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刘强东回归一线,京东的新故事讲到哪了?
36氪· 2025-05-14 18:36
核心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收入达301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8% 创近三年最高同比增速 [1] - 调整后净利润为12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3.8% [1] - 商品收入同比增长16.2%至2423.09亿元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0%至587.73亿元 [5] - 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7%至223.2亿元 去年同期增速仅1.2% [7] - 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13%至57.53亿元 但亏损从去年同期的6.7亿元扩大至13.27亿元 [3] 外卖业务进展 - 京东外卖订单量已接近2000万单 [1] - 业务覆盖166座城市 主要通过服务商拓展个体商家 总部负责连锁品牌谈判 [3] - 位列Apple应用市场第五名 仅次于即梦、豆包、红果短剧和云闪付 [4] - 4月份单位亏损徘徊在10元左右 变现路径仍显模糊 [4] - 系统对接存在挑战 如与天商财龙SaaS系统的连接不顺利拖慢入驻进度 [3][4] 零售业务表现 - 3C电子品类同比增长17.1% 与家电品类社零总额增幅相近 [5] - 日用百货品类实现双位数增长 商超业务连续5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 [6] - 时尚品类同样录得双位数增长 且环比增速进一步提升 [6] - 低线城市增长快于高线市场 与下沉市场战略方向一致 [7] - 3P业务用户数和订单量增速快于零售业务整体增长 [7] 战略方向与管理层动态 - 公司上调2025年收入及盈利增长预期至双位数 [1] - 刘强东每周多次参与零售、物流日会 重点关注商品、价格、服务等用户体验 [2] - 外卖业务承担"即时零售心智培养"及"高频带低频"责任 促进交叉消费 [1][4] - 商超业务可释放外卖、即时零售业务的协同效应 [6] - 下沉市场、商超时尚品类、3P生态完善被寄予增长厚望 [8]
刘强东回归一线,京东的新故事讲到哪了?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14 18:33
外卖业务进展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接近2000万单 为重要里程碑[2][3] - 业务覆盖166座城市 总部负责头部连锁品牌谈判 服务商拓展个体商家[6] - 应用商店排名第五 仅次于即梦、豆包、红果短剧和云闪付[7] - 4月份单位亏损约10元 变现路径仍不明确[7] - 系统对接问题仍存在 如天商财龙SaaS系统连接不顺利拖慢入驻进度[7]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收入301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8% 创近三年最高增速[3] - 调整后净利润12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3.8%[3] - 新业务收入57.5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13%[6] - 新业务亏损13.27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6.7亿元扩大[6] - 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22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7%[12] 零售业务表现 - 商品收入2423.0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2%[10] - 服务收入587.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0%[10] - 3C电子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7.1% 与家电社零增幅相近[10] - 日用百货收入980.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9%[12] - 商超业务连续5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时尚品类同样表现亮眼[11] 战略重点 - 外卖业务目标培养即时零售心智 实现高频带低频和交叉消费[3] - 低线市场为重点发展方向 新业务亏损主因京喜业务扩张[6] - 3P业务用户数和订单量增速快于零售整体增长[12] - 下沉市场增长快于高线市场 符合三大必赢之战战略[12] - 刘强东深度参与业务决策 关注商品、价格和服务体验[4] 竞争环境 - 美团积极应对竞争 要求品牌方提供京东流水数据并退出补贴[8] - 京东外卖需提升地面能力、系统搭建和管理颗粒度[8] - 业务遵循典型互联网路线 先吸引用户后削减补贴提高盈利[7]
618在即,京东、美团、淘宝从外卖打到即时零售
36氪· 2025-05-14 17:47
618外卖补贴战与即时零售竞争 - 京东、美团、饿了么三大平台于5月13日启动618首轮活动 通过大额优惠券和补贴展开外卖商战 例如星巴克半价、3.9元库迪咖啡、11.9元麦当劳套餐等低价促销 [1][3] - 补贴策略显著提升订单量和用户活跃度:饿了么五一假期奶茶外卖周环比增长100% 年同比增长120% 京东外卖4月22日单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 覆盖166个城市 [5][7] - 消费者参与度极高 部分用户因低价促销将奶茶消费频率从每周1次提升至每天1次 同时衍生二手券交易市场 免单券和请客券在闲鱼等平台以2-7元/张转售 [3][4] 平台战略布局与合作 - 外卖补贴战实质是争夺即时零售市场份额:平台通过低价外卖吸引用户 逐步拓展至全品类即时零售场景 目标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2][9][14] - 平台与品牌深度合作推出独家低价商品:例如京东与瑞幸、库迪、蜜雪冰城等合作 美团闪购独立品牌上线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推出免单活动 [7][11] - 各平台基础设施布局已久:京东自2015年搭建供应链与物流体系 美团2018年内部推出闪购 2024年淘宝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并接入首页一级入口 [11]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 同比增长28.89% 预计2030年将超2万亿元 [14] - 即时零售需求高频且复购率高:母亲节期间送往聚餐场所的外卖订单周环比增长92% 五一假期奶茶果汁、汉堡薯条等品类位列外卖量前五 [2][5] - 传统电商大促(如618、双11)效果减弱 即时零售通过平衡价格、效率与服务 有望构建可持续消费生态 [14]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京东入局打破原有市场格局:2024年美团与饿了么市占率约为7:3 日均单量约6000万单 京东外卖通过百亿补贴计划(一年投入超百亿元)快速抢占市场 [7][5] - 淘宝闪购增长迅猛:上线6天后 联合饿了么实现单日订单量超1000万单 首日覆盖50个城市 [11] - 平台通过补贴提升品牌知名度 消费者因价格敏感度较高易转移平台 短期竞争焦点为存在感刷屏与用户拉新 [7][3]
京东美团阿里「三国杀」,外卖大战背后有何野心?
