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工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6 Ways To Reach the Upper-Middle Class in 2025
Yahoo Finance· 2025-10-01 22:05
Many fear the middle class is essentially disappearing, which is why it’s good to know the perimeters of this economic status and how to navigate them. You may assume that American upper-middle-class households are comprised of people earning the exact same income, and if you just reach that set number, you too will become an elite member of this economic class. Consider This: 7 Signs You’re Quietly Getting Rich, According to Frugal Living Expert Austin Williams Learn More: 10 Used Cars That Will Last Long ...
观点| 如何利用AI,摆脱公司的控制?
因为新岗位根本不在公司的招聘表里。 更残酷的现实是,现在的企业已经开始在"多招一个工程师"还是"多买一块GPU"之间做真实的选择——前者月薪3万还需要管理成本,后者一次性投入20 万就能24小时无休干活。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8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8.9%, 创有数据以来新高 。 又有人把锅甩给AI——"都是ChatGPT抢了饭碗"。作为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我今天要戳破这个谎言: AI 不是失业的凶手,而是给旧制度送葬的信使 真正让你焦虑的,是那个诞生于工业革命的"公司制牢笼",已经锁不住今天的生产力了。 先看组扎心的数据:美国的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AI将替代9200万岗位,但同时会创造1.7亿新岗位。这意味着岗位总量是净增的,但为什么你还找 不到工作? 但 AI 只是加速了这场死亡,并非根本原因。公司工作制早已百病缠身,其内在的荒谬性,才是真正的病灶。 。 传统公司就像一辆老爷车,AI这个V12发动机塞进去,不是跑得更快,而是会把变速箱炸飞。 而我们这一代人,或许将是历史上第一代,完整经历"公司工作制"从神坛跌落,直至消亡的见证者。 公司制的棺材 早就钉上三枚钉子 我 ...
500%回报率,AI动态漫正在飞速变现
36氪· 2025-09-18 09:04
行业定位与发展态势 - AI动态漫成为短视频平台与内容创作者密切关注的新风口 处于起步阶段 但相较于传统动漫和真人短剧展现出显著优势 包括制作更快捷 更方便 可控性更强 同时大幅缩短制作周期并降低制作成本 [1] - 平台积极入局形成初步产业生态 抖音作为早期发力者吸引创作者入场 快手采用优质供应商入库模式 对内容质量提出明确要求 [2] - 平台合作模式多样化 红果平台主打免费流 通过广告分成实现收益 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尝试保底+分成合作模式 反映平台态度的转变 [4] 制作团队与人才结构 - 制作团队中短剧团队转型是最核心力量之一 编剧多从短剧或网文行业转型而来 短剧编剧需调整题材适应男频需求 网文作者需适应短剧剧本格式 [4] - 团队构成多元 包括后期和AI视频从业者转型 团队规模通常3到6人协作 由组长确定主要人物和场景设定 强调人的能力而非单纯依赖工具 [4] - 团队通过免费教学吸纳大学生 转型人员等劳动力 与各地园区合作打通零工经济 解决产能扩张的人力需求并降低人工成本 一个月精品优质产能达到15部 [6] 内容特性与受众分析 - AI动态漫是短剧的AI视觉升级版 内核延续短剧的碎片化节奏与爽感情绪 表现形式从真人演绎替换为AI生成图像 [6] - 受众与短剧高度重合但发展速度更快 用户起初以Z世代 00后为主 后期扩展至更成熟的30-50岁人群 发展速度约为短剧的3.5倍 [7] - 与传统动漫相比 AI动态漫画风被动画受众评价为油腻 模板化 制作粗糙 剧情过爽 内容目的追求即时爽感而非故事完整性与世界观构建 [9][10] 