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5月服务业增长加快 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快讯· 2025-06-16 10:12
国家统计局:5月服务业增长加快 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智通财经6月16日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 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 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1.2%、8.9%、8.4%,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5.0、2.7、2.2个百分点。1-5月份,全 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9%。1-4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5月份,服务 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5%,上升0.1个百分 点。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 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
剑指服务型制造转型 厦门市同安区开启产业升级新探索
中国经济网· 2025-06-15 13:55
同安区产业变革 - 2024年同安区制造业占GDP比重达57.8%,服务业占比40.9%,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重构的关键 [1] -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包括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柔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 [1] 服务型制造转型 - 制造业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构建新价值网络,如家居智造领域龙头企业从"产品制造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 - 金牌厨柜采用"服务+产品"模式,首创GIS工业化柔性定制系统,投入"1+5+1"数字化体系实现全链路数智化 [2] - 金牌厨柜研发AI设计软件"飞流AI设计"和AI量体裁柜技术,提升设计效率并降低30%设计成本 [2] 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 - 同安区2024年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收450亿元,同比增长12.5%,形成"农业+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模式 [3] - 银祥食品智慧冷链平台融合物联网与AI技术,实现冷链智能化管理,运营成本降低15% [3] 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 - 同安区以工业互联网和AI技术为底座,建设垂直行业平台如"同安食品产业大脑"和"水暖卫浴云设计平台" [4] - 推动机械装备智能化转型,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柔性化生产,物流企业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 [4] 政策支持体系 - 同安区通过税收优惠、股权融资、贷款贴息等组合政策支持现代服务业项目 [5] - 设立"同安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和"同研""同信"专项基金,加强中小微科创企业信贷支持 [5] - 修订用地标准优先保障服务业重大项目,实施"服务业人才银城积聚工程"培养领军人才 [6]
上海技术交易所与上证报开启深度合作 赋能科技服务业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6-14 03:07
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上海技术交易所与上海证券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旨在促进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融合发展,助力资本和智本、金融和科创的融合发展、相互赋能,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 [1] - 双方将紧密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导向,以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为目标,促进科技企业发展和技术交易市场,共同致力于推动创建优质的创新服务和产品 [1] - 合作内容包括共享客户和数据资源,共同探索科技创新服务产品,共拓业务、共建品牌价值 [1] 上海技术交易所背景 - 上海技术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是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我国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2] - 2020年10月28日,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开市,依法组织技术成果及技术服务交易,并提供一站式交易结算与交易鉴证服务 [2] - 202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中明确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 [3] - 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上海技术交易所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交易服务平台 [3] 上海证券报背景 - 上海证券报1991年7月1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刊,1995年由新华社主管主办,是新华社直属机构、重点报刊 [4] - 新中国第一份证券金融类全国性财经日报,也是中国证监会、国家新闻出版署法定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媒体 [4] - 经过30多年发展,现已形成包括上证报、中国证券网、上证App、上证音视频、上证微信微博等平台和端口在内的全媒体矩阵 [4] 行业发展历程 - 1993年上海率先发展科技服务业,但早期的探索尚未形成完整的业态 [2] -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发展科技服务业,同年中国进入"双创"时代,科技服务业开始受到关注 [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环境试验与可靠性试验行业全景分析:市场需求不断放大,在新兴领域电子信息产品的环境试验与可靠性试验将会逐步提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3 09:58
行业定义与政策背景 - 环境试验通过模拟自然或人工环境评估产品在贮存、运输及使用中的性能,是可靠性试验的核心组成部分(含环境试验、寿命试验等)[1][2] - 国家政策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如《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跨行业标准化建设,《政府工作报告》将两业融合试点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3][4]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行业总规模339亿元(服务市场181.8亿元占比53.6%,设备市场157.2亿元占比46.4%),2025年预计达359亿元(服务市场199.3亿元,设备市场159.7亿元)[1][6] - 下游应用集中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等领域,需求增长源于制造业升级与产品质量要求提升[6][8] 产业链格局 - 上游为试验设备及材料供应商,中游为试验服务商,下游覆盖军工、汽车、能源等十大领域[8] - 第三方实验室因独立性和规模效应占据优势,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10][11] 代表企业分析 - **广电计量**:2024年总营收32.07亿元,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业务收入7.79亿元(占比24.29%),布局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12][13] - **苏试试验**:2024年营收20.26亿元,试验服务收入10.09亿元(占比49.8%),具备全产业链试验能力及技术方案设计优势[15] 发展趋势 - **传统行业**:设备更新与研发投入驱动需求,国产厂商通过技术升级扩大份额[18] - **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新能源车带动试验需求增长,国产设备渗透率有望提升[19][20] - **军用市场**:军费增长与军民融合推动军工检测院所业务扩展,资产证券化或加速[21]
国内高频|美西航线运价涨幅扩大(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3 09:27
