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华泰证券|机器人产业跟踪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产业、汽车行业、芯片行业 - **公司**:小鹏汽车、瑞芯微、恒玄、全志科技、德州仪器、恩利公司、谷歌、英伟达、特斯拉、浙江宏泰、荣泰公司、科达利公司、照明、中新福材、小米、华为云平台、金阳股份、蒙丽尔、绿谐波、秦川集团旗下的汉江机床、日发精机、华辰装备、秦川机床、浙海德曼、纽威数控、博古 [1][2][3][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小鹏汽车机器人进展 - 小鹏汽车在机器人领域进展迅速,软件自研和自动驾驶技术领先,硬件供应链降本优势明显,预计 2026 年量产 ToB 端机器人 [1][2] - 2025 年上海车展发布的 AI 机器人通过视觉学习实现自主行走,步态优雅,演示效果超预期,此前市场预期较低 [2] - 硬件采用丝杠、高自由度手部和轴向磁通电机等创新技术,成为国内首个大批量使用丝杠的企业,轴向磁通电机功率密度高,有望解决量产痛点 [3][4] 2025 年上海车展情况 - 人流和车型数量减少,部分重要车型提前或延后亮相 [5] -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迭代显著,超越合资品牌,传统自主车企新车型数量和质量优于新势力 [5] - 中大型 SUV 和 MPV 市场预计五六月明显复苏 [5] 机器人产业关注环节 - 市场对操作系统、SoC 芯片和大模型等偏软环节关注度提升,端侧模型基于 DeepSeek 开源模型蒸馏取得进展,海外对 BCC 下一代模型预期较高 [1][6][7] 芯片环节发展 - 2025 年一季度机器人 SoC 公司业绩亮眼,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AI 驱动下端侧系统级芯片需求快速增长 [1][8] - 瑞芯微等公司推出新产品并计划推出下一代产品,利润弹性较大 [1][8] MCU 模拟芯片市场变化 - MCU 模拟芯片市场回暖,德州仪器季报显示工业下游需求回升,国内恩利公司有布局 [1][9] - MCU 需求受机器人潜在需求拉动,国产化替代周期加快将提升传统需求增速 [1][9] 海外大厂动态 - 谷歌将在 5 月 IO 大会展示 RT - One 和 RT - Two 机器人模型,揭示未来对机器人端侧模型的展望 [10] - 英伟达 5 月发布季报,其重点布局的机器人端侧场景进展值得关注 [10] 特斯拉动作及影响 - 发布微型丝杠和健身方案,对国内产业链评估并明确订单意向,推进国产化替代链发展 [3][11] T 链产业变化 - 荣泰公司在结构件轻量化和微型丝杠领域卡位优势明显,T 链零部件领域逐步清晰 [12] - 科达利公司在谐波减速器领域取得进展,预计二季度或年终有供应突破 [12][13] 轻量化材料供应企业 - 照明、中新福材等公司在轻量化材料供应方面表现突出,照明获得项目定点需求并明确合作 [14] 国内机器人产业链发展 - 国内机器人相关产业链将迎来 Demo 产品展示、融资合作和供应生态链明晰等积极变化 [15] - 小米产业链中的金阳股份与小米深度合作,有望拓展合作领域 [15] 二季度国内机器人公司预期 - 二季度国内机器人相关公司将有订单突破,谐波减速器领域企业有望取得进展 [16] - 小鹏、小米等公司产品展示和市场反响将推动相关供应商重新定价 [16] 人形机器人丝杠设备情况 - 北京机床展上人形机器人丝杠设备需求旺盛,国内机床公司订单充足但供不应求 [17] - 国内磨床设备价格低于日本三井,企业倾向购买本土磨床 [17][18] - 国内企业推动专用磨床研发和车铣复合加工方式,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18][19] - 人形机器人专用车床相比通用卧式车床价值更高,能缩短加工时间和降低成本 [20] - 以车代磨能否全面取代前端工序需观察下游产品验证情况 [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端侧模型能在几十 TOPS 算力下运行几十亿参数的模型,未来几个月内相关变化可能逐步显现 [7] - 博古等未上市公司与国内丝杠企业合作,通过硬车工艺将生产时间压缩到 10 至 20 分钟 [18]
拓普集团:国内外产能继续布局,机器人业务快速推进-20250427
东方证券· 2025-04-27 09: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调整收入、毛利率及费用率等,新增2027年预测,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5.38、42.86、51.17亿元(原2025 - 2026年为37.29、46.93亿元),可比公司2025年PE平均估值35倍,目标价71.40元 [2] - 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营业收入266.00亿元,同比增长35.0%;归母净利润30.01亿元,同比增长39.5%;扣非归母净利润27.28亿元,同比增长35.0% [11] - 毛利率短期承压,费用率同比改善,2024年毛利率20.8%,同比减少2.1%;期间费用率8.6%,同比减少0.8个百分点 [11] - 汽车电子业务快速放量,内生增长与并购扩张并行,2024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07.6%,公司拟3.3亿元收购芜湖长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100%股权 [11] - 国内外产能建设提速,机器人业务快速推进,2025年继续推进产能布局,启动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701|26,600|33,461|41,551|49,344| |同比增长(%)|23.2%|35.0%|25.8%|24.2%|18.8%| |营业利润(百万元)|2,476|3,420|4,005|4,853|5,795| |同比增长(%)|25.2%|38.1%|17.1%|21.2%|19.