声动活泼· 2025-05-14 14:45
互联网巨头即时零售大战升级 - 京东、美团、淘宝形成即时零售"三国杀"竞争格局,表面是外卖大战,实质是对即时零售业务的争夺[1] - 即时零售指"本地零售+即时配送",消费者在线上下单后30分钟左右即可收货[1] - 京东看似主动出击外卖领域,实则是因美团涉足3C手机配送业务而采取的防御性策略[1] 即时零售市场潜力 - 2023年传统电商增速放缓至6%,而即时零售市场正以年均50%速度增长[3] - 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超过2万亿元,相当于当前一家头部电商平台的年交易总额[3] - 95后消费者中半数以上希望购物当天甚至半天内收到货,Z世代消费需求向"即时性满足"转变[2] - 75%受访者认为即时零售提升了购物体验[2] 京东的优劣势 - 优势:成熟的仓配体系和物流基础,达达和自有运力资源提供支持[4] - 优势:主打品质餐饮差异化,为骑手缴纳社保获得舆论优势[7] - 挑战:线下拓展能力有限,主要依赖连锁品牌,中小餐饮覆盖不足[8] - 挑战:履约系统成熟度不足,高峰时段调度压力大,骑手资源紧张[8] - 挑战:补贴可持续性问题,曾日补贴超1亿元,现要求商户共担成本[10] 美团的优劣势 - 优势:长期深耕外卖业务积累的算法优势,拥有超过700万骑手的运力网络[11] - 优势:线下拓展能力强,地推团队深入中小商户,下沉市场覆盖率高[11] - 挑战:京东和淘宝的补贴攻势造成订单分流[12] - 挑战:闪电仓模式下加盟商承担部分成本,导致销量越高利润越薄[12] - 挑战:在3C、家电等品类供应链和售后体系上存在短板[15] 淘宝的优劣势 - 优势:庞大流量基础,平均日活用户约4亿,以女性和高频消费人群为主[16] - 优势:在美妆、女装、母婴等品类积累深厚,适合即时配送场景[16] - 优势:饿了么400万骑手团队和成熟调度系统支持核心城市扩张[16] - 挑战:商户供给以核心品牌为主,数量上不及美团[18] - 挑战:用户对淘宝的传统电商印象与"即时性"关联不紧密[18] - 挑战:阿里内部协同问题,盒马、饿了么等业务可能存在资源浪费[18] 市场竞争现状 - 淘宝闪购上线5天订单突破1000万单,京东外卖用时3个月才达到同等水平[16] - 京东通过减免佣金、缴纳社保、发放补贴等方式布局外卖市场[1] - 美团将"美团闪购"升级为独立品牌,闪电仓数量已超过3万个[1] - 阿里联合饿了么推出百亿补贴,以低价外卖引流[1]
电厂 | 国补红利延续之外,京东财报夸了夸外卖
新浪财经· 2025-05-14 13:12
不过,吃下红利后,还需要正视红利退场后可能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当高基数增长的可持续性更多地取决于外部因素、而不是行业竞争和内部 变化本身时。 竞争局面一度轰轰烈烈的外卖业务,备受分析师的关注——前两个提问都与之有关。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在外卖领域全面发力,通过拓城招 商、骑手五险一金缴纳、升级在App的入口位置等举措,持续加码。许冉透露,京东外卖已接近实现日均2000万单。她认为,"即时零 售"和"外卖业务"在战略上都是从京东核心的零售业务角度出发,深植于整体业务生态而不是割裂的,可以和现有业务产生巨大的协同价值。 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高调入局外卖领域,为平淡了许久的互联网行业增添了几分热闹,也让外界十分关注这项新业务的表现,特别是加大投 入可能带来的影响。5月13日,京东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数字都称得上不错。同时,财报中以一定篇幅介绍了 外卖业务的表现,称"在极短时间内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京东CEO许冉也表示:"我们在新业务探索中取得令人鼓舞的早期成果。" 这一季度,京东收获了几个双位数增长百分比——总收入为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为近三年以来最快增幅;非美国通 ...
