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搜索文档
德诚珠宝博物馆:焕发东方文化新生,探秘金艺美学活力
搜狐网· 2025-06-17 16:15
黄金艺术与文化传承 - 黄金作为东方智慧与美学的载体,在国潮复兴背景下被赋予文化自信与血脉赓续的新时代意义 [1] - 德诚珠宝博物馆以黄金为媒介,通过技艺传承与创新延续东方文化底蕴,打造国潮复兴中的文化地标 [1][9] - 公司联合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举办「传诚东方・金工万象」展览,系统展现黄金艺术千年历史脉络,汇集46件跨越战国至明清的黄金文物 [3][5] 非遗技艺与现代融合 - 中国古代八大金工艺(如花丝镶嵌、累丝、錾刻)代表黄金加工技艺巅峰,公司通过非遗传承人作品(如王亚强、袁长君等)实现传统技艺活态传承 [11] - 产品线深度融合非遗工艺:金德尚系列创新点翠工艺(孔雀毛替代翠鸟羽毛)、上辰金系列结合描金彩绘与大漆工艺、鑫喜缘系列沿袭皇家花丝工艺 [14] - 公司自2015年起联合国际大师(如茜茜夏薇、任进、汪旺)创作跨界作品,推动黄金与彩宝、玉石等材质的融合,展现东方美学与当代艺术的交融 [16][18] 跨界合作与非遗活化 - 公司联合潮绣大师康惠芳、泥金彩漆传承人黄才良打造「金禧良缘」十里红妆系列,以高纯金线刺绣和嫁妆器具还原传统婚礼盛景 [21] - 博物馆通过"师荟馆"陈列大师匠作(如《诚之精彩》《种子说》《龙行天境》),构建东方美学基因库 [18] - 公司将潮流与非遗结合,通过可触可感的载体(如婚服、囍帕、团扇)推动文化遗产在当代焕发新生命力 [21][24] 行业地位与战略布局 - 德诚珠宝博物馆为福建省首家珠宝行业博物馆,占地3800平方米,拥有四大展厅与十大展馆,构建"历史-文化-艺术-工艺"完整叙事链 [8][9] - 公司以"传承东方经典,缔造时代精彩"为使命,通过产品设计与展览活动持续输出中国黄金艺术故事 [14][24]
泡泡玛特火得一塌糊涂之后,我看了创始人王宁的所有采访,总结了最关键的10条
搜狐财经· 2025-06-16 19:21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通过销售情感和情绪价值而非实用价值,成功打造了潮玩行业标杆[4] - 公司成功源于创始人王宁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体系,包括尊重时间、商业与艺术平衡等核心理念[5][50] - 泡泡玛特通过工业化改造潮玩、转向女性市场、渠道优势和把握时代红利四方面关键决策实现突破[9][10][11][13] - 公司定位为"入门级奢侈品",通过稀缺性和情感价值创造维系品牌溢价[25][26][28] - 海外业务成为新增长极,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59.6%,第三季度占总收入50%[57] 战略思想体系 - "尊重时间、尊重经营"是公司底层经营哲学,强调长期主义[5][20] - 采用围棋思维构建生态位而非象棋式零和竞争[16][17] - 坚持做"树一样的企业",同时发展根基(用户需求)和枝叶(市场应变)[18][19][20] - "只吃七分饱"策略保持稀缺性,如IP系列产品控制产量在预期70%[21][22] - 定位为"商业与艺术平衡"的实践者,将独特艺术普世化[50][54] 关键成功因素 - 工业化改造潮玩:标准化生产流程使价格更亲民,扩大受众[9] - 市场转向:从男性为主的机甲风格转向女性偏好空白市场[10] - 渠道优势:一线城市高端商场门店形成文化传播节点[11][12] - 时代红利:80/90后成为消费主力,推动亚文化主流化[13] - IP运营策略:聚焦头部艺术家合作,不追求数量而重质量[31][32] 产品与品牌哲学 - 刻意剥离实用功能,最大化情绪价值[4] - 通过稀缺性维持精神产品价值,隐藏款溢价达877%[28][47] - LABUBU等IP成功源于不设故事,让用户自主投射情感[32][45][47] - 借鉴奢侈品逻辑"创造并保护梦想",避免打折破坏价值[28] - 产品组合包含功能价值、心理价值和资产价值三重结构[28] 全球化发展 - 海外收入占比已达50%,韩国和东南亚为初期重点市场[57] - 本地化策略:与当地艺术家合作设计,融入区域文化[57][58] - 高端选址:东京涩谷、伦敦牛津街等全球顶级商业区[58] - 品牌定位:通过LV等奢侈品牌邻居策略建立高端认知[58] 行业影响 - 推动潮玩从小众艺术向大众消费转型,类似唱片对音乐产业的变革[52] - 利用中国制造优势实现艺术品的工业化量产[51][52] - 开创行业基础设施:自动售卖机、线上玩法等被同行模仿[14] - 定义潮玩为"艺术与商业设计的结合",平衡独特性与普遍性[54] 运营体系 - 全部直营门店保持品控,全球门店统一管理[33] - 15年经营历史显示长期积累,非短期爆发[33] - 建立"系统优于目标"的执行理念,专注每日正确行动[60][65][66] - 反常识决策:在电商热潮中坚持线下实体店建设[23]
