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
icon
搜索文档
700万美金ARR背后:95后如何管理天才员工
虎嗅APP· 2025-07-12 11:15
公司概况 - VAST是一家专注于AI 3D大模型的公司,已完成连续三轮共计数亿元融资,成为该领域估值最高的公司[2] - 公司年度ARR达到700万美元/年,是AI 3D大模型公司中收入最高的[2] - 核心产品"Tripo"累计生成3D模型量从2024年初的500万激增到2025年6月的超过3000万个,用户总量超过300万[3] - 公司全职员工总数仅为50人左右,展现出高效率[3] 管理特点 - 公司未采用OKR或KPI等传统管理工具,而是通过自然沟通完成跨部门协作[3][5] - 采用季度调薪策略,而非行业常规的半年或一年期调薪,以激活团队创造力和灵活性[5] - 公司内部氛围独特,员工可保持各种兴趣爱好,没有压抑感[25] - 创始人宋亚宸直接管理8个业务线核心负责人,鼓励他们自主沟通和协同[19][20] 产品战略 - 2024年下半年公司策略从ToC转向PGC场景,发布一站式3D工作台Tripo Studio[6] - Tripo Studio收入已达到60万美元/月,验证了PGC战略的有效性[6] - 公司保持快速产品迭代速度,平均1~2周有小迭代,每个月有关键迭代[3] - 采用"刻意创新"文化,在看似不需要创新的地方尝试新方法[23][25] 创始人理念 - 创始人宋亚宸强调定力,认为在AI行业噪音中保持方向一致是关键[10][13] - 招人策略从早期偏好天才型人才转向更注重踏实做事的人才[14][15] - 对人才期待更理性,注重实际表现而非初始印象[16] - 管理风格偏向授权,希望团队自主而非依赖量化目标[21][22] 行业环境 - 抖音、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正在发力3D大模型领域[5] - 游戏、潮玩等赛道对3D大模型需求激增,但大厂也开始下场竞争[5] - 全球3D类内容主要基于PGC生产,UGC模式在3D领域尚未成熟[6]
VAST创始人宋亚宸:聪明的天才过剩,木讷的天才稀缺
虎嗅· 2025-07-12 07:06
公司融资与估值 - VAST完成连续三轮共计数亿元融资,成为AI 3D大模型公司中估值最高的公司 [1] - 最新一轮为2025年6月完成的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此前在2024年9月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1] - 公司年度ARR达到700万美元/年,为AI 3D大模型公司中收入最高的 [1] 公司运营与管理特点 - 公司全职员工仅50人左右,但保持高效运营 [2] - 未采用OKR或KPI等传统管理工具,通过自然沟通完成跨部门协作 [2][3] - 实行季度调薪策略,区别于行业常规的半年或一年期调薪 [3] - 公司内部氛围独特,融合二次元文化与传统文化元素 [1] - 采用"刻意创新"文化,在非传统创新领域进行突破性尝试 [20] 产品与技术发展 - 核心产品Tripo累计生成3D模型量从2024年初500万激增至2025年6月超3000万个 [2] - 用户总量超过300万,保持每月关键迭代、每周小迭代的产品更新速度 [2] - 2024年5月发布针对PGC场景的Tripo Studio,月收入已达60万美元 [4] - 产品策略从ToC转向PGC生产力工具方向 [4] 行业竞争环境 - 抖音、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正在发力3D大模型领域 [3] - 游戏、潮玩等赛道对3D大模型需求激增,但大厂开始下场竞争 [3] - 3D大模型行业面临商业化考验,与整个AI大模型赛道相似 [3] 创始人管理理念 - 强调"守正"人才的价值,认为踏实做事的人比天才型人才更稀缺 [12][13] - 招人策略从直觉导向转向实战检验导向 [14] - 管理风格偏向授权,直接管理8名核心下属,鼓励自主协作 [17][18] - 反对过度追随行业"噪音",保持战略定力 [10][11] - 推崇刘邦式管理,依靠专业人才而非个人指挥 [19]
每秒20万级点云成图,70米测量距离!这个3D扫描重建真的爱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1 19:23
我们看下来,这个最合适 GeoScan S1最强性价比实景三维激光扫描仪,轻量化设计,一键启动,便可拥有高效实用的三维解决方案。以多 模态传感器融合算法为核心,实现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场景实时重构。可广泛用于多种作业领域。 每秒20万级点云成图,70米测量距离,360°全域覆盖,支持20万平米以上的大场景,扫描可选配3D高斯数据采 集模块,实现高保真实景还原。支持跨平台集成,配备高带宽网口及双USB 3.0接口,为科研实验提供灵活扩展 空间。降低开发门槛,助力开发者快速掌握研发能力,开启更多可能。 GeoScan S1设备自带手持Ubuntu系统和多种传感器设备,手柄集成了电源,可通过D-TAP转XT30母头输出至 GeoScan S1设备本体,给雷达、摄像头以及主控板提供电源。 雄厚背景&项目验证 使用门槛低 :操作简单直观,一键启动即可 执行扫描作业 扫描结果导出即用 :无需复杂部署和繁琐处理,扫 描结果导出即用 高效率高精度建图 :模型精度高,行走之间轻松扫 描大场景 业内最优惠价格 :性价比高,高度 集成多传感器, 往下翻~ 同济大学刘春教授团队和西北工业大学产业化团队携手合作 多年科研和行业积累,上百个 ...
