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AI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Q1营收、净利超预期 新业务收入增18.1%但亏损翻番
华尔街见闻· 2025-05-13 17:58
核心财务表现 - 总收入301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8% 超出市场预期2894.4亿元 [2] - 净营收3010.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 [2] - 经营利润105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77亿元增长36% [2] - 调整后EBITDA 13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 超出预期126.4亿元 [2] - 调整后每ADS收益8.41元人民币 高于预估7.09元 [2] 业务分部收入 - 京东零售收入2638.4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3% [3][4][7] - 京东物流收入469.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5% [3][7] - 新业务收入57.5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1% [6][7] - 分部间抵销154.83亿元人民币 [3] 盈利能力分析 - 京东零售经营利润率4.9% 较去年同期4.1%提升0.8个百分点 [4][7] - 京东物流经营利润率0.3% 较去年同期0.5%下降0.2个百分点 [7] - 新业务经营利润率-23.1% 较去年同期-13.8%下降9.3个百分点 [6][7] - 集团调整后运营利润率3.9% 高于去年同期3.4%和预估3.54% [2]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4.6% 高于去年同期4.1%和预估4.07% [2] 战略举措与业务发展 - 与小米等数码品牌深化战略合作 围绕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开展合作 [4] - 线上首发莱珀妮 Crocs Massimo Dutti等时尚品牌商品 [4] - 推出出口转内销计划 目标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商品 [4] - 京东物流开通深圳至曼谷国际航线 华沙2号仓投入运营 [4] - 外卖业务融入生态系统 丰富地理位置商品供给和配送网络 [5] - 京东健康在医疗AI领域取得多项进展 [8] 股东回报与市场反应 - 4月份完成年度股利派发 [3] - 一季度继续执行股票回购计划 [3] - 财报发布后美股盘前下跌近4% [3]
京东健康一季度经营盈利10.71亿元,同比增长119.8%
智通财经· 2025-05-13 17:31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达166.4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5% [1] - 经营盈利10.7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9.8% [1] 药品与健康产品业务 - 线上首发多款创新药品包括辉瑞泰泽纳、Esteve利舒仁、银诺医药怡诺轻及健民集团龙牡小儿紫贝宣肺糖浆 [1] - 与汤臣倍健、燕之屋、乐福思等企业深化产品创新及数智化供应链合作 [1] - 与全球近50个品牌达成2025年新品合作意向 强化"新特药全网首发第一站"定位 [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发布"AI京医"产品体系 实现智能诊疗辅助及AI医生/药师/营养师服务功能 [2] - "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于2025年2月启动开源 成为国内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垂类大模型 [2] - 互联网医院超80%医生问诊单使用AI服务 AI营养师服务满意度达91% [2]
鱼跃医疗:5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12 15:15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将在呼吸治疗、血糖管理及POCT、家用健康检测、急救等方向重点发力,并积极扩展海外市场[3]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AI战略布局,完善研发管线计划[2] - 已布局AI相关业务,包括后端研发和前端应用,董事长特殊阶段全勤投入AI项目[18] - 2024年研发创新与市场拓展投入导致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26%[25][31] 产品与业务发展 -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板块2024年受高基数影响增速放缓,但已回归常态化发展轨道,制氧机占比最大[4][30] - 血糖管理及POCT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0.20%,正在研发动态血糖、乳酸等无创监测产品[20][26] - 家用健康检测板块中电子血压计占比大,2024年实现双位数增长,近期推出房颤血压双测机等新品[30] - 海外营收占总营收12.54%,东南亚、欧洲、南美为主要增长引擎,美国市场占比小[26]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75.66亿元,净利润18.06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24.36亿元(同比+9.17%),净利润6.25亿元(同比-5.26%)[19][31] - 