MIT工科生跨界AI,独作论文登Nature:只需3.5小时修复600年前名画
量子位· 2025-06-16 14:59
不过需要揭晓的是,修复后画作并非数字复制品,而是真真切切的原画(doge)。 他在原画表面贴上了一层"遮罩" (很薄的塑料薄膜) —— 一水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MIT理工男跨界艺术,一不小心就以一篇独作论文登上Nature?! 由他设计的AI算法,将原本需要数月/数年才能搞定的名画修复工作,极限压缩至几小时。 Alex Kachkine,打破画作修复只能对原作数字扫描品进行"缝缝补补"的传统艺能,提出一种 "以数字方式修复一幅画,并在物理上实现效果" 的全新方法。 以下面这幅15世纪的油画为例,从左到右依次为受损原画、具体受损类型扫描、修复后画作,一眼看去修复效果确实还不错。 贴上后能直接修复画上的破损、褪色等问题,而且能在不损害原画的情况下,被化学品轻松去除。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由于新方法引入了AI算法,这一修复过程从数年、数月转变为几小时。 拿上面的油画来说,面对5612个需要修复的区域 (需要用57314种不同的颜色填充) ,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耗时 3.5小时 ,这比传统修 复方法快了 约66倍 。 下面揭晓Alex Kachkine修复油画的具体过程。 "缺损越多,新方 ...
《袁隆平》雕像落户意大利,艺术与科学跨时空共鸣
环球时报· 2025-06-16 07:05
艺术与科学融合 - 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袁隆平》雕像在意大利自然科学院揭幕并永久收藏,这是该院1753年成立以来首次永久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 [1] - 雕像落成适逢中意建交55周年,彰显两国在科学、人文与艺术领域的持续合作 [1] - 吴为山通过远程视频致辞,表示创作《袁隆平》雕像旨在向这位解决亿万人吃饭问题的中国科学家致敬,并希望雕像成为跨越国界、扎根大地、礼赞生命的对话 [2] 艺术家与作品评价 - 吴为山被誉为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长期致力于以"写意雕塑"构建中国当代表达体系,作品融合中国书法、诗学、哲学等美学思想 [2] - 吴为山的作品被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希腊等多个国家的顶级艺术机构收藏,被誉为"为时代造像者" [2] - 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雕塑院院长托马索将吴为山与20世纪初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具象雕塑家马里诺·马里尼和贾科莫·曼祖相提并论 [3] 国际认可与文化交流 - 意大利自然科学院院长温琴齐尼盛赞雕塑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高度,认为袁隆平代表了人类科技与良知的光辉典范 [2] - 中国驻佛罗伦萨总领事尹琦表示雕像落成代表两国人民对科学家精神的共同敬意,希望推动中意、中欧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 [3] - 意大利中意当代艺术协会主席邱艺指出,《袁隆平》不仅是雕塑作品,更是中意两国在人文、科学与精神世界中的深层对话 [3]
用艺术“点亮”一座城(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6 06:50
艺术家背景与成就 - 田海稣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成都大学教授,致力于将天府文化融入当代艺术创作 [4] - 2011年赴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深造,2013年在该校攻读美术学硕士学位 [5] - 2015年放弃海外发展机会回到成都,从事艺术教育和美育传播事业 [6] 艺术创新与代表作 - 创作"滑轮水墨系列作品",以滑轮鞋代替毛笔,赋予传统水墨新的艺术生命 [5] - 2015年完成13米×6米水墨作品《血脉山河》,线条律动情感起伏 [5] - 2020年担任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吉祥物"蓉宝"优化提升主创 [7] - 2021年创作四川国民IP"旅行熊猫",衍生出系列文创产品并获奖 [8][9] - 2023年打造多动态全手绘动画《吉龙耀东方》,绘制50余只熊猫形象 [9] 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 - 将蓉宝静态姿势演化为动态表达,诠释成都勇往直前的城市精神 [7] - 创作"旅行熊猫"系列作品,展现成都文化底蕴与旅游景点 [8] - 2024年为"世运蓉港行"主题列车创作《天府新交子》,融合成都与香港文化符号 [10] - 向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赠送《芙蓉万花筒》丝巾画,以成都市花芙蓉为核心 [10][11] 美育与社会公益 - 提出"艺术不应囿于象牙塔,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 [11] - 为残联、妇联、SOS儿童村等社会组织举办百场公益讲座与实践活动 [11] - 通过艺术扶贫助困、疗愈心灵,让山区孩子看见美、认识美、学习美 [12]
小品不小
人民日报· 2025-06-15 06:12
小品书法艺术 - 杨凝式《韭花帖》融合颜真卿点画技法与王羲之间架结构 形成清朗宽绰、简淡萧散的行书典范 [2] - 吴昌硕折扇书法以金石之气开创石鼓文新风 笔墨风格"用笔如铁 泼墨如潮" [2] - 溥心畬文房联作品融合十二月花神题材 展现清明闲静之美与清贵气质 [2] 全国小品书法展览 - 中国书法家协会时隔10余年举办第二届展览 抑制同质化痼疾 多元化风格初现 [3] - 展览出现真正小品书作特征:尺幅更小纸绢 笔简趣浓 纸短情长 但仍有作品存在大作品缩小版问题 [3] - 部分参展作品仍保留装饰拼接 文辞内容动辄数百至上千字 偏离小品书法本质 [3] 书法史经典小品 - 王羲之父子《奉橘帖》《中秋帖》等尺牍小品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入笔墨 [3] - 米芾《珊瑚帖》《箧中帖》展现刷字技法与天真率性的小品风格 [3] - 苏轼《一夜帖》等作品体现行云流水 舒卷自如的小品书法特征 [3] 书法创作趋势 - 当前艺术创作受"展厅效应"影响 普遍向大幅巨幅发展 引发业界警觉 [4] - 优秀书法创作需回归传统 超越功利 实现"致广大尽精微"的艺术境界 [4]
毕业作品展何以“破圈”(艺坛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6-15 06:12
美术院校毕业作品展的社会影响力 - 毕业作品展成为艺术突破学院围墙、进入社会公共美育空间的鲜活实践 [1] - 社交媒体传播显著提升展览知名度,如四川美术学院《祷》获40万点赞 [1] - 科艺融合作品如《滴动仪》引发广泛关注,展现机械与自然美学的结合 [2] 作品主题与社会共鸣 - 作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如《30分钟废墟》用外卖袋映射消费时代 [2] - 《远方》通过空巢老人题材引发情感共鸣,体现艺术的社会表达力 [2] - 传统艺术从被动"凝视"转向双向对话,增强公众参与感 [2] 院校策略与展览形式创新 - 美术院校拓展展览至城市公共空间,如中国美术学院覆盖多个校区及美术馆 [3] - 通过导赏活动降低艺术门槛,促进教学成果与社会共享 [3] - 展览从静态作品转向动态事件,形成开放生态 [3] 青年艺术家发展路径 - 毕业作品成为学生展示自我、了解社会需求的重要媒介 [3] - 院校推动学生与社会各界交流,助力职业方向明确化 [3]
上影节首日 上海影城布置一新 年轻影迷抱着玩偶来看“EVA” 带着热情 点亮“造梦现场”
解放日报· 2025-06-14 10:12
记者 钟菡 昨天,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第一天在湿漉漉的天气中开启。记者来到布置一新的上海影城,上 影节官方文创售卖专区、B站和淘麦VIP的打卡区、暑期档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打卡区等分布在一楼 大厅,引来影迷拍照、购买文创。 "第一次带玩偶来看电影" 从"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出来,首场电影《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DEATH(TRUE)2/Air/真心 为你》已经散场,下午1时又将开启第二场放映,影院二楼挤满休息和交流的人群。"80后"Asuka抱着大 大的明日香玩偶,在人群中颇为惹眼,明日香是他喜欢的EVA中的角色。第二场EVA电影他买到了第一 排,估计不会打扰到其他观众,他特意把玩偶抱过来一起观影。 "这是我第一次带玩偶来看电影,如果抢得到票,我也会给她买一个座位。"Asuka笑着说,今年抢 到了三场EVA电影的票,"来影院主要是感受氛围。放映结束时,大家一起鼓掌,很有仪式感。" 观众"阿宅"递来一张自制的明信片,他会在这里连看5场电影。阿宅从杭州过来,早上6点出发,7 点多就到上海了,计划住一晚。他手里拿着的明信片根据EVA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做了二创设计,上面写 着"welcome to Shanghai ...