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151|3,001|3,538|4,286|5,117| |同比增长(%)|26.5%|39.5%|17.9%|21.1%|19.4%| |每股收益(元)|1.24|1.73|2.04|2.47|2.94| |毛利率(%)|22.9%|20.8%|21.0%|21.4%|21.4%| |净利率(%)|10.9%|11.3%|10.6%|10.3%|10.4%| |净资产收益率(%)|16.6%|18.0%|16.0%|16.3%|17.1%| |市盈率|41.8|30.0|25.4|21.0|17.6| |市净率|6.5|4.6|3.6|3.2|2.8| [4]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公司|代码|最新价格(元)|每股收益(元)(2023A/2024E/2025E/2026E)|市盈率(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三花智控|002050|25.21|0.78/0.83/1.00/1.16|32.21/30.36/25.23/21.66| |华阳集团|002906|30.90|0.89/1.24/1.70/2.21|34.90/24.90/18.17/13.98| |德赛西威|002920|103.16|2.79/3.61/4.85/6.16|37.01/28.55/21.28/16.76| |上声电子|688533|29.32|0.98/1.47/2.07/2.58|30.03/19.95/14.15/11.37| |伯特利|603596|58.40|1.47/1.99/2.49/3.18|39.73/29.30/23.46/18.39| |经纬恒润 - W|688326|78.00|-1.81/-4.40/1.52/3.19|-43.07/-17.73/51.48/24.43| |全志科技|300458|49.08|0.04/0.26/0.55/0.77|1352.07/186.40/88.90/63.58| |机器人|300024|16.20|0.03/-0.12/0.10/0.18|522.58/-130.96/161.52/88.04| |无锡振华|605319|31.85|1.11/1.51/1.91/2.22|28.73/21.08/16.69/14.34| |调整后平均| - | - | - |103.60/19.49/35.03/24.74| [12]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项目数据,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产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项目,以及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等 [13]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获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每股指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估值比率(市盈率、市净率、EV/EBITDA、EV/EBIT) [13]
瑞鹄模具(002997):一季度业绩强劲增长 机器人业务布局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4-26 18:38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5Q1业绩强劲符合预期,深入布局机器人产业,是安徽/奇瑞机器人产业潜在受益标的,持续推荐 [1][5] 25Q1业绩情况 收入端 - 收入7.5亿元,同/环比+47.8%/+7.0%,装备业务收入4.9亿,同比+23.6%;零部件业务收入2.4亿,同比+155%,主要客户奇瑞Q1销量62万辆,同比+17.1% [1] 利润端 - 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环比+28.5%/-0.3%,扣非净利润0.93亿元,同/环比+31.4%/-2.0%,利润增幅略低于收入增幅,受政府补助减少和信用减值增加影响 [1] 毛利率 - 毛利率25.0%,同/环比+1.3pct/-1.8pct,与去年全年持平,装备业务毛利率约30%,维持高位且同比提升,零部件毛利率约10%,年降影响2 - 3个点,将随Q2产销规模增长而改善 [1] 费用率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0.7%/3.8%/3.9%/-0.05%,分别同比-1.0pct/-0.9pct/-1.7pct/+0.3pct,合计8.4%,同/环比-3.3pct/-1.5pct [2] 订单 - Q1末在手订单已超42亿,维持强劲增长,24年末为38.6亿 [3] 机器人产业布局 - 汽车制造领域深化机器人系统集成能力,启动开发智能协作机器人,推进工业机器人全场景应用,加快无人化“黑灯工厂”方案落地,推进自动化产线和智能物流AGV移动机器人制造能力和产能规模;1月13日成立全资子公司芜湖瑞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从事工业和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 [4] 投资建议 - 公司是奇瑞供应链核心标的,主业持续高增,中期看好机器人“期权”价值释放,预计2025 - 27E归母净利润为4.50亿/5.45亿/6.77亿元,同比+29%/+21%/+24%,对应17.8x/14.7x/11.9x 2025 - 27E P/E,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5]
