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块链
icon
搜索文档
优化大数据平台,打造食品安全共治体系
新华日报· 2025-11-04 14:42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正从政府单一监管转向社会共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要求此转变 [1] -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构建多方参与、协同联动的食品安全信息化体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1] - 行业目标是通过信息化实现食品安全治理的信息互通、监管互动与资源共享,驱动高质量发展 [1] 当前行业挑战与平台制约 - 数据孤岛问题突出,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间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机制缺失,导致数据碎片化 [2] - 现有平台数据资源体量庞大但多为堆砌冗杂信息,难以转化为有决策价值的食品安全情报 [2] - 平台治理效能较低,功能设计缺乏对数据的深度理解与人性化感知,难以实现数据整合挖掘的全景展现和细粒度感知 [2] - 面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线上食品安全等新问题时,现有平台时常陷入治理失灵的窘境 [2] 行业解决方案与技术路径 - 构建全链条智能监管网络平台,建立统一数据编码规则,打通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数据接口,实现信息全程可溯 [3] - 引入AI模型进行风险预测(如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超标),实现食品安全的智能分析与动态预测 [3] - 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食品安全数据的不可篡改,实现食品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 [3] 行业生态系统构建 - 政府部门负责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统一技术标准,横向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纵向打通上下级数据通道,推动跨部门一网统管平台建设 [4] - 食品生产企业通过接入大数据平台实时上传原料采购、生产等数据,并利用平台反馈优化供应链管理 [4] - 公众通过扫码查询、投诉举报、在线评价等方式参与治理,同时探索吹哨人保护制度鼓励内部曝光违规行为 [4] - 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等提供数据验证与技术研发支持 [4] 行业支持体系与发展举措 - 将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建设纳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考核范畴,设立专项资金支持 [5] - 高等院校应开设食品安全与数据科学交叉学科,企业应开展数字化技能培训,以加快培育复合型人才 [5] - 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通过试点探索跨省市食品安全数据互通模式 [5] - 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电子数据法律效力及隐私保护边界 [5] 行业转型目标与价值 - 优化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是驱动食品行业向优对标、推动监管从传统向智慧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6] - 平台能汇聚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智慧,实现全链条全系统追溯及全流程可视化 [6] - 最终形成风险早发现、问题准溯源、责任可追究的智慧治理新格局 [6]
突然大跌!两大变数,闪现!
券商中国· 2025-11-04 11:55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异动 - 11月4日早盘,港股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一度大幅杀跌近17% [1][3] - 该股在今年6、7月份的行情中,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上涨近600%,但随后开启持续调整 [1][3] - 股价大跌的同时,南向资金在过去一个月持续净减持该股超过7100万股,其中10月27日单日减持超2500万股 [1][4] 券商板块整体表现 - 受国泰君安国际拖累,港股中资券商股板块指数大跌超4% [1][5] - A股券商板块亦明显受压,大部分个股杀跌,板块指数一度跌近1% [1][5] 市场环境与潜在诱因 - 虚拟货币市场全线崩跌,引发市场对区块链概念股的担忧,相关个股如金涌投资跌超10%,美图公司、众安在线等纷纷下挫 [1][6] - 全球市场出现“杀高位资产”迹象,同日韩国综合指数跌幅扩大至2%,现代重工跌近7%,SK海力士跌超5% [6] 券商行业基本面 - 香港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迎来66只新股,合计融资235亿美元,融资规模位居全球首位,新股数量及融资额分别同比上升45%和192% [8] - 内地42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合计4195.60亿元,同比增长17.02%,归母净利润实现1690.49亿元,同比增长62.38% [9] - 证券行业景气修复已扩展至投行、资管等多个领域,不再局限于经纪、自营等局部业务 [9]
中粮资本跌2.05%,成交额1.5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871.1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4 10:5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2.41元/股,成交额1.57亿元,换手率0.55%,总市值285.9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871.12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1713.55万元(占比10.88%),大单卖出4734.77万元(占比30.0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6.21%,近5个交易日下跌3.12%,近20日下跌9.15%,但近60日微涨0.81% [2] - 最近一次于9月17日登上龙虎榜,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83亿元,买入总计3.63亿元(占总成交额13.39%)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保险分部72.02%,信托分部15.30%,期货分部12.23%,其他0.46%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71.6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4.48%;归母净利润10.25亿元,同比减少19.7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0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50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3.41万户,较上期增加1.61%;人均流通股17178股,较上期减少1.58% [2] - 截至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339.88万股,较上期减少26.43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19.85万股,较上期减少21.30万股 [3] 行业与板块属性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多元金融-金融控股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央企金控、金融科技、区块链、中盘、信托概念等 [2]
