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
icon
搜索文档
这个全球首创,AI设计!
长江日报· 2025-09-05 08:59
公司研发突破 - 公司开发的全球首创AI设计MyD88抑制剂靶向免疫关键调节点MYD88蛋白 可治疗红斑狼疮 1型糖尿病 肿瘤及其他重大炎症疾病[1] - 该靶点因表面缺乏药物附着结构导致全球药企长期难以研发 公司通过AI量身定制特殊结构实现突破[1] - AI辅助设计的7款候选药已进入临床开发 其中一款进入临床二期 在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试验显示良好疗效 预计两年内有望正式上市[2] 行业技术发展 - 中国正实施人工智能+医药行动 发展AI辅助药物研发新范式[3] - 生物制造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关键引擎 展现出创造万亿级市场规模的潜力[3] - 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具有天然融合发展优势 AI赋能带来历史性机遇[3] 行业数据表现 - 2024年中国在研药物数量位居全球第2位 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5] - 湖北病理大数据库以170万张高精度数字切片(40倍光学/0.25μm分辨率)跃居全球第二 形成6类12项技术创新成果[5] - 该数据库深度整合病理大模型 持续赋能医疗机构[5]
联影医疗股价微跌 AI医疗解决方案展示应用成果
搜狐财经· 2025-07-31 00:41
股价表现 - 7月30日股价报137.01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3% [1] - 当日成交额5.15亿元 成交量37402手 振幅2.83%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041.7万元 [2] 业务动态 - 公司专注于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研发生产 产品涵盖磁共振成像系统、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等 [1] - 联影智能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AI医疗解决方案 [1] - 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开发脑转移瘤和骨转移瘤AI应用系统 已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 [1] - 开发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 可自动检出73种胸部常见异常 [1] 公司属性 - 所属医疗器械行业 [1] - 上海本地上市公司 [1]
联影智能多项AI医疗解决方案展示应用成果
证券日报· 2025-07-30 22:25
核心观点 - 联影智能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开发多项AI医疗解决方案 包括转移瘤AI应用 智慧诊室和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 已在400余家医院落地应用 并拓展至基层医疗及海外市场 [2][3][4] AI医疗解决方案应用成果 - 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自2018年起共创智慧诊室解决方案 在精准放疗和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合作 [2] - 联合开发脑转移瘤病灶智能检出AI应用 可自动显示病灶信息并生成影像所见 历时一年多研发 [2] - 基于脑转移瘤AI推出骨转移瘤AI应用 两套系统已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应用 [2] 智慧诊室场景应用 - 开发基于"中大肿瘤"经验的智慧诊室解决方案 AI深度赋能患者问诊场景 [3] - 预问诊环节通过数字人和文本对话方式 患者可互动描述症状并上传既往检查报告 [3] - 采用结构化语义识别技术自动识别纸质报告信息 按院内标准实现一键录入 [3] - 开发电子病历智能体 实时转写医患对话为文本并自动生成规范病历 [3] - 智能体可自动调取跨院患者的外院报告 为医生提供综合判断依据 [3] 精准医疗技术突破 - 2024年初与中山医院放射科合作 将胸部平扫CT作为一扫多查应用场景 锁定73种胸部异常病种 [4] - 收集超过40万份胸部CT影像数据 专家深度参与算法优化和产品设计全流程 [4] - 历时一年多研发出业界唯一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 可自动检出肺结节 骨折 肺气肿等73种异常 [4] - 诊断准确性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 市场拓展情况 - AI产品已进入基层医疗市场及海外市场 [4] - 中国医疗AI产品正打破地域与资源壁垒 在全球健康领域勾勒普惠医疗新图景 [4]