快讯|机器人产业为中国提供强大支撑;苹果将机器人团队转投硬件部门;MIT新系统让机器人精准识别人类需求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5 11:38
1、 美媒:机器人产业为中国提供强大支撑 美国《纽约时报》4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在关税战中拥有机器人军团作为强大支撑 在美国挑起的贸易 争端中,中国的"秘密武器"是一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厂机器人大军,它们彻底改变了制造业。中国的工 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实现自动化。工程师和电工负责管理大批机器人,这些自动化操作在提高产品质量的 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因此,中国的工厂将能够保持许多出口产品的较低价格,这使其在应对美政府发 起的对华关税战中具备优势。如今,中国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比美国、德国或日本的工厂更高。根据国际机 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每万名制造业工人中,中国拥有的工厂机器人数量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比其他任何 国家都多。美国的汽车工厂也采用自动化技术,但很多设备来自中国。在过去20年里,全球新建的汽车装 配厂大多位于中国,并且围绕着这些工厂还发展起了一个自动化产业。 2、 苹果将机器人团队转投硬件部门,加速AI技术落地 据彭博社4月25日报道,苹果公司正调整其AI战略布局,计划将机器人团队从AI负责人John Giannandrea 麾下转移至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John Ternus领导的硬件部门。这是苹果为弥补A ...
深圳2024年机器人产业产业链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
快讯· 2025-04-24 21:30
4月24日,首届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2025)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开幕。深圳先进院联合深圳市 机器人协会在开幕式上发布的《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显示,深圳2024年机器人产业 产业链总产值为2012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1787亿元,同比增长12.58%,增速略 高于2024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50%的增速。(深圳发布) ...
人形机器人半马奖项发布!奖励机器人一个“机器人”!宇树科技回应G1摔倒:未参赛,最近事多!夺冠机器人背后股东涉这些上市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4-20 08:29
赛事概况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于北京亦庄举办 20支队伍完成21.0975公里赛程 [1][2] - 冠军天工机器人(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完赛 亚军小顽童N2机器人(3小时37分50秒) 季军行者二号机器人(4小时25分56秒) [15][26] - 专项奖包括最佳耐力奖(天工队)、最佳人气奖(行者二号队等)、最佳形态创新奖(城市之间科技队等) [15][16] 参赛机器人技术参数 - **天工Ultra**:身高1.8米/体重55公斤 最高时速12km/h 搭载"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 配速7-8km/h [27][29][52] - **小顽童N2**:身高1.2米/体重30公斤 奔跑速度3.5m/s 售价3.99万元起 具备跳跃和舞蹈能力 [30][84] - **行者二号**:基于肌腱仿生驱动 身高1.7米/体重28公斤 续航6小时 首个行走超百公里的足式机器人 [31][92] - **宇树科技G1**:第三方客户参赛 展示摔倒后快速起身能力 官方称表现差异与使用者算法相关 [18][20][24] 行业与资本动态 - **市场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量超万台 市场规模82.39亿元 具身智能市场规模2030年达1037.52亿元 [103] - **互联网巨头布局**:百度投资维他动力 阿里领投星动纪元 美团参投宇树科技B++轮融资 [106] - **应用场景**:京东探索仓储分拣机器人 阿里云提供算力支持算法训练 电商平台成落地试验田 [106][107] - **资本市场**:机器人ETF(159770)份额增至57.7亿份 创历史新高 受AI大模型及政策催化 [108] 参赛企业背景 - **天工Ultra研发方**: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股东包括优必选(28.57%)、小米机器人(28.57%)、京城机电(28.57%) [29][30] - **松延动力**:小顽童N2研发企业 主打轻量化与灵活性 [30] - **卓益得**:季军行者二号研发方 专注仿生驱动技术 [31]
