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icon
搜索文档
探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线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8:21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业深化改革,推动中小银行从“风险防控”向“提质增效”跨越,宁夏的实践是这一全国性改革的缩影 [1] - 通过“央地协同、分类处置、标本兼治”的路径,宁夏成功化解石嘴山银行和贺兰回商村镇银行的风险,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3] 全国中小银行改革成效 - “十四五”时期不良资产处置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过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2] - 高风险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已较峰值大幅下降,部分省份实现了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2] 石嘴山银行改革化险措施 - 面临资本补充压力大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大两大核心难点 [3] - 资本补充方面,制定2025-2029年内源性资本补充计划,并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注资显著提升资本充足率 [3] - 不良处置方面,对大额风险客户实施“项目制”管理,创新完成宁夏首笔不良资产结构化转让交易和首批消费贷诉前保全模式 [4] - 严控信用风险新增,完善审批机制,加强风险识别与预警管理 [4] 石嘴山银行公司治理优化 - 探索建立自治区党委金融工委与石嘴山市委“两新”工委对银行的的双重管理工作机制,将银行提级至自治区直管 [6] - 减少执行董事占比、增加独立董事席位,选聘专业人才担任董监事,建立专委会审议意见报告机制 [6] -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规管理架构,推动合规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6] 贺兰回商村镇银行改革化险模式 - 改革难点在于其是宁夏辖内资产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且受原包商银行出险影响,同时宁夏辖内能承接的中小法人银行数量有限 [7] - 形成“四级联动+协同处置+股权转让+兼并重组”模式,由宁夏银行100%持股并改建为分支机构 [7] - 改革于2024年7月启动,至2025年7月完成,原16家股东全部平稳退出,8家网点换牌,220名员工得到妥善安置 [8] 贺兰回商村镇银行改革后成效 - 原21项信贷产品优化为15款,新增“助农快贷”等特色产品,构建“社区+商圈+农业+园区”整合经营模式 [9] - 存款规模突破50亿元,创历史新高,从业务单一机构转向综合性经营机构,并强化科技赋能 [9]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小银行将进一步聚焦“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持续发力 [10]
“十四五”中国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交出“扎实答卷”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5:50
行业整体成就与风险处置成效 - “十四五”时期中国银行业积极谋划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在规模扩张和价值提升的同时,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1] -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成效突出,作为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其健康直接关系实体经济资金流通[1] - “十四五”时期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过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2] - 高风险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已较峰值大幅下降,部分省份实现了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2] 监管策略与工作方法 - 监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配合,改革化险工作呈现系统性、协调性、前瞻性特征[2] - 采用“一省一策”、“一行一策”的工作方法,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治理智慧,避免了“一刀切”[2] - 在具体风险处置中,针对不同机构的风险特征和经营状况,制定差异化处置方案[2] 具体风险处置方式与案例 - 对风险较轻、有自救能力的机构,主要通过加强内控、补充资本金、优化股权结构等方式化解风险[3] - 对风险较重但有挽救价值的机构,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重生[3] - 对资不抵债的机构,坚决实施市场化退出,避免风险扩散[3] - 兼并重组成为最主要处置方式,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经营困难机构获得新生,仅在村镇银行领域就有超过100家机构参与重组整合[3] - 市场退出是重要方式,2024年以来河北、甘肃、陕西、四川等省份的数十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或注销[3] 改革模式与未来方向 - 农信社改革探索出统一法人、联合银行等多种模式,如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或采取市级统一法人形式,实现资源整合[2] - 政策层面需一体推进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在风险化解基础上提升中小金融机构的治理和经营能力,推动其更高质量发展[5]
国有大行参与“村改支”又添新案例,今年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减少超200家
新浪财经· 2025-10-13 18:20
国有大行“村改支”最新进展 - 农业银行于10月11日获监管批准,收购浙江永康农银村镇银行并将其设立为三家支行,全面承接原村镇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及员工 [1] - 农业银行在9月4日已获准收购厦门同安农银村镇银行并设立为支行,显示其持续推进“村改支”改革 [1] - 工商银行于6月获准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立支行,完成后其控股的村镇银行将由2家变为1家 [2] - 交通银行于8月8日获准收购大邑交银兴民村镇银行并改建为两家支行,并通过受让股权实现100%控股 [2] 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行业趋势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4070家,较年初减少225家,其中农村金融机构减少数量最多,达222家 [3] - 村镇银行在半年内减少98家,是农村金融机构中减少数量最多的类型 [3] -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为2025年重点监管任务,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案例几乎每月发生 [3] - 专家预计未来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速度将加快,数量将逐步减少 [3] 银行参与重组策略与行业背景 - 农业银行中期报告显示其控股6家村镇银行,近期“村改支”涉及其中2家 [2] - 大型商业银行参与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较少,主因其旗下村镇银行数量本就极少 [3] - 不同银行因发展战略、网点布局、持股比例及管理能力不同,对村镇银行重组的策略与措施各异 [3] - 兼并重组并非唯一方式,需防范大型银行非市场化过度下沉对中小银行的“挤出效应” [4]
半年少了22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仅一类数量增加
新浪财经· 2025-10-13 09:13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为4070家,较2024年末的4295家减少225家 [1][3][4] - 近三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呈递减趋势,2024年末、2023年末、2022年末分别为4295家、4490家、4567家,同比减少195家、77家、35家 [5] - 在全部机构类型中,仅“其他金融机构”数量增加1家,为浙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于2025年1月24日被核准开业 [1][5]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整合 - 农村金融机构是数量减少的主要部分,半年内共减少222家,其中村镇银行减少98家、农村商业银行减少58家、农村信用社减少5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减少6家、农村合作银行减少3家 [1][5][8] - 农村金融机构减量呈现加速趋势,改革化险案例包括内蒙古农商银行开业并核准120家机构解散,以及工商银行、江苏银行等收购村镇银行并改制为分支机构 [8] - 政策层面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2025年重点任务,要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9] 保险机构数量变化与个案分析 - 截至2025年6月末,保险机构法人数量为238家,较2024年末的239家减少1家 [13][14] - 名单新增苏州东吴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同时减少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6月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和安达保险有限公司(2024年12月发布清算公告,2025年2月同意解散) [14][15] - 保险机构类型包括13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88家财险公司、7家再保险公司、75家寿险公司、10家养老保险公司、7家健康险公司、3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政策性保险公司及3家保险互助社 [15][16][17]
半年减少222家,超去年全年!农村金融机构为何加速消失?
南方都市报· 2025-10-09 18:59
10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截至2025年6月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名单显示,半年时 间内,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减少了225家,其中农村金融机构减少了222家。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又以村 镇银行减少数量最多,半年减少98家。 农村金融机构减量提速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 4070家,较2024年12月末的4295家减少了225家。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减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村金融机构。截至6月末,我国农村商业银 行共计1505家,较上年末减少了58家;农村合作银行共计20家,较上年末减少了3家;农村信用社共计 401家,较上年末减少了5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共计15家,较上年末减少了6家;村镇银行共计1440家, 较上年末减少98家。半年时间内,上述五类农村金融机构共计减少222家。 | | 2024 年 12 月末 | 2025 年 6 月末 | 变化 | | --- | --- | --- | --- | | 农商银行 | 1563 | 1505 | -58 | | