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黑灯工厂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吴穹:软件开发的终局,是我们将迎来自己的“黑灯工厂”
AI科技大本营· 2025-09-15 08:50
软件工程方法论本土化 - 西方敏捷方法论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 因国内企业文化偏管控型 强调令行禁止的确定性 而西方崇尚试错和自组织[6][12] - 需将敏捷核心思想与本土实践结合 基于第一性原理重新设计适合中国土壤的农具 而非照搬最佳实践[7][14][15] - 华为在落地IPD时做了管理变革和创新 体现本土化必要性[13] - 推出Adapt方法论框架和《敏稳兼顾:数字化研发管理实战》著作 总结规模化敏捷本土落地经验[15] AI对软件工程的冲击 - AI工具存在悖论:对员工是摸魚神器 对老板却是提效神器 两者本质矛盾[9][35] - 生产力变革触及生产关系根基 需解决员工为何使用AI为公司创造价值而非提前下班的管理问题[9][35] - 私域知识质量差是AI应用短板 大多数软件开发项目有独特金融软件或电商系统实现方式等私域知识[18] - 上下文缺失是AI发挥作用的重要阻碍 老系统缺乏历史信息或历史上下文[18][20] - AI在代码补全场景高效 因已有明确修改点和意图上下文 但让AI纯粹处理任务则需大量上下文[19][20] - 短期困难包括AI幻觉和上下文不足 导致团队效率提升数据在10%-20%体感误差范围内[20] Agent专业化趋势 - 不会有通用Agent 最终会分化成专用Agent 如金融Agent 测试Agent 重构Agent[24] - 工程生产线需差异化 如特斯拉造车产线不会用于生产飞机 否则不经济[24] - 开发语言进一步专业化 自然语言编程提升抽象层次 但最终会出现领域特定语言(DSL)[25][26] - 描述和Agent都会分化 形成更专业化生产线[27] 组织管理变革 - 未来组织是1+N模式 即1位人类小队长带领N个AI特工协同工作[35][38] - 需把Agent当成员工管理 建立注册 KPI考核 任务冲突调解等管理机制[24][35] - 考核体系变化 人的效能不再是个人产出 而是带领多少Agent产出多少[38][42] - 兵种主建 战区主战 类似国家军事改革 在职能线上叠加交付型组织[30] - 科技团队不能孤立谈管理 需与PMO 财务等职能部门深度卷入 为整个公司治理服务[47] 技术债与质量管控 - AI可能加速技术债累积 如果过分强调效率或代码行数等指标 会导致低质代码更快产出[53] - 使用得当AI反而减少技术债 如AI生成单元测试能力非常强 形成自闭环[54] - 布设单元测试像铃铛 代码被不该改的地方触碰就会报警[54] - 需传统度量体系感知质量 如交付效率 缺陷修复时间 代码重复度等[53] 工具与平台演进 - 知微工具平台将Adapt方法论理念变为数字化工具 如分层需求体系 多维组织架构[49] - 知微是可配置零代码平台 像高级定制西装 根据客户情况量体裁衣 而非定制开发或盒装软件[52] - 知微会逐渐中台化 大模型也是其用户 通过API调用 成为组织流程资产中心[60] - 未来IDE和CLI是主入口 界面越来越少 因AI改善工具使用 根据工作上下文自动操作[60] 程序员能力重塑 - 未来重要能力是对AI的了解和沟通协同能力 需学会与AI有效沟通[66] - 程序员需放下对AI戒备和抵制 进行心理角色转换 从种地变为地主[77] - 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变得非常重要 需补强[78] - 对业务理解至关重要 程序员现在创业更容易[78] - 有技术底色的程序员更具优势 因懂技术细节可不关心 但产品经理压根不懂则难做精准判断[74] - 马斯克 扎克伯格 比尔·盖茨等有编程能力者最终成为顶尖产品缔造者[75] 行业长远展望 - 软件工程终极图景是黑灯软件工厂 AI自主编码 人类负责指挥和规划[9][81] - 软件不会用后即弃 因承担产生数据使命 有长生命周期 形成领域知识[80][83] - 软件行业类比制造业 产能飞跃后可能解决更高阶问题 产生新需求 如星际旅行 可控核聚变 智能医药[82][83] - AI颠覆原有冯·诺依曼架构 LLM是全新概率引擎 从确定性输出变为合理可能结果 拓展软件能力边界[61][62] - 软件边界和形态发生变化 从服务顾问变为直接服务用户 从确定性软件变为能给出不确定结果的软件[63] - 测试和质量过程都需改变 因软件给出不确定结果[64]
投资者提问:关于投资七腾机器人在主营业务协同与应用前景的咨询。 请问管理层...
