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建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经济热点—— 多数稳就业稳经济举措将在六月底前落地
人民日报· 2025-05-21 05:45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在加快落实既定政策的基础上,会 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目前,各有关部门正抓紧落实,大部分 政策举措将按计划在6月底前落地。我们还将坚持常态化、敞口式开展政策预研储备,不断完善政策工 具箱,确保必要时能及时出台实施。"5月2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 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解读了当前经济热点,并就"两重"建设、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两重"建设进展如何? 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202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坚持自上而下、注重软硬结合,加快推进'两重'建设重 点任务落实。"李超介绍了"两重"建设的最新进展。 "硬投资",即项目建设方面,2024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 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一批重大 项目建设。 "软建设",即制度建设方面,通过编规划、出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促进形成项目建设实施 ...
政策落地显效 发展动力增强(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1 05:30
"202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两重'建设重点任务高质量落实。"李超说, 在"硬投资"也就是项目建设方面,2024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 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一批重大 项目建设。在"软建设"也就是为保障项目实施而推进的制度建设方面,通过编规划、出政策、创新体制 机制等方式,促进形成项目建设实施和运营维护的长效机制,提高投入效率。 李超表示,一大批"两重"项目开工投产,将在稳定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增进民生 福祉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突出"两重"项目的战略性、前瞻 性、全局性,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高标准 抓好组织实施,同时持续推进"软建设"措施,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确保"两重"建设各项任务 干一件、成一件。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两新",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李超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方各部 门,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 ...
大部分政策举措将在6月底前落地
期货日报网· 2025-05-21 00:07
稳就业稳经济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大部分政策举措将在6月底前落地 [1] - 坚持常态化 敞口式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 [1] "两重"建设项目推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 突出"两重"项目的战略性 前瞻性 全局性 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 [1]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 [1] - 持续推进"软建设"措施 完善投入机制 提高投入效率 [1] "两新"工作推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资金下达 会同财政部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 下达后续资金额度 [2]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 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2] - 推动有关部门简化补贴申领流程 明确审核兑付时限 落实资金预拨制度 [2] - 强化政策储备 深入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 适时按程序报批后推出 [2] 稳定外资信心举措 - 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 - 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 [2] - 推动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 [2] - 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 [2] 整治内卷式竞争 -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 因业施策 对症下药 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 [3] -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 [3]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面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4] - 加快推动配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系统谋划7方面53项政策举措 [4] - 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 切实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关心关切的问题 包括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 [4] - 强化失信惩戒 加快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欠进度 [4] - 推动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4] - 实施好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提高涉企收费透明度 [4] - 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的政策环境 [4]
列国鉴·叙利亚|记者观察:叙利亚冲突频发 和平重建前路艰难
新华社· 2025-05-20 21:44
新华社大马士革5月20日电(记者程帅朋冀泽马晓成)去年12月政局剧变后,叙利亚安全局势仍不稳定,袭击频发。治理体系崩溃、经济发展困 难、宗派矛盾与外部干预难以摆脱等挑战,让叙利亚的和平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其中,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的暴力冲突尤为激烈,拉塔基亚省和塔尔图斯省的大规模暴力冲突导致逾千人死亡。这两个省份是叙利亚阿拉维派聚 居区,是同属这一派别的阿萨德家族发迹地和大本营,大量前政权官员和军人出身于此。 5月3日凌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附近地区遭到以色列空袭后升起浓烟。新华社发(蒙塞夫·梅马里摄) 多地冲突再起 叙利亚多地近日频遭袭击。据叙利亚媒体5月18日报道,叙东部代尔祖尔省当天发生一起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3名安全人员死亡。5月3日,叙 首都大马士革附近地区、中部哈马省、南部德拉省等遭到以色列空袭,至少4人受伤。 这是3月13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拍摄的空袭现场。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斋月期间,叙利亚烽火四起。在西部,新政权安全部队与效忠前政权的武装人员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叙利亚安全部队与 黎巴嫩军队短暂交火;在南部德鲁兹人聚居区,安全部队与地方武装人员发生摩擦; ...