即时零售:平台布局下的发展潜力与第三方配送的关键作用
搜狐财经· 2025-05-14 12:47
即时零售发展空间广阔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 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 6500 亿元,同比增长 28.89%,预计 2030 年将超过 2 万亿元。商务部研究院市场研究所的报告也指出,当下即时电商行业仍在持续保持高复合增长,年均增速超过 30%,预计至 2027 年,即时电商 市场规模将突破 5 万亿元。 京东外卖依托京东主 APP 的 "秒送" 频道,借助京东庞大的电商用户基础和成熟的生态体系,将外卖业务与电商、超市、医药等业务深度融合。这种布局不 仅实现了流量的高效复用,降低了外卖业务的获客成本,还通过业务耦合,为用户打造了 "一站式生活服务" 场景,增强了用户粘性。同时,整合运维体系 和营销资源,与达达骑手的协同配送,提升了运力效率,降低了成本。 淘宝则将即时零售业务升级为 "闪购",并在淘宝 APP 首页给予一级流量入口。借助淘宝海量的用户和丰富的品牌资源,联合饿了么的商家资源和配送能 力,淘宝闪购实现了电商与本地生活服务的深度融合。通过解决传统电商时效性差的痛点,以 "小时达" 甚至更短时间的配送服务,吸引了大量追求即时满 足的消费者,为 ...
打不过就换概念,抖音已把“次日达”纳入即时零售
36氪· 2025-05-14 11:09
即时零售行业现状 - 即时零售作为零售业的第五次革命,通过数字化技术重构"人货场",实现1小时乃至30分钟内的极速履约,2023年被中央一号文件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1] - 行业目前由美团闪购、京东秒送、淘宝闪购&饿了么三大平台主导,美团闪购凭借成熟的物流网络和外卖配送能力构建护城河 [1] - 抖音未直接参与即时零售竞争,而是通过"次日达"模式曲线介入,形成"小时达+次日达"双轨战略 [1] 抖音小时达业务的挑战 - 物流基建缺陷:依赖第三方配送导致履约成本高(配送起步价2公里5.6元),时效稳定性不足,缺乏前置仓布局 [4] - 品类与用户心智冲突:即时零售核心品类(生鲜、药品、日用品)与抖音内容生态适合的高毛利非标品(服饰、美妆)存在根本差异 [4] - 商家生态矛盾:70%入驻商家为直播能力强的连锁品牌,普通实体店因流量门槛高难以参与 [4] - 组织架构摇摆:业务频繁调整归属部门,资源分配混乱,内部重视度不足 [5] 抖音次日达的战略考量 - 规避物流短板:放宽配送时间至24小时,通过区域仓或卫星仓发货,物流成本比小时达降低30%以上 [6] - 重构消费场景:通过短视频种草将即时零售延伸至"兴趣驱动型消费",形成"内容-转化-履约"闭环 [6] - 降低商家门槛:采用"快递+仓储"模式,中小商家无需自建物流,更注重供应链效率和商品性价比 [6] 抖音次日达的竞争优势 - 流量分发精准性:基于地理位置和消费偏好定向推送,自然流量占比超70%,商家获客成本降低40% [7] - 内容营销场景化:将商品与节日、季节等场景深度绑定,如母亲节"水果礼盒+温情短视频"组合推动销量 [8] - 供应链弹性化:"共享仓+云仓"模式整合中小商家仓储资源,实现库存共享和动态调配 [8] - 平台政策倾斜:新入驻品牌直营商家可享受2025年零佣金优惠,特定类目商家免佣 [8]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抖音试图将即时零售标准从"小时级"扩展至"日级",争夺"时间定义权",市场空间或从千亿级扩展至万亿级 [7][9] - 抖音次日达重点吸引供应链能力强但缺乏线下门店的品牌商,与美团闪购的供给结构形成本质差异 [7] - 竞争核心在于通过内容生态重塑消费场景,将"即时性"从物理时间竞赛转化为心理预期博弈 [9]
京东电话会:中国外卖市场“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现阶段更关注用户体验
华尔街见闻· 2025-05-13 21:51