10000平铼赛智能精益制造中心正式启用!齿科3D打印产能再升级
金投网· 2025-07-11 12:14
创业维艰,奋楫者前行 六载精进,砺得玉器成 智造新程今启航 再攀高峰向"齿"间 7月9日,铼赛智能(RAYSHAPE)迎来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刻——铼赛智能精益制造中心在常熟市经开区 苏高科智能制造创新园正式启用! 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国栋,经开区党工 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碧溪街道党工委书记顾晓丹,苏州铼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刘震、铼赛智能 精益制造中心负责人陆建新及公司部分客户、投资人和行业嘉宾,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苏州铼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在经开区成立,是一家专注于3D打印技术应用的数字化生产方 案提供商,成立以来总投入超亿元,业务覆盖3D打印机、树脂耗材及相关应用解决方案,公司已服务 超千个海内外客户,服务网络遍及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 铼赛智能精益制造中心 铼赛智能精益制造中心总投资5000万元,厂房面积超10000平米,新建牙科医用材料及3D打印机研发生 产项目,将形成年产牙科医用材料500吨、3D打印机10000台的生产能力,并支持铼赛在3年内实现5个 亿的耗材收入。 顾晓丹在致辞中表示:六年来,铼赛科技从几十平米的办公室起步,成长为全球数字 ...
中枢继续抬升,当前市场怎么看?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行业 光伏、锂电、消费、育儿、算力、游戏、风电、养殖、创新药、电力、煤炭、啤酒、茶饮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强势表现原因**:市场近期表现强劲,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震荡中枢持续上移,原因是历史性弱美元机会、资本市场政策支持、流动性宽松三大趋势,短期受3D利好共振影响,包括国内外宏观环境积极、中美关系缓和、投资者情绪高涨使全市场成交额攀升至1.5万亿、中报业绩期验证新赛道产业景气[2] - **市场调整风险**:市场近期涨幅较大有回调需求,核心原因是前期短线过于强势,如60周均线上方个股占比突破80%预警线,还有美元可能阶段性反弹、关税问题博弈,但最大风险是前期涨幅过大导致的结构性问题,目前无系统性风险[3][4] - **后市行情判断**:目前无很大系统性风险,只是因前期涨幅过大有自然回调调整需求,整体看好后市,可在调整到较低位置时低位布局把握机会[5] - **7月市场投资机会**:围绕政治局会议政策预期和中报行情展开,政策或解决内需不足等问题,出台反内卷和扩大消费政策;反内卷侧重光伏和锂电产业,市场化方式解决问题光伏行业面临挑战,行政化手段如拉闸限电去产能则光伏行业可能受益最大,后续市场将围绕此博弈;扩大消费的育儿补贴等措施利好消费类行业及育儿相关主题;中报业绩角度上半年表现好的算力、游戏、风电、养殖和创新药板块值得关注;夏季气候炎热带来电力需求增加、煤炭价格低迷、啤酒和茶饮等阶段性主题投资机会[6][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HBM,新大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1 08:58
核心观点 - AI时代下数据中心从"算力至上"转向"带宽驱动",HBM成为支撑大模型计算的核心基础设施[1] - HBM已成为半导体巨头战略制高点,SK海力士/三星/美光均将其视为未来营收增长关键引擎[2] - 定制化HBM和混合键合技术是未来两大发展方向[4][12] 行业竞争格局 - SK海力士目前HBM市占率约50%(HBM3E达70%),领先三星(30%)和美光(20%)[6] - SK海力士已锁定英伟达/微软/博通等定制HBM客户,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HBM4E定制产品[4][5] - 三星正与AMD/博通协商HBM4供应,美光则采取更保守策略与客户AI平台进度协同[6] 定制化HBM技术 - 定制HBM通过集成基础芯片功能至逻辑芯片,实现功耗/性能/面积优化,减少中介层延迟30%以上[7][9] - SK海力士将与台积电合作,在HBM4基础裸片采用先进逻辑工艺[5] - 定制HBM需构建完整生态系统(IP提供商/DRAM厂商/SoC设计方/ATE公司)[10] 混合键合技术 - 混合键合通过铜-铜直接连接实现DRAM堆叠,接触密度达10K-1M/mm²,能效提升1倍以上[12][17] - 三星计划2025年在HBM4采用该技术,SK海力士可能在HBM4E引入[17] - 应用材料收购Besi 9%股份布局混合键合设备市场,韩美/韩华半导体加速研发相关设备[18] HBM技术路线图 - HBM4(2026年):带宽2TB/s,容量48GB,采用微凸点键合和液冷技术[20][21] - HBM6(2032年):四塔架构实现8TB/s带宽,L3缓存使HBM访问减少73%[24] - HBM8(2038年):全3D集成架构达64TB/s带宽,双面中介层设计支持多种扩展方案[26][29] 技术创新路径 - 3D集成从微凸点键合过渡到无凸点Cu-Cu直接键合,TSV技术支撑垂直堆叠[29] - 冷却技术从液冷(HBM4)演进至嵌入式冷却(HBM7/HBM8),散热效率提升5倍[30] - HBM6四塔架构使LLaMA3-70B推理吞吐量提升126%,HBM7使GEMM功耗降低30%[30]
DNA自组装技术构建出复杂结构
快讯· 2025-07-11 06:10