刚刚,国家发改委回应这些热点问题
金融时报· 2025-05-20 17:47
"两重"建设项目推进 - 2024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2025年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 [2] - 推动建设改造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小型灌排渠道超过1000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超过2700万处 [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 [3] 吸引和利用外资 - 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将在新版鼓励目录中得到充分体现 [4] - 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措施,从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金融支持、提升再投资便利度等方面支持外资企业开展再投资 [4] - 累计服务8批66个重大外资项目,完成投资额970亿美元,其中33个项目实现全面或部分投产 [5] 整治"内卷式"竞争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7] - 发挥质量、标准支撑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炼油、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 [8] - 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侵权假冒、制假售假行为 [8] 消费品以旧换新 - 截至5月5日,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五大类产品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9]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超过4100万件 [9] - 加快资金下达,会同财政部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下达后续资金额度 [10]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5-20 14:54
工业生产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为去年以来月度增速中较高水平 [4][36]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5.9% [4]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分别增长21.4%和21.3% [7][36] -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38.9%和43.1% [7] 消费市场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1-4月累计增长4.7% [5][10]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文化办公用品等商品零售额增长38.8%和33.5% [12] - 服务零售额1-4月同比增长5.1%,连续两个月加快 [5][10]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月同比增长5.8%,快于整体消费增速 [12]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8.2%,贡献率达64.5% [5][23]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4%和8.2% [25]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3%,其中信息服务投资增长40.6% [25]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水利和水上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30.7%和26.9% [25] 外贸表现 - 1-4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4月出口增长9.3% [31][32] - 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9.2%和3.9% [32] - 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9.5%,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8% [32] 新质生产力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增长74.2% [7][38]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1.5%,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60.7% [36][38] - 战略性新兴服务业1-3月营业收入增长8.3% [21] 房地产 - 1-4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至2.8%,40个重点城市销售面积增长0.1% [60] - 4月70城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三线略降 [61] - 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2个月减少,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61]
以“新城建”为引擎 “更”新生活撬动经济多元活力 改善百姓“大民生”
央视网· 2025-05-20 14:50
央视网消息: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等五部 委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情况。五部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多举措支持城市更新行动。 住房城乡建设副部长秦海翔介绍,2019年到2024年底,全国累计开工改造了老旧小区28万个,汇集了居民4800万户,改造提升了各类老化的改 进管线36万公里,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大力推进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累计实施改造4.46亿平方米。 此外,自然资源部表示,将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存量资源资产调查,摸清数量、权属和利用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的专项,支持城市更新相关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财政部表示,将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更新改造的投融资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特许经 营,吸引社会资本、社区居民等各方面积极参与到城市人群中来。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大部分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将在6月底前落地 ...
国家发改委: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快讯· 2025-05-20 10:20
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 国家发改委力争在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的"两重"建设项目清单,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人民财 讯) ...
全国超14万公里城市“生命线”焕新升级
快讯· 2025-05-20 08:43
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既事关安全又涉及民生,是今年"两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各地管网改 造进入施工高峰期,城市"生命线"加速焕新。在黑龙江大庆,铁东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工程进入了管线铺 设阶段,通过雨污管道分流、易涝水塘治理、排涝和雨水提升泵站建设,进一步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屏 障。今年,当地还在燃气管网改造中投入了智能化装备。这个燃气生产指挥中心刚刚引入了智能调压 柜,在原调节压力的基础上,增设数据采集功能,可以对压力、流量、设备泄漏等情况在线实时监测。 大庆市副市长吕航表示,我们不仅建立了"两重"建设工作机制,还先后制定了20余项相关规划、制度文 件,涵盖项目谋划、投融资、建设、运维等全流程,从根本上保障了各类建设项目统一规划、协同实 施。在"两重"资金的带动下,今年全国推动建设改造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 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安全韧性能力不断提升。(央视新闻) ...
欧洲振兴,如何带动我国出口?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通讯设备、交运设备、新能源汽车、医药生物、消费电子、计算机、通用设备 - **公司**:药明生物、迈瑞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传统贸易指标低估欧洲市场需求**:采用 DVA 口径,欧盟是全球最大进口需求市场,超过美国和中国;欧美关系恶化及关税政策或使美国需求转向中国,增加中国出口[1][4][5] - **2025 年中国出口表现超预期**:关税战缓和及欧洲振兴逻辑带动,即便俄乌冲突不结束,欧洲对中国出口拉动仍超预期[2][13] - **欧洲经济复苏对中国出口有积极影响**:欧盟经济复苏和俄乌冲突结束可能带来总需求和总进口增量,预计欧盟经济增速中枢可能翻倍;美欧关系恶化使贸易需求转向中国;财通证券预测欧洲经济复苏至少拉动中国总出口超 1 个百分点,乐观情况可达 3 个百分点;欧洲重建额外需求有一定贡献[3] - **短期内部分行业从欧洲振兴中受益**:欧盟经济复苏带动出口增长、欧美贸易摩擦带来结构性机遇、俄乌重建和德国基建带来利好,综合作用使相关行业短期获益[6] - **欧盟经济复苏对中国部分行业影响积极**:对机械设备和电子行业影响显著,欧盟在轻工、电子和机械设备进口依赖度高;消费电子、计算机、通用设备等子行业受益明显;德国 5000 亿基建投资和乌克兰重建推动机械设备和电池需求[8][9] - **欧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机械设备领域影响大**:欧盟从美国进口化工产品多,若转向俄罗斯,中国基础化工出口不显著增加;中国机械设备与美国出口份额相近,欧盟转移进口来源将使中国机械设备受益[10] - **欧洲供应链自给自足冲击中国部分产业**:对电子、交运设备等领域有冲击,在通讯设备、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与中国形成竞争[11] - **中长期中欧外贸竞争与投资机遇并存**:外贸竞争态势明显,但出海投资是机遇,新能源汽车和医药生物领域已有合作案例,可缓解外贸竞争压力[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长期来看中国与欧洲贸易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欧洲经济恢复正常,中国产品在欧市场份额可能回升;中美不确定因素或使欧美关系恶化,美国需求转向中国;德国等生产型国家恢复生产后与中国生产领域竞争加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