机构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区间为19.54亿-23.41亿、22.03亿-27.03亿、24.70亿-31.04亿[34] - 商誉余额11.0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不到7%,减值风险可控[9] - 近90天20家机构给出评级,18家买入,2家增持,目标均价45.47元[32] 并购与国际化 - 并购Inogen部分股权,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以推动呼吸治疗业务发展[28] - 海外属地化建设完善,计划强化东南亚、欧洲、南美市场,并挖掘中东、非洲等区域机会[26] - 拥有成熟投资并购团队,通过标的选择、交易执行和投后整合实现业务增长[9] 行业与竞争 -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被公司充分看好,尤其在高端器械领域将持续投入[8][29] - CGM产品国内渗透率低,公司Anytime5系列实现技术突破,有望推动市场普及[26] - 对标全球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目标进入家用医疗健康市场全球前三强[7]
医药行业周报:美股医疗AI龙头股价反弹,关注AI快速落地的企业
德邦证券· 2025-05-11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发展带动AI医疗全面普及,大量医疗企业接入AI模型摸索应用,拥有大量底层病人数据、医保数据的企业有应用落地空间,AI制药继续升级,同时关注创新药及其产业链技术革新与BD潜力、有业绩且基本面出现拐点的企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注美国AI龙头增长后的国内映射机会 Tempus、Grail等美股医疗AI龙头股价反弹 - 近一个月(4.10 - 5.10),Tempus、Grail、Doximity、Hims & Hers Health股价反弹程度分别为65%、65%、17%、99%,AI医疗受关注 [5][8] - Tempus 2024年Q4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5.9%,2025年Q1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75.4%,环比增长27.4%,截至2024年底平台积累超250PB数据,合同储备价值达9.4亿美元,AI业务推进 [9] - Grail 2024年收入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Galleri检测收入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全年售出13.7万份,约占总收入86%,2025年2月扩大与Quest Diagnostics合作 [10] 建议关注 - 润达医疗与华为AI模型深度合作,AI应用多点开花,截至2024年底为80余家医院提供AI数字化解决方案,发布“墅智健康”大模型1.0,与太平保险推出数智化乳腺癌健康管理产品,与美年健康合作打造AI机器人“健康小美”,与广西柳药在多领域合作 [5][12][13] - 医脉通是中国领先在线专业医师平台,截至2024年6月30日注册执业医师超400万,覆盖率88%,2018 - 2024年参与付费点击医师数和付费点击次数CAGR分别为24.9%和42.3%,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37.3%和67.7%,开发三个AI产品建立多维AI产品矩阵 [5][16][17] 医药板块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2025.5.6 - 2025.5.9)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1.01%,跑输沪深300指数1.0%,排名第26位;2025年初至今上涨1.19%,跑赢沪深300指数3.44%,排名第15位 [32] - 医药子板块中,医疗器械II涨幅1.67%、中药II涨幅1.52%、生物制品II涨幅1.06%、医药生物涨幅1.01%、化学原料药涨幅0.76%、化学制剂涨幅0.60%、医疗服务II涨幅0.54%、医药商业II涨幅0.36% [36] - 截至2025年5月9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为32.3,较前一周上涨0.6,较年初上涨2.2,排第11 [38]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成交额2872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5.3%;年初至今成交额60140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5.1% [40][43]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416支个股中,304支上涨,96支下跌,16支持平,涨幅前五为常山药业(23.59%)、香雪制药(19.64%)、南华生物(16.46%)、交大昂立(15.18%)、爱朋医疗(14.81%) [44] 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 下周无医药新股上市 [46]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3.7%,较恒生指数跑输5.4%;2025年初至今上涨24.3%,较恒生指数跑赢10.3% [50]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210支个股中,80支上涨,99支下跌,31支持平,涨幅前五为中国生物科技服务(36.8%)、远大医药(26.0%)、金威医疗(19.0%)、华康生物医学(18.3%)、中国再生医学(14.3%) [53]