润和软件涨2.14%,成交额16.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129.0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4 10:43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14%,报63.99元/股,总市值达509.62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16.47亿元,换手率为3.3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7.90%,近5日、近20日、近60日分别上涨4.07%、7.64%和21.06% [1]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7129.03万元,特大单及大单买卖活跃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7.19亿元,同比增长12.86%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7857.26万元,同比减少29.0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金融科技业务占比51.99%,智能物联业务占比34.71%,智慧能源信息化占比10.37%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涉及财税信息化、ERP概念等多个概念板块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3.35万户,较上期增加1.43%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629.40万股,较上期减少273.19万股 [3] -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307.41万股,较上期增加634.63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253.72万股,较上期增加298.28万股 [3] - 多家ETF基金位列十大流通股东,持仓变动显示机构资金活跃 [3]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2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李家超:香港已在全球舞台重拾光芒 将稳步扩大货币与固收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10:27
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4日,2025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历 经三年发展,香港已在全球舞台上重拾光芒,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香港动力"。他指出,香港正 持续强化竞争力,优化上市规则,稳步扩大货币与固收市场,并坚实金融基建,香港政府会继续支持发 展。 李家超提到,今年香港股票市场平均每日交易额超过320亿美元,较去年翻一番。今年前10个月香港有 80个IPO募资,总金额超260亿美元,IPO募资金额排名全球第一。 李家超指,为了保持这一步伐,香港积极推动许多改革,允许海外公司融资贸易风险管理提升效率,并 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我们决心将香港发展成为数字资产的全球中心,与监管者共同合作为未来做好准 备,目的是保证数字资产在未来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除了牌照,香港还有沙盒项目,使金融科技应用 能够在受控环境中进行测试。 早前香港发布"固收及货币市场路线图",为下一代金融基建作准备,李家超希望扩展人民币业务,成为 全球最大跨境人民币市场。李家超称,香港亦正积极搭建全球黄金交易市场,并借力AI与区块链技术 降低交易成本,赋能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发展。在家族办公室方面,香港凭借相关优惠 ...
清华五道口:ESG数据资产化:风险与治理白皮书(2025)
搜狐财经· 2025-11-04 10:07
报告核心观点 - ESG数据资产化是将分散、非结构化的ESG相关数据转化为产权明确、价值可量化、可流通交易数字资产的过程 [1] - 该过程是数字经济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旨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赋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1][3] - 其核心经济意义在于提升资产定价效率、吸引长期资本、催生绿色金融创新、赋能供应链管理及服务政府监管 [1] 宏观逻辑与时代背景 - 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是驱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引擎 [23] - 中国“双碳”目标引领绿色金融新范式,要求金融体系具备识别和管理环境气候风险的能力,高质量ESG数据是基础 [24] - ESG从合规要求转变为价值创造引擎,例如ESG评级较高的企业债券发行利率平均可降低16.8个基点 [25] - ESG数据资产化可提升资产定价效率、增加投资者信心、创新金融产品、赋能供应链管理并服务政府监管 [28][29] 政策环境与国际趋势 - 国内ESG信息披露政策已完成从自愿指引到强制规范的转型,例如证监会要求特定上市公司强制披露ESG信息 [33] - 国际层面形成欧盟CSRD(双重实质性)、美国SEC气候规则(单一实质性)和ISSB准则(全球基准)三大框架并存的格局 [34] - 全球政策趋势呈现从分散到统一、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呈现、从末端总结到全流程融合的特点 [2][35] - 中国需构建既与国际标准接轨又能展现中国特色的ESG披露与数据治理体系,例如纳入“双碳”目标落实等指标 [36] 技术架构与实现路径 - ESG数据资产化全生命周期涵盖数据源汇集、采集预处理、治理质控、分析建模、服务应用五个阶段 [38][39] - 隐私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是关键技术支撑,分别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信存证与追溯、海量数据处理与价值挖掘 [2][40] - 可构建分层解耦的“可信数据流通平台”,通过可信数据空间促进多方参与者在数据安全下的共享与协作 [41][44][47] 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 - ESG数据资产化风险可归纳为数据质量风险、技术与安全风险、合规与法律风险、市场与应用风险四大类 [49][50] - 数据质量风险是高频核心风险,主要包括数据漂绿(企业选择性披露或伪造ESG信息)等 [51]
每日投资策略-20251104