2025WAIC:大厂回归,医疗AI爆火出圈
36氪· 2025-07-30 08:55
行业趋势 - 医疗AI在WAIC 2025重新成为焦点 大模型技术推动行业复苏 互联网大厂和药械企业积极回归[1] - 医疗AI正沿着两条路径发展 一是AI体系化赋能医疗 二是从通用向垂直领域深化解决临床问题[1][2][6] 技术演进 - 大模型推动医疗AI从"节点式"应用转向"环节式"赋能 智能体能够自主规划执行系列行为并持续学习[2][3] - 智能体整合分散的AI应用 如腾讯健康"健康管理助手"整合体检全流程工具 改变用户从低频被动到高频主动的使用模式[3][4] - 医疗AI从全科服务向专病领域深化 京东健康"京医千询2.0"形成"三引擎+四模型"技术架构 实现拟人对话/可信推理/医学全模态突破[6][7] 企业动态 - 腾讯健康推出智能体"健康管理助手" 实现健康报告解读/风险分析/健康计划管理等整合功能[3] - 京东健康构建"AI医生+多专业服务角色智能体+专家医生智能体"矩阵 上线超500个专家医生智能体[7] - 联影智能推出全球唯一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 可自动检出73种胸部异常 AUC达94% 提升诊断效率25%[8][9] - 福鑫科创将AI应用于模拟患者场景和数据分析 通过数字人提升医师临床能力[4][5] 技术突破 - 京东健康"京医千询2.0"经过140个临床科室医生及百万级病案评测 具备反思机制和自适应能力[7] - 联影智能胸部智能体支持语音录入报告 在人机协同挑战中显著提升复杂病例诊断效率[9] - 医疗AI实现对文本/影像/检验数据等多模态数据的综合解析[7] 行业规范 - 蚂蚁集团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首个《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AI医生》标准体系 涵盖技术性能/隐私安全/数据治理/专科应用要求[12] - 标准制定推动医疗智能体进入系统化规范化阶段 为行业提供评估基准[12] 市场现状 - 国内医疗垂直大模型超过300个 绝大部分产品形态为智能体[12] - 互联网大厂凭借互联网基因快速打通C端应用 但商业化挑战仍未完全解决[13]
联影智能WAIC分论坛:医疗AI赋能肿瘤诊疗,智能体走进医疗多场景
IPO早知道· 2025-07-29 17:07
联影智能医疗AI技术进展 - 联影智能在WAIC 2025论坛上展示"技术无疆,全球共济"主题,汇聚产研、医、投各界嘉宾探讨医疗AI普惠路径 [2] - 公司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开发的脑转移瘤AI系统已在全国400多家医院落地,覆盖70%影像科工作量 [4][5] - 骨转移瘤AI应用同步推出,与脑转移瘤系统共同提升肿瘤诊断效率 [5] 智能诊室解决方案创新 - 联影智能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开发智慧诊室方案,通过AI预问诊系统实现纸质报告结构化录入,提升就诊效率 [6] - 电子病历智能体可实时转写医患对话并自动生成规范病历,支持跨院报告调取,减少重复检查 [6][7] 胸部CT一扫多查智能体突破 - 联影智能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开发的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覆盖73种胸部异常,基于40多万CT影像数据训练,平均AUC达94% [9][11] - 人机协同挑战显示AI辅助组诊断效率提升25%,实现图像-报告实时联动,医生工作模式从"写报告"变为"审报告" [8][9][12] - 该技术突破单病种小模型局限,可同步检出肺结节、骨折等多项异常,减少操作负担 [11] 未来研发方向 - 公司计划联合中山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机构研发腹部、脑部等全身多部位一扫多查智能体 [13]
产研医等业内人士共话医疗AI普惠路径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00:45
医疗AI技术发展 - 联影智能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开发脑转移瘤和骨转移瘤AI应用,已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1][2] - 脑转移瘤AI应用可智能检出病灶并自动生成影像报告,解决医生排查上百张磁共振图像的工作难题[1] - 骨转移瘤AI应用作为脑转移瘤AI的延伸产品,同样实现全国范围临床应用[2] 人机协同诊疗效果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测显示,AI辅助组医生诊断效率提升25%,8分钟完成影像诊断和报告撰写[2] - 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可一键检出肺结节、冠脉钙化等异常,医生仅需核实诊断即可生成报告[2] - 联影智能计划与多家医院合作研发腹部、脑部等全身多部位一扫多查智能体[3] 基层医疗AI应用 - 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与联影智能联合研发肺结核AI,实现快速检出疑似病例[3] - AI技术帮助基层医院解决肺结核筛查不及时问题,使患者就近享受优质筛查服务[3] - 在国家政策和援疆项目支持下,莎车县已构建包含高端设备、信息化和AI的系统性医疗能力[3]