题材优势与视觉表现 - 题材自由度让AI动态漫拥有独特竞争力 特别适合修仙 玄幻 奇幻等需要大量特效的非现实题材 完美解决真人短剧受拍摄成本限制或传统动漫制作周期长 成本高的痛点 [12] - 当前流行脑洞文风格 例如全民觉醒 全民御兽 全民转职 全民神祇等系列 围绕某种力量体系构建架空世界观 其他类型包括高武 玄幻 游戏降临 诡异复苏 规则怪谈 架空历史等 [12] - 借助AI技术实现更丰富 更绚丽的视觉效果 能够高效呈现其他内容形式难以落地的题材 [12] 成本结构与收益表现 - 制作成本显著低于真人短剧 动态漫制作成本仅为相同水准真人短剧的1/5 一部100分钟左右作品成本控制在十几万到二十万以内 [13] - 收益可观 头部作品播放量破亿的剧集按万次播放200-300元计算 可达上百万收入 回报率约为投入的5倍 通过规模化生产实现稳定盈利 [13] - 成本优势源于制作与剧本环节效率提升 省去演员 场景成本 配音与后期成本灵活控制 制作周期最快22天完成 一般控制在25天左右完成100分钟内容 与短剧20天左右周期基本持平但成本差距悬殊 [15] 商业模式与变现渠道 - 形成To C付费 To B合作并行格局 To C端是当前收益核心来源 抖音端采用前几集免费 后续付费的网文式策略 观众可选择单集购买或全集合集 [17] - 免费流模式以广告分成为主 但收益天花板较低 因为用户群体尚未完全接受这类新内容 [18] - To B合作包括平台保底分成和为AI工具提供内测服务 一线创作团队与工具方合作 在应用层面找出痛点并提升流畅度 [18] IP开发与衍生探索 - AI动态漫的IP开发面临挑战 核心IP更倾向于通过传统动漫形式开发 因为AI形式可能无法扩大原有受众甚至导致核心读者流失 [20] - 初步探索AI动态漫与潮玩等领域结合路径 通过AI设计IP形象 对接生产线开模 再借助贸易渠道出口或内销 形成完整商业闭环 但IP开发尚在萌芽阶段 [20]
蓝领招聘,在写字楼里疯抢白领
吴晓波频道· 2025-09-17 08:29
鱼泡直聘的广告策略与市场进入 - 鱼泡直聘通过创始人周峰的形象广告进行密集投放,覆盖北上广深杭蓉的地铁站、写字楼和公交站 [2][3] - 广告引发社交平台争议,被批评为"精神污染"和质疑其有效性,但公司仍投入几亿资金进行广告轰炸 [5] - 公司从4月起进军白领招聘赛道,在上班族出没场景投放广告,转型为泛蓝领招聘平台 [12] 蓝领招聘市场规模与玩家竞争 - 中国蓝领群体规模达4.25亿人,鱼泡直聘已积累1.1亿用户 [12] - 建筑业从业者从2021年的7000万锐减至约5000万,大量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 [8][12] - BOSS直聘蓝领收入占比达39%,快手"快聘"月活2.5亿人次,赶集直招每天8小时直播,显示赛道竞争加剧 [14] 蓝领与白领边界模糊趋势 - 蓝领求人倍率超过1.5,高级技工求人倍率达3以上,显示供需极不匹配 [16] - 00后人群从事蓝领工作意愿达61.5%,是全年龄段最高,几乎是70后的两倍 [18] - 上海制造业操作员收入比普通白领高37%,体现蓝领含金量上升 [16] - 48.6%受访白领愿意学技能尝试蓝领工作,出现"本升专、硕升技"的反向回炉现象 [19][21] 零工经济扩张与影响 - 2024年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65亿,占就业人口31.6%,日新增近6000人 [24] - 零工平台GMV同比增长68%,预测2050年零工薪资规模将突破50万亿元 [24][29] - 近五年每年150万人流向城市服务业,月新增骑手中40%是制造业工人 [27] - 零工形态多样化,包括代客祭祀、景区NPC、短剧群演等"体力+创意+脑力"组合 [29] 技术冲击与就业结构变化 - 微软报告显示最不受AI影响的十大职业全部与蓝领相关,如工厂操作员、汽车维修工等 [19] - AI加速脑力劳动零工化,但低技能蓝领就业萎缩,黑灯工厂减少传统岗位需求 [27][29] - 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口不足30%,高级技能人才不到10%,远低于日本德国的70%-80% [16]
保障骑手权益重在务实创新
经济日报· 2025-09-06 08:43
