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3·15”专栏丨大话策略——创业板指定投(下)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3-14 08:36
指数基金定投核心观点 - 指数基金与定投策略是天然契合的省心搭配,具备风险分散、清晰透明、管理费整体较低的特点 [2] - 定投不择时,指数不选股,其纪律性有助于帮助投资者养成规划习惯 [2][7] - 历史数据显示,即使不考虑市场走势进行“无脑”定投,其长期年化收益率也显著高于银行存款 [8][10] 指数基金选择与优势 - 投资者可从指数基金开始定投,有股票账户者可定投场内交易的指数基金ETF,资金更灵活且不收印花税,交易成本更低 [2] - 指数基金风险分散、清晰透明、管理费整体较低 [2] 定投金额规划方法 - 每月结余法:定投金额 = (收入 - 支出) / 2,适用于收支相对稳定的场景 [2] - 收入比例法:定投金额 = 月收入 * 10%~20%,适用于收入稳定但支出较不稳定的场景 [2] - 长期目标法:根据家庭资产情况进行系统性规划,例如应用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法,或为预期资金需求明确的目标倒推定投金额 [2][3] 定投应用场景示例 - 假设定投年化收益率为6%,25岁年轻人月薪8000元,通过每月定投2500元,3年可存够10万元首付 [4][5] - 30岁上班族月薪1.5万元,通过每月定投约1000元,30年退休时可补充100万元养老资金,若定投个人养老金Y份额还可享受税收优惠 [5] - 32岁新手爸妈为孩子准备18年后的40万元教育基金,或45岁中年家庭为5年内准备20万元父母医疗备用金,均可通过定投实现目标 [5][6] 定投历史业绩与市场环境分析 - 自基日起月定投创业板指1至5年的历史累计收益率分别为5.39%、13.52%、23.78%、30.00%、51.57%,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44%、5.88%、5.31%、5.39%、4.56% [8] - 在市场长期横盘震荡时,定投通常可取得比一次性投资更高的收益,因在下跌时积累了更多低价筹码,待市场反弹后整体收益更显著 [10] - 相比一次性投入后持续亏损,定投可有效减少亏损并逐步降低成本,等待市场机会 [11] - 唯一可能使定投明显跑输的情形是,一次性投资将资金全部买在价格相对低位,其收益相较定投会更为突出 [11]
投资小知识:指数基金这么多,如何投资更稳妥呢?
银行螺丝钉· 2025-03-08 21:52
行业分类 - 行业指数共有11个类别 包括消费 医药 金融 能源等 每家上市公司都归属于一个特定行业 [2] - 主题指数如科技 新能源 养老等 通常跨多个行业 包含与主题相关的公司 [3] 指数投资策略 - 新手建议从宽基指数入手 如沪深300+中证500组合 覆盖A股市值最大的800家公司 去年国家队通过ETF投入数千亿资金 主要配置该组合 [4] - 增加小盘股可搭配中证1000和中证2000 同时投资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的效果接近中证全指 [5] - 行业/主题指数波动较大 建议单个行业配置比例控制在15%-20%以内 [6] - 策略指数需注意风格轮动 A股存在成长与价值风格交替现象 如2019-2020年成长风格占优 2021-2024年价值风格占优 2025年预计回归成长风格 长期收益差异不大但短期表现分化 [7]
螺丝钉个人养老金定投实盘来啦(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3-06 21:50
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品种 - 2024年12月首次纳入85只指数基金,覆盖16个主流股票指数,均为场外指数基金新发Y份额,费率优惠[1][19][20][24] - 可投资五类品种:保险(无下跌风险但收益低)、储蓄存款(低风险)、理财产品(债券为主+少量权益)、公募基金(养老目标FOF+指数基金)、国债(最高安全性)[8][9][10][12][13][15][16] - 指数基金Y份额与A/C份额收益相同但费率更低,且仅限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21][22] 核心指数分类及搭配策略 - 宽基指数为主:沪深300(20只基金)、中证500(14只基金)、创业板指(6只基金)等,经典组合为沪深300+中证500(即中证800)[24][26][27][29][30] - 策略指数以龙头+红利为主:中证A500(19只基金)、中证红利(3只基金)等,龙头策略代表成长风格,红利策略代表价值风格[35][36][37][39] - 风格轮动特征明显:2015-2025年成长/价值风格交替占优,分散配置+定期再平衡可提升收益并降低波动[40][41][44][45] 个人养老金账户运作机制 - 每年最高存入12000元,退休后取用,享受个税递延优惠(投入时抵扣应税所得,取出时按3%税率)[6][7][70] - 适合人群:个税税率≥10%的投资者(月收入15000元以上更划算),需距离退休5年以上以应对波动[57][58][59][64][65][75] - 投资渠道:银行、天天基金、雪球等平台均可申购,注意选择费率折扣渠道[66][67][68] 定投策略与实操 - 采用定期不定额方式:低估时增加定投金额(公式:基准金额×(低估市盈率/当前市盈率)^2)[47] - 估值动态调整:低估定投、正常估值持有、高估止盈,非适合阶段可转投国债/存款等[48] - 实盘参考:每周发布定投计划,含品种、金额、再平衡方案(如2025年3月4日定投中证A500 141元+中证红利130元)[49][50][51][53] 指数估值数据 - 提供详细估值表(截至2025年3月3日):含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ROE及历史分位数,例如沪深300市盈率12.89(近五年分位数32.13%)、中证A500市盈率17.9(近十年分位数38.83%)[55]
又见新面孔!石油、煤炭、机械制造公司“扫货”热门ETF
券商中国· 2025-03-04 17:12
新型机构投资者涌入ETF市场 - 近期三只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出现非传统金融机构投资者,包括常州中油石油销售公司(持有500万份)、灵石恒铭能源公司(持有3000万份,占比2.11%)、马特马克工业集团(持有1000万份)[2][3][4] - 这些投资者来自油气贸易、煤炭销售、机械制造等行业,显示ETF投资者多元化趋势加速[2][3][4] - 其他非传统投资者还包括水产、消防、网络科技等企业,如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前十大持有人中的北京中消长城消防安全工程公司和吉林省鑫泽网络技术公司[4] ETF投资者多元化推动产品创新 - 2023年以来ETF规模已逼近3.8万亿元,其中股票型ETF规模近2.9万亿元,数量接近900只[5] - 投资者多元化促使基金公司探讨多资产ETF,中证指数公司已发布中证红利低波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权益比例10%-30%)[8] - 多资产ETF可满足投资者在债券收益率走低和股市低迷时的配置需求,涉及股票、债券、商品、REITs等多品种[8][9] 基金专户产品参与ETF投资 - 创金合信鼎泰150号计划持有博时上证科创板综合ETF逾900万份(第三大持有人)和鹏华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超1000万份(第三大持有人)[5][6] - 创金合信鼎泰33号计划持有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逾1000万份(第四大持有人)[6] - 专户产品加入显示机构投资者对ETF工具的认可度提升[5][6] 市场环境与政策支持 - 2024年被动基金规模超越主动基金,叠加市场教育使个人投资者加速配置ETF[6] - 政策面多次提及发展指数基金,2024年9月底行情中"指数不输个股"现象强化投资者信心[6] - 无风险利率下行和信用债ETF审批难问题推动多资产ETF成为新解决方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