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光大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人民网· 2025-10-31 11:52
核心观点 - 光大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稳健,规模平稳增长,营收结构优化,资产质量稳定可控 [1][2] 财务表现 - 截至9月末,公司资产总额721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 [1] - 截至9月末,公司负债总额661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 [1]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2.7亿元,净利润372.8亿元 [1] - 中间业务收入155亿元,同比由上半年的下降0.9%转为增长2.2% [1] -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16.44%,同比提升1.63个百分点 [1] 资产负债与信贷投放 - 截至9月末,贷款总额402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 [1] - 科技、绿色、普惠、中长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均实现稳健增长 [1] - 截至9月末,存款余额418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 [1] 特色业务发展 - “阳光财富”业务方面,9月末理财产品管理规模1.89万亿元,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3.15万亿元 [2] - “云缴费”业务保持行业领先优势,着力建设数字化金融场景平台 [2] - “阳光交银”生态化综合金融服务供应链客户近2万户 [2] - “阳光投行”业务前三季度债券承销3165亿元,发放并购贷款239亿元 [2]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1.26%,拨备覆盖率为168.92% [2] - 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65%、11.70%、9.65% [2]
中国银行三季度业绩稳中向好 多维发力赋能实体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1:44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21亿元,同比增长2.72% [3][4] - 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896亿元,归母净利润17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08% [4] - 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600.69亿元,同比涨幅达5.09%,盈利动能增强 [4] - 净资产收益率为8.98% [4] - 净息差为1.26%,与上半年持平,显示息差边际企稳 [4]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为1.24%,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4] - 拨备覆盖率为196.60%,风险抵补能力合理充足 [4] - 公司动态优化授信管理机制,加强重点领域资产质量管控,稳步推进不良化解 [4] 信贷投放与实体经济服务 - 境内机构人民币贷款较年初增加1.67万亿元,增长9.15% [6] - 境内制造业贷款余额3.3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0% [6] - 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29% [6]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6.11%,借记卡快捷支付交易额突破6万亿元 [6]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5.05万亿元,较上年末新增6238亿元,增幅14.10% [6] - 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累计投放超4000亿元 [6] 战略重点领域发展(“五篇大文章”) - 科技贷款余额约4.7万亿元,授信户数超16万户 [8] - 科技金融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8300亿元 [8] - 绿色贷款余额超过4.66万亿元,比上年末同口径增长20.11% [8] - 境外绿色贷款、绿色债券承销规模及绿色债券投资规模在中资银行中保持领先地位 [8] 全球化业务与跨境服务 - 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量超3.3万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13.2万亿元,均实现超17%的同比增长 [10] - 服务跨境结算客户覆盖面同比增长近14% [10] - 前三季度跨境电商结算业务规模近8500亿元,同比增长超47% [11] - 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784.83万亿元,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11] - 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全球35家人民币清算行中占据16席 [11]
邮储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报:实现营收2,650.80亿元 同比增长1.82%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1:40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 [3] - 前三季度净利润767.94亿元,同比增长1.07% [3] - 净利息收益率1.68%,利息净收入表现逐季改善 [3] - 中收同比增长11.48%,在营收中占比提升0.75个百分点 [3]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7.52%,在营收中占比提升2.40个百分点 [3] -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2.66%,成本收入比57.40%,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 [3]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率0.94%,维持低位运行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65%,较上年末提升1.09个百分点 [4] - 应用"看未来"技术批复客户同比增长37.24%,批复金额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30% [4][5] 资产负债结构 - 前三季度贷款增加7426.89亿元,同比多增1122.09亿元 [6] - 对公贷款增加6535.42亿元,增长17.91%,在客户贷款总额中占比提升3.62个百分点 [6] - 前三季度存款增加9289.03亿元,增长6.08%,其中公司存款增加2018.15亿元,增长12.19% [6] - 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22%,较上年下降25个基点 [6]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6.70% [6] 普惠金融与特色业务 - 涉农贷款余额2.47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5万亿元,本年累计投放金额均超1万亿元 [7] - 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400亿元 [8] - 绿色贷款余额999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2% [8] - 服务55岁及以上中老年客户超3亿户,金融社保卡发卡量超1.3亿张 [8] 数字化转型与客户服务 - 第三代资金业务核心系统上线,单笔交易审批用时减少97% [9] - 新一代资金清算系统全面上线,效能提升近50倍 [9] - 零售AUM规模17.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7% [10] - 富嘉及以上客户规模达654.8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16% [10] - 公司客户融资总量6.7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33% [12] 战略布局与改革 - 加快推进"五大行动"和"七大改革",优化区域布局、渠道效能、业务结构 [11] - 试点推进网点分类分级管理机制,推进网点综合化、生态化、数字化转型 [12] - 稳妥推进"一分一支"改革试点,加快"云柜"远程服务和"数字人"等数智科技推广应用 [13]
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金融活水为科创“充能”
人民网· 2025-10-31 11:39
数据显示,2024年安徽省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占全球比重的10%。今年上半年,安徽新型显示产业实 现营收近750亿元,同比增长9.8%,占电子信息制造业比重近30%,已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 擎。 为进一步书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大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2025年9月,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出 台《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力打造"一家 科技支行+3家科技特色支行+9家培育支行"。 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助力。近年来,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围绕全省主 导产业,引导科技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领域,打造"科技-金融-产业"三角闭 环,为安徽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走进芜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映日科技)靶材烧结车间,数十台烧结炉正在工作运 转,然而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偌大的厂房内不仅没有一丝噪音,甚至也感觉不到烧结炉内1600℃的灼 热。 "公司加大对产品线研发投入,就拿这些烧结炉来说,通过技术改造,不仅提升靶材产品纯度,还 最大幅度减少烧结炉散热,降低生产成本。"映日科技副总经理孙菊芬介绍,企业自2015年在芜湖创 ...
金融“活水”“贷”出活力 民企成全球资本眼中“值得长期布局”的优质标的
央视网· 2025-10-31 11:25
央视网消息:10月30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闭幕。本届论坛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经济金融领域的首个重要论坛,以"创新、变 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为主题。从议题设置、成果发布等多方面传递了全会经济金融战略部署。 本届论坛将民营经济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载体,设置了两场民营经济专场论坛,邀请科技、制造等领域近百位民营企业家出席。他们 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负责人对话诉求,还在6场配套的投融资活动中对接产业金融支持等需求。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他们的天职。中国的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发展,金融要下沉到实体经济,支持 这些高成长性、高创新性的民营企业。 "十四五"时期,民企数量较"十三五"时期增长超过40%。民企正以创新活力抢占发展先机,也逐渐成为全球资本眼中"值得长期布局"的优质标 的,为"十五五"时期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凝聚强劲动能。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表示,讨论科技金融的时候,希望把不同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产品类型都予以比较丰富的金融资源支 持。但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一个增加科技信贷、科技债券的问题,更重要的我觉得是推动一些体制机制的完善。 创新突破 重 ...
