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租赁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A股“分红大户”董事长遭留置,最新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12:18
公司股价与高管变动 - 富森美7月25日开盘竞价跌停,午间收盘跌幅收窄至4.48%,总市值93亿元 [1] - 公司董事长刘兵被成都市郫都区监察委员会留置,由副董事长刘云华代职 [1] - 公司表示控制权未变化,其他高管正常履职,生产经营不受重大影响 [1] - 工作人员称留置事件仅涉及刘兵个人,与公司业务无直接关系 [1] 股权结构与分红情况 - 刘兵与代职的刘云华、董事兼总经理刘义为姐弟关系,三人合计持股80.11% [2] -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4次共46.68亿元,分红率达68.03% [2] - 2024年现金分红8.08亿元,分红比例达117.11%,股息率约8% [2] - 2022-2024三年累计现金分红24.25亿元 [2]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4年营收14.3亿元同比下降6.18%,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下降14.39% [2][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亿元同比减少13.19%,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21.06% [3] - 公司租赁服务收入占营收87.2%(2024年12.47亿元),装饰装修工程收入仅占6.59%(0.94亿元) [3] - 工作人员表示租金收入稳定,现金流净额保持稳定,分红政策将保持连续 [3] 公司背景与融资历史 - 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装饰建材家居卖场运营商和泛家居平台服务商 [2] - 2016年11月上市,首发募资10.34亿元,此后未进行直接融资 [2] - 刘兵1968年生,1998年起创办多家木业公司及富森美 [1]
投融界解读循环经济:二手货撑起万亿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15 22:35
循环经济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 中国二手商品交易市场规模自2020年起突破万亿元 预计2025年将超过3万亿元 [1] - 2022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4802亿元 用户规模2.63亿人 同比分别增长20%和17.9% [1] -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2023年达40774.4亿元 同比增长13.1% [3]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参与者 - 年轻人成为二手交易主力军 "买二手、用二手"成为消费时尚 [1] - 快手、抖音等平台布局二手电商直播赛道 激活线上交易活力 [1] - 线下二手商店如杭州闲鱼循环商店、重庆戴家巷等地成为热门打卡地 [1] 租赁服务领域创新 - 电子产品、家具家电、服装玩具等租赁服务提供灵活环保的消费选择 [3] - 手机租赁在大型活动中免费出借二手手机 满足临时需求并减少资源浪费 [3] - 建筑行业企业倾向租赁工程设备 降低初期投入成本与设备闲置损耗 [3] 政策与技术驱动因素 -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为行业提供支持 [3] -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提升二手商品定价与租赁服务匹配效率 [3] - 区块链技术可能应用于二手商品溯源 增强消费者信任 [4] 行业未来展望 - 智能化二手交易平台与租赁服务将推动供需精准匹配 [4] - 技术革新将持续提升行业效率与服务品质 [3][4] - 循环经济模式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3]
新股前瞻|汽车行业最大共享包装服务商再递表,这一次优乐赛能圆敲钟梦吗?
智通财经· 2025-06-20 11:14
公司概况 - 优乐赛是中国领先的一体化循环包装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汽车行业内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及OEM提供服务 [1] - 公司提供循环容器的共享运营服务、租赁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并向具备独立管理容器运营能力的客户销售容器 [1]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循环包装服务第二大提供商、中国汽车共享运营服务市场的最大提供商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理的资产池有约140万个循环容器,遍布100个城市,拥有71个容器管理中心 [2] 市场地位 - 2024年循环包装服务、共享运营服务及汽车共享运营服务分别占中国整体物流包装解决方案市场的6.4%、2.4%及1.0% [2] - 在中国循环包装服务市场占有1.5%的份额,排名第二 [7] - 在中国汽车共享运营服务市场占有8.2%的份额,排名第一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48亿元、7.94亿元及8.38亿元,呈现稳步增长 [2]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3120.1万元、6414.9万元、5074.1万元,表现有所波动 [2] - 一体化容器管理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83.3%增长至2024年的91.5% [5] - 容器销售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1.08亿元降至2024年的7100.7万元,占比从16.7%下滑至8.4% [5] 业务模式 - 一体化容器管理业务涵盖共享运营服务、租赁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 [5] - 数字系统和平台包括箱管管、Find Me和回箱宝,提供实时追踪、运营调度、库存管理和回收监控 [2] - 客户留存率由2022年的75.8%降至2024年的69.5%,主要由于新能源领域客户增长和向共享运营服务的策略性转型 [6] 行业前景 - 中国循环包装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3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1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0% [7] - 