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钠离子电池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涨超5%破顶 近日钠新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智通财经· 2025-09-17 13:52
股价表现 - 宁德时代港股股价涨超5%至503港元 盘中创503.5港元上市新高 [1] - 年内累计股价涨幅逾六成 成交额达14.18亿港元 [1] 技术突破 - 公司钠离子电池成为全球首款通过GB38031-2025新国标认证产品 [1] - 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实施 对热扩散/底部撞击/快充循环等安全维度提出严格要求 [1] - 钠离子电池在电芯与电池包层级均通过第三方权威测试 展现优异安全性能 [1] 产业化进展 - 钠离子技术已实现量产 正小规模向车企供应 [1] - 预计初期将在小型车或短续航车中替代30%磷酸铁锂电池 [1] - 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已成功搭载理想/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哪吒等多个汽车品牌 [1] 应用拓展 - 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电站项目应用逐步扩大 [1] - 具备不燃不爆/绿色无污染/能源转化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 [1] - 潜在成本优势显著 [1]
港股异动 | 宁德时代(03750)涨超5%破顶 近日钠新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智通财经· 2025-09-17 13:48
股价表现 - 宁德时代股价上涨5.45%至503港元 盘中创503.5港元上市新高 [1] - 年内累计涨幅超过60% 成交额达14.18亿港元 [1] 技术突破 - 公司钠离子电池成为全球首款通过GB 38031-2025新国标认证产品 [1] - 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实施 对热扩散、底部撞击、快充循环等安全维度提出严格要求 [1] - 钠离子电池在电芯与电池包层级均通过第三方权威测试 展现优异安全性能 [1] 产业化进展 - 钠离子技术已实现量产 正小规模向车企供应 [1] - 预计初期将在小型车或短续航车型中替代30%磷酸铁锂电池 [1] - 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已搭载理想、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哪吒等多个汽车品牌 [1] 应用拓展 - 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电站项目应用逐步扩大 [1] - 具备不燃不爆、绿色无污染、能源转化率高、循环寿命长等特性 [1] - 在储能领域展现出潜在成本优势 [1]
正力新能:预计2026年底形成50.5GWh产能 乘用车动力电池市占率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1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72亿元 同比增长71.9% [1] - 净利润2.2亿元 同比增加3.5亿元 [1] - 毛利率17.9% 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1] - 总出货量7.8GWh 同比增长99.2% [1] - 乘用车动力电池出货量7.63GWh 同比增长110.8% [1] 产能布局 - 2024年底形成25.5GWh产能 2025年底达35.5GWh [2] - 四季度10GWh新产能投产 2026年底产能将达50.5GWh [2] - 产线具备高柔性 不同化学体系电芯切换时间缩短至1-3天 [2] - 预计全年出货18-20GWh 同比增长约50% [2] 市场地位 - 动力电池装机量行业排名第九 [1] - 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行业排名第七 [1] - 6月单月乘用车电池装机量国内排名升至行业第六 [1] 客户合作 - 与一汽红旗、零跑汽车、上汽乘用车等头部企业建立合作 [2] - 获得大众中国增程新项目定点 [2] - 通过标准化电芯形态适配差异化化学体系 打造平台化电池包 [2] 技术研发 - 推进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钠离子电池及平均8C快充电池研发 [3]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3] - 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 钠离子电池实现170Wh/kg [3] - 钠离子电池-40°C低温容量保持率91% [3] 新兴业务 - 航空电池与辽宁通航及合肥零重力工业达成合作 [3] - 航空电池可应用于电动飞机及人形机器人 正与多家企业推进认证 [3] - 航空电池定价高于车用电池 因开发周期长且材料成本高 [3]
派能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存货明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3 07:20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1.49亿元,同比增长33.75%,归母净利润1391.17万元,同比下降30.01%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59.83%,归母净利润5208.5万元,同比增长228.07% [1] - 毛利率18.44%,同比下降45.12%,净利率0.88%,同比下降61.79% [1] - 每股收益0.06元,同比下降25.0%,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21元,同比下降35.87% [1] - 存货同比增长59.77%,主要因市场产销增长导致生产备料及库存增加 [1][2] 费用与现金流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4665.42万元,三费占营收比4.06%,同比下降26.93%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9.64%,主要因公司加大营销力度导致销售人员薪酬及广告展览费等费用显著提升 [1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28.98%,主要受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影响导致公司汇兑收益变动 [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87%,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及国际市场部分客户偏好DDP贸易模式导致销售实现及相应收取货款存在滞后性 [10]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应收票据变动幅度907.97%,主要因报告期收到票据及结存增加 [2] - 合同资产变动幅度377.01%,主要因应收质保金增加 [3] - 预付款项变动幅度59.02%,主要因产销增长预付货款增加 [2] - 应付票据变动幅度46.2%,主要因本期采购增加相应支付给供应商的票据增加 [7] - 应付账款变动幅度36.52%,主要因随产销增加应付货款增加 [8] - 合同负债变动幅度53.2%,主要因预收货款增加 [9] - 短期借款变动幅度-100.0%,主要因票据贴现到期及短期借款到期 [6] 业务运营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国际家储市场库存消耗进入尾声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新兴市场发货量持续攀升,国际工商业储能业务在欧美亚澳等区域快速突破,轻型动力业务销售量快速增长 [10]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4.31%,主要因产品销售量上涨导致营业成本随之上涨 [10] - 二季度出货量约0.927GWh,其中海外市场占比约60%,国内市场占比约40%,全年预计维持相近水平 [14] - 轻型动力业务约占上半年出货量30%,公司目标今年市场占有率超5%,三年内做到行业前三,五年内做到全球第一 [14] 产品与技术 - 钠离子电池应用分为NFPP体系用于汽车启停电池和NFS体系用于轻型动力市场,今年预计出货量可适配50万台车辆的启停电池替换需求 [15] - 钠离子无负极产品预计2026年Q2-Q3推向市场,成本有望先与锂离子电池持平后进一步低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可媲美磷酸铁锂电池并保留低温优势 [16] - 公司基于软包电池技术积累开发高能量密度产品,目前已与低空经济客户送样测试,但尚未批量生产和形成销售收入 [19] 产能与订单 - 安徽子公司产线于5、6月调试投产,逐步贡献产能,明年安徽二期5GWh产能投产后可提升规模 [18][21] - 当前订单排产周期约60天,滚动排产,三季度排产预计维持当前水平,外购电芯用于系统侧生产 [21] - 二季度海外工商业储能产品销售量占海外市场出货量比例约30%,同比大幅增长 [20] 市场与客户 - 轻型动力业务重点切入两轮车换电市场,客户包括行业头部换电企业,公司凭借海外家储领域十年以上质保经验和技术快速迁移能力支持市场拓展 [14][16] - 二季度单价下降主要因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工商业储能出货占比提升导致整体均价下降,但产品毛利率与家储产品相近 [17] - 毛利率提升主要因开工率提升,全年毛利率预计随开工率提升而改善,轻型动力业务目标毛利率为15%-20% [18]
派能科技(688063.SH):在家储领域,高温钠电软包电池循环寿命超8000次
格隆汇· 2025-07-31 17:12
钠离子电池技术进展 - 钠离子电池产品在2024年已实现批量出货 [1] - 钠离子电池技术实现多场景应用包括启停电池、轻型车市场和家储领域 [1] 产品应用与性能 - 启停电池领域开发宽温域高倍率软包电池并批量交付 [1] - 轻型车市场推出1-3度电系列产品并开发低温型钠电满足北方需求 [1] - 家储领域高温钠电软包电池循环寿命超8000次且性能优势显著 [1]
雄韬股份:钠离子电池通过无锡电芯生产基地和扬州PACK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交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3:24
钠离子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参股的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钠电技术与场景应用充分融合 为行业提供安全 高效 可持续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2] - 主营产品涵盖圆柱/软包钠电芯 48V/60V/72V轻型动力电池 12V备用钠电池等 [2] - 产品以高安全 耐低温 高倍率 低成本和全产业链协同为优势 [2] 产业化与交付能力 - 通过无锡电芯生产基地和扬州PACK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交付 [2] - 产品已有效应用在低速电动车 UPS 储能等高价值场景 [2]
维科技术: 维科技术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21
公司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小动力电池及消费类铝壳锂离子电池业务收入均有下降,但综合毛利率大幅上升4.91个百分点至13.95% [1] - 公司2024年实现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0.29亿元、-0.89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中包含债务重组损益0.13亿元 [1] - 主营业务收入中80%以上来源于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销售,同时逐步加深在小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布局,并加快钠电示范应用市场开拓 [2] 经营模式 - 公司经营模式主要包括采购、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不同产品在采购、生产和销售模式上基本一致 [3] - 采购模式主要依据生产计划,结合销售预测、订单、BOM及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 [3] - 生产模式以客户需求和市场为导向,主要实行以销定产模式,注重自动化改造和生产数字化管理 [3]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消费类电池/小动力电池通过获得终端客户供应商资格认证销售,储能电池与系统集成商合作 [3] 产品表现 - 2024年小动力电池销售收入22,801.58万元,毛利率8.74%,较2023年上升3.73个百分点 [4] - 2024年储能电池销售收入6,811.00万元,毛利率-7.35%,较2023年上升19.28个百分点 [4] - 2024年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导致采购金额减少 [5] 客户与供应商 - 主要客户包括深圳小传实业、宁波麦博韦尔移动电话、TCL MOBILE COMMUNICATION等,合作年限多在6年以上 [6][7] - 主要供应商包括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天津巴莫科技、珠海市嘉德电能科技等 [8][9] - 公司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及其他资金或业务往来 [12] 行业分析 - 消费类电池市场规模较为稳定,智能手机市场呈现止跌回升态势,笔记本电脑市场跌幅逐渐收窄 [12] - 动力类电池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储能市场不断扩大 [13] - 行业竞争格局中,欣旺达、亿纬锂能和德赛电池属于第二梯队,维科技术与博力威等属于第三梯队 [13] 可比公司表现 - 2024年珠海冠宇消费类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15.83%,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5% [15] - 2024年博力威消费类电池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29%,储能电池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2.48% [16] - 2024年豪鹏科技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18.3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50% [16] 储能业务 - 储能电池业务经营模式与消费类电池基本一致,仅涉及提供电池产品 [22] - 2024年储能电池主要客户包括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深圳莱顿能源科技等,合计销售6,502.43万元 [23] - 储能电池毛利率为负主要因产能利用率仅10%左右,单位成本高,且采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24] - 钠离子电池行业处于产业化快速推进期,技术路线尚未统一,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6][27] 债务重组 - 2024年公司与43家供应商签订债务重组协议,处置债务2,077.79万元,债务重组收益1,254.92万元 [18] - 债务重组主要涉及江西维乐电池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产生的供应商欠款 [18] - 债务重组相关损益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19]
维科技术: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 《关于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有关财务问题回复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小动力电池及消费类铝壳锂离子电池业务收入均有下降,但综合毛利率大幅上升4.91个百分点至13.95% [2] - 公司2024年实现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9亿元、-0.89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中包含债务重组损益0.13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80%以上来源于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销售,同时逐步加深在小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布局,并加快钠电示范应用市场开拓 [4] 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 消费类电池业务:服务于手机、笔记本及平板电脑、移动电源、智能家居、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市场,2024年收入下滑但毛利率增加4.19个百分点 [4][7] - 小动力电池业务:主要服务于两轮车和电动工具市场,2024年收入22,801.58万元,毛利率8.74%,同比增加3.72个百分点 [7] - 储能电池业务:专注于钠电储能应用项目,2024年收入6,811万元,毛利率-7.35%,同比增加19.28个百分点 [7][22]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结构 - 2024年主要原材料采购量较2023年有所增加,但因采购价格下降,采购金额反而减少 [7] - 钴酸锂2024年采购单价99-185元/公斤,较2023年165-306元/公斤显著下降 [7] - 储能电池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69.33%,直接人工占比14.89%,折旧费用占比6.69% [25]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大客户包括深圳小传实业、宁波麦博韦尔移动电话、TCL MOBILE COMMUNICATION等,合作年限多在6年以上 [7][9] - 前五大供应商包括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天津巴莫科技、珠海市嘉德电能科技等 [10][11] - 