AI医生抢滩登陆:3000亿医疗市场迎来重构时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9:14
人工智能大会展示 - 大会展示超过800家企业参展 3000余项前沿展品 包括40余款大模型 50余款AI终端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 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 [1] - AI辅助医生队通过智能体应用实现病灶精准检出与诊断报告同步生成 效率显著提升 [1]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预问诊AI智能体实现患者实时互动 支持个人信息收集与既往检查结果上传 [1] 医疗AI行业规模与渗透率 - 中国医疗AI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3000亿元 [3] - 2024年全国三甲医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覆盖率达92.6% 较五年前不足30%实现大幅提升 [2] 肿瘤诊疗AI应用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联影智能联合开发脑转移瘤与骨转移瘤AI应用 实现病灶智能检出与自动生成影像报告 已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 [4][5] - 脑转移瘤诊断占三甲医院影像科工作量70% AI系统通过1mm薄层重建磁共振图像处理上百张图像 显著降低医生工作难度 [4] 智能问诊与病历管理 - 智慧诊室解决方案通过AI实现预问诊环节结构化语义识别技术 自动转换纸质报告为结构化数据 支持一键录入院内系统 [6][7] - 电子病历智能体实时转写医患对话并自动生成规范病历 支持跨院患者外院报告自动调取 [7] 影像诊断效率提升 - 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辅助医生诊断效率提升25% AI组8分钟完成诊断与报告撰写 无AI组需手动逐帧排查 [8][9] - AI实现多病种一站式检测 解决单病种小模型需频繁切换问题 并实现图像-报告实时联动 [9] 慢病管理与智能体开发 - Jack安心智能体连接智能硬件 为心脏瓣膜病患者提供诊后管理服务 包括健康分析 异常预警及复查提醒 [12][13] - 智能体学习300余种临床瓣膜病权威知识库 结合院士团队诊疗逻辑与AI技术 [13] 行业标准与生态建设 - 发布首个《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AI医生》标准体系 涵盖技术性能 隐私安全 数据治理及专科应用4大方向 [14] - AQ平台已入驻269个医生智能体 超80%为全国三甲医院顶尖专科团队或医生 [14]
医疗AI的人机协同对战:医疗影像诊断整体效率提升25%,人工智能迎来出海风口
华夏时报· 2025-07-28 17:51
医疗AI技术应用进展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团队在AI辅助下完成影像诊断与报告撰写,整体效率提升25% [1]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联影智能合作开发脑转移瘤和骨转移瘤AI系统,已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应用 [2] - 联影智能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开发智慧诊室解决方案,实现患者检查报告一键录入和病历自动生成 [3][4] 技术创新与突破 - 联影智能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合作开发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可自动检出73种胸部异常,平均AUC值达94% [7] - 传统单病种AI模型需频繁切换,而一扫多查智能体实现多病种同时检测,大幅提升诊断效率 [6][7] - 该系统收集40多万胸部CT影像数据,临床专家全程参与算法优化,更贴合实际诊疗需求 [7] 医疗AI普惠化实践 - 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与联影智能合作开发肺结核AI,助力百万人口县的快速筛查 [9] - 印尼国立综合医院引进中国医疗AI技术,成功检测出当地医生未发现的早期肺癌病例 [11] - 联影智能计划与更多医疗机构合作开发腹部、脑部等全身多部位一扫多查智能体 [8] 行业发展趋势 - 医疗AI已渗透到影像诊断、预问诊、病历生成等多个环节,显著提升医疗效率 [1][3][4] - AI技术不仅提高诊断准确性,还降低人力成本,使低年资医生也能达到较高诊断水平 [7] - 中国医疗AI技术开始走向海外市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