司法解释与社保义务重申 - 最高法发布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二 重申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中强制性参保义务[1] 灵活就业人口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底全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突破2亿人 占城镇就业人口60%[1] - 灵活就业群体呈现年轻化、数字化发展趋势[3]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与现状 - 面临社保参与率偏低、个人缴费负担过重、持续性缴纳困难等问题[1] - 北京大学调查显示约23.5%骑手明确表示不愿参保[2] - 38.9%骑手仅愿将月收入5%以下用于社保[2] - 不足一成骑手能接受现行个人缴费比例[2] 现行社保机制与灵活就业的适配问题 - 当前社保机制在属地管理、缴费基数和费率确定等方面存在较强刚性[2] - 参照城镇职工方案会导致社保账户频繁迁移 增加参保成本[2] - 可能引发社保断缴或账户封存问题[2] 平台企业创新实践 - 美团在全国范围上线养老保险补贴 对参加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骑手补贴50%费用[2] - 该举措降低个人缴费负担同时将企业社保成本控制在较低范围[2] 社保制度优化方向 - 需要建立更具适应性的社保方案 完善缴费分担机制[2] - 按照钱随人走原则完善社保转移接续制度 解决断缴难题[3] - 通过政府补贴将灵活就业人口纳入社保体系 可做大当地社保基金蓄水池[3] - 基于谁受益谁付费原则探索建立合理成本分担机制[3]
零工市场,拯救被嫌弃的“暑假工”?
36氪· 2025-08-29 14:30
零工经济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达2.8万亿元 其中灵活用工占比38% 招聘服务占比25% 人力资源外包占比20% 高附加值品类贡献65%增量 [3] - 零工经济平台GMV同比增长68%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65亿人 占总就业人口比例超30% 其中平台型零工从业者达1.75亿人 [3] - 县域零工占比超60% 31-40岁青年为主力军 本科以下学历占比90% [3] - 平台型零工从业者月均收入6198元 [3] 零工市场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人社部等五部门2025年5月发布意见 要求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者及企业提供免费就地就近公共服务 打破户籍限制 [4] - 政策推动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将零工市场深度融入基层服务体系 [4] - 据预测2050年AI+超级个体将推动零工经济薪资规模突破50万亿元 [4] 零工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 - 技能劳动者2023年缺口达2000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缺口超500万 [6] - 未来五年技能人才需求年均增速将达15% [6] - 外卖骑手总数超1000万人 饿了么活跃骑手超400万人 美团骑手增至745万人且年增近20% [7] - 2024年1-6月北京市外卖配送人员同比增长49.7% [7] - 全国注册网约车司机突破3000万 但日均订单量仅增8% 单车日均接单量从24单降至19单 [7] 暑期工就业特征与技能错配 - 有经验暑期工集中在零售(52%) 餐饮(49%) 教育培训(27%)等传统领域 [8] - 无经验者偏好奶茶店员(29%) 咖啡学徒(28%)等低门槛岗位 [8] - 设计类(22%)和剪辑类(18%)线上工作因技能不足难以承担 [8] 创意零工新兴模式发展 - 深圳小学生承接外卖"最后垂直100米"配送 每单收费1-2元 日收入可达上百元 [10] - 代客祭祀 上门喂猫遛狗等节日特色服务形成新兴零工形态 [11][13] - 游戏角色"捏脸"创作者单次收费数百元 "二次元妆娘"日收入过千 手工"娃衣"制作订单不断 [14] - 宠物侦探 网红景点NPC 短剧群演等小众职业兴起 [14] 汉服产业带动配套服务需求 - 2022年汉服经济市场规模达125.4亿元 同比增长23.4% 2025年有望达191.1亿元 [19] - 成熟汉服妆造师需至少一年系统学习 古风妆造难度仅次于影视特效妆 [25] - 市场优质"妆娘"稀缺 部分化妆师转向汉服妆造赛道 [25] 长期零工发展条件与挑战 - 长期工作需要消费市场持续稳定需求支撑 如汉服市场增长带动妆娘需求 [19][25] - 网约车司机 外卖骑手等体能零工因供给饱和出现收入下降 [21][22] - 创意零工需具备专业知识门槛 如宠物护理需能通过粪便状态判断健康状况 [23] - 灵活就业从业者不再以兼职满足生存需要为主 更多将零工作为长期工作 [26]
送外卖是一种“短命劳动”吗?
