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向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严重低估了南向资金,高盛:港交所被低估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19 09:09
核心观点 - 高盛认为市场严重低估南向资金对港股成交量的结构性提振作用 港交所股价相对交易活动水平被明显低估 维持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524港元上调4%至544港元 [1][2][4] 南向资金影响 - 南向资金推动港股日均成交额创新高:9月达3180亿港元 远超8月2790亿港元和年初至今2540亿港元 [3] - 南向资金贡献港股总成交额同比增长30%-40% 其成交额占比攀升至约25% [3] - 南向资金推动港股市值实现约50%同比增长 且与整体市场换手率均达历史峰值 [3] - 南向资金流入被视为结构性长期趋势 源于内地资产多元化需求、港股稀缺标的和估值折价(更高股息收益率) [3]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从12.63港元上调至12.97港元(上调3%) [5] - 2026年每股盈利预测从13.05港元上调至13.61港元(上调4%) [5] - 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从13.96港元上调至14.45港元(上调4%) [5] 估值分析 - 采用三阶段股息贴现模型(DDM) 维持2026年预测市盈率40倍 得出12个月目标价544港元 [4] - 当前远期市盈率略低于历史周期中位数 但盈利增长前景强劲 [7] - 成交量-股价回归模型显示 当前成交活跃度下理论股价应为590港元 存在巨大修复空间 [7]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62.8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7:26
南向资金成交概况 - 9月18日南向资金全天成交额为2105.51亿港元,创近3个月单日成交额新高 [1][1] - 当日南向资金合计买入成交1084.20亿港元,卖出成交1021.31亿港元,成交净买入62.89亿港元 [1][1] 港股通(沪)资金流向 - 港股通(沪)买入成交678.37亿港元,卖出成交659.30亿港元 [1][1] - 港股通(沪)合计成交额1337.67亿港元,成交净买入19.07亿港元 [1][1] 港股通(深)资金流向 - 港股通(深)买入成交405.83亿港元,卖出成交362.01亿港元 [1][1] - 港股通(深)合计成交额767.84亿港元,成交净买入43.82亿港元 [1][1] 市场背景 - 9月18日恒生指数下跌1.35% [1][1]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15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9:42
每经AI快讯,9月18日,截至发稿时,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15亿港元。 ...
今日南向资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11.67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22:55
南向资金ETF成交额 - 南向资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11.67亿港元,占南向资金今日成交额的0.65% [1] - 成交额较前一日减少64.46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2.92亿港元 [1][2] - 港股通(深)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8.75亿港元 [1][2]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94.4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8:41
南向资金整体表现 - 9月17日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为1788.06亿港元,成交净买入额为94.40亿港元 [1] - 当日恒生指数上涨1.78%,南向资金买入成交941.23亿港元,卖出成交846.83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合计成交额1788.06亿港元 [1] 港股通(沪)资金流向 - 港股通(沪)买入成交额为567.33亿港元,卖出成交额为545.78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合计成交额为1113.11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成交净买入额为21.55亿港元 [1] 港股通(深)资金流向 - 港股通(深)买入成交额为373.90亿港元,卖出成交额为301.05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合计成交额为674.95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净买入额为72.85亿港元,是沪市通净买入额的三倍以上 [1]
9月17日恒生指数收盘上涨1.78%,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94.41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6:21
(记者 王瀚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经AI快讯:北京时间9月17日16:00,恒生指数收盘上涨469.88点,涨幅为1.78%,报收26908.39点;国 企指数收盘上涨210.38点,涨幅为2.24%,报收9596.77点;红筹指数收盘上涨37.11点,涨幅为0.87%, 报收4319.54点。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94.41亿港元。 | 指数 | 最新 | 涨跌幅 | | --- | --- | --- | | 恒生 凯数 | 26908.39 | 1.78% | | 国企指数 | 9596.77 | 2.24% | | 红筹指数 | 4319.54 | 0.87% | ...
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31.88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20:51
南向资金成交概况 - 9月16日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为1657.66亿港元,呈现净卖出状态,净卖出金额为31.88亿港元 [1] - 当日恒生指数微幅下跌0.03% [1] - 南向资金买入成交额为812.89亿港元,卖出成交额为844.77亿港元 [1] 港股通(沪)与(深)资金流向 - 港股通(沪)成交总额为1082.65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526.45亿港元,卖出成交556.20亿港元,成交净卖出29.75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总额为575.01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286.44亿港元,卖出成交288.57亿港元,成交净卖出2.13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的成交净卖出额显著高于港股通(深) [1]
今日南向资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76.12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20:44
南向资金ETF成交概况 - 南向资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总额为76.12亿港元 [1] - 成交额较前一日增加19.96亿港元 [1] - 该成交额占南向资金当日总成交额的4.59% [1] 分市场成交明细 - 港股通(沪)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57.24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18.88亿港元 [1]
流动性盛筵来了?南向资金强势“扫货”,年内净流入破万亿港元
华夏时报· 2025-09-16 17:57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与趋势 - 2025年开年至9月15日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1.09万亿港元 超过2024年全年8078.69亿港元 [2][3] - 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史无前例 重塑港股定价逻辑与生态结构 推动市场进入内资定价新时代 [2][3] - 2020年至2024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分别为6721.25亿港元、4543.96亿港元、3862.91亿港元、3188.42亿港元和8078.69亿港元 [3] 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港股创新药与科技板块高成长潜力显著 部分创新药公司涨幅超9倍 互联网科技企业大幅上涨 [2][3] - 国内利率下行背景下 高股息资产配置优势凸显 推动资金南下捕捉机会 [2][4] - 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全球流动性宽松前景 有望为港股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2][4][7] 资金配置方向与重点标的 - 互联网龙头企业获南向资金重点配置 阿里巴巴净买入超1300亿港元 美团净买入突破500亿港元 腾讯控股净买入约250亿港元 [5] - 资金聚焦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优质板块 互联网头部企业基本面稳定性受看好 [5] - 阿里巴巴深化本地消费赛道布局 高德地图投入超10亿港元补贴鼓励到店消费 [5] - 美团加码本地服务 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服务 采用AI+真实高分模式 [6] 机构对港股后市观点 - 流动性宽松与企业盈利改善双重支撑 港股结构性行情有望持续 [2][7]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将提振港股科技板块 国际资本流向新兴市场 港股承接外溢流动性 [7] -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囊括中国AI核心资产 [7] - 港元流动性有望宽松 香港金管局不必继续回笼资金 美联储降息推动资金外溢至新兴市场 [7] - 恒生指数估值显著低于全球其他股指 仅1.2倍市净率和12倍市盈率 囊括人工智能、新消费、新能源等高增长行业 [8]
南向资金丨阿里巴巴获净买入30.31亿港元
第一财经· 2025-09-16 17:53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31.89亿港元 [1] 净买入前三公司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30.31亿港元 [1] - 美团-W获净买入7.16亿港元 [1] - 佰泽医疗获净买入3.28亿港元 [1] 净卖出前三公司 - 盈富基金遭净卖出46.39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5.69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4.13亿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