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航运
搜索文档
世界海洋日丨向着深蓝色的海洋启航
新华网· 2025-06-08 17:08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保持在8%左右[1] - 海洋经济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蓝色引擎 涉及可燃冰开采和海上风电产业[1] - 山东海岸线占全国六分之一 正全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3] 海洋新兴产业 - 山东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 海洋电力 海水淡化等 已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5] - 青岛天能重工海上风电订单占比近40% 公司推进"两海战略"深耕山东海洋装备制造产业[5] - 中船发动机研发LNG 甲醇和氨燃料发动机 为21万吨散货船建造氨燃料发动机 实现全球绿色航运技术突破[5] 港口物流与航运 - 宁波舟山港连续16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 拥有200多个万吨级深水泊位 是"一带一路"重要支点[6] - 2024年1-4月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1356 8万标箱同比增9 9% 外贸出口重箱增超10% 新兴市场区域增幅超20%[7] - 2024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76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3 3亿标箱 全球前十港口中中国占八席和六席[12] 深远海养殖与渔业 - 连江县建成11台深远海养殖平台 年产量近2000吨 推动产业向深远海规模化智能化发展[14] - 全国已建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 深远海养殖水体5660万立方米 年产量47万吨 养殖产量占全球近60%[18] - 2025年一季度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4 5% 海水养殖产量增5 7% 稳产保供作用持续显现[19] 海洋科技与加工 - 连江县27家院士工作站引导企业转型功能性食品和生物医药 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支撑精深加工产业发展[14] - 莆田南日岛海域发展海上田园综合体立体循环养殖 山东荣成海洋牧场实现绿色养殖作业[3][16][20]
研判2025!中国内河水运行业相关政策、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不断优化完善,赋能经济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6 09:20
内河水运行业概述 - 内河水运是指通过国内江湖河川等天然或人工水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能耗小、运价低等优势,在推动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2] -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内河航道里程仅7.36万公里,2022年末已超12.8万公里并持续增长,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居世界首位 [1][11] - 2024年全国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3.77亿吨(同比+3.9%),集装箱吞吐量4040万标箱(同比+5.2%),内河货运量约50亿吨较"十三五"末增长31.6% [1][13][15] 行业政策支持 - 2024年11月《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发展内河深水航道和大型码头 [4][6] - 2025年3月《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提出优化主干线大通道、畅通高等级航道网等重点任务,目标2030年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联通体系 [4][6] - 地方政策同步推进:江苏提出2035年建成二级航道网,浙江计划2030年实现2000吨级船舶通达海港,干线航道覆盖60%以上省级产业平台 [7][8] 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016亿元(同比+20.1%),2024年增至2208亿元(同比+9.5%),其中内河建设占比超50% [9] - 长江干线货运规模连续20年居世界内河首位,2024年货物吞吐量40.2亿吨(同比+3.9%),京杭运河年运量超8亿吨 [17][19] - 江苏省内河港口表现突出:2024年货物吞吐量超30亿吨(同比+2.1%),集装箱吞吐量2027万标箱(同比+9.0%) [17] 服务领域与趋势 - 主要服务大宗散货(煤炭、矿石等占比76.6%)、制造业(汽车、装备)及新兴产业(新能源设备等) [21] - 未来趋势包括: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新能源船舶应用)、多式联运模式创新、港口数智化升级(提升运行效率) [23][24] - 行业将加速集中度提升,大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构建覆盖广泛的运输服务网络 [23]
