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

搜索文档
智能体穿透企业生产与消费场景,AI龙头配置价值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7-31 20:05
AI Agent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AI Agent将迎来规模化落地浪潮 通过智能化任务处理重构标准化作业流程[1] - 2025年AI智能体将变得更加普及且能处理更复杂任务 迎来应用与生态全面开花[3] - 中国企业级Agent应用市场规模2028年保守估计达270+亿美元 呈现多模态能力融合、具身智能渗透、多智能体协作三大特征[3] - 2025年有望成为AI应用落地元年 AI Agent应用场景快速爆发 2027年后加速渗透 2030年前渗透率将比当前提高一个数量级[4] 行业标准化进程 - 建立AI Agent标准化体系已成为产业共识 需围绕任务处理精准度、响应及时性、系统可扩展性等构建框架[1] - 当前市场缺乏一致性定义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标准化可助力用户筛选优质产品并规范市场[3] - 联想集团展示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乐享超级智能体、城市超级智能体等创新实践 搭载乐享超级智能体的"硅基员工"引发关注[1] 技术应用场景 - AI Agent将在数据分析、企业运营、投研等环节发挥深远影响 实现"人类策略+机器执行"的组织革新[4] - 消费端化身个性化生活管家 如智能理财、健康预警等场景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4] - 联想集团构建跨设备、跨生态超级智能体 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具备多模态感知、认知决策、自主演进三大核心能力[6] 企业战略布局 - 联想集团聚焦AI内嵌智能终端、AI导向基础设施和AI原生方案服务三大业务[6] - 基础设施业务构建万全异构智算平台 包含服务器、存储、数据网络等AI基础设施体系[8] - 方案服务业务推出通用解决方案及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发布业内首个企业超级智能体"联想乐享"[8] 市场影响与投资价值 - 智能体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 带动AI产业链市场爆发 行业龙头将深度受益[6] - OpenAI、Kimi等厂商拓展AI智能体能力边界 商业化落地加速将带来算力需求大幅增长[9] - 联想集团凭借混合式AI战略和韧性增长能力 有望在AI商业化应用推广中获得显著收益[9]
智能体侵入办公软件,再也不用受写PPT折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7:0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被公认为Agent智能体元年 行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 面临续费率和留存率不足的挑战 [1] - AI产业当前发展阶段类似2010-2011年移动互联网时期 尚未达到2013-2014年的破圈态势 [2] - AI+办公战略重心从广度扩张转向深度运营 产品形态加速向集成化方向演进 从单一功能工具向智能办公中枢升级 [3][8] - AI技术通过内容生成能力 人机交互能力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等多维度重塑办公软件市场 [8] 产品技术演进 - WPS AI经历三个阶段演进:2023年推出AIGC Copilot Insight三大功能 2024年聚焦企业场景 2025年推出WPS灵犀实现多轮对话交互 [6] - WPS AI 3.0采用自然语言多轮对话完成文档创作 演示文稿生成及语音助手等功能 定义为原生Office办公智能体 [1] - 形成左侧Office套件 右侧WPS灵犀的同屏交互形态 AI可直接修改文档区域无需跳转应用 [3] - 针对场景做AI和软件双向改造 软件为AI设计专有能力 教会AI与软件深度交流 [6] 市场竞争格局 - 微软办公软件凭借应用广泛性已成为事实性标准 但国内用户涌现诸多新需求 [3] - 具备行业Know-how沉淀 能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的产品正在高价值用户争夺中建立不可替代性 [3] - Agent产品需要持续将"发动机"大模型能力与其他配套能力紧密对接 目前尚未达到十分令人满意程度 [7] 用户需求变化 - 国内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涌现诸多新需求 推动产品持续迭代 [3] - 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提出需求 AI识别意图后直接修改文档 全程无需跳转其他应用 [3] - 基于用户反馈搭建基础能力 使用后得到反馈进一步迭代产品的模式将引领未来3-5年AI产品发展 [4]
AI概念股走势强劲 近期AI应用迎来多重催化 机构称下半年AI主线具充分投资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7-31 11:33
AI概念股市场表现 - 美图公司(01357)涨13.05%,报12.3港元 [1] - 金蝶国际(00268)涨9.92%,报18.4港元 [1] - 汇量科技(01860)涨9.74%,报9.58港元 [1] - 金山云(03896)涨8.78%,报8.05港元 [1] - 快手-W(01024)涨7.73%,报78港元 [1] - 迈富时(02556)涨6.44%,报57.05港元 [1] AI行业催化因素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开幕,具身智能、智能体、AI眼镜等方向受关注 [1] - 阿里通义千问开源编程大模型Qwen3-Coder,代码能力和智能体能力超越GPT4.1,比肩Claude4 [1] - 智谱发布新一代旗舰模型GLM-4.5,并在HuggingFace与ModelScope平台同步开源 [1] - OpenAI计划于8月推出新版旗舰大模型GPT-5 [1] 机构观点 - 东方证券看好下半年垂类AI产品用户增长和商业化闭环提速,建议重视国内有海外AI应用布局的公司 [2] - 中信证券认为H20解禁有望提振头部厂商CAPEX投入节奏,叠加模型迭代到应用爆发的催化,下半年AI主线具备投资机遇 [2]
