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安卓厂商集体兼容苹果,能抢走多少iPhone用户?
虎嗅APP· 2025-05-07 18:58
安卓厂商兼容苹果生态的战略分析 核心观点 - 安卓厂商(vivo、OPPO、小米等)主动兼容苹果生态,推出与iOS/Mac互联互通功能,试图吸引苹果用户[4][6][15] - 该策略是行业增速放缓背景下,安卓厂商在高端化受阻后的无奈选择[7][22] - 虽带来部分增量用户(如小米15系列20%用户来自iPhone),但未能显著提升高端市场份额[20][24][27] 市场数据与竞争格局 市场份额 - 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vivo(17.2%)、华为(16.6%)、苹果(15.6%)、荣耀(14.9%)、OPPO(14.8%)[11] - 高端市场(>800美元):苹果占比60%,但2022-2024年600美元以上市场占比从75%降至54%,华为从12%增至29%[9][24] - 2025Q1出货量:小米同比增39.9%(13.3百万台),苹果同比降9%(9.8百万台)[19] 产品策略对比 - 安卓旗舰机配置优势:多焦段镜头、120Hz高刷、百瓦快充,而iPhone 16e仅单摄、60Hz屏、27W充电[13] - 安卓厂商互联功能: - **文件互传**:OPPO/vivo支持动态照片、视频、文档互传,小米可打开Keynote等苹果专属文档[16][17] - **生态协同**:vivo支持iPhone来电/短信流转,OPPO/vivo支持Mac远程控制与剪切板同步[4][17] 行业背景与挑战 市场瓶颈 -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022-2024年分别为2.86亿、2.71亿、2.86亿台,增速疲软(2024年+5.6%)[22] - 创新尝试效果有限: - 折叠屏手机2024年出货917万台(占比<3%)[23] - AI手机未引发换机潮,OPPO市占率反从16.8%降至14.8%(2022-2024年)[23][24] 高端化困境 - 安卓厂商主力仍为中低端机型:小米2024年手机均价1138.2元,毛利率12.6%[26] - 华为是苹果高端份额流失的主要受益者,其他安卓品牌高端市占率无显著增长[24][27] - 厂商策略调整:OPPO/vivo转向"成为苹果用户第二部手机"而非替代iPhone[28]
国泰海通|电子:AI手机的离线推理速度取决于内存带宽瓶颈的突破
行业技术瓶颈 - 当前推理速度主要瓶颈在于内存带宽而非算力,NPU+DRAM堆叠后内存带宽呈现数量级提升,技术方案产业趋势明确 [1][2] - 以高通骁龙8GEN3为例,NPU算力约45 TOPs,内存带宽约67 GB/s,运行7B大模型时计算能力限制约3215 tokens/s,内存带宽限制仅4.8 tokens/s,实际推理速度受内存限制更显著 [2] - 小米手机实测Qwen3-8B-MNN模型显示Decode速度为7.04 tokens/s,用户无感体验需达40-50 tokens/s,凸显当前内存带宽不足 [2] 技术解决方案 - 3D DRAM+NPU合封方案可将内存带宽提升至800 GB/s,高通骁龙8GEN3的内存限制瓶颈将从4.8 tokens/s跃升至57 tokens/s [3] - 兆易创新、青耘科技、光羽芯成等中国大陆企业及中国台湾华邦电、高通等国际厂商均布局3D DRAM+NPU技术路线 [3] 产业发展阶段 - 当前硬件发展领先于模型,未来模型爆发将依赖硬件红利,硬件需通过数年稳定性测试才能支持亿级商用 [3] - 手机AI商用爆发窗口预计在2025年底至2026年,具备成熟硬件与模型的企业将获得至少一年红利期 [3] - 高通等手机AP厂商需主动适配AI大模型硬件策略,以避免被端侧GPU技术颠覆的风险 [3]
苹果用户,安卓来“偷心”
雪豹财经社· 2025-05-05 23:57
安卓厂商兼容苹果生态的战略转变 - 核心观点:安卓厂商(vivo、OPPO、小米等)主动兼容苹果生态(iOS/Mac),通过文件互传、通知流转等功能吸引苹果用户,但高端化突破仍依赖华为 [2][5][10] - 具体举措: - vivo X200系列支持与Mac双向互传、与iPhone电话/短信通知流转 [2] - 小米澎湃OS 2.0实现与苹果设备文件互传及Keynote文档查看 [5] - OPPO "0+互联"App支持与iPhone互传文件/视频/图片 [5] 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 - 苹果地位: - 2024年中国市占率15.6%(第三),8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占比60% [7][8] - 但2024Q1-2025Q1出货量连续下滑(同比-6.6%至-9%)[12][13] - 安卓厂商表现: - 小米2025Q1出货量同比+39.9%(18.6%市占率),20%新增用户来自iPhone [13][14] - 华为高端市场市占率从12%(2022)升至29%(2024),蚕食苹果份额(同期苹果从75%降至54%)[19] - OPPO/vivo高端市场无显著增长,主力仍为中低端机型(小米2024年手机均价1138元)[19][22]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市场瓶颈: -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三年停滞(2022-2024年2.71亿~2.86亿台)[15] - 创新尝试(折叠屏/AI手机)规模有限:折叠屏2024年出货仅917万台,AI手机未引发换机潮 [15][18] - 战略反思: - 安卓厂商从"挑战苹果"转向"成为苹果用户第二部手机",降低迁移成本 [9][22] - 互联互通功能暂未显著提升高端市场份额,需解决用户对安卓高端机型认可度问题 [10][19]