国都香港· 2025-11-04 10:0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6,158.36点,单日上涨251点或0.97%,重返两万六关口、10天线及50天线之上 [2][3] - 国企指数收报9,258.73点,上涨90点或0.98%;红筹指数收报4,105.71点,上涨0.98%;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922.48点,上涨14点或0.24% [2][3] - 大市全日成交额达2,286.76亿元,北水净流入54.72亿元 [3] - 88只蓝筹股中62只上升,友邦保险上涨6%至79.95元,万洲国际上涨4.7%至7.81元 [4] - 石油股及内银股为升市支柱,中海油上涨3.5%,中石油上涨3.4%,中石化上涨1.9%;建行上涨3.1%,工行上涨2.5%,中行上涨2.5% [4] 宏观与行业动态 - 港产Web3独角兽安拟集团拟通过反向合并方式于纳斯特上市,交易完成后其股东将持有新公司约95%股份,业务涵盖数字资产投资与服务、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等 [7] - 证监会发布新指引,准许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与关联海外平台合并交易指示,并准许向专业投资者发售不具备12个月往绩纪录的虚拟资产 [9] - 中国财政部新设债务管理司,负责政府内债及外债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监测监管以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10] 上市公司要闻 - 小鹏汽车10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42,013辆,按年增长76%,创下单月交付新纪录;今年首10个月累计交付35.52万辆,按年增长1.9倍 [11] - 招金矿业与蚂蚁数科旗下SigmaLayer订立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基于区块链及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海外黄金资产数字化与通证化 [12] - 莎莎国际预计截至9月底的中期股东应占盈利为4,850万至5,050万元,按年上升50%至56%,主要得益于港澳旅客量增长及营销策略成功 [13] - 巨星传奇通过产业基金认购韩国艺人经纪公司Galaxy不超过7%的已发行股本,出资800万美元,合作范畴包括艺人IP及衍生品开发等 [14]
金冠股份涨2.05%,成交额2697.4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6.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09:5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05%,报4.49元/股,总市值37.03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2697.44万元,换手率0.74%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6.23万元,其中大单买入265.12万元(占比9.83%),卖出331.35万元(占比12.28%)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90%,近5个交易日上涨2.28%,近20日上涨0.45%,但近60日下跌14.15%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18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4441.54万元,买入总计7253.32万元(占总成交额18.36%),卖出总计2811.78万元(占总成交额7.12%)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及锂电池隔膜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8.25%,环网柜21.84%,高低压成套开关柜17.39%,箱式变电站14.74%,充电桩制造及场站运营业务9.09%,其他8.28%,储能业务0.43% [1]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减少13.41% [2] - 2025年1-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054.75万元,同比减少323.73%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74万,较上期减少1.10% [2] - 截至9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22053股,较上期增加1.1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56.72万股,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 [3]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821.39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网自动化设备 [2]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区块链、小盘、大数据、快充概念、低价等 [2]
TCL智家涨2.09%,成交额4781.1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1.1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4 09:50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09%至11.26元/股,成交额4781.14万元,换手率0.40%,总市值122.0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1.19万元,其中大单买入809.46万元(占比16.93%),大单卖出950.65万元(占比19.88%) [1] - 公司股价近期表现强劲,近5个交易日上涨15.84%,近20日上涨15.72%,近60日上涨9.75%,但年初至今仍下跌14.18%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43.46亿元,同比增长2.87%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9.77亿元,同比增长18.45%,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冰箱、冷柜占比84.92%,洗衣机占比14.37%,其他业务占比0.72%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62万户,较上期减少2.23%,人均流通股增至29971股,较上期增加2.2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937.18万股,但相比上期大幅减少1705.53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已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分类 - 公司全称为广东TCL智慧家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1日,于2012年4月1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冰箱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白色家电-冰洗,概念板块包括跨境电商、金融科技、家用电器、区块链、出海概念等 [1]
150亿美元比特币被查扣,加密货币还“密”吗?
