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先审阅
icon
搜索文档
上交所试点“预先审阅”,支持硬科技!科创50指数ETF(588870)溢价走阔,连续5日获资金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7-16 15:00
市场表现 - 科创50指数ETF(588870)小幅上涨,换手率超9%同类领先,盘中持续溢价 [1] - 科创50指数ETF连续5日获资金净流入,年内份额增长率超26%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寒武纪涨超5%,海光信息、澜起科技微涨,思特威跌超5%,金山办公、中芯国际微跌 [3] 成分股详情 - 中芯国际跌0.93%,估算权重10.32% [4] - 海光信息涨0.20%,估算权重8.47% [4] - 寒武纪-U涨5.23%,估算权重7.22% [4] - 澜起科技涨0.21%,估算权重6.40% [4] - 中微公司跌0.87%,估算权重5.28% [4] - 金山办公跌0.27%,估算权重4.60% [4] 政策动态 - 上交所要求会员券商做好科创成长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技术准备工作 [3] - 上交所发布《预先审阅指引》,允许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IPO前申请预先审阅,重点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 [7] - 预先审阅机制旨在提升审核包容性,适用于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8] 行业观点 - 中银证券认为政策催化+业绩验证将催化结构性机会,科技成长板块仍是市场长期主线 [5] - 建议关注AI算力、机器人、半导体等高景气细分赛道 [5] - 预先审阅机制有望加速科创企业IPO进程,提升券商投行项目储备量和审核效率 [9] ETF产品特征 - 科创50指数ETF(588870)跟踪科创50指数,覆盖电子、医药、电力设备和计算机等板块 [10] - 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为全市场费率最低档 [11]
市场点评报告:科创板再添_前置工具”,助力IPO生态优化
中银国际· 2025-07-15 17:16
政策发布 - 2025年7月13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 -- 预先审阅》,即日起施行[4] 制度创新 - 从“咨询沟通机制”到“预先审阅机制”,监管逻辑从“事后修正”向“事前指导”演进[4] - 预先审阅定位非必经程序,提供“正式级别”专业问询服务,降低信息披露成本等[4] 适用对象 - 适用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符合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对接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4] 衔接机制 - 预先审阅全程保密,发行人可决定是否正式申报,完善文件且无新增重大事项,上交所可不再重复问询[4] - 正式申报后需同步披露预审阶段问答材料,保障投资者知情权[4] 整体影响 - 《指引》与“科创成长层”制度相呼应,体现注册制审核服务向分层、分级机制探索[4] - 有望加速科创企业IPO进程,缩短准备周期,提升券商投行项目储备量和审核效率[4]
市场点评报告:科创板再添“前置工具”,助力IPO生态优化
中银国际· 2025-07-15 09:54
报告核心观点 - 上交所试点“预先审阅”机制,是推动审核制度体系优化的重要举措,可提升科创板服务科技企业能力,助力“硬科技”企业发展,推进 IPO 分层审核机制建设,加速科创企业上市进程并提升券商投行前端服务价值 [2] 相关内容总结 《指引》发布情况 - 2025 年 7 月 13 日,上交所正式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 7 号——预先审阅》,即日起施行,该《指引》聚焦提升审核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服务特定科技型企业,允许其在科创板 IPO 前申请预先审阅 [2] 预审机制制度创新 - 从“咨询沟通机制”到“预先审阅机制”,监管逻辑从“事后修正”向“事前指导”演进,预先审阅是非必经程序,但提供“正式级别”专业问询服务,可降低信息披露成本等,适用于高度敏感的硬科技企业 [2] 适用对象 - 《指引》适用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符合其他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精准对接政策支持方向,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核心技术信息敏感和披露窗口把握困难问题,为企业提供政策缓冲带 [2] 衔接机制 - 预先审阅全程保密,发行人可决定是否正式申报,按意见完善且无新增重大事项,上交所可不再重复问询,压缩正式审核时间,正式申报后需同步披露问答材料,实现制度闭环 [2] 对 IPO 分层审核机制建设的影响 - 《指引》与“科创成长层”制度相呼应,体现注册制审核服务向分层、分级机制探索方向,“预先审阅 + 成长层”双层筛选机制有望丰富审核资源配置方式,推动审核精细化、专业化 [2] 对科创企业和券商投行的影响 - 《指引》为科创企业提供“试水通道”,加速 IPO 进程,缩短准备周期,提升券商投行项目储备量和审核效率,投行科技型保荐能力和审核经验将成核心竞争力 [2]