纳米材料制造技术突破 -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团队基于DNA自组装技术构建出复杂3D纳米结构 [1] - 该技术被描述为纳米尺度上的"下一代3D打印" [1] - 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的两篇论文中 [1] 技术应用领域 - 该技术对光子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 在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1] - 可应用于催化材料开发 [1] - 适用于生物分子支架和反应器构建 [1]
倒计时7天!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7.18-20︱杭州)
DT新材料· 2025-07-10 22:15
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2025年7月18-20日 浙江·杭州 论坛议程 ( 具体时间/顺序以会场现场为准 ) 2025/07/18 (星期五) 14:00-20:00 ● 来宾签到&注册 2025/07/19 (星期六 · 上午) 开幕式&主论坛·增材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开幕式到能 08:50-09:00 重要喜官 基于动态化学的可持续高性能光固化3D打印 09:00-09:30 谢涛,浙江大学教授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09:30-10:00 闫春泽,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相变触发记忆还原: ActiveMemory™智能材料在直接3D打印 10:00-10:30 正畸矫治器中的机制与应用 朱光,清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 10:30-11:00 受 茶歇&展区参观 生物3D打印: 从器官模型构建到器官体外再造 11:00-11:30 贺永,浙江大学教授 外场诱导高分子材料高速烧结3D打印 11:30-12:00 夏和生,四川大学教授 12:00-13:30 *◎?自助午餐&展区参观 2025/07/19 (星期六·下午) "人工智能+"与3D打印专场(会场一 ...
ICCV25! 上交&中科院MambaFusion: 首个SOTA Mamba多模态3D检测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0 20:40
自动驾驶课程学习与技术交流群事宜,也欢迎添加小助理微信AIDriver004做进一 步咨询 >>自动驾驶前沿信息获取 →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今 天 自 动 驾 驶 之 心 为 大 家 分 享 上 交 & 中 科 院 ICCV'25 中 稿 的 最 新 工 作 — MambaFusion ! 首个SOTA的纯Mamba多模态3D检测。 如果您有相关工作需要分 享,请在文末联系我们! 论文作者 | Hanshi Wang等 编辑 | 自动驾驶之心 论文总结 ICCV 2025 中稿的最新工作!本文首次提出了使用纯 Mamba 模块实现高效密集全局融合,并在相机– LiDAR 多模态 3D 目标检测任务上达到SOTA性能。 现有的LiDAR-Camera多模态融合策略往往难以在计算效率、长程建模能力和完整场景信息保留之间取得 平衡;受到状态空间模型和线性注意力的启发,本文尝试利用其线性计算复杂度和长程建模能力来解决 这些挑战,但实验表明,简单采用高效线性方法反而因高度信息丢失导致多模态对齐偏差而性能退化。 为此 ...
易加增材科创板IPO,聚焦3D打印设备,存货金额较大
格隆汇· 2025-07-10 10:26
公司概况 - 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易加增材)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诚、李健浩父子,合计控制54.53%表决权(永盛控股持股30.64%+李诚直接持股3.51%+杭州永易控制2.98%+一致行动人吴朋越17.40%)[1] - 主营业务为工业级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2022-2024年该业务营收占比超92%且持续上升 [1][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2022年2.47亿元→2023年4.09亿元→2024年4.71亿元(招股书数据为47,079.90万元)[3][4]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39.31%→2023年43.70%→2024年45.12% [3] - 归母净利润三年翻三倍:2022年0.29亿元→2023年0.69亿元→2024年0.99亿元(招股书数据为9,881.34万元)[3][4] - 资产负债率显著改善:合并口径从2022年82.63%降至2024年16.69% [4] 业务结构 - 3D打印设备收入占比从2022年92.89%升至2024年95.20%,对应收入22,879.99万元→44,086.96万元 [2] - 前五大客户包括山东雷石智能制造、敬业集团等航空航天领域企业 [2]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稳定在15%左右(2024年15.22%),主要来自德国、美国子公司 [9] 研发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5年4月拥有49项发明专利和41项软件著作权 [5] -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2024年6.50% vs 行业均值16.79%(华曙高科17.64%、铂力特15.94%)[5][6] 募资计划 - 拟募资12亿元投向四大项目:金属3D打印扩产(4.64亿元)、杭州设备产业化(4.42亿元)、研发中心建设(1.87亿元)、技术服务网络建设(1.12亿元)[9][11] 行业应用 - 增材制造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飞机/火箭零部件)、汽车制造、医疗设备及电子消费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