邮储银行:深耕“五篇大文章”特色篇章 全方位融入发展大局
人民网· 2025-10-31 11:01
财务业绩摘要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 [1] - 公司实现净利润767.94亿元,同比增长1.07% [1] - 公司净利息收益率为1.68%,保持行业优秀水平 [1] - 公司中收同比增长11.48%,在营收中占比提升0.75个百分点 [1]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94%,延续低位运行态势 [1] - 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5%,较上年末提升1.09个百分点 [1] 普惠金融服务 - 公司涉农贷款余额达2.47万亿元,本年累计投放金额超过1万亿元 [2] - 公司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75万亿元,本年累计投放金额超过1万亿元 [2] - 公司广泛触达客户近170万户,向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累计授信超1万亿元 [2] 科技金融发展 - 公司在6家分行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重点服务硬核科技领域 [2] - 公司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400亿元 [2] 绿色金融业务 - 公司绿色贷款余额为999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2% [3] - 公司三季度投资5亿元绿色债券基金 [3] 养老金融服务 - 公司服务55岁及以上中老年客户超3亿户 [3] - 公司金融社保卡发卡量超1.3亿张,个人养老金缴存规模稳定增长 [3] 数字化能力建设 - 公司第三代资金业务核心系统上线,单笔交易审批用时减少97% [3] - 公司新一代资金清算系统全面上线,效能提升近50倍 [3]
前三季度业绩再攀新高,宁波银行盈利韧性从何而来?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31 10:20
核心观点 - 宁波银行在行业息差收窄、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通过差异化经营、战略聚焦和科技赋能,实现了高质量的稳健增长,其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 [1][2][5] 财务业绩表现 - 资产总额首次突破3.5万亿元,达到35,783.96亿元,较年初增长14.50% [1][9] - 实现营业收入549.76亿元,同比增长8.32%,归母净利润224.45亿元,同比增长8.39% [1][3] - 净息差呈现企稳迹象,第三季度末为1.76%,环比第二季度反弹2个基点 [3] - 利息净收入为394.96亿元,同比增长11.83% [3] - 非利息收入表现亮眼,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48.48亿元,同比增长29.31% [4] - 第三季度单季净手续费收入达20.43亿元,环比增长47.19%,单季同比增长94.02% [4] 业务战略与结构优化 - 公司立足"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持续升级"专业化、数字化、综合化、国际化"赋能体系 [2] - 对公贷款成为重要增长引擎,规模达10,762.48亿元,同比增长30.83% [9] - 主动调整资产结构,以"提质"取代对"总量"的单一追求 [8] - 子公司永赢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增长765.13亿元,增量位列全市场第一 [4] 风险管控能力 - 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76%,连续18年低于1% [1][10] -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由去年末的52.60%大幅下降至35.43% [10] - 依托科技手段构建"全面、全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 [10]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坚定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强化AI赋能,推动金融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 [10] - 升级推出"鲲鹏司库"2.0版本和"财资大管家"2025版等数字化产品,提升企业服务能力 [11] - 金融科技赋能支撑了财富管理、交易银行等轻资本业务的快速发展 [11] 服务实体经济与战略聚焦 - 持续将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倾斜 [1][7] - 设立一级部门科技金融部,构建"科创企业、股权基金、投资并购"三大生态圈 [7] - 针对小微企业推出"快审快贷"模型,提升融资效率 [7] - 推出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多元化产品,支持国家"双碳"目标 [7]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推动创新突破与服务提质
金融时报· 2025-10-31 10:03
核心观点 - 非银金融机构紧密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 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领域精准布局并取得显著成效 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特色力量 [1][4] 科技金融 - 非银机构聚焦科技创新攻关、高端制造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深度参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 [1] - 一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特色产品落地见效 [1] 绿色金融 - 非银机构锚定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等领域 打造差异化绿色金融服务方案 为绿色技改、节能降碳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1] - 绿色信托存续规模超过3000亿元 绿色租赁资产余额突破1万亿元 [1] 普惠金融 - 非银机构针对小微企业、县域群体等重点服务对象需求创新普惠产品 推出适配不同场景的信贷方案 并下沉服务至乡镇社区 [2] - 信托投向普惠金融领域的资金达1.6万亿元 消费金融公司累计为8543万人次的县域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2] 养老金融 - 非银机构精准对接老年人养老消费、健康护理、医疗照护等需求 整合资源完善养老服务链条 推动服务从单一资金支持向综合服务延伸 [2] - 信托业共设立养老金融相关项目1148个 投入资金144.93亿元 [2] 数字金融 - 非银机构以数智升级驱动服务效能 主动搭建全线上业务系统或自研数据平台 将客户画像、风险评估等环节嵌入数智化流程 [3] - 消费金融公司已累计取得技术专利1242项 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保障 [3] 政策与监管 - 金融管理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关键政策 为非银机构划定合规边界并留足创新空间 引导其聚焦主业、守正创新 [4] - 相关政策包括《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等 [4]
省领导参加第四届儒商大会相关活动
大众日报· 2025-10-31 09:00