人工智能跨越“炫技”分水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31 11:30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步 - 智元机器人灵犀X2展示人性化交互能力 通过电量不足时的拟人化吐槽体现共情能力 引发观众热烈反响[1] - 商汤科技基于"悟能"平台的人形机器人具备实时多任务处理能力 可同步讲解并响应突发提问 展示对物理世界的深度交互理解[2] - 商汤"绝影开悟"世界模型实现量产 单张A100 GPU日生成数据相当于10台真实车或100台路测车采集量 生产效率显著提升[2] 人工智能技术演进方向 - 行业从参数竞争转向应用深度竞争 重点聚焦AI使用的深度化、实用化及负责任发展[1] - 大模型发展进入物理世界理解阶段 需通过现实世界理解模型与3D深度模型协同提升 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跨越[2] - 智能体成为新竞争焦点 大模型作为智能体"大脑中枢" 智能体则为大模型提供"行动肢体" 形成完整行动体系[3] 智能体技术发展与挑战 - 阿里云推出首款智能体专用云端电脑无影Agent-Bay 具备代码运行、网页浏览、视觉理解等综合能力 显著简化开发配置流程[3] - 智能体面临算力瓶颈 本地设备难以支撑高并发GPU运算需求 云端解决方案成为破局关键[3] - 中国信通院界定智能体技术架构 强调大模型作为决策核心的基础地位[3] 大模型可靠性现状 - 顶尖大模型准确率达80%-90% 但距医疗、工业、金融等专业场景要求仍有显著差距[5] - 浙江大学陈纯教授指出可靠性问题本质 认为"幻觉"是智力必然代价 需通过工程化保障框架实现突破而非消除智力特征[5] - 诺贝尔奖得主辛顿警示高级AI可能带来灾难性风险 呼吁全球共享"保持AI良性"研究成果 重点研究如何使超级AI既保持高智能又甘于辅助人类[5]
被理想i8撞到四轮弹起!乘龙卡车:被摆了一道;前毫末智行产品副总裁蔡娜已加入Momenta;乐道高管:L90顶配不超过32万元
雷峰网· 2025-07-31 08:55
理想汽车 - 理想CEO李想回忆2008年汽车之家财务危机时被小股东联合驱逐,但最终与发起人和解[4][5] - 理想i8发布重卡碰撞测试视频引发乘龙卡车质疑安全性,后者称法务介入处理[11] 自动驾驶与智能驾驶 - 前毫末智行产品副总裁蔡娜加入Momenta,负责乘用车与无人物流小车业务补充[9][10] - 小米汽车推送1000万Clips版本辅助驾驶功能,强调现阶段非自动驾驶[13] - Momenta计划2026年盈利,已投资零一智卡并布局Robotaxi[9][10] 互联网大厂动态 - 阿里调整入职股票归属方式为4年15%/25%/30%/30%,较原政策更早释放激励[14][15] - 字节AI编程工具Trae被曝后台高频上传用户数据,官方回应称已优化新版本[16][17] - 百度搜索首页灰度测试智能体应用入口,整合文心平台与第三方AI工具[22] 新能源汽车 - 乐道L90顶配定价不超32万元,与理想i8形成直接竞争[17][18] - 岚图7.23亿元收购东风武汉工厂,年产能15万辆将投产首款全球车型"知音"[23] - 哪吒汽车欠税44万元,总负债184亿元且进入破产重整程序[20][21] 消费电子与家电 - 小米空调Q2线上份额达16.2%,接近格力(17.27%)但落后于美的(22.18%)[20] - 三星Galaxy S26系列将首发2nm工艺Exynos 2600芯片,超前苹果A20[34][35] - 美的年内二次调整运营架构,冰洗厨电业务整合折射零售化转型[27][28] 人工智能与芯片 - 英伟达获准向中国出货H20 AI芯片,美方意图遏制中国自研进程[33] - 中国成立"模芯生态创新联盟",华为昇腾等10家芯片厂商参与以降低对美依赖[29] - Meta开价10亿美元挖角OpenAI系初创团队TML,12人均未接受[33][34] 机器人技术 - 逐际动力发布15.8万元起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imX Oli,8月公开演示[29] - 京东领投具身智能公司RoboScience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26] 国际企业动态 - Stellantis上半年净亏23亿欧元,玛莎拉蒂销量同比下滑72.5%[35][36] - Opera起诉微软利用Windows系统优势打压Edge浏览器竞争对手[42][43] - 三星电子考虑在美追加70亿美元投资建设先进封装产线[44]
智能体助联想东桥缓堵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31 07:41
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论坛成果 - 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发布应用范式创新升级成果、21项智能体产品和可信数据空间成果 [1] - "双智"交通智能体在海淀区四道口联想东桥路口应用后实现日均通行量提升24.8%、早晚高峰拥堵指数下降超40% [1] - 智能体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打通数据孤岛、推动协同决策的"中枢神经"作用 [1] 智能体产品与技术应用 - 中科大脑联合百度智能云、腾讯云、爱笔智能等生态伙伴共同发布21个智能体产品 [1] - 智能体涵盖城市治理、城市服务、公共安全、教育健康、政务办公五大类 [1] - 产品基于海淀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和全国多地实践研发,代表城市数智化新形态 [1] 智能体生态合作计划 - 北京邮电大学、通研院、百度网讯、腾讯云等24家单位启动智能体生态合作计划 [2] - 计划聚焦共创融合应用场景、共育创新生态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三大维度 [2] - 目标是通过深度协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