工业生产 - 高炉开工率同比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至2.1%,表观消费同比下行2.3个百分点至-1.7% [5][9] - 化工链开工保持韧性,纯碱开工同比回升2.7个百分点至-1.3%,PTA开工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至3%,涤纶长丝开工持平前周录得2.6% [2][15] -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同比大幅回落4.4个百分点至-6.7% [2][15] 建筑业开工 - 全国粉磨开工率同比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1.9%,水泥出货率同比回升3.2个百分点至-2.3% [25][26] - 沥青开工率同比小幅回升0.8个百分点至4.3% [2][36] - 玻璃消费同比大幅下行13.2个百分点至-21.2%,产量同比保持稳定录得-7.9% [36][40] 下游需求 - 全国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大幅回落28.2个百分点至-27.8%,一线城市成交降幅尤为显著 [47][49] - 铁路货运量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至-0.1%,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回落4个百分点至0.8%,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回落10.9个百分点至0.1% [58][64] - 电影观影人次同比回升51.7个百分点至14.6%,票房收入同比回升52.8个百分点至14.4% [68][70] 出口与集运 - CCFI综合指数环比回升3.3%,其中美西航线运价环比大幅上涨9.6%,东南亚航线运价环比回落3.3% [77][79][85] - BDI周内均价环比上涨13.2% [77] 物价动态 - 农产品价格分化:猪肉、鸡蛋价格环比分别回落0.3%、0.9%,蔬菜、水果价格环比均上涨1.1% [89][91][93] - 工业品价格整体回落: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下降0.2%,其中能化指数环比下降0.4%,金属指数环比下降0.1% [100][102][104] 入境游市场 - 2024年入境游恢复至历史趋势81.9%,显著高于国内出游的56.1%,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水平 [115] - 东南亚游客占比显著提升,上海接待的东南亚游客占比达22.5%,较2023年上升6.8个百分点 [115] - 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次达2012万,同比激增112.3%,2025年上海/北京单月入境游客最高达67.1万/45.5万 [116] - 文化出海带动效应显著:2025Q1文化服务出口占GDP比重升至1.5%,泡泡玛特境外收入占比同比提升21.9个百分点 [117]
热点思考|入境游“有多火”?(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3 09:27
二问:为何入境游明显升温?签证政策便利化叠加文化"出海",有效刺激入境需求。 前期入境游恢复节奏偏慢,而2024年来对外开放的工具箱持续上新,免签等便利化政策加码有力拉动入 境游市场。 2023年以来,我国入境游恢复速度慢于海外国家;然而2024年伴随免签范围持续扩容,有力 带动入境游市场;全年通过免签入境的外国人达2012万、同比112.3%。2025年来入境旅游人数持续上 行,上海、北京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单月最高分别达67.1、45.5万,已超疫情前。 摘要 一问:旅游市场有何"新趋势"?入境游强劲复苏,来自东南亚等地的游客明显增多。 海外经验亦显示,优化签证政策等措施能有效释放入境旅游需求。 日本推出"观光立国"战略后,入境游 人次并未大幅上涨;反而在2013年日本逐步放宽签证政策后,入境游迎来大规模增长,从2012年835.8万 增加至2019年3188.2万。此外,泰国在2023年9月25日至2024年2月29日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数据上也 是2023年9月中国至泰国游客由28.5万增至次年2月67.5万。 关注、加星,第一时间接收推送! 文 | 赵伟、屠强 联系人| 屠强、耿佩璇 旅游市场整体回暖下 ...
我市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郑州日报· 2025-06-13 08:45
历时两年、经过全市1.1万余名普查人员共同努力,郑州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数据采集、 审核、评估、验收等工作,普查结果昨日正式公布。数据显示,5年来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数 量大幅增加,吸纳更多从业人员;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 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法人单位数量增长46.9% 从2023年4月开始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此次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市第 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 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二产和三产活动的法人单位56.6万个,比2018年末第四次 全国经济普查增加18.1万个,增长46.9%;产业活动单位59.9万个,增加18.6万个,增长45.1%。个体经 营户78.3万个,增加28.4万个,增长57.0%。 按行业分,二产和三产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前三的行业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20.8万个,占36.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7万个,占15.4%;建筑业5.6万个,占9.9%。 按区域分,二产和三产法人单位数量在城区内位居前三的分别是:金水区13.3万个,占全市 23.4%;郑东新 ...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成绩单: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
新京报· 2025-06-13 06:47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成果 - 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形成80余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120余项创新实践在全市推广 [1] - 实际使用外资达661.8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8.4%,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持续保持在90%以上 [3] - 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从设立之初不足10%跃升至20%以上 [3] 制度创新成果 - 率先推出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等首创政策 [2] - 设立全国首个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2] - 出台全国首个不动产及股权信托财产登记专项文件 [2] - 设立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落地145家数字经济企业及9个服务平台 [2] 外资与研发中心发展 - 累计认定221家外资研发中心,其中超九成分布在高精尖产业 [2] - 累计落地约20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包括首家新设外商独资券商渣打证券等 [2] - 全市新设外资企业近7900家,吸引德国大众集团40年来在华最大单笔投资 [4] 数字经济与跨境数据流动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备案交易金额近100亿元,上架数据产品超3200个 [2] - 发布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2] - 数据出境多样性和通过率居全国前列 [2] 产业与贸易发展 - 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进出口规模保持在3.6万亿元高位 [3] - 昌平美丽健康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年收入超百亿元 [3] - 延庆聚集百余家无人机企业 [3] - 天竺综保区2024年医药产业进出口货值突破千亿元 [3] 医药领域开放 - 礼来等8家国际药企集中在京设立研发中心 [4] - 21款临床急需药品通过绿色通道进口 [4] - 18款罕见病药品获准临时进口,惠及2000余名患者 [4] 营商环境优化 - 外商投资企业全程网办最快1天办好 [4] - 创新推出"双枢纽两场物流协同"等模式 [4] - 实施外籍人才工作居留"两证联办",设立21个"扬帆"专窗 [4] 未来工作重点 - 正在抓紧制定服务业扩大开放3.0版本 [5] - 采取"一园一策"方式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5] - 深化科技、数字经济、金融、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改革 [5] - 加强京津冀三地联动,打造区域开放合作新高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