古都水影:喜龙仁镜头下的老北京
经济观察报· 2025-06-14 09:03
展览活动 - 瑞典驻华大使馆为庆祝中瑞建交75周年,于6月6日至30日在北京大兴宜家荟聚购物中心举办"水上的老北京"喜龙仁摄影展 [1] - 展览精选瑞典汉学家喜龙仁20世纪初拍摄的北京珍贵影像,许多照片为首次公开展示 [1] - 照片生动记录了北京护城河及周边生活的诗意场景 [1] 喜龙仁学术背景 - 喜龙仁(1879-1966)是20世纪欧美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先驱学者 [1] - 曾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艺术史教授,最初以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研究闻名 [1] - 后转向中国艺术研究并深耕50年,涵盖建筑、雕塑、园林、绘画及城市规划等领域 [1] 学术贡献与著作 - 担任欧美多家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的中国艺术品收藏顾问 [2] - 个人也是中国艺术收藏爱好者,中国艺术深刻影响其艺术观和生活方式 [2] - 主要著作包括《北京的城墙与城门》《5-14世纪中国雕塑》《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等 [2] - 七卷本《中国绘画:名家与原理》(1956-1958)是其巅峰之作 [2] - 作为西方学者,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领域的百科全书式人物 [2]
一周观展|梵高米勒塞尚名作来到黄浦江畔
新浪财经· 2025-06-14 08:14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 主题展览包括长沙博物馆的"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 汇聚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石家河文化 三星堆文化等200余件(套)重磅文物 [1] - 湖南博物院新推出的有历代金铜佛像艺术展 [1] - 展览以长江为舞台 以文物为主角 以文明演进为主线 以民族性格为特征 讲述长江之于中华文明起源 形成与发展 之于中华民族融合 演进与复兴的伟大作用 [51] 上海地区展览 - 法国奥赛博物馆在浦东美术馆举办"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展 汇集了逾百件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西方艺术杰作 包括梵高《阿尔勒的卧室》《自画像》 米勒《拾穗者》 高更《塔希提的女人》 莫奈《夏末的干草堆》 塞尚《塞尚夫人肖像》等作品 [3] - "百年大光明"展览在上海南京西路的大光明电影院二楼大厅举行 回望大光明电影院与中国电影发展并进的历程 讲述近现代建筑师邬达克重建大光明影院时的设计故事 [6] -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举办"古犀珍献:上海博物馆藏明清犀角器"展 精选百余件犀角器珍品 辅以青铜器 瓷器 玉器 竹木器 漆器等与犀角雕刻艺术相关的文物 [18] 北京地区展览 - 中国美术馆举办"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 汇聚敦煌研究院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简牍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藏品240余件(套) 涵盖彩陶 简牍 帛书 画像砖 花砖 陶俑 木俑 写经 彩塑 临摹壁画等类别 [29]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看见·殷商"展 全景式呈现殷商文明的绚丽画卷 汇集全国27家文博单位338件(套)珍贵文物 [31] - 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举办"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 精选63套 共计117件自五代至清代的珍贵作品 包括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卷》 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等 [35] 其他地区展览 - 安徽省美术馆举办"拥抱繁花:新艺术运动与阿尔丰斯·穆夏"展 呈现117件(套)展品 涵盖油画 版画 摄影 家具 工艺品等门类 部分作品为首次在中国展出 [45] - 香港M+博物馆举办"毕加索──与亚洲对话"展 呈现150余幅艺术作品 包括60余幅毕加索作品及香港M+博物馆藏品中的80多件亚洲艺术家作品 [56] -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举办"江户浮世之美"展 聚焦江户时代的江户城 汇集以浮世绘版画为主的逾200件作品 [57] 国际展览 - 大阪市立美术馆举办"梵高展:艺术家的梦想由家人延续"展 以梵高博物馆藏品为主 展出30多幅梵高作品和4封首次在日本展出的梵高书信 [61] - 卢浮宫博物馆举办"对中国的热情:阿道夫·蒂尔斯收藏"展 展出法国前总统阿道夫·蒂尔斯收藏的约180件中国文物 [69] - 大英博物馆举办"古印度:生生不息的传统"展 汇集大英博物馆和其他机构的逾180件藏品 包括绘画 雕塑 素描和手稿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