金融创新与开放 - 金融支持保障作用在当前山东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日益凸显 [1] - 金融创新驱动引领价值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1] - 聚焦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 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为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动能 [1] - 聚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吸引更多境外资本参与山东经济建设 为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1] -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鼓励各类金融主体大胆创新 开发更多符合山东实际、具有山东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1] 人才与创新驱动 - 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 扎实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 [2] - 注重人才集聚、成效发挥、合作交流 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 - 以校友经济为纽带 推动更多创新要素在山东集聚、更多创新成果在山东转化、更多创新项目在山东促成 [2] - 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蓄势赋能 [2] - 山东大学全球校友齐鲁行启动 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与双招双引政策推介 [2] 儒商文化与企业发展 - 推动儒商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3] - 山东以儒促商、以商弘儒 希望民营企业家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儒商文化 弘扬企业家精神 坚持守正创新 秉持讲信守诚 做到义利兼顾 [3] - 为获评优秀企业文化案例的企业颁奖 [3] - 深入挖掘儒商文化的时代内涵 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7] - 以新时代儒商精神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助力高质量发展 [7] 区域合作与产业赋能 - 山东财经大学是省内重要的财经人才与智力高地 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国际化方面作用突出 [4] - 临沂积极推动商城国际化、数字化建设 发展基础好、潜力足 [4] - 活动是校地合作深化和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旨在打造链接政府、高校、企业、商协会的开放平台 [4] - 为山东企业探索更加稳健、高效的国际化之路 [4] - 山海齐鲁 财赋沂蒙活动聚焦沂蒙区域发展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推动产教融合、校地协同 [3] 消费与市场拓展 - 山东将提振消费摆在重要位置 坚持政策、活动、方式、场景同向发力 全力推动消费扩容提质 [6] - 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6] - 山东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消费大省 具备新型消费发展的巨大空间 [6] - 期待更多企业布局山东 推动落户更多特色门店、首发更多优势产品、拓展更多业务板块 [6] - 山东将加强项目对接、资源导入、人才招引 为企业在鲁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营造环境 [6] 对外开放与侨资助力 - 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主动回乡投资兴业 帮助引进高层次人才 弘扬齐鲁文化 为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8] - 希望广大侨胞抓住山东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机遇 服务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8] - 深度参与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市场开拓行动 [8] - 讲好新时代山东故事 谱写侨助鲁兴、鲁侨共赢新篇章 [8]
农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增3% 县域贷款增万亿 总市值领跑四大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08:44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809.39亿元,同比增长4.36%,单季净利润813.49亿元,同比增长3.66%,增速均高于前三季度累计水平 [4] - 利息净收入4273.08亿元,受净息差收窄影响同比下降2.40% [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98.77亿元,同比增长13.34%,成为拉动营收改善的重要动力 [1][3] 资产负债与息差 - 截至9月末总资产48.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3%,总负债44.9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1% [1] - 贷款总额26.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6%,吸收存款余额32.0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2% [1] - 三季度末净息差为1.30%,较上年下降12个基点,但降幅同比收窄 [3] - 资产端贷款收息率延续下行趋势,负债端付息成本因存款重定价等因素将下降,例如2026年一季度到期的3年期存款重定价后利率至少下降135个基点 [4] 非息业务与资本市场表现 - 非利息收入快速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显著高于营收整体增速,得益于把握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等机遇 [3] - 截至10月30日,公司总市值2.74万亿元,在国有四大行中居首位,领先工商银行1688亿元 [2] - 今年以来A股股价涨幅已超过57%,成为市场表现最佳的银行股 [2] 县域金融与乡村振兴 - 截至9月末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在境内贷款中占比超过40%,较上年末新增1.04万亿元,增速10.57% [7] -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相关领域贷款余额1.25万亿元,增速高达25.1%,乡村产业贷款、农户贷款增速也在20%以上 [7] 重点业务领域发展 - 科技贷款余额超4.7万亿元,发行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8] - 绿色贷款余额5.8万亿元,发行660亿元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居可比同业首位 [8] - 普惠贷款余额4.33万亿元,新增7311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3万户,新增65万户 [8] - 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2.71亿户,新增2120万户,互联网高频场景数6.41万个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