预计2030年将达到896亿元,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8% [7] - 中国汽车共享运营服务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4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8% [8] - 预计2030年将达171亿元,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3.4% [8] 财务风险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规模持续增长,2022-2024年分别为3.11亿元、3.61亿元及3.82亿元 [9]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分别为168.3天、159.9天及167.9天 [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分别为3320万元、3234.3万元及5677.6万元,同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为1.19亿元、1.18亿元及1.02亿元 [9]
北京杀出73亿超级独角兽:全国第一,揭示无人驾驶3大机会
36氪· 2025-06-13 20:27
公司概况 - 驭势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估值约为73亿元[1] - 专注L4级自动驾驶技术 核心业务覆盖机场、厂区等封闭场景[1] - 在香港机场实现7年无人化运营 大中华区市场份额达91.7%[1] - 累计融资超17.5亿元 资方包括Sinovation Fund III等机构[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48.3万元、16136.3万元、26549.6万元 三年翻四倍[7]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2.5亿元、-2.13亿元、-2.12亿元 呈现"每赚1元倒贴0.8元"状态[7][8] - 毛利率波动明显 2022-2024年分别为45.7%、48.8%、43.7%[7]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288.4%降至2024年74%[7] 业务结构 - 自动驾驶车辆解决方案为收入主力 2024年占比55.2%[6] - 主要产品包括L4级自动驾驶商用车、自动驾驶套件、软件解决方案及租赁服务[6] - 典型客户香港机场管理局 合作历史达7年[6] 技术特点 - L4级自动驾驶系统完全控制车辆 无需驾驶员介入[2] - 行业主流技术路线为传感器融合方案 新兴车路协同方案可提升决策准确性[15] - 国内企业在封闭场景技术领先 与国际企业差距逐渐缩小[16] 行业应用 - 物流领域:顺丰800台无人车单票成本降1.32元 规模化后年利润可增厚46亿元[3][12] - 港口场景:香港机场案例显示L4技术可降本60% 青岛港无人IGV连续50个月零事故[4][10] - 矿区场景:北方铜矿无人车队运输矿石达10亿吨 国内洛钼集团引入5G实现远程操作[24] - 农村配送:九识智能无人车在四川大凉山效率提升40% 运营成本下降超40%[27] 市场前景 - 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2023年达4461亿元 预计2029年将达12233亿元 CAGR18%[9] - 智能港口领域:新加坡大士港总投资200亿新元 预计204年成最大自动化码头[21] - 智能矿区需求:未来5年自动驾驶车辆年增速预计20%[26] - 农村市场潜力:九识智能计划2025年底交付规模达万辆[27] 竞争格局 - 行业同质化严重 未形成绝对头部企业[14][17] - 百度Apollo旗下萝卜快跑2024Q3订单98.8万单 占全国全无人驾驶订单量超70%[18][19] - 驭势科技在机场场景份额91.7% 西井科技主导港口物流领域[19][20]
又一智驾方案商启动IPO,驭势科技正式递表港交所
巨潮资讯· 2025-06-13 15:34
公司概况 - 驭势科技专注于真无人、全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 核心产品包括向机场、厂区等企业客户及商用车及乘用车制造商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 - 公司L4级车辆设计为无需配备待命安全员即可运行 在适用场景中实现真无人驾驶功能 [2] - 公司已成功在香港国际机场实行无人电动牵引车、无人接驳车和无人巡逻车及相关软硬件 实现无人行李及货物牵引、接驳及巡逻服务 [2] 市场地位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 驭势科技是唯一一家全球为机场提供大型商业营运的可持续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2] - 于2024年按收益计 公司是大中华区最大的机场场景及厂区场景中商用车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3] - 在厂区场景中 公司是提供可实现室内室外自主运作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最大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3] 业务合作 -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 公司已与17个中国机场及3个海外机场展开合作 并探索与中国及全球4个机场的合作机会 [3] - 公司解决方案及服务涵盖汽车、化工、光伏及锂电池制造等行业 [3]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 公司自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产生的收益分别达人民币65.5百万元、人民币161.4百万元及人民币265.5百万元 [3] - 自动驾驶车辆解决方案产生的收益由2022年的人民币33.4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96.3百万元 并进一步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146.6百万元 [4] - 自动驾驶套件解决方案产生的收益由2022年的人民币9.6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27.4百万元 并进一步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48.7百万元 [4] - 自动驾驶软件解决方案产生的收益由2022年的人民币21.3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34.4百万元 并于2024年增加至人民币67.5百万元 [4][5]