环球网· 2025-11-04 09:21
案件核心信息 - 柬埔寨跨国网络赌博集团太子集团董事长陈志被控参与电信诈骗和洗钱,其持有的12.7万多枚比特币被美国政府没收,价值约150亿美元,此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加密货币查扣案 [5] - 新加坡警方亦查封了陈志及其同伙总值逾1.5亿新元(约合人民币8.2亿元)的资产,包括房产和金融资产等 [13] 加密货币的匿名性与安全性 - 比特币因其匿名性成为全球地下业务的热门资产,但此次没收案引发了对加密货币“安全性”的质疑 [6] - 加密货币的安全性格局被打破,多起案件表明加密资产并非不能被监管,其安全性最终取决于加密强度,攻击者或执法部门可利用密钥生成或操作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控制资产 [12] - 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与跨境流动性对传统地理边界管辖规则构成巨大挑战 [13] 资产没收的技术细节 - 美国司法部在陈志的起诉书中列出一家与他洗钱行动有关的比特币“挖矿”企业Lubian公司,陈志通过该企业洗白诈骗所得比特币 [6] - 2020年12月,Lubian公司超过12.74万枚比特币“被盗”,链上分析表明这些比特币在2024年7月被合并,美国链上智能平台阿卡姆智能公司发现其来源,使美国政府能将这些比特币定性为陈志所有 [6] - 要没收加密货币需获得其钱包密钥,陈志的25个比特币钱包密钥是使用弱伪随机数生成器生成的,比较脆弱 [7] 历史类似案件 - 此次并非首起加密货币被查扣案件,2020年一名黑客从暗网毒品市场窃取的价值10亿美元的比特币被美国政府没收 [8] - 2021年,美国最大输油管道运营商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支付的价值440万美元的比特币赎金被美国司法部成功追回大部分 [8] - 2022年,来自纽约的一对夫妇被没收了9.5万枚比特币,价值约为36亿美元 [8] - 2024年9月,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钱志敏在英国认罪,其持有的价值约67亿美元的6.1万枚比特币被英国警方没收 [8] 加密货币的监管与挑战 - 加密货币并非在所有国家都合法,其供应量上限为2100万枚,稀缺性造就价值,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900万枚比特币被挖掘 [9][10] - 加密货币钱包有托管钱包以及非托管钱包之分,非托管钱包需用户管理自己的密钥,丢失密钥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损失 [10] - 比特币最终要与现实世界连接,通过交易所与实体世界产生连接,而主流比特币交易所是中心化的,接受相关政府在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等方面的监管 [11] - 全球金融体系监督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警告,各国在实施加密货币监管规则方面存在“重大差距和不一致”,这可能“对金融稳定和弹性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发展构成风险” [15] 国际管辖权争议 - 美国在该案中主张的管辖权是其“长臂管辖”做法在数字时代的典型延伸,在国际法层面存在主权冲突和程序正当性不足的争议 [13][14] - 案件主要犯罪行为地与嫌疑人国籍国均为柬埔寨,依据属地和属人管辖原则,柬埔寨拥有优先管辖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