鱼跃医疗(002223) - 002223鱼跃医疗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互动记录表20250509
2025-05-11 19:22
研发投入 - 公司将在重点产品方向持续加大投入,进行AI战略布局,根据中长期战略和年度计划决定研发投入预算 [1] - 公司有完整产品研发管线和成熟研发团队,在呼吸治疗、血糖管理及POCT、家用健康检测、急救等战略产品方向不断推出有竞争力新品,在产品设计、研发流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新产品注册方面加大投入 [7] - 公司在选定的产品赛道上将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2] 盈利增长点 - 公司将在呼吸治疗、血糖管理及POCT、家用健康检测、急救等方向重点发力,积极扩展海外市场 [2] AI领域布局 - 公司积累26年临床经验,针对特定人群打造医疗级别的穿戴设备 [2] - 公司已布局AI相关业务,如后端研发、前端应用等 [7] 业务板块情况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板块 - 2024年同比增速受2023年高基数影响,目前业务逐步回归常态化发展轨道 [2] - 主要产品包括制氧机、呼吸机、雾化器等,制氧机所占比重最大,近期推出创新产品,市场地位引领国内市场,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12] 家用健康检测解决方案板块 - 主要包括电子血压计、红外测温仪、胎心仪等检测产品,电子血压计占比较大,2024年度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近期推出新品优化产品结构与客户体验 [13] 血糖管理及POCT解决方案业务板块 - 2024年产品持续迭代升级,营收规模同比增长40.20%,最新一代CGM Anytime5系列在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重大突破 [11] 海外市场 - 海外各区域布局正逐步完善,有信心延续良好态势,外销产品主要包括制氧机、呼吸机、血压计、血糖检测、雾化器、轮椅等,未来将丰富海外产品矩阵 [2][11] - 2024年度海外营收占公司总营收12.54%,销往美国占比少,东南亚、欧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是海外业务成长重要引擎,公司关注政策并构建风险管控体系与预案 [11] 财务情况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5.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6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3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5亿元 [8] - 公司目前商誉余额占公司总资产比例不到7%,且构成商誉主体的业务健康,减值风险可控 [4] - 2024年营收和利润较2022年仍保持一定增长,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主要是战略性加大研发创新与市场拓展投入 [8][11]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新愿景是进入全球家用医疗健康市场前三强,通过有机增长和并购双轮驱动努力实现目标 [3][6] - 公司对标全球范围内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3] 其他问题 - 公司成长历史中积累丰富并购整合经验,有信心通过投资并购实现业务增长 [4] - 品牌力是公司发展核心之一,卓越产品力、优质服务是强化品牌力重要途径 [4] - 公司将结合战略、行业发展以及团队情况综合考量新的股权激励计划 [6] - 公司将合理统筹资金,如有股份回购等计划将按法规履行程序与义务 [6] - 公司眼科板块在布局人才阶段,会关注市场动态 [10]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已披露《市值管理制度》,将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10]
医药行业周报:美股医疗AI龙头股价反弹,关注AI快速落地的企业-20250511
德邦证券· 2025-05-11 18: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发展带动AI医疗全面普及,大量医疗企业接入AI模型摸索应用,拥有大量底层病人数据、医保数据的企业及AI制药公司有应用落地和升级空间,同时建议关注创新药及其产业链技术革新与BD潜力、有业绩且基本面出现拐点的企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注美国AI龙头增长后的国内映射机会 Tempus、Grail等美股医疗AI龙头股价反弹 - 近一个月(4.10 - 5.10),Tempus、Grail、Doximity、Hims & Hers Health股价反弹程度分别为65%、65%、17%、99%,AI医疗受持续关注 [5][8] - Tempus 2024年Q4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5.9%,2025年Q1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75.4%,环比增长27.4%,截至2024年底平台积累超250PB数据,合同储备价值达9.4亿美元,AI业务加速推进 [9] - Grail 