贝壳-W(02423.HK):25Q1业绩略超预期 持续夯实平台规模优势
格隆汇· 2025-05-22 12:06
核心业绩表现 - 25Q1实现营收233.3亿,同比增长42%,Non-GAAP归母净利润13.9亿,同比基本持平 [1] - GTV达8437亿,同比增长34%,营收超出市场预期 [1] - 存量房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下降6pct至29%,贡献利润率下滑至38% [1] 存量房业务分析 - 存量房GTV同比增长28%至5803亿,收入同比+20%,增速低于GTV增速 [2] - 非链家贡献GTV占比提升导致货币化率结构性下降 [2] - 固定薪酬成本占比提升导致贡献利润率同比下降6.4pct,环比下降2.3pct [2] 新房业务表现 - 新房GTV同比高增53%至2322亿,大幅优于市场(全国商品房销售同比下降2%) [2] - 新房佣金率同比提升0.2pct至3.5%,反映开发商对渠道的认可 [2] - 经营杠杆改善推动新房贡献利润率同比微升 [2] 新兴业务发展 - 家装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2] - 租赁业务收入同比+94%至51亿,省心租规模突破50万套 [2] - 租赁业务贡献利润率达6.7%,同比环比均提升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5-26年Non-GAAP EPS预测值为2.06、2.68元,引入27年预测值3.56元 [3] - 参考25倍PE给予目标价56.04港元(1港元=0.919人民币) [3]
红星冷链业绩停滞清仓式分红2亿 内忧外患总冷库空置率升至11.9%
长江商报· 2025-05-19 08:51
公司概况 - 红星冷链是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务提供商,按2024年收入计在中国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排名第一 [2][3] - 公司冷冻食品交易服务2024年实现约400亿元交易总值,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二 [3] - 总部位于长沙,拥有两个冷冻仓储基地,总库容超过100万立方米(23万吨),利用率超88% [6] - 控股股东红星实业集团及其关联方合计控制公司70.97%股份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7亿、2.02亿、2.34亿元,复合增长率-0.64% [3] - 同期净利润7911万、7531万、8288万元,复合增长率2.35% [3] - 毛利率波动明显:50.1%(2022)→57.7%(2023)→52.8%(2024) [3] - 三年累计分红2亿元,占净利润84.39%,其中2024年分红率高达168.9% [3][4] 运营数据 - 冷库空置率持续攀升:3.3%(2022)→5.7%(2023)→11.9%(2024),北部基地2024年空置率达32.2% [2][6][7] - 南部基地库容从13万吨(2022)增至20.7万吨(2024),使用率从98.9%降至90.5% [6] - 仓储费持续下降:南部基地月均费从79.4元/吨(2022)降至66.9元/吨(2024) [6] 研发与技术 - 三年累计研发支出仅267.5万元,占营收比例0.2%-0.6% [7] - 仅9名研发人员(占员工2.4%),拥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0项软件版权 [7][8] - 对比京东物流(35.71亿研发投入)和顺丰(25.34亿)技术储备差距显著 [7][8] 战略与挑战 - 计划港股IPO募资用于新建加工厂、冷库及设备升级 [4] - 面临全国性冷链企业(如京东、顺丰)向低线城市扩张的竞争压力 [2] - 行业价格战导致利润率承压,需寻找新增长点维持区域优势 [8]
贝壳(纪要):如果 3 季度楼市变差,可能有更多支持政策
海豚投研· 2025-05-17 17:29
财报核心信息回顾 - 2Q23总营收20,20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3.7% [1] - 二手房业务收入6,05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9%,贡献利润率44.5% [1] - 新房业务收入8,40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2%,贡献利润率27.2% [1] - 其他服务收入2,69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其中家装业务收入1,40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509% [1] - 毛利率25.5%,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6.4%,管理费用率8.0% [1] - 非GAAP净利润率21.6%,运营利润率14.7% [1] - 二手房GTV 6,64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8%,新房GTV 2,7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 [1] - 门店数量41,275家,经纪人数量43.6万,MAU 43.2百万 [1] 战略与技术应用 - 家装业务:项目经理平均每月订单量同比增长156% [2] - 租赁服务:管理超过50万套租赁房源,续约率提升 [2] - AI房屋搜索系统覆盖2个城市,占据首页流量的40% [2] - AI代理工具服务20万经纪人,管理250万客户 [2] - AI房产维护系统被11万经纪人采用,服务40万房主 [2] - AI租赁后支持系统在30个城市测试,租户请求处理率提升125% [3] 市场展望与运营动态 - 一季度二手房市场同比增长16%,政策降低购房门槛刺激需求 [3] - 3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持平或微涨,二线城市如杭州、成都需求稳定 [4] - 一季度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4%,但春节期间同比增长15% [4] - 4月带看成交比1.8,显示买家兴趣较强但转化率放缓 [4] - 预计二季度二手房交易量同比小幅增长,增速较一季度放缓 [5] - 贸易依赖度高的城市带看表现弱于低依赖城市,但整体无明显分化 [5] - 中长期对市场保持谨慎乐观,政策支持有望提振信心 [5]
贝壳-W(2423.HK):业绩保持平稳 扩店增员助力交易规模高增