天工机器人冲线夺冠!机器人ETF(562500)成投资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9 14:19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落幕,天工Ultra机器人夺冠,其赛场表现印证国产机器人产业链崛起,华夏机器人ETF(562500)为投资者提供布局机器人产业机遇 [1][2] 赛事情况 -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落幕 [1] - 天工Ultra机器人上午10时11分冲过终点线,全程约2小时40分,夺得冠军 [1] 天工Ultra机器人情况 - 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身高1.8米,搭载高精度传感器与强化学习算法 [1] - 路测成绩2小时52分,展现超强稳定性,轻量化设计与双足运动控制技术突破行业瓶颈 [1] - 实测平均时速10km/h,最高奔跑速度12km/h,比赛前10公里基本每5公里换一次电池 [1] - 研发团队对机器人选手版本的“天工Ultra”开展赛前“特训”,并将优化方案部署到“天工2.0”上 [1] 华夏基金旗下机器人ETF(562500)情况 - 最新规模超116亿元,稳居行业首位,覆盖全产业链龙头,重仓硬科技企业 [2] - 受益于AI大模型、特斯拉Optimus量产及政策“机器人 + ”行动多重催化,是投资者布局机器人产业核心工具 [2] - 凭借规模优势与流动性,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共享万亿赛道黄金机遇 [2]
12C、860Wh/kg、25000W/kg... 万向一二三重塑低压电池性能标杆
高工锂电· 2025-03-21 18:01
文章核心观点 - 市场对高性能、高安全低压电池需求增长,万向一二三推出三款创新低压电池,在多维度实现性能提升和关键指标突破,为新兴领域提供动力支持,有望在锂电市场竞争中占优势,加速新兴产业创新升级 [1][2][17] 市场需求背景 - 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出台规划,市场规模扩张,工业级无人机对高性能、高安全低压电池需求迫切 [1] - 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头部企业推进机器人量产应用,工业场景需高性能、安全低压电池保障运行 [1] - 城市出行领域发展且重视安全,新规范对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有强制要求,市场对高性能低压锂电池需求凸显 [1] 三款电池产品概况 - 万向一二三发布闪充Ultra电池、天距电池和无极电池三款创新低压产品,在能量、功率、安全、成本、寿命维度提升综合性能,关键指标有突破,推动两轮车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 [2] - 闪充Ultra电池支持12C闪充(5分钟0 - 100%SOC),天距电池实现860Wh/kg超高能量密度,无极电池拥有25000W/kg极致功率密度 [2] 闪充Ultra电池 - 具备卓越12C闪充能力,5分钟内将电量从0%充至100%,兼顾快充与长寿命,支持超6000圈循环寿命,宽温域性能优异,可在 - 40°C至60°C稳定工作 [4][6] - 正极采用UltraPhosphate™超级纳米磷酸铁锂材料技术,负极选用球形化超细石墨并采用特殊造粒工艺,电解质通过快离子溶剂化鞘层设计等提升性能,构建专利保护体系 [7] - 面向60伏以下低压应用场景,如AGV、机器人和轻型电动车,在各领域有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等优势 [8][9] 天距电池 - 聚焦续航突破,最高实现860Wh/kg能量密度,通过严苛安全测试,宽温域性能出色,低温下容量保持率高,高温下容量保持率达100% [10][12] - 正极材料技术有三大创新,设计多维电解质,开发低空飞行器系列平台化产品,可提升低空飞行器续航效能达200% [13] 无极电池 - 功率密度高达25000W/kg,放电倍率≥150C,经F1赛事严苛检验,功率密度比市场普遍高功率电池提升近1.5倍,放电倍率远高于普通电池 [14] - 高低温循环性能优异,搭载的无人机速度可突破300公里每小时,拓展无人机应用边界 [15] 量产与市场拓展 - 三款高性能电池新品实现“推出即量产”,得益于公司长期在新能源车低压锂电池领域的产业布局与制造经验积累 [16] - 公司自2014年开启国际化战略,在中、美、欧布局生产基地,建立五大研发实验室,2016年率先布局低压电池,产品应用于欧美主流车企,节油率最高达25% [16] - 围绕三大核心创新技术突破磷酸铁锂电芯功率性能瓶颈,为高性能电池量产提供技术支撑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