2024年收入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Galleri检测收入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全年售出13.7万份,约占总收入86%,2025年2月宣布扩大和Quest Diagnostics的合作 [10] 建议关注 - 润达医疗与华为AI模型深度合作,AI应用多点开花,截至2024年底为80余家医院提供AI数字化解决方案,发布杭州市拱墅区“墅智健康”大模型1.0,与太平保险推出数智化乳腺癌健康管理产品,与美年健康合作打造AI机器人“健康小美”,与广西柳药在多领域合作 [5][12][13] - 医脉通是中国领先在线专业医师平台,截至2024年6月30日注册执业医师超400万,覆盖率88%,2018 - 2024年参与付费点击医师数和付费点击次数CAGR分别为24.9%和42.3%,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37.3%和67.7%,开发三个AI产品建立多维AI产品矩阵 [5][16][17] 医药板块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2025.5.6 - 2025.5.9)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1.01%,跑输沪深300指数1.0%,排名第26位;2025年初至今上涨1.19%,跑赢沪深300指数3.44%,排名第15位 [32] - 医药子板块中,医疗器械II涨幅1.67%、中药II涨幅1.52%、生物制品II涨幅1.06%、医药生物涨幅1.01%、化学原料药涨幅0.76%、化学制剂涨幅0.60%、医疗服务II涨幅0.54%、医药商业II涨幅0.36% [36] - 截至2025年5月9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为32.3,较前一周上涨0.6,较年初上涨2.2,排第11 [38]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成交额2872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5.3%;年初至今成交额60140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5.1% [40][43]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416支个股中,304支上涨,96支下跌,16支持平,涨幅前五为常山药业(23.59%)、香雪制药(19.64%)、南华生物(16.46%)、交大昂立(15.18%)、爱朋医疗(14.81%) [44] 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 下周无医药新股上市 [46]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3.7%,较恒生指数跑输5.4%;2025年初至今上涨24.3%,较恒生指数跑赢10.3% [50]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210支个股中,80支上涨,99支下跌,31支持平,涨幅前五为中国生物科技服务(36.8%)、远大医药(26.0%)、金威医疗(19.0%)、华康生物医学(18.3%)、中国再生医学(14.3%) [53]
鱼跃医疗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5-10 08:52
业务板块表现 -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板块以制氧机为主力产品 近期推出第三代睡眠呼吸机、大流量便携式制氧机和轻音雾化器等创新产品 持续引领国内市场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1] - 家用健康检测解决方案板块中电子血压计占比较大 2024年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并推出房颤血压双测机等新品优化产品结构 [1] - 血糖管理及POCT解决方案业务板块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0.20% 最新一代CGM Anytime5系列在关键技术指标实现突破 [4]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5.66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6亿元 [9]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4.36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5亿元 [9] - 海外营收占总营收12.54% 主要来自东南亚、欧洲、南美等地区 美国市场占比较少 [5] 研发与产品 - 在呼吸、血糖、检测、急救等战略产品方向持续推出新品 布局动态乳酸、血酮等无创血糖监测产品研发 [6][8] - 已全面布局AI相关业务 包括后端研发和前端应用 计划打造医疗级穿戴设备 [10][19] - 拥有完整产品研发管线和成熟团队 采取多项措施招募和留住关键研发人才 [10] 海外战略 - 通过海外属地化建设和投资并购双引擎构建全球营销体系 目标成为全球家用医疗器械领先品牌 [5] - 在东南亚、欧洲、南美已形成规模收入 持续挖掘中东、非洲、独联体等区域机会 [5] - 针对美国高关税政策已构建风险管控体系 部分涉及残障人士产品在特殊清单 [9][16] 发展战略 - 通过有机增长+并购实现2030年全球家用医疗健康市场前三强的愿景 [10][13] - 持续加强呼吸、血糖、家用检测、急救等重点产品方向投入 同时扩展海外市场 [10][23] - 目前商誉余额占总资产比例不到7% 减值风险可控 [14] 市场表现 - 家用赛道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 品牌力是公司发展核心之一 [14][15] - 对标企业包括雅培、德康、瑞思迈等全球巨头 [16] - 市盈率被低估 现阶段资金主要安排为研发投入和并购 [12][17]