对科创“1+6”改革三份配套制度正式稿的点评:成长层细则明确,预审及投资者审核机制落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4 23:2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13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深化改革配套业务规则,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服务实体经济,预期有典型案例落地 [4] - 此次改革对新股发行有结构性影响,结合6月受理潮,预期25H2新股发行节奏小幅提速,下半年或迎未盈利科创企业上市,中性预期2亿元规模优配对象增厚2.77% [4] 科创成长层 - 明确调出标准指标计算口径、新增"U+成/成1"分层识别指标,未盈利企业纳入无额外上市门槛,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即日起进科创成长层加"成1"标签,新注册未盈利企业上市日起进入加"成"标签,成长层股票简称后加"U" [4] - 调出条件"新老划断",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为上市后首次盈利,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调出条件为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 [4] - 个人投资者参与新注册科创成长层企业投资前需签专门风险揭示书,上交所强化该层风险导向信息披露 [4] - 截至7月14日,13家未盈利企业排队IPO,科创板、创业板分别12家、1家,3家科创板未盈利排队企业已过会并报送证监会注册 [4] 预先审阅 - 预先审阅非企业申请发行上市必经程序,拟上市企业申请需说明相关情形,申请文件参照IPO正式申报标准,违规会被采取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 [4] - 预先审阅阶段信息及文件不对外公开,发行人正式申报IPO需披露回复文件,若申请文件按问询和回复更新且无新增事项,上交所可不提审核问询 [4] - 目前已上市科创企业首发问询轮次平均4.6次,24年以来发行的科创企业"受理 - 发行"平均698天,6月以来IPO受理、审核节奏已提速,预期预先审阅机制启动后审核效率提升、周期缩短,吸引更多企业申报 [4]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 - 鼓励选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发行人自主认定并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及依据,作为审核注册参考,非上市"门槛" [4] - 需满足主体性质、投资经验、合法合规运营、持股比例及期限、具备独立性等条件,上交所对政府投资基金有差异化安排 [4][7] - 能帮助监管层和市场识别成长潜力企业,吸引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投硬" [4] 2025年沪深A股网下申购收益敏感性测算 - 假设下半年新股发行41 - 81只,募资规模443 - 787亿元,预期下半年新股首日涨幅140% - 180%,中性情形下25H2预测2亿元优配/非优配对象收益率为2.79%/2.54% [4][9]
【西街观察】IPO“预审”不等于上市直通车
北京商报· 2025-07-14 20:52
科创板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又一项改革创新政策落地。IPO预先审阅机制非普惠通道,有严格的适 用条件,不等于上市直通车。其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尽可能地保护优质科技型企业核心商 业机密,极大提升上市审核的效率,但并非降低上市门槛。 不过,IPO预先审阅机制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对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者符合其他特定情形的科 技型企业,因过早披露业务技术信息、上市计划可能对其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确有必要的才有 资格申请。这也意味着,接受预先审阅机制的企业硬科技实力要求更高。 由于科技属性含量更高,投资者对相关企业的投资价值判断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预先审阅机制相 当于监管层为投资者提前把了一道关,是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 然而,预先审阅不等于上市直通车,更非降低上市门槛。一旦企业正式申报IPO,除应当按规定披露招 股书等常规文件外,还需要同时披露预先审阅阶段审阅问询的回复文件。届时,它们将与常规IPO一道 同等接受监管的审核。 IPO预先审阅机制类似于美股的秘密递交制度、港股的保密递交制度,可以看做是IPO咨询沟通制度的 升级版。通俗而言,就是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正式申报IPO前向上交 ...