虎嗅· 2025-08-12 12:05
骑手劳动状况与健康问题 - 骑手社保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但多数骑手更关注眼前生计而非社保[1] - 骑手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自身却难以获得健康饮食[2] - 骑手普遍存在饮食不规律问题,胃病成为"职业病",工作性质导致无法规律进餐[3] 骑手饮食健康现状 - 骑手饮食以高碳水、高热量的速食为主,与膳食指南标准相去甚远[7] - 高强度工作下,骑手常选择饼干、馍片等便携食品充饥[4] - 部分骑手采用简易烹饪方式(如卡式炉煮面)解决用餐问题[5] - 体重异常变化(普遍增重或病理性减重)成为健康警示信号[7] 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 - 韩国研究显示:每日少于三餐的零工劳动者患抑郁症风险是其他人的3倍以上[8] - 女性骑手面临工作与育儿的角色冲突,心理健康问题突出[8] - 工作压力导致"吃饭"被边缘化,骑手常因爆单而忽略进食需求[7] 零工经济健康风险研究 - 医学研究将零工经济环境列为新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10] - 1950年代数据显示:低体力活动职业冠心病死亡率比高体力活动职业高2倍[10] - 旧金山调查显示35%出租车司机存在≥4个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11] - 英国研究发现:每经历一次失业,糖尿病风险上升39%,高血压风险上升28%[11] 行业系统性健康挑战 - 中国2亿零工劳动者的健康研究存在数据空白,亟需政策关注[11] - 平台经济吸引传统边缘人群(农民工、新移民),但缺乏健康保障体系[11] - 学者呼吁将"健康韧性"纳入劳动者权益保障范畴[14] 数字经济与劳动健康 - 骑手健康困境折射现代社会"过渡劳动"的普遍性问题[12] - 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隐藏着劳动者健康代价[13] - 算法监管下的"数字韧性"需要与"健康韧性"形成平衡[13]
「零工时代」!美国四大「自由职业」平台同日发财报,自由现金流都大幅上涨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12:40
零工经济整体表现 - 美国四大零工经济平台合计创造42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全面超预期 [1] - 2012至2023年非雇主型企业年均增长2.7%,远超传统雇主企业1.1%的增速,交通运输业为主要推动力 [1][11] - 2021-2022年无雇员企业增速达4.9%和4.7%,显著高于雇主企业的1.9%和1.8% [11] - 非雇主型企业贡献1.8万亿美元GDP,占美国经济总量6.4% [12] Uber业绩表现 - 自由现金流24.75亿美元同比激增44%,营收127亿美元增长18% [1][2] - 出行业务预订总额增长16%,外卖业务增长20%至217亿美元 [3] - Uber One会员达3600万人同比增长60%,贡献超三分之一预订量 [3] - 宣布2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三季度预订总额指引上调至482.5-497.5亿美元 [3] - 公司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 [3] Lyft业绩表现 - 营收15.9亿美元略低于预期,但自由现金流3.29亿美元占预订总额7%,盈利率高于Uber [1][4] - 每股收益0.10美元超出预期的0.04美元 [4] - 三季度预订总额指引上调至46.5-48亿美元,高于预期的45.9亿美元 [5] DoorDash业绩表现 - 营收32.8亿美元同比增长25%,每股收益0.65美元超预期0.20美元 [6] - 市场预订总价值(GOV)242亿美元同比增长23%,订单量7.61亿单增长20% [6] - 调整后EBITDA达6.55亿美元,餐饮类订单和DashPass会员推动增长 [6][7] - 加速欧洲扩张与Uber竞争,三季度GOV指引242-247亿美元 [7] Airbnb业绩表现 - 营收31亿美元增长13%,净利润6.42亿美元增长16% [8] - 每股收益1.03美元高于预期的0.94美元 [8] - 三季度营收指引40.2-41亿美元中值超预期 [8] - 宣布6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9] 行业结构变化 - 2022-2023年交通运输业新增超20万家无雇员企业,其中出租车/豪华轿车服务新增12.2万家 [11] - 住宿餐饮服务业新增约4万家无雇员企业,公用事业新增884家 [12]
“零工时代”!美国四大“自由职业”平台自由现金流大幅上涨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11:45