香港将成立海运港口发展局 巩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20:09
美国对中国航运业征收港口费 - 美国政府于4月17日根据301条款调查结果决定对中国(包括港澳)企业拥有或营运的船舶及中国制造的船舶征收使用美国港口的港口费 [1] - 港府高度关注事件并与业界保持紧密沟通以评估情况和做好应对 [1] 香港航运业发展措施 - 港府将成立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由非官方人士出任主席设有专责团队和增拨资源以提升研究推广和人力培训工作 [1] - 港府近年推出多项措施增强航运业竞争力提升业界应对复杂外围环境的韧性 [1] -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将从系统性措施用好自身优势对内巩固本地航运产业链对外开拓国家及全球市场机遇 [1] 香港航运业四项重点工作 强化海运业生态圈 - 引入大宗商品贸易商半税优惠及优化现有航运业税务优惠相关条例草案将于明年上半年呈交立法会 [1] - 继续为香港注册船舶提供绿色现金奖励以及实施批量注册优惠计划 [1] 把握绿色航运机遇 - 当局已于去年年底公布《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推动香港成为高质量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 [2] - 提供合作平台催化绿色船用燃料供应和交易装备业界应对国际绿色转型趋势 [2] 深化国际交流平台 - 促进本地与海内外业界对接以拓展全球商机 [2] - 去年"香港海运周"成为历来最国际化的一届国际航运公会和国际海事组织等重要组织来港举办活动 [2] - 这些机构已确定继续参与今年"香港海运周"亦有国际组织会首度来港举办活动 [2] 开拓内地和国际市场 - 发挥香港"内联外通"优势与内地建立"铁海陆江"联运建设为香港争取更多货源 [2] - 利用明年一月启用的港口社区系统联通国际航运社区协助业界提升效率及减低成本 [2] 香港航运业推广计划 -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将继续透过海事处七个位于不同大洲的服务据点及投资推广署的海内外网络加强对外推广落户香港的优势 [2] - 香港海事处将在今年四季度在中东设立新的专责团队重点向当地新兴市场进行宣传 [2]
重磅!李家超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5-24 22:09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超过8600万 生产总值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 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 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4] - 数字贸易是大湾区的优势产业 为高质量发展带来庞大机遇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 航运 贸易中心 正积极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推动数字贸易发展 [4] 香港跨境电商物流中心建设 - 香港将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和一流运输物流基建设施 打造成为区内跨境电商物流配送中心 [2][3][4] - 扩展"BUD专项基金"下电商易计划资助范围 涵盖更多地区 并通过"香港好物节"和"电子商务快线"服务提升品牌境外曝光率 [4] - 加快产业数字转型 加强数字基础建设 研究促进数据交易生态 以大湾区为试点探讨数据跨境流动安排 [4] 香港航运业务升级 - 改革"香港海运港口局"为"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 协助制定政策和长远发展策略 [7] - 发展高增值海运业务 打造绿色航运中心 2025年完成港口智慧系统建设 具备货物追踪 实时运输资讯等功能 [8] 香港航空枢纽规划 - 香港国际机场连接全球近200个航点 航空货运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三跑道系统将于今年建成 2035年处理能力提升50% [8] - 推进"海空货物联运" 2025年底完成东莞空港中心首期建设 目标年处理100万吨货量 规划第二期引入跨境电商及快件服务设施 [8] - 扩展航空转运货物豁免许可证至多式联运模式 提升竞争力 [8]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连续签订FGSS批量订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9 15:41
核心业务进展 - 公司近期获得55船套FGSS订单 合同金额超20亿元 [1] - 订单涵盖大型箱船 大型散货船 汽车运输船及滚装船等主力船型 [1] - 合作客户包括长宏国际 恒力重工 外高桥造船 广船国际 新时代造船 北船重工 南京金陵等全球知名船厂 [1] 市场地位与历史业绩 - 公司累计签订超150船套FGSS 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前列 [2] - 已成功交付20余个高 低压FGSS项目 [2] - 与全球头部集装箱船船东MSC合作深化 并新开拓MOL Frontline UECC等知名客户 [1] 战略发展 - 公司紧抓航运业绿色发展机遇 深耕船舶清洁能源高端配套领域 [2] - 未来将继续丰富船舶配套设备产品体系 进行技术和产品升级 [2] - 着力打造绿色船舶整体解决方案 拓展与客户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1][2] 管理层表态 - 公司党委书记 总经理付洪田表示将组织优势资源打造优质产品 [1] - 保证项目按期高质量交付 进一步实现与客户的共赢发展 [1]