格隆汇· 2025-05-17 12:0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3.3亿元,同比增长42.4%,Non-GAAP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1] - 新房和租赁业务是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分别同比增长64.2%和93.8% [2] - 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由于毛利率较高的存量房业务占比下降,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至20.7% [2] 营收结构 - 存量房业务营收69亿元,占比29.5%,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 [2] - 新房业务营收81亿元,占比提升 [2] - 家装业务营收29亿元,同比增长22.3% [2] - 租赁业务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93.8% [2] 业务表现 - 总GTV达8437亿元,同比增长34% [2] - 存量房交易GTV 5803亿元,同比增长28.1% [2] - 新房交易GTV 2322亿元,同比增长53%,显著优于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下降2.1%的表现 [2] - 装修及新兴业务GTV 312亿元,同比增长25.3% [2] 运营数据 - 门店数量达5.7万家,同比增长28.6%,环比增长10.2% [2] - 经纪人数量达55万人,同比增长24.3%,环比增长10.1% [2] - 存量房业务货币化率1.19%,与2024年四季度持平 [2] - 新房业务货币化率3.49%,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财务状况 - 可动用现金余额127.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6% [3] - 一季度使用1.4亿美元回购股份,占2024年末总股本的0.6% [3] 未来展望 - 预测2025-2027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6/86.3/101.7亿元 [3]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8/1.33/1.55元 [3]
贝壳-W:业绩保持平稳,扩店增员助力交易规模高增——2025年一季度业绩点评-20250516
中信建投· 2025-05-16 1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233.3亿元,同比增长42.4%;Non - GAAP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新房、租赁业务推动营收增长,利润增速低因存量房业务占比下降使综合毛利率降4.5个百分点 [1] - 一季度贝壳平台门店、经纪人数量较2024年末增超10%,助力公司GTV高增 [1] - 公司现金储备充足,一季度用1.4亿美元回购股份,规模占2024年末总股本0.6%,持续回报股东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营收233.3亿元,同比增长42.4%;经调整的Non - GAAP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2] 简评 - 新房与租赁业务带动营收高增,营收结构变化影响业绩增速。2025年一季度营收233.3亿元,同比增42.4%;存量房、新房、家装、租赁业务营收分别为69/81/29/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0%/+64.2%/+22.3%/+93.8%;经调整的Non - GAAP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综合毛利率20.7%,较上年一季度降4.5个百分点,较上年四季度降2.3个百分点,原因一是存量房业务收入占比下降,二是扩店增员使固定薪酬成本占比提升,存量房业务贡献利润率下降 [3] - 持续扩店增员,交易规模高增。截至一季度末,贝壳平台门店近5.7万家,同比增28.6%,较2024年末增10.2%;经纪人近55.0万人,同比增24.3%,较2024年末增10.1%;一季度总GTV为8437亿元,同比增34.0%;存量房交易GTV为5803亿元,同比增28.1%;新房交易GTV为2322亿元,同比增53.0%,优于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降2.1%表现;除交易外的装修、新兴业务GTV为312亿元,同比增25.3%;一季度存量房业务货币化率为1.19%,与2024年四季度基本持平;新房业务货币化率为3.49%,较2024年四季度降0.2个百分点 [4] - 现金储备充足,持续回报股东。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账面可动用现金余额127.7亿元,较2024年末增11.6%;一季度用1.4亿美元回购股份,规模占2024年末总股本0.6% [11] - 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不变。预测2025 - 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1.18/1.33/1.55元,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6/86.3/101.7亿元 [11] 主要数据 - 股票价格绝对/相对市场表现:1个月为2.13/-7.37,3个月为 - 9.21/-12.90,12个月为9.48/-13.48 [6] - 12月最高/最低价为69.95/34.35港元 [6] - 总股本为360,216.01万股,流通H股为360,216.01万股 [6] - 总市值为1,821.58亿港元,流通市值为1,821.58亿港元 [6] - 近3月日均成交量为1212.92万 [6] - 主要股东Propitious Global Holdings Limited持股23.44% [6]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7,776.9|93,457.5|116,539.3|141,586.1|168,206.3| |YoY(%)|28.2|20.2|24.7|21.5|18.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883.2|4,064.9|4,261.3|4,827.5|5,619.3| |YoY(%)|524.5|-30.9|4.8|13.3|16.4|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792.1|7,197.8|7,561.3|8,627.5|10,169.3| |YoY(%)|243.1|-26.5|5.1|14.1|17.9| |EPS(摊薄/元)|1.62|1.12|1.18|1.33|1.55| |P/E(倍)|28.54|41.31|39.40|34.78|29.88| |P/B(倍)|2.33|2.35|2.27|2.19|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