财经观察|4月一周多场手机发布会,为何“小”且“直”成了焦点
齐鲁晚报· 2025-04-30 16:48
手机行业动态 - 4月有多场手机发布会,包括vivo X系列新品、iQOO Z10 Turbo系列、荣耀GT Pro、真我GT7、一加13T、REDMI Turbo 4 Pro等 [2][3][4] - 一加13T主打小屏旗舰,屏幕6.32英寸,宽度71.7mm,电池6000mAh,定价3399元起,国补价2899元起 [5] - 手机圈出现"直屏复兴"趋势,一加13T、小米16、iQOO Z10 Turbo、红米Turbo 4 Pro均采用直屏设计 [6] AI手机发展 -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AI手机,AI技术已融入智能手机的拍照、生活助手、游戏优化等功能 [7] - OPPO ColorOS 15系统新增AI一键闪记功能,小布记忆与DeepSeek融合实现跨端闪记 [8] - 中国移动推出AI手机作为"新三样"产品之一,覆盖"人、车、家"生活场景 [8] - 预计到2028年AI手机占比将激增至54%,主要由消费者对AI助手和端侧处理功能需求推动 [9] 厂商动态 - 苹果2025年Q1中国出货量980万台,同比下滑9%,市场份额降至13.7% [8] - 摩托罗拉将在5月8日发布Razr系列小折叠和Edge系列AI影像手机,三星或推出Galaxy S25 Edge [9] - 罗永浩质疑手机厂商未做物理关闭麦克风功能,华为展示超级隐私功能回应 [10] - 周鸿祎反思360做手机失败经历,认为应全力投入而非走捷径 [11] 行业趋势 - 国产厂商研发的AI手机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实现"智"变升级 [10] - 阶跃星辰与OPPO等厂商合作,在旗舰机型集成多模态大模型 [10] - 手机产品形态在未出现革命性替代品前仍将延续重要角色 [12]
一加李杰:国补后销量增势迅猛 预计全年销量同比增长超50%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09:56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公司推出小屏性能旗舰一加13T,屏幕6.32英寸,搭载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及6260mAh超大容量冰川电池,首发独家"冰河散热系统"和自研电竞Wi-Fi芯片G1与"风驰游戏内核"技术,瞄准小屏游戏和性能赛道 [1] - 一加13T在国内市场相比一加12有40%—50%的生命周期销量提升,一加Ace5系列上市100天销量超过160万 [4] - 公司预计全年销量同比增长50%以上,当前增长趋势符合预期 [5] 市场洞察与产品定位 - 公司通过AI和大数据能力进行市场洞察,发现小屏性能手机市场存在缺口,一加13T定位为同时满足小屏和性能需求的"新物种" [1][2] - 未来产品设计将向简约、克制、精致方向发展,围绕用户需求和技术路线布局 [2] 技术投入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续航、散热、游戏生态等领域投入较大,产品洞察力与技术投入叠加形成长期竞争力 [2] - AI手机发展趋势下,公司聚焦端侧AI技术,探索如何将AI大模型参数做小并保护用户隐私 [2][3]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消费电子产品纳入国家补贴政策后,公司销量增长迅猛,但"国补"不会成为核心竞争力,而是产品力的试金石 [1][3]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至7160万部,增幅低于预期 [3]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暂无影响,公司聚焦满足用户需求而非外部环境变化 [5] AI手机差异化布局 - 公司通过物理按键设计(如"左记"和"右问")改变用户习惯,构建AI应用场景差异化优势 [3] - 未来差异化优势将围绕用户习惯、喜好和场景展开 [3]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1.38%,5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17:11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4月22日收盘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1.38%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仅2只个股上涨 涨幅居前为中石科技上涨2.20%和京东方A上涨0.26%[1] - 蓝思科技、蓝特光学、长盈精密等跌幅居前[1] 概念板块涨跌对比 - 供销社概念涨幅3.93%居首 跨境支付概念涨3.65% 草甘膦概念涨3.57%[2] - 中国AI 50概念跌幅2.09% 人形机器人概念跌1.59% 英伟达概念跌1.48%[2]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跌幅1.38% 在跌幅榜中排名第四[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5.87亿元[2] - 14只个股遭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5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2] - 立讯精密净流出1.84亿元居首 歌尔股份净流出1.65亿元 领益智造净流出6180.25万元 东山精密净流出5999.75万元[2] - 工业富联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170.95万元 中石科技净流入1927.08万元 珠海冠宇净流入955.30万元[2][3] 个股表现详情 - 立讯精密下跌1.85% 换手率1.43%[2] - 歌尔股份下跌2.39% 换手率2.62%[2] - 蓝思科技下跌3.45% 换手率1.30%[2] - 长盈精密下跌2.83% 换手率3.89%[2] - 京东方A上涨0.26% 换手率1.29%[3] - 中石科技上涨2.20% 换手率5.94%[3]