新浪财经· 2025-09-04 09:24
投资背景与规模 - 公司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人民币认购嘉兴翼龙股权投资合伙企业28.30189%的份额 [1] - 该基金拟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 [1] - 公司不参与具体经营 [1] 战略协同与应用前景 - 投资者关注七腾机器人技术与公司现有生产基地(如智能工厂、工业4.0改造)的协同潜力 [1] - 投资者询问此次投资是否为公司加速推进"生产智能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1] - 投资者提出未来考虑将机器人技术深度赋能产业链并打造家居制造领域"黑灯工厂"新标杆的可能性 [1]
人形机器人美罗已成车间“老手” 美的集团智能体工厂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5:44
智能体工厂建设进展 - 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获得WRCA"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 [1] - 工厂部署美罗人形机器人执行设备巡检、零部件搬运等任务 工作已满百日 [1] - 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平均提效80%以上 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3] 机器人技术应用成效 - 玉兔-AI巡检机器人巡检频次较人工提升100% 实现自主巡检-诊断-处理的秒级闭环 [3] - 美罗机器人具备多模态感知和具身智能操作技术 可自主执行品质首检、TPM巡检等高频任务 [2] - 智能体在工厂大脑调度下以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 [3] 智能体系统架构 - 工厂大脑采用分布式多智能体架构 通过A2A通信实现智能体自治协同 [4] - 系统集成工业领域大模型推理引擎增强智能决策能力 [4] - 智能终端包括具身机器人、机械臂、AMR等 均被赋予感知、决策及行动能力 [4] 机器人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围绕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家电机器人化、人形机器人价值化三大方向发展 [1][6] - 通过收购库卡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6] - 截至2024年底具备年产8万台谐波减速机和12万台机器人伺服电机的制造能力 [6]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扩大智能体覆盖场景数量 加入更多具身智能终端设备 [5] - 推动工厂大脑进化 将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复制到其他工厂 [1][5] - 依托家电销售网络和数据积累 逐步实现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场景的应用 [6]
美的集团智能体工厂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4:18
智能体工厂建设进展 - 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获得"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 [1] - 工厂部署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3] - 智能体以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 平均提效80%以上 其中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3] 人形机器人技术应用 - 美罗人形机器人自主执行品质首检 DMS巡回会议 TPM巡检 EHS巡检等高频次任务 [2] - 玉兔-AI巡检机器人巡检频次较人工提升100% 实现异常发现到处理的秒级响应 [2] - 人形机器人结合多模态感知技术和具身智能操作技术 实现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闭环 [4] 智能工厂系统架构 - 工厂大脑采用分布式多智能体架构 通过A2A通信实现智能体自治协同 [3] - 系统集成工业领域大模型推理引擎增强智能决策能力 [3] - 智能终端包括具身机器人 机械臂 AMR 注塑机 摄像头 传感器等感知执行设备 [3] 机器人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围绕工业机器人智能化 家电机器人化 人形机器人价值化三个方向发展 [1][5] - 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 半导体 医疗及汽车零部件领域 [4] - 截至2024年底具备年产8万台谐波减速机和12万台机器人伺服电机的智能制造能力 [4] 技术推广与产能规划 - 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将复制到其他工厂 [1][4] - 家庭场景将依托家电销售网络和数据 通过家电机器人化实现人形机器人应用 [5] - 公司聚焦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 新材料等新技术赛道加速突破 [4]
家电龙头美的入局人形机器人,明年有更清晰的量产计划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20:0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自研方式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区别于同行采用的投资创业公司模式[2] - 公司于2024年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今年已布局轮式类人形和全人形两款整机[2] - 工业机器人业务为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提供了核心零部件技术积累 2017年收购德国库卡并于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全面收购和私有化[3] 产品研发进展 - 全人形机器人整机已完成设计 处于内部技术研发阶段 预计2025年开始应用验证[2] - 轮式人形机器人"美罗"于2024年5月进入湖北荆州洗衣机工厂开展概念验证[2] - 研发团队正在推进核心关节 传感器以及手 仿生臂/腿等零部件的技术研发[3] 应用场景验证 - "美罗"已在工厂完成注塑件拌匀 3D质检 巡检 设备运维等任务验证[2] - 正在开展零部件上料 装配等后续应用研发[2] - 2024年下半年将进入智能家居门店提供导览 家电操作演示等服务[2] 技术发展现状 - 国内机器人运动控制水准与国外持平甚至有一定优势[4] - 复杂环境中的技能操作仍是行业难点 离实际应用还有差距[4][5] - 国内企业在整机设计 核心部件方面进步快速 关节功率密度不断提升 整机轻量化得到改进[3] 产业化规划 - 当前以工厂应用为主要方向 工业场景属于可控环境且任务分工细致[3] - 2025年将有更清晰的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 正与库卡讨论生产工作计划[3] -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公司"黑灯工厂"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2]
中国智能制造崛起:华为黑灯工厂,机器人主宰生产线,重塑未来职场
搜狐财经· 2025-07-25 20:45
5G-A智能黑灯工厂 - 中国联通、格力与华为合作打造全球首个年产1200万台空调的无人化超级工厂,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1] - 该工厂在2025年巴塞罗那全球移动大奖中荣获"最佳专用网络解决方案奖"和"最佳移动互联经济创新奖"[1] - 珠海格力高栏港工厂采用AGV自动引导车和机械臂,实现质量零缺陷,生产效率提升86%[3] 技术解决方案 - 华为提供确定性IP网络技术,通过周期性转发、资源预留与路径规划三大核心技术,确保网络时延抖动低于30微秒[3] - 5G-A网络、RedCap终端及管理平台融合应用,实现设备、物流、质检全面智能化[4] - 云化PLC系统可稳定控制数百公里外的生产现场,操作延迟仅4毫秒[6] 行业应用案例 - 重庆长安汽车与中国联通、华为共建亚洲最大无人工厂,年产量28万辆,新车下线速度最快60秒[4] - 该工厂配备800余个智能化设备、1400余个机器人、650余台智能AGV及200余个全自动化工作站[4] - 宝钢采用5G远程操控系统,工人可远离高温危险环境;煤矿实现井下设备实时监控[6] 人力资源变革 - 智能工厂创造年薪百万的90后机器人工程师岗位[6] - 新兴职业包括AI训练师、数字孪生工程师等,年薪可达百万[6] - 工程师可远程操控600公里外的机械臂,实现跨地域协同生产[6] 生产效率提升 - 格力工厂年产分体空调1200万台,质量零缺陷[3] - 长安汽车工厂实现数字化孪生,生产效率显著提升[4] - 远程控制技术使工厂可建在能源成本更低的地区,优化资源配置[6]