东部沿海大省,为何盯上内河航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23:57
浙江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 浙江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航运浙江"建设路线图,重点谋划推进浙赣运河项目[1] - 浙江内河航道总长近9800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1600公里,排名全国第四[1] - 内河水运在浙江综合交通体系中扮演不可替代角色,全省内陆城市全部实现通江达海[1] 浙赣运河战略意义 - 浙赣运河连接钱塘江与赣江,全长约800公里,是长三角与中部地区水运联网关键工程,被称为"世纪工程"[3] - 项目将破解钱塘江"断头航道"困局,使宁波舟山港腹地拓展至江西赣州稀土、南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4] - 衢州已启动常山江航电枢纽建设作为前置工程,建成后浙江中西部与长江经济带距离将大幅缩短[7] 内河航运经济优势 - 内河水运成本仅为公路1/5、铁路1/3,单位货物碳排放为公路1/10[2] - 1条三级航道运力相当于4条高速公路,可减少重型货车流量30%[2] - 水运促进产业联动,衢州建材化工产品可运往中部,江西锂矿可运往衢州新能源电池工厂[5] 航道网络升级 - 湖州完成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新增三级航道18.8公里、四级航道36.3公里[9] - 温州-丽水瓯江集装箱航线开通,单船运力替代30多辆集装箱卡车[9] - 嘉兴打造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开通覆盖四省29条航线[9] 智慧与绿色航运 - 浙江发布全国首个内河智慧航道建设导则,应用AI视频分析技术自动识别航道隐患[9] - 全国首艘内河氢能集装箱船"东方氢港"号年减碳700吨,湖州绿色廊道试点全面推进[12] - 计划三年建成"一网一脑五场景两平台"智慧航道体系,入选全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10] 湖州港发展案例 - 湖州港2023年货物吞吐量1.48亿吨,居全国内河港口第八、非长江港口第一[13] - 2024年一季度完成吞吐量3158.51万吨、集装箱25.85万标箱,均列浙江内河第一[13] - 建成1050万吨级"空中运输走廊",替代每日1500车次重卡运输,实现零排放[15] 港产城融合发展 - 湖州临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25%,物流服务辐射长三角多地区[16] - 铁公水枢纽港实现三种运输体系无缝对接,为浙江唯一具备该条件的内河码头[15] - 计划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3%,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10%[15] 文旅融合新方向 - 重启杭湖游船航线,推出"泛舟浙里"计划,以3条国家级+10条精品航线串联山水人文[17]
国航远洋(83317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9:25
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整体订单量保持合理水平,运力规模同步稳健增长 [4] - 2024年顺利交付6艘新造船,2025年计划再投入2-3艘绿色低碳船舶 [5] - 运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保持动态平衡 [4] 市场与战略布局 - 国际海运市场需求呈现稳健增长趋势 [4] - 公司拥有覆盖全球多个区域的全球化外贸航线布局 [4] - 已与两大央企航运巨头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未来将深化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 [5] 投资者关系活动 - 活动时间:2025年5月14日 [3] - 活动方式: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进行网络远程交流 [3] - 参会人员:公司董事会秘书何志强先生 [3]
研判2025!全球及中国甲醇加注船行业发展背景及市场动态分析:甲醇加注船技术持续突破,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6 09:29
甲醇加注船行业概述 - 甲醇加注船指具有船上甲醇储罐、加注系统和计量设备,直接向甲醇燃料动力船舶进行甲醇燃料加注作业的船舶 [1][2] - 货舱系统需要具备高度密封性和耐腐蚀性,采用先进涂层技术和特殊材料防止甲醇侵蚀 [2] - 船舶尺度根据服务对象和运营区域而定,小型适合近海作业,大型可为远洋商船提供加注 [2] 行业发展里程碑 - 截至2024年10月全球运营中甲醇加注船共3艘,包括"海港致远"轮 [1][19] - 2023年1月完成世界首次船对船甲醇加注,由StoltSandpiper油化船执行 [1][19] - 2024年1月中国首艘投运的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投入运营,4月完成上海港首次504.68吨绿色甲醇加注 [1][19] - 2024年6月英国Houlder公司推出1万立方米甲醇加注船新设计 [1][19] 市场现状与数据 - 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中替代燃料船舶占比达50.1%,其中甲醇动力船舶119艘890万总吨 [8] - 中国船厂承接甲醇燃料动力船舶数量占比达58%,订单量69艘226.6万CGT [11] - 2023年全球船舶甲醇燃料消耗量9.39万吨,同比增长164.3%,2024年预计超14万吨 [13] - 甲醇加注方式包括加注船、槽罐加注车和趸船三种形式 [15] 技术特点与产业链 - 甲醇加注船制造难度小于LNG加注船,标准IMO 3级化学品油轮易于改装 [1][21] - 产业链上游包括发动机、钢材等原材料,中游为设计制造,下游为燃料加注服务 [4] - 加注作业分为准备、确认、实施和结束四个阶段,涉及多项安全检查和流程 [17]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甲醇燃料推广,甲醇加注船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1][23] - 将成为船舶燃料加注重要发展方向,助力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 [1][23] - 船对船加注技术将随实践探索不断成熟 [1][23] 主要企业布局 -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上市公司涉及该领域 [2] - 招商工业南京金陵船厂2023年签约全球首批6艘6500吨甲醇加注船订单 [21] -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2024年签约4艘7999DWT甲醇加注船 [21] - 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获国内首张甲醇加注船AIP证书 [21]
一网“管”全船、海上智慧“菜篮子”……解锁汽车运输船“国家队”新成员亮点
央视网· 2025-05-15 13:47
船舶交付与首航 - 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由中远海运特运投资、中船集团广船国际建造,于5月15日首航 [1] - 该船执行"中国—地中海"班轮航线,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国家,单程航程约30天,较以往节省近三分之一时间 [6] - 随着"远海口"交付,中远海运汽车船队规模扩充至20艘,航线覆盖中国至波斯湾、欧洲、东非南非、南美西部、地中海等区域 [8] 船舶技术特点 - 船舶总长199.9米,采用"滚装"运输方式,装载效率高且空间大 [3] - 船舱可承载全品类车辆,采用模块化可升降调节甲板和专用绑扎带固定车辆 [5] - 配备512块单晶硅太阳能面板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总面积1300平方米,峰值功率302.8千瓦,年发电量41万度 [12] - 采用LNG双燃料动力,与传统燃油船相比节省约20%能耗,并配备中压岸电接收系统 [12] - 全船配备200多个摄像头,融合红外感温成像、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全程监控 [14] 绿色低碳创新 - 该船是我国首艘完全满足中国船级社《新能源汽车滚装运输安全技术指南》的船舶 [10] - "LNG+光伏+岸电"方案每年可节省燃油111吨、减少碳排放345.9吨 [12] - 配备自主研发的"汽车船智能监测系统",实现船舶和车辆动态远程监测 [12] - 船上配备蔬菜自动化种植柜,通过智能调控搭建海上"菜篮子" [15] 行业影响 - 该船代表我国航运船舶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的缩影 [10] - 采用我国自主制定的技术指南,以更高规范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10] - 为国内汽车出口提供更高效、更绿色的运输解决方案 [8]
国航远洋(83317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9:35
公司运营与发展 - 2024 年交付 6 艘新造船,2025 年计划投入 2 - 3 艘绿色低碳船舶,优化运力结构 [4] - 2025 年是募投项目中 6 艘低碳绿色船舶满勤运营开局之年,预计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4] - 已与两大央企航运巨头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 [4] - 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绿色航运技术研发、数字化智能船舶管理等领域投入 [7] 航线经营与布局 - 2024 年境外航运收入占比由 2023 年的 58%提升至 67% [5] - 外贸航线形成覆盖欧洲大西洋、澳洲、南北美洲、东南亚、东亚与南亚、非洲等区域的全球化布局 [5] 新建船计划 - 公司(含子公司)订造的 4 艘 8.9 万吨级甲醇双燃料散货船,计划于 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分批次交付 [6] - 订造的 2 艘 63500 载重吨低碳智能散货船即将开工建设 [6] 行业趋势与货主合作 - 2025 全球干散货航运贸易量预计达 57.75 亿吨,行业贸易规模扩张趋势明确 [8] - 自 2023 年起,干散货船队规模增速持续控制在 3.5%以内 [8] - 2026 年碳强度削减目标将从当前的年降 2%提升至 2.625%,推动老旧船舶淘汰 [8] - 公司与核心货主建立稳固长期合作关系,满足客户货物运输需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