核心业绩表现 - 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双超预期 核心零售业务盈利能力增强[1] - 新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其中外卖业务发展迅猛[1] 外卖业务进展 - 外卖业务日单量接近2000万单 入驻商户数超过百万[1][2] - 外卖战略深植于京东生态系统 短期投入后将寻求长期协同效应[1] - 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庞大 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 市场上仍有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1][2] - 现阶段更关注用户和商家体验 而非具体业务目标数字[3] - 外卖业务能与现有核心业务产生巨大的协同价值 中长期目标是提升整体生态协同效应和运营能力[3] 零售业务表现 - 零售业务实现全面增长 日百品类保持双位数增长势头[1][4] - 超市和时尚品类同比增速均达到双位数 环比进一步加速[4] - 商超团队已实现连续5个季度双位数收入增长[5] - 季度购买用户数连续6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 Q1增速进一步加速到20%以上[5] 技术应用与创新 - AI技术正在全面融入京东业务场景 推动运营效率提升[1] - 广告团队利用AI大模型提升广告算法和推荐效果 带动转化率提升和广告收入加速增长[7] - 探索广告投放领域的AI代理 让商家通过简单指令执行复杂操作 提升投放效率和效果[7] - 物流领域应用AI技术和无人技术 推动仓储作业效率提升和运营成本下降[7] 618购物节展望 - 京东已启动618大促预热活动 正式大促将于5月31日晚8点开始[8] - 今年618将有更丰富的购物场景和促销活动 包括以旧换新、国家补贴和京东外卖首次亮相[8] - 管理层对618大促和第二季度用户增长及销售表现表示乐观[8] - 手机、家电等带电品类预计二季度将延续健康销售增长趋势[8]
京东外卖日单量将超2000万单,骑手工服严重缺货
第一财经· 2025-05-13 21:42
在流量端,京东逐渐看到外卖对于整个平台流量以及新用户的拉动作用, 在流量端,京东逐渐看到外卖对于整个平台流量以及新用户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平台整体的流量转化率。目前京东观察到外卖用户的跨品类购买行 为,现阶段更多集中在商超生活服务品类。 许冉肯定了业务团队的执行能力,并表示外卖业务快速发展仅几十天,许多运营动作和系统能力仍然在建设和持续优化中,包括跨品类拉动功能等。 许冉强调了外卖业务对京东整个生态体系的重要作用。她称,外卖对京东是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业务,当然在短期内会有一定投入。同时京东相信随着规 模增长,外卖业务将逐渐释放规模效应并改善效率。更关键的是,外卖业务在京东整个生态中,与即时零售、核心电商零售业务以及物流业务都有巨大协同 价值。在用户流量、购物频次、跨品类购物等方面,都可以为平台带来增量贡献。同时,在配送运力、技术、数据等方面也可以提升效率和降本。 被问及外卖业务的中期目标时,许冉回应称在现阶段京东更关注用户和商家体验,当然公司也关注业务规模和ROI。她表示,外卖业务可以和京东现有的核 心业务产生巨大的协同价值,京东的目标是在中长期进一步提升京东整体生态的协同效应和运营能力,为长期的健康增 ...
万亿即时零售赛道,美团京东卷土重来,盒马NB能否守住领地?
搜狐财经· 2025-05-13 19:08
行业趋势 - 社区折扣店成为零售行业新焦点 多家零售巨头在2025年布局该领域以寻求增长点 [1] - 美团小象超市重启线下布局 以线上即时零售为核心补齐短板 [1] - 京东七鲜加速仓店建设 通过创新和资源整合实现业务重生 [1] 公司动态 - 联华华商集团在杭州森禾广场开设"联华富德"品牌首店 SKU达1200个 主打生鲜和食品 [1] - 叮咚买菜在无锡开设社区折扣店 主打性价比商品 解决前置仓模式感知度问题并开拓线下消费场景 [1] - 沃尔玛在深圳南山开设新德家园店 结构近乎1:1复制盒马NB和奥乐奇模式 [1] - 盒马宣布全年盈利 旗下盒马NB成为重要推手 [1] 盒马NB运营分析 - 采用"自营+加盟"双轨制运营模式 通过社群裂变和私域运营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 [2] - 依托全球直采资源采购高性价比商品 通过调整采购规格降低成本和损耗 [2] - 与大数据平台协作实现"数据-决策-执行"闭环 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 业务表现 - 盒马NB成立两年开设234家门店 单店年销售额达4500万元 [1] - 精准定位人口密集社区 满足居民日常高频需求 [2] 竞争格局 - 美团依托本地生活生态和流量入口 在社区折扣店领域存在后来居上机会 [4] - 京东通过外卖体系和七鲜超市加速拓展即时零售领域 [4] - 盒马凭借成熟商品体系和品牌认知暂处领先地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