巴菲特唯一错过的板块?今年涨幅超过30%,创新药成为基金一季报增持“香饽饽”
证券之星· 2025-05-07 20:32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32.83%,大幅跑赢恒生科技指数的17.37% [1][3] - A股医药健康主题基金中70.12%实现正收益,43只基金涨幅超20%,9只涨幅超40% [4] - 工银成长精选基金A/C类份额分别上涨22.36%和21.12%,工银新经济基金涨幅超33% [4] 创新药成为领涨主力 - 港股恒生生物科技指数过去一年上涨39.35%,最大涨幅达49.97%,A股生物科技指数上涨21.79% [7] - 创新药板块受益于AI技术突破,DeepSeek大模型推动医疗行业智能化升级 [6][7] - 多家医疗领军企业接入DeepSeek技术,加速本地化部署以提升竞争力 [7] 机构持仓动态 - 国家队增持医药主题ETF,中央汇金增持易方达沪深300医疗卫生ETF 3.1亿份,新晋永赢医疗器械ETF前十大持有人 [9] - 工银瑞信、易方达、富国旗下医药主题基金获企业年金计划增持,国寿大手笔增持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 1亿份 [10] - 谭冬寒管理的工银医药健康A基金新进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为十大重仓股,梁福睿大幅加仓泽璟制药、信达生物 [13] 政策与行业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药品价格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12] - 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活跃,国内药企与国际药企达成多项合作,预计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达2.3万亿元 [12] - 医保局优化集采政策,创新药公司基本面改善,龙头公司实现扭亏盈利 [15] 基金经理观点 - 赵蓓认为中国创新药产业链已处于全球领跑位置,工银前沿医疗基金超配创新药板块获得超额收益 [7][8] - 谭冬寒指出创新药估值仍合理,政策转向和海外授权预期将推动结构性行情 [15] - 葛兰持续看好创新药械及消费医疗,周思聪认为2025年是创新药收入放量元年 [16] 创新药指数投资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基日以来累计收益率31.45%,年化4.61%,前十大重仓股占比68.67% [17][18] - 港股通医药指数聚焦创新药研发生产,中证港股通创新药产业指数覆盖A股创新药产业链公司 [17] - 跟踪创新药的ETF产品包括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217)、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等 [18]
创业慧康(300451):区域卫生有望迎需求加速释放
华泰证券· 2025-04-28 15: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6.75 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5 年一季报营收 2.90 亿元同比降 22.67%,扣非净利润亏损 0.28 亿元,主要因子公司出售和订单不足;医疗信息化业务新增订单企稳,新签 8 个千万级订单;随着医共体信息化需求转暖和医院拥抱 AI,业务有望恢复增长,25 年商誉减值压力减轻盈利有望恢复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情况 - 2025Q1 毛利率 55.12%同比增 3.51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分别为 7.76%/19.65%/27.30%,同比变动 -0.97/3.23/9.1pct;三费合计绝对额与去年变化不大,费用率增加因收入下滑;财务费用大幅上升因大额存单到期利息收入减少;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 24.16%,经营质量提升 [2]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6.07/18.21/20.71 亿元;2025 - 2027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33/1.83/2.65 亿元,同比变动 176.77%/37.16%/45.00% [5][7] 业务发展 - 一季度将 DeepSeek 大模型与医疗场景结合,实现 BsoftGPT 平台系统与大模型对接并推出一体机产品,覆盖数十个医疗场景;积极拓展 BsoftGPT 生态圈,与多方合作推广医学大模型;多年积累的医院客户资源优势有望转化为医疗 + AI 竞争优势,看好院端 AI 产品落地潜力 [3] - 2025 年 3 月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印发通知要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基于省统筹平台;公司建设的江西省基层智医系统是全国首个省级集中部署基层医疗一体化系统,覆盖省内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省数据互联互通;作为区域卫生信息化龙头厂商,覆盖 370 + 区域公共卫生客户,政策出台有望带动订单加快增长 [4] 估值相关 - 参考可比公司 Wind 均值 4.8 倍 25PS,考虑公司 