美国零工经济盈利能力 - 四大平台合计创造42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全面超预期 Uber以24 75亿美元领跑 同比激增44% DoorDash股价盘后上涨3% Airbnb净利润增长16% Lyft自由现金流达3 29亿美元 [1] - 零工经济深度扩张 2012-2023年非雇主型企业年均增长2 7% 远超传统雇主企业1 1%增速 出行和运输仓储行业为主要推动力 [1][7] Uber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127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超预期124 6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24 75亿美元 同比飙升44% [2] - 出行业务预订总额增长16% 外卖业务增长20%至217亿美元 Uber One会员达3600万人 贡献超三分之一预订量 [2] - 上调第三季度预订总额指引至482 5-497 5亿美元 宣布2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 [2] Lyft业绩表现 - 营收15 9亿美元略低于预期16 1亿美元 但每股收益0 10美元超预期0 04美元 自由现金流3 29亿美元 占预订总额7% 盈利率高于Uber [2] - 上调当季预订总额指引至46 5-48亿美元 远超预期45 9亿美元 [3] DoorDash业务扩张 - 第二季度营收32 8亿美元 同比增长25% 超预期31 7亿美元 每股收益0 65美元超预期0 20美元 调整后EBITDA达6 55亿美元 [4] - 市场预订总价值242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总订单量7 61亿单 增长20% DashPass会员订餐频率提升 加速欧洲市场扩张 [4] Airbnb稳健增长 - 第二季度营收31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超预期30 2亿美元 净利润6 42亿美元 同比增长16% 每股收益1 03美元超预期0 94美元 [5] - 三季度营收指引40 2-41亿美元 中值超预期40 5亿美元 宣布6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6] 零工经济就业格局 - 2021-2022年无雇员企业增长率达4 9%和4 7% 远超雇主企业1 9%和1 8% 交通运输业新增超20万家企业 其中出租车服务占12 2万家 [7] - 非雇主型企业贡献1 8万亿美元GDP 占美国经济总量6 4% 住宿餐饮服务业新增约4万家企业 公用事业新增884家 [7]
“零工时代”!美国四大“自由职业”平台同日发财报,自由现金流都大幅上涨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11:07
公司财务表现 - 四大零工经济平台合计创造42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全面超出市场预期 [1] - Uber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同比激增44%至24.75亿美元,营收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8% [1][2] - DoorDash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至32.8亿美元,每股收益0.65美元超出预期0.20美元 [4] - Airbnb第二季度营收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6.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 [6] - Lyft第二季度营收15.9亿美元略低于预期,但自由现金流达3.29亿美元,占预订总额的7% [1][2] 业务运营指标 - Uber出行业务预订总额增长16%,外卖业务预订总额增长20%至217亿美元 [1][2] - DoorDash市场总订单价值(GOV)达242亿美元同比增长23%,总订单量增长20%至7.61亿单 [1][4] - Uber One会员计划用户数量同比增长60%至超过3600万人,贡献超过三分之一预订量 [2] - DoorDash表示美国餐饮类订单表现强劲,DashPass会员订餐频率持续提升 [4] 未来业绩指引 - Uber将第三季度预订总额指引上调至482.5亿至497.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73亿美元 [2] - Lyft将当季预订总额指引上调至46.5亿至48亿美元,远高于预期的45.9亿美元 [3] - DoorDash预计第三季度市场GOV在242亿至247亿美元之间,调整后EBITDA预期在6.8亿至7.8亿美元之间 [4] - Airbnb将第三季度营收指引区间设定为40.2亿至41亿美元,中值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0.5亿美元 [6] 资本回报计划 - Uber宣布了2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2] - Airbnb宣布了新的60亿美元A类普通股回购计划 [1][6] 行业宏观趋势 - 2012年至2023年间,美国非雇主型企业年均增长2.7%,远超传统雇主企业的1.1%增速 [1][7] - 2021年和2022年,无雇员企业增长率分别达到4.9%和4.7%,远超雇主企业同期增长率 [7] - 非雇主型企业整体贡献约1.8万亿美元的GDP,占美国经济总量的6.4% [7] - 交通运输业是无雇员企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22年至2023年新增超过20万家此类企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