公司与上述客户和供应商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及其他资金或业务往来 [13] 债务重组情况 - 2024年与43家供应商签订债务重组协议,处置债务2,077.79万元,产生债务重组收益1,254.92万元 [19] - 债务重组主要通过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形式清偿,相关损益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20] 储能电池业务发展 - 钠离子电池行业处于产业化快速推进期,2023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0.7GWh,预计2025年将达3.8GWh [26] - 公司在手约100M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订单,主要客户为国内能源集团 [30] - 储能电池业务产能利用率仅10%左右,是导致毛利率为负的重要原因 [25]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06 07:40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全球车企和电池厂商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出现明显分化 丰田集团转向插混和发动机研发 宁德时代发布钠离子电池和双核电池技术[4] - 宝马、比亚迪、长安、奔驰、广汽、上汽等车企积极推进固态电池路测和量产计划 能量密度普遍达到400Wh/kg 续航突破1000公里[5] - 电池企业如孚能科技、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动力等加速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和量产准备 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小批量生产[7] 国轩高科技术突破 - 发布全固态金石电池和准固态G垣电池 建成0.2GWh中试线 开发2GWh量产线 样车已开始路测[10][12][13] - 金石电池采用超高镍单晶正极(240mAh/g)和三维介孔硅负极(1800mAh/g) 能量密度达350Wh/kg 系统能量密度280Wh/kg 良品率90%[15] - 通过针刺、热箱等安全测试 中试线设备改动达60% 主要挑战在固态电解质涂布和高温化成工序[16][17][18] 技术路线与商业化前景 - 固态电池存在6条技术路线 硫化物路线因离子电导率接近电解液最受关注 但商业化仍需8-10年[19] - 当前固态电池电芯成本是锂离子电池10倍 预计2030年产能60-100GWh 占市场需求1%即算成功[19] - 半固态电池可沿用现有工艺 能量密度达350-360Wh/kg 预计5年内可快速落地推向市场[20][27] 宁德时代技术布局 - 重点发展钠离子电池 商用车型已量产 乘用车应用将于12月量产 纯电续航超500km[30] - 推出骁·遥双核电池 钠-铁双核续航700公里 铁-铁/三元铁续航超1000-1500公里[31]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充电倍率12C 续航800公里 钠离子电池有望取代磷酸铁锂电池[32] 市场格局与未来展望 - 磷酸铁锂电池当前占新能源汽车装车量70% 日韩欧美企业也开始转向该路线[33] - 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或为固态电池创造增量空间 预计2030年需求约300GWh[33] - 2030年电动汽车装车需求预计3500GWh 不同技术路线市场份额有待时间验证[34]
“小电驴打破各国美梦:在电池领域,无法绕过中国这座大山”
观察者网· 2025-06-03 09:47
中国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 中国在全球锂电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在大规模生产钠离子电池方面占据先机 [1] - 中国企业如雅迪、宁德时代等正在推动钠离子电池发展,采用多管齐下战略 [2] - 预计到2030年,中国15%的小电驴将由钠离子电池驱动,而2023年这一比例仅为0.04% [7] 钠离子电池的应用现状 - 钠电池已在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广泛应用,售价在400美元至660美元之间 [1] - 中国汽车制造商是全球首批推出钠动力汽车的国家,宁德时代计划大规模生产用于重型卡车和汽车的钠离子电池 [2] - 中国电网运营商已开始建设使用钠离子电池的储能站 [2] 钠离子电池的市场前景 - 2023年中国小电驴销量约5500万辆,是当年纯电动汽车等总销量的六倍 [5] - 雅迪钠电池小电驴在2025年前三个月销量已接近1000辆 [7] - 预计到2033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规划产能将超过500GWh,中国预计占90%以上 [15] 钠离子电池的技术特点 - 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远低于同等尺寸的锂离子电池 [7] - 钠电池主要竞争对手是铅酸电池,虽然更便宜但能量密度和充电循环次数更低 [7] -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类似,现有锂电制造基础设施可用于生产钠电池 [13] 钠离子电池的优势 - 钠储量约为锂的400倍,更容易获取且规模化生产成本更低 [10] - 钠离子电池更安全,更不容易过热和燃烧,受寒冷天气影响较小 [11] - 钠电池有望减少制造锂离子电池所用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11] 钠离子电池的研发进展 - 宁德时代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指标已接近磷酸铁锂电池 [13] - 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 [13] - 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研发目标是200Wh/kg以上 [13] 钠离子电池的储能应用 - 钠电池在固定位置使用时,重量和体积缺点消失 [8] - 全球电网规模储能容量需要在2022年至2030年间增长近35倍 [9] - 随着可再生能源比重增加,对储能系统需求将增加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