申银万国期货早间策略-20250714
申银万国期货· 2025-07-14 16: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股投资中长期性价比较高,中证500和中证1000受科创政策支持,成长性高有机会带来高回报,上证50和沪深300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更具防御价值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指期货市场 - IF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4014.60、4000.00、3993.40、3965.60,涨跌分别为7.80、10.20、11.60、17.20,成交量分别为53455.00、8979.00、84781.00、16296.00,持仓量分别为62423.00、13332.00、158393.00、48480.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2133.00、4184.00、14069.00、4222.00 [1] - IH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2754.60、2751.00、2751.60、2752.60,涨跌分别为0.60、0.20、2.40、3.80,成交量分别为28276.00、3728.00、52171.00、6400.00,持仓量分别为31303.00、3948.00、64210.00、11176.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5224.00、1134.00、7229.00、1564.00 [1] - IC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6023.00、5973.40、5920.40、5794.00,涨跌分别为55.00、62.20、60.60、57.80,成交量分别为48478.00、11208.00、47871.00、16148.00,持仓量分别为65777.00、18495.00、99117.00、58584.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396.00、5993.00、5619.00、2496.00 [1] - IM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6452.80、6388.80、6319.80、6136.00,涨跌分别为66.60、72.80、78.00、79.00,成交量分别为69324.00、16891.00、147131.00、34107.00,持仓量分别为73225.00、21806.00、181506.00、78384.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2325.00、7434.00、12240.00、4515.00 [1] - IF下月 - IF当月、IH下月 - IH当月、IC下月 - IC当月、IM下月 - IM当月隔月价差现值分别为 -14.60、 -3.60、 -49.60、 -64.00,前值分别为 -18.00、 -3.40、 -54.40、 -71.20 [1] 股指现货市场 - 沪深300指数前值4014.81,涨跌幅0.12,成交量262.05亿手,总成交金额4437.81亿元 [1] - 上证50指数前值2756.77,涨跌幅 -0.01,成交量76.45亿手,总成交金额1446.02亿元 [1] - 中证500指数前值6027.08,涨跌幅0.74,成交量222.36亿手,总成交金额2634.85亿元 [1] - 中证1000指数前值6461.10,涨跌幅0.85,成交量282.56亿手,总成交金额3520.66亿元 [1] - 部分行业前值及涨跌幅:能源2113.22, -1.32%;原材料2599.57,0.87%;工业2149.20, -0.05%;可选消费6222.94,0.39%;主要消费21531.83,0.37%;医药卫生8288.30,1.51%;地产金融6857.05, -0.69%;信息技术2379.97,1.01%;电信业务3202.98, -0.45%;公用事业2652.22,0.64% [1] 期现基差 - IF当月 - 沪深300、IF下月 - 沪深300、IF下季 - 沪深300、IF隔季 - 沪深300前值分别为 -0.21、 -14.81、 -21.41、 -49.21,前2日值分别为 -12.82、 -30.82、 -38.02、 -68.42 [1] - IH当月 - 上证50、IH下月 - 上证50、IH下季 - 上证50、IH隔季 - 上证50前值分别为 -2.17、 -5.77、 -5.17、 -4.17,前2日值分别为 -11.53、 -14.93、 -16.53、 -15.53 [1] - IC当月 - 中证500、IC下月 - 中证500、IC下季 - 中证500、IC隔季 - 中证500前值分别为 -4.08、 -53.68、 -106.68、 -233.08,前2日值分别为 -24.25、 -78.65、 -128.85、 -251.85 [1] - IM当月 - 中证1000、IM下月 - 中证1000、IM下季 - 中证1000、IM隔季 - 中证1000前值分别为 -8.30、 -72.30、 -141.30、 -325.10,前2日值分别为 -31.37、 -102.57、 -174.97、 -360.17 [1] 其他国内主要指数和海外指数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前值分别为3510.18、10696.10、6638.43、2207.10,涨跌幅分别为0.01%、0.61%、0.06%、0.80% [1] - 恒生指数、日经225、标准普尔、DAX指数前值分别为24139.57、39569.68、6259.75、24255.31,涨跌幅分别为0.46%、 -0.19%、 -0.33%、 -0.82% [1] 宏观信息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 - 科创成长层》,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指引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自上市之日起进入,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门槛不变,投资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调出条件新老划断 [2] - 外交部长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愿同俄方等成员国筹备好天津峰会推动上合组织建设迈上新台阶 [2] - 上交所发布《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 - 预先审阅》,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可申请对申报文件预先审阅 [2] 行业信息 - 北京写字楼市场代表金融街二季度租金跌破400元/平米/月,新行业将促进需求回升 [2] - 多晶硅上周涨超16%,市场憧憬资源行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实现困境反转 [2] - 多地机构针对稳定币概念发布风险提示 [2]
科创板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划定适用情形
上海证券报· 2025-07-14 03:46
科创板试点引入预先审阅机制 科创板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划定适用情形 ◎记者 祁豆豆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下称"预先审 阅指引")。据悉,本次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是充分参考境外市场经验,进一 步提升上交所预沟通服务质效乃至股票发行上市审核工作整体质效的重要创新。 在预先审阅的工作机制方面,上交所参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下称《审核规 则》)规定的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程序,通过向发行人提出问询、发行人回答问题等方式开展预先审阅工 作,"预先审阅指引"未尽事宜,参照《审核规则》及上交所其他业务规则的规定执行。上交所根据预先 审阅情况形成审阅意见,告知发行人及其保荐人,发行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正式申报科创板IPO。 上交所自科创板开板之初即建立了IPO咨询沟通制度。从实践效果看,IPO申报前咨询沟通制度对于企 业降低上市筹备成本、提高发行上市可预期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更好帮助优质科技型企业减轻因过早 披露业务技术信息、上市计划,可能对其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上交所借鉴境外市场经验,在科创 板试点引入预先审阅制度,符合 ...