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经济日报· 2025-07-31 06:20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 我国网络技术向数据驱动、智能引领演进升级,5G-A关键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研制稳居全球第一阵营 [1] - "十四五"期间电信和互联网经营主体从9.4万家增至18.7万家,实现翻一番 [1] - 市值前十互联网企业总营收从2.4万亿元增长至超4万亿元 [1] - 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 [1]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867亿GB,同比增长16.4% [1] 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突破 -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突破 [1] - 互联网行业经历数智驱动与技术创新的深刻变革 [1] - 中国网民突破11亿,生成式AI用户超2.5亿人,AI产业规模近2700亿元 [2] - 混元大模型深度融入腾讯各业务线,包括微信生态、腾讯云、腾讯元宝等 [2] 智能体技术发展与应用 - AI智能体成为互联网演进的核心标志,深刻重塑科研、生产与生活的底层逻辑 [2] - 智能体由"大模型+记忆系统+工具调用+规划能力"形成闭环,能执行任务并通过反馈反思结果 [2] - "智能体即服务"成为互联网演进核心标志,用户主导操作转向智能体自主执行+人类监督决策 [2] - 智能体从概念走向实践,渗透到工业制造、政务服务、内容创作、网络安全等领域 [3] - 腾讯展示"反诈助手"AI赋能反诈工作,浪潮云洲打造工业算网智能体工厂,服务16个行业近5000家企业 [3] - 中国联通面向政务领域打造政务大模型和智能体,实现简单问题自动处理、复杂工单智能分派 [3]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 - 加快推进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丰富数字产品供给 [4] - 大力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网融合、算网融合,促进算力互联互通 [4]
商业路径逐渐清晰,大厂AI开始“赚钱”
广州日报· 2025-07-31 00:17
大厂AI商业化进程 - 京东、腾讯、快手、百度、蚂蚁、网易等互联网大厂近期集中公布AI产品迭代与商业化进展,AI技术从尝试阶段进入真实落地阶段 [1] - 腾讯展示混元3D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及10余个垂直智能体,形成"1+3+N"全景体系加速场景落地 [2] - 京东内部智能体数量超2万个,覆盖智能客服、物流运输等场景,并推出企业级开源智能体JoyAgent [2] 智能体技术竞争 - 智能体成为科技企业竞争焦点,被视作"技术—场景—商业"最短连接点,百度预测2025年为AI智能体爆发元年 [2] - 百度推出通用超级智能体及多智能体协作概念,腾讯云强调智能体是大模型解决问题的有效形态 [2] 垂直行业AI商业化 - 中国AI玩具市场预计2030年突破百亿元规模,年增长超70%,京东合作产品Fuzozo在618预售3000只售罄 [3] - 腾讯"奇妙数字人"储备超3000个公共数字人形象,商家直播成本最高降低90%,带动Q1营销服务收入增长20% [3] - 快手可灵AI为超2万家企业客户提供API服务,华策影视将AI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2025年短剧全流程创作 [4] 新兴AI应用场景 - AI玩具、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成为电商新品类,广告、电商、零售、工业等垂直领域形成AI掘金赛道 [3] - 短剧行业呈现AI驱动的全产业链渗透趋势,头部影视公司推进AI技术辅助创作 [4]
产学医媒四方会诊:AI的价值是“有用”而非“万能”
观察者网· 2025-07-30 17:42
大模型,如何从"无所不能"走向"无处不在"?从科研、医疗到工业、金融,当人工智能(AI)的浪潮拍 向千行百业的堤岸,我们迎来的,是生产力的真正革命,还是一场喧嚣的泡沫? 7月28日,在中国信通院承办的 WAIC 2025 "大模型智塑全球产业新秩序" 论坛上,来自上海人工智能实 验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大学、第一财经等不同领域的实践者,围绕 AI 如何真正改变行业 展开了坦诚交流。 对话中,嘉宾们的观点交锋,却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共识:AI落地的关键不在于模型参数的继续膨胀, 而在于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把握和对人的深刻理解。 例如,乔宇提出"模型落地需在通用性、专用性、经济性中寻求平衡"、卢春来提出"AI医疗服务的对象 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疾病'"、曾丹提出"AI的应用将从'单点替代'走向对业务流程的'深度重塑'"、姚 学润提出"衡量一项 AI技术价值,其核心标准在于'有用性'"…… 从技术极客的算力竞赛,到产业实践的价值创造,人工智能的"下半场"已经开启。更多关于AI如何重塑 各行各业的深度洞察,请欣赏↓ 回顾大模型再进阶:突破、趋势与与应用示范 主持人: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魏凯 魏凯:乔宇所带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