息(目标1%-2%),以降低美债利息成本(2025年美债利息支出达1.16万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24%) [10] - 鲍威尔坚持独立性,认为关税政策推高通胀(美国5月通胀率3.83%),需观望经济数据 [10] - 分析普遍认为装修争议是白宫为施压降息制造的突破口 [11]
全球市场4月份动荡中,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快讯· 2025-06-19 04:15
美国国债持有情况 - 四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达9 01万亿美元 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水平 [1] - 较三月份仅下降360亿美元 降幅相对有限 [1] - 下降主要反映了外国私人投资者对美国票据和债券的净抛售 [1] - 官方机构是长期美国国债的净买家 [1] 市场背景 -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实施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关税 导致金融市场动荡 [1] - 但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持有水平仍接近历史最高 [1]
巴菲特四成现金“保命”的高明之处在哪?
搜狐财经· 2025-06-03 15:21
美国制造业PMI表现 - 2025年5月美国制造业PMI降至48.5点,连续第三个月低于50点收缩区间,低于市场预期的49.5点 [2][3] - 制造业产出、新订单、就业和未完成订单全线下降,但降幅较上月减缓,出口销售降幅显著扩大 [2] - 库存指数因企业提前采购而下滑至收缩区间 [2] 供应链与物价趋势 - 5月供应交付指数上升至56.1点,反映关税导致供应链紧张而非经济需求增长 [4] - 关税驱动的物价增长略有缓和,但整体仍呈上升趋势 [4] 贸易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国将钢铝关税从25%增至50%,加剧欧美贸易紧张 [5] - 美元指数跌破98.7点,欧元兑美元升至1.14美元,为2021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 [5] - 欧股表现强劲:德国DAX指数年内累涨20.20%,MSCI欧洲指数累涨19.05%,跑赢美股(纳斯达克累跌0.35%,标普500累涨0.92%) [5] 美国国债与金融市场风险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5.0%以上,长期债息上升反映市场风险恐惧加剧 [7] - 国债收益率上升推高抵押贷款利率,可能抑制楼市交易并拖累消费 [7] - 美债收益率攀升增加新兴国家美元债务融资成本,或引发财政紧缩和债务危机 [8][9] 全球影响与投资策略 - 美国制造业收缩、国债收益率飙升和金融市场动荡可能通过供应链和金融体系传导至全球 [10] - 巴菲特调整投资组合至40%以上现金和短期债券,规避美股和长期债券风险 [11]
由于交易收入激增,城堡证券公司利润猛增70%
快讯· 2025-05-28 01:39
公司业绩 - 城堡证券公司第一季度利润跃升近70%至17亿美元 [1] - 净交易收入同比增长45%至34亿美元 [1] - 收入和利润均创下纪录 [1] 行业背景 -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源于特朗普1月20日就职后签署的行政命令 [1] - 高速交易公司受益于市场动荡带来的交易热潮 [1] 公司背景 - 城堡证券由亿万富翁肯·格里芬创立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做市商 [1]
关税突发!特朗普:谈判延长!美、欧股指期货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5-26 07:39
关税谈判进展 - 美国与欧盟关税谈判期限延长至7月9日,特朗普称谈话"非常愉快" [1] - 特朗普此前威胁从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称欧盟"在贸易上占美国便宜" [2] - 欧盟表示愿与美国达成互利协议,但不会在关键问题上让步 [2] 金融市场反应 - 谈判延期消息推动美股指期货和欧股主要股指期货早间走高 [1] - 5月23日特朗普关税言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 美股三大指数下跌:道指跌0.61%,纳指跌1%,标普500跌0.67% [2][3] - 欧股普跌:法国CAC40跌1.88%,德国DAX跌1.54%,意大利富时MIB跌1.94% [2][3] - 5月26日早间市场反弹: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超1%,德法股指期货走高 [3][4] 大宗商品表现 - 伦敦金现5月23日收盘涨1.9%至3357.519美元/盎司 [4] - 黄金5月26日早间小幅走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