军用含能材料:武器发挥作战效能的关键,以第二代为主力、第三代走向量产
中邮证券· 2025-07-25 19: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含能材料是武器发挥作战效能的关键,目前以第二代为主力、第三代走向量产,其供应商集中,“人机黑”改造需求迫切,现代战争对弹药需求量依然巨大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含能材料:包括火药、起爆药、猛炸药等多种类型 - 含能材料指火药、炸药和烟火药,发展经历4代,第一代以TNT为标志,第二代以黑索金、奥克托今为代表,第三代以CL - 20、DNTF等为代表,第四代由离子型全氮化合物、共价型全氮化合物和新型氧化剂等组成 [3][23] - 起爆药是外力激发和炸药引爆的桥梁,感度灵敏,用于装填雷管和火帽,新型起爆药更安全环保,推动火工品和武器发展 [8][16] - 火药通过燃烧产物快速扩散驱动,反应速率较炸药低,19世纪中叶硝化纤维诞生,一战时无烟火药取代黑火药,如今硝化棉系发射药仍作动力源 [18] - 猛炸药爆炸形式是爆轰,感度低,分单质和混合炸药,单质炸药含不稳定基团,混合炸药以黑索金为基的是发展重点 [21][39] 需求:黑索金为混合炸药重要组成 - TNT、黑索金、奥克托今是国外主要单质炸药,20世纪80年代美国TNT、RDX、HMX生产能力分别达33万吨、21万吨、2.8万吨,CL - 20能量高但应用受限 [28][34] - 混合炸药由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熔铸炸药占军用混合炸药90%,以黑索金为基的是发展重点,如美国A、B、C炸药 [37][39] - 现代战争对弹药需求大,俄乌战争成“弹药消耗战”,2025年乌军日耗5000 - 6700发炮弹,压制俄军需1万发,美军提高炮弹产量 [46] 供给:供应商集中,“人机黑”改造需求迫切 - 黑索金主要制备工艺是醋酐法和直接硝解法,我国RDX生产主要用直接法但有成本高、产能不足问题;奥克托今主要用醋酐法合成,成本高于RDX [55][63] - 供应商包括广东宏大、国泰集团等,广东宏大孙公司生产黑索今产品,国泰集团全资孙公司将建含能材料生产线 [3][65] - 硝化反应放热大、危险高,爆炸事故多发生在生产/运输及储存过程,2024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35条黑灯产线开工建设,目标是“无人化、零伤害”“建新替旧、撤旧建新”和全面升级 [70][73] 相关上市公司 - 含能材料厂商有广东宏大、国泰集团;硝化棉厂商是北化股份;“人机黑”改造及产线相关企业有佰奥智能、金奥博;推进剂、火工品厂商包括长城军工、国科军工、新余国科等 [3][75]
走进华为黑灯工厂:1400台机器人承包生产线,90后工程师年薪曝光
搜狐财经· 2025-07-25 12:17
5G-A智能黑灯工厂技术突破 - 中国联通携手格力、华为联合打造的5G-A智能黑灯工厂荣获2025年GSMA GLOMO"最佳专用网络解决方案奖"和"最佳移动互联经济创新奖"双料奖项 [1][3] - 黑灯工厂实现全流程无人化生产,从原材料到成品均在空无一人的环境中完成,AGV自动引导车和机械臂协同作业,年产分体空调1200万台且零缺陷 [3][5] - 华为确定性IP网络解决方案突破传统工业以太网局限,通过周期性转发、资源预留、路径规划三大技术实现端到端时延抖动恒定低于30μs,支持600公里外云化PLC精准控制机械臂 [5][6] 智能制造实战成果 - 珠海格力高栏港工厂通过5G-A网络、RedCap终端及管理平台实现设备全连接、物流全智能、质检全覆盖,生产效率提升86% [5][7] - 重庆长安汽车全域5G数智AI柔性制造超级工厂年产量28万辆,为亚洲最大无人工厂,最快60秒下线一辆新车,集成1400余台机器人和650余台智能AGV [7][9] - 能源行业中华为确定性IP网络将PLC主站设备从井下转移至井上,降低设备损坏率并减少维护成本 [9] 产业升级与全球化应用 - 