Hi - HIS 新产品加速推广,给予公司 6.5 倍 25PS,维持目标价 6.75 元 [5] 基本数据 - 截至 4 月 25 日收盘价 5.39 元,市值 83.5 亿元,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6.54 亿元,52 周价格范围 3.10 - 8.03 元,BVPS 2.84 元 [9] 可比公司估值 | 证券简称 | 证券代码 | 股价(元) | 市值(亿元) | 2025E 营业收入(亿元) | 2026E 营业收入(亿元) | 2025E PS(倍) | 2026E PS(倍) | | --- | --- | --- | --- | --- | --- | --- | --- | | 卫宁健康 | 300253 CH | 9.32 | 206 | 36.51 | 42.70 | 5.6 | 4.8 | | 嘉和美康 | 688246 CH | 28.50 | 39 | 9.16 | 11.11 | 4.3 | 3.5 | | 久远银海 | 002777 CH | 16.83 | 69 | 15.45 | 17.58 | 4.4 | 3.9 | | 平均 | | | | | | 4.8 | 4.1 | [13] 盈利预测 | 项目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 | 1,616 | 1,423 | 1,607 | 1,821 | 2,071 | | +/-% | 5.81 | -11.96 | 12.97 | 13.33 | 13.68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 | 36.69 | -173.52 | 133.21 | 182.71 | 264.93 | | +/-% | -13.95 | -572.96 | 176.77 | 37.16 | 45.00 | |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 | 0.02 | -0.11 | 0.09 | 0.12 | 0.17 | | ROE (%) | 0.98 | -3.74 | 2.92 | 3.87 | 5.32 | | PE (倍) | 227.59 | -48.12 | 62.68 | 45.70 | 31.52 | | PB (倍) | 1.81 | 1.89 | 1.83 | 1.77 | 1.68 | | EV EBITDA (倍) | 45.17 | -151.86 | 28.68 | 21.85 | 16.37 | [7]
润达医疗20250427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润达医疗、问达医疗 - 行业:医疗行业、医疗AI行业、IVD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业绩 - 2024年问达医疗营收80.12亿元,同比降约9%,归母净利润5528万元,同比降约80%,因宏观经济和行业政策使检验市场需求放缓,且固定开支和AI业务投入增加[3] - 2025年一季度问达医疗营收16.6亿元,同比下滑19.8%,归母净利润亏损6926万元,因收入下滑、毛利率降近6个点、服务成本和折旧未减、AI业务投入增加[4][5] 主营业务 - 核心服务型业务中,集约化区检中心营收24.45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2024年底客户432家,同比增23家;工业板块营收4.42亿元,同比降21%,因质控系列产品不再纳入报表,但糖化血红蛋白等自产产品仍增长[3][4] - IVD行业集采今年下半年体现效应,持续时间可能更长,润达业务基材品类一半已集采,一半在实施中,主营业务承压需时间化解[8][9] AI业务 - 推出2.0版本大模型产品CDX良医小慧和华擎一体机,2024年底为80余家三甲医院提供数字化方案,2025年一季度末累计105家,一季度收入接近去年全年水平[2][4][5] - 联合多方推出医疗AI服务新模式项目,获国家数据局相关大赛奖项,在杭州拱墅区推广落地,今年将在更多地区复制[2][4] - C端推出小慧录密小程序,开发专病agent,部分产品在美年健康体检机构上线,与太平保险合作产品预计下半年推广销售[2][4] - AI业务增速快,一季度虽感受新需求但未完全反映在订单或收入中,在手订单充足,瓶颈在实施,不同规模医院实施周期不同[5][7] 现金流情况 - 2025年一季度现金流较2024年改善,因收入和业务规模放缓,且加强资金管理,减少上游应付账款,全年经营现金流预计保持稳健[11] 未来规划 - 聚焦集约化业务,每年预计拓展50 - 100家区域检验中心客户[19][20][21] - 加大AI产品迭代、市场教育和商业化拓展投入,产品形态持续迭代升级[18] - 今年计划拓展80 - 100家AI业务客户,目前单家医院价值量100 - 150万元,产品初期商业化,前两年亏损,当前毛利率60% - 70%,净利率取决于收入规模[22] 市场影响因素 -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IVD行业影响不显著,安徽和江西集采落地、医院资金紧张和医保控费等因素使降价趋势受关注[5] - 医疗AI是热门领域,但因医疗严肃性和数据基座问题,发展是长期过程[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公司计提各项信用减值及资产减值超一亿,2025年可能冲回量小于新计提量,影响较负面,未来支付改善后冲回量可能大于新计提量,对利润贡献更正向[23] - 公司AI医疗一体机主要收入源于软件端,目前主要与华为合作医院一体机项目,暂未明确与其他厂商合作计划[17] - 春节后推出的华大智能一体机需求旺盛,一季度落地客户多为去年四季度客户,今年一季度新客户预计二、三季度报表体现[14] - 公司AI医疗业务C端应用于体检、保险等场景,在杭州拱墅区进行区域类C端用户集成商业化探索[24] - 短期内侧重B端产品形成收入支撑开发,加强C端产品研发进度,先进入医院做好产品再实现销售收入[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