英伟达概念下跌1.48%,主力资金净流出4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17:10
英伟达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4月22日收盘,英伟达概念板块整体下跌1.48%,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板块内仅11只个股上涨[1] - 板块内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英维克跌停、光线传媒下跌9.23%、胜宏科技下跌7.28%、麦格米特下跌5.11%[1]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九号公司上涨4.62%、奥尼电子上涨3.23%、先进数通上涨2.89%[1] 资金流向分析 - 英伟达概念板块当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出27.70亿元,板块内44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1] - 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达6只,其中光线传媒净流出11.08亿元居首,胜宏科技净流出5.29亿元,英维克净流出2.47亿元,麦格米特净流出1.82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奥比中光净流入8251.46万元、广电运通净流入3459.86万元、扬杰科技净流入1891.53万元[1][3] 板块内个股表现对比 - 换手率较高的个股包括先进数通换手率11.31%、光线传媒换手率7.97%、胜宏科技换手率7.65%[1][3] - 部分个股虽股价上涨但主力资金仍呈净流出状态,例如奥尼电子上涨3.23%但主力资金净流出352.32万元,九号公司上涨4.62%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24.65万元[2] - 股价下跌但主力资金呈净流入的个股包括宏昌电子下跌4.44%但主力资金净流入1373.81万元,先进数通上涨2.89%且主力资金净流入1575.92万元[3]
OPPO在AI手机上玩出了新花样
华尔街见闻· 2025-04-11 09:08
OPPO Find X8系列产品发布 - OPPO于4月10日发布全新Find X8系列产品,包括年度影像旗舰Find X8 Ultra、小屏手机Find X8s以及Find X8的升级版Find X8s+ [1] - 产品通过夜神五摄影像系统、LUMO凝光影像、哈苏专业人像三大系统加持,定位为夜景人像神器、实况照片和演唱会拍摄神器 [1] - 公司在手机形态和AI能力上做出新尝试,推出小屏手机以及首个AI一键闪记能力 [1] - 全新的ColorOS 15操作系统带来革新的系统级AI能力,并通过手机左侧增加的实体按键支持一键激活AI闪记功能 [1] OPPO的AI战略与能力 - AI闪记功能可快速识别、分析、记录保存当前手机屏幕中的各种信息,并将各APP中记录的信息统一收纳在小布记忆APP中,通过AI摘要、标签及智能关联功能提供信息管理 [2] - OPPO CEO陈明永称AI手机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阶段,公司已成立AI中心并将资源向AI集中 [3] - OPPO全新升级的系统级AI还包括小布助手对DeepSeek的深度融合 [5] - AI手机被视为公司在高端手机市场弯道超车、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机遇 [6] 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智能手机600美元及以上价格段的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11%增长至2024年的28% [7] - 华为之外的其他中国手机品牌厂商整体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4年的15% [7] - 2024年vivo以17.2%的市场份额稳居全年出货量第一,华为以16.6%的份额位居第二,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0% [7] - 苹果、荣耀、OPPO紧随其后分别排名第三、第四、第五,市场份额之间相差不到1% [8] - 2025年国内品牌会继续加大在高端市场投入,预计销量将进一步提升 [9] - 2025年在国补和AI、折叠屏等技术刺激下,600-800美元市场将持续扩大,成为厂商竞争新焦点 [1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是公认的“AI手机元年”,打造系统级AI已成为行业共识 [2] - 2025年AI手机战火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4] - 