科创板改革“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7-14 01:33
科创板改革政策配套业务规则发布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改革"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包括三项业务指引和两项修订的业务指南,旨在落实中国证监会《科创板意见》[1] - 改革内容包括《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新规[1] - 同步修订《会员管理业务指南第2号》和《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6号》两项业务指南[1] 科创成长层相关规定 - 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好、研发投入高、上市时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1] - 涵盖存量32家未盈利科创板公司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创板公司[1] - 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为首次实现盈利,新注册企业调出条件为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2] - 调出程序在公告后2个交易日内完成[2] - 个人投资者门槛保持"50万元资产+2年经验"不变[2] 预先审阅机制 - 关键技术攻关企业可申请IPO预先审阅以避免过早披露敏感信息[2] - 申请文件需符合IPO正式申报要求,并完成保荐人内部程序及证监会辅导验收[2] - 上交所将严格审核但不构成对发行条件的预先确认[3] - 通过预先审阅的企业将获得IPO审核程序加速[3]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申报企业中试点[3] - 认定标准包括:管理资产规模大、近5年投资5家以上科创板上市公司或10家以上境内外主要交易所上市公司[3] - 要求IPO申报前24个月持续持有3%以上股份或5亿元以上投资金额[3] - 对机构投资者的合规性和独立性提出明确要求[3] 改革实施计划 - 上交所将推进规则落地,推动典型案例示范效应[4] -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以凝聚市场共识[4] - 提升监管质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4]
为改革提供“试验空间” 科创板“1+6”配套规则引热议
证券时报· 2025-07-14 01:27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成长初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加适配的资本 市场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稳定市场预期。"张宗新说。 上交所7月13日正式发布的《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和《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科 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引发多位专家学者、机构负责人的热议。在他们看来,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有利 于更好维护市场稳定,减少改革阻力,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更可控的"试验空间",又有利于集中管理未 盈利科技型企业,便于投资者更好识别风险,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为未盈利企业 提供资本市场适配平台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 型企业。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张宗新表示,从全球 实践看,科技型企业往往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资本市场服务能否有效覆盖优质未盈利 科技型企业,是市场各方判断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标识性因素。例如,纳斯达克对未盈利企业上市给 予较高包容度,2019年以来,纳斯达克IPO企业中,超过50%的企业上市时未盈利,合计融资额占比 ...
科创板改革“1+6”新政配套业务规则落地
证券日报· 2025-07-14 00:10
深化科创板改革,"1+6"新政配套业务规则陆续发布。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发布了新制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 (以下简称《科创成长层指引》)、《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以下简称《预先审阅指引》)、 《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8号——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3项业务指引,以 及修订的《会员管理业务指南第2号——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和《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6号——证券特殊标识》等2项业务指 南。 上交所表示,尽快推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典型案例落地,扩大政策的示范带动效应 本报记者 毛艺融 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明 确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持续提升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发展质效。 上交所表示,将坚决落实证监会的部署,扛起改革实施主体责任,全力推进《科创板意见》及配套业务规则的落地见效。 一是抓好新制定修订业务规则的实施,强化规则与市场、业务、技术等改革要素的协调配套,尽快推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典型 案例落地,扩大政策的示范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