智能制造重塑就业结构,重庆长安汽车90后工程师年薪达百万,宝钢工人通过5G远程操控完成1500℃炼钢任务,煤矿实现井下设备远程监控 [10] - 中国方案实现跨地域协同,上海工程师可实时控制600公里外南京机械臂,延迟仅4毫秒,未来工厂可布局在能源成本更低的区域 [10] - 智能工厂催生AI训练师、数字孪生工程师等新兴职业,类比汽车取代马车创造更多高价值岗位 [11] 技术架构与规模效应 - 华为确定性IP网络支持12000多台设备接入生产数字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孪生,包含800余个智能化设备和200余个全自动化工作站 [9] - 黑灯工厂建设速度惊人,重庆长安工厂集成1400余个机器人,60秒完成一辆新车装配,展现规模化柔性制造能力 [7][9]
机器人、AI与“黑灯工厂”——从粮交会看中国粮食产业智能跃迁
新华社· 2025-07-13 21:04
粮食产业智能化升级 - 机器人在粮堆内自由行走快速平仓 AI控制整个粮仓精准计算和调节温度 精炼车间实现24小时机器人值守 [1] - 中科芯禾平仓机器人仅书包大小 搭载雷达系统实时构建三维粮面地图 已在多个粮库示范应用 [1] - 智能粮情监测系统 自动通风装置 害虫防控机器人等前沿技术重塑传统粮仓 [2] - 中粮科工技术实现远程实时查看粮仓 AI测算温度并自动化通风降温除湿 已落地多个粮仓 [2] 粮食生产加工技术创新 - "十四五"期间实施粮机升级改造项目1057个 推广应用粮机装备约3.3万台(套) [4] - 中粮东海粮油产业园实现大豆到食用油12小时生产 连续式卸船机每小时输送1000吨大豆 [4] - 灌装车间配备16套智能视觉检测设备 榨油车间1600多个传感器仅需4名工作人员管理 [4] - 精炼环节"黑灯工厂"无照明无人员 机器24小时运转 工作人员通过平板电脑监控数据 [4] AI技术应用与产学研融合 - AI智选天眼Pro大米色选机搭载可见和红外镜头 可识别透明尼龙丝微小烟蒂等杂质 [5] - 辽宁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20余项科研成果落地 解决行业难题30余个 新增产值2.24亿元 [5] - 沈阳农业大学渤海大学等高校创新成果受关注 搭建产学研用融合载体激发科技兴粮活力 [5]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机杼声声”到“黑灯工厂” 安康纺织上演智能“变形记”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4:03
行业概况 - 纺织服装是安康市支柱产业之一,2024年实现产值2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 [1] - 安康市抓住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推行全周期服务保障,打造完整产业链布局 [5] - 秦巴山区逐渐成为高端纺织业的新热土,吸引企业集聚 [5] 智能化转型 - 汉阴县智能化高端纱线纺织产业园项目占地70亩,计划总投资6亿元,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5亿元,占陕西省功能性纱线产能三分之一以上 [3] - 项目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和智能纺织设备,实现纺纱流程全链条智能化生产,生产线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以上 [5] - 厂区可实现4小时人员脱岗运行,原材料到纱线零人工接触 [5] - 未来将向少人值守、无人值守、远程控制的"黑灯工厂"发展,推动传统纺织企业向数字科技型企业转变 [5] 产品与技术 - PBT包芯纱线由PBT高弹丝与植物纤维包裹而成,在高端针织产品领域凭借出色染色效果和良好弹性备受青睐 [3] - 项目实现了由化工原料到纺织产品的产业链闭环,并与安康现有服装、鞋袜、毛绒玩具等产业形成互补 [3] 产业集群发展 - 安康汉阴吸引了众多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共同出资建设智能化高端纱线纺织产业园 [1] - 形成"企业迁移—产业扎根—集群发展"全周期协作图谱 [1] - 采用龙头带动、链条延伸的模式,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完整、关联产业配套齐全的产业布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