在智能手机面临软硬件创新瓶颈背景下,AI有望驱动新一轮手机换新潮 [2] - 业内普遍认为智能手机赛道的终点是“高端化” [7]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6.26%,主力资金净流出1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03 17:40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3日收盘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6.26%居跌幅榜前列,资金净流出51.30亿元 [1][2] 概念板块表现 - 中韩自贸区、动物疫苗、禽流感等概念板块上涨,涨幅分别为5.66%、4.27%、2.62% [2] - 同花顺果指数、同花顺出海50、AI PC等概念板块下跌,跌幅分别为6.26%、3.89%、3.53% [2]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个股表现 - 东山精密、歌尔股份、鹏鼎控股等跌停,蓝特光学、蓝思科技、赛腾股份等跌幅居前 [1] - 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长盈精密等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分别净流出11.09亿元、10.51亿元、4.94亿元 [2] - 中石科技、蓝特光学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5118.40万元、2230.03万元 [2] 相关ETF表现 - A50ETF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近五日涨跌-2.15% [4] - A50ETF最新份额为43.5亿份,增加78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35.9万元 [4]
舜宇光学科技: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年光学景气大年,策略调整夯实长期基本盘-20250325
开源证券· 2025-03-25 22: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光学赛道维持高景气,模组策略调整有利夯实长期利润基本盘,基于手机光学模组策略调整,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一定倍数PE,2025年三重行业贝塔驱动光学赛道高景气,公司业务策略调整有利巩固市场位势、夯实利润基本盘,积极拓展业务驱动2027年及以后业绩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5] - 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印证手机光学升级趋势重启及海外大客户重要突破,分业务来看各业务有不同表现 [5] - 2025年手机模组策略调整导致量增价平,受益ADAS下沉车载业务如期提速,各业务有相应指引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当前股价76.950港元,一年最高最低为96.150/33.300港元,总市值842.45亿港元,流通市值842.45亿港元,总股本10.95亿股,流通港股10.95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79.0% [1]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681|38,294|42,499|46,189|54,522| |YOY(%)|-4.6|20.9|11.0|8.7|18.0| |净利润(百万元)|1,099|2,699|3,450|3,688|4,402| |YOY(%)|-54.3|145.5|27.8|6.9|19.4| |毛利率(%)|14.5|18.3|20.4|20.8|20.3| |净利率(%)|3.5|7.0|8.1|8.0|8.1| |ROE(%)|4.9|10.9|12.2|11.6|12.1| |EPS(摊薄/元)|1.01|2.48|3.17|3.39|4.05| |P/E(倍)|70.5|28.6|22.4|21.0|17.6| |P/B(倍)|3.5|3.1|2.7|2.4|2.1| [8] 2024年业务情况 - 手机模组业务产品结构调整驱动ASP和毛利率如期改善,2024年毛利率接近8% [5] - 2024年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13%,主要由海外大客户出货增长拉动,手机镜头毛利率22% [5] - 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13%略高于指引,车载镜头ASP及毛利率维持稳定 [5] - 车载模组收入21亿、略超公司指引的20亿 [5] - XR相关收入同比增长38%,高于公司此前指引的25%,主要由于下游客户出货量略超预期 [5] 2025年业务指引 - 手机模组:出货量增长5 - 10%、平均单价持平、毛利率区间8 - 10%,因策略转向多做中低端产品导致产品结构变化 [6] - 手机镜头:出货量增长5%、ASP继续提升、毛利率区间25 - 30% [6] - 车载镜头:出货量增长15% - 20%,因智驾渗透率提升,指引毛利率40% [6] - 车载模组:收入增长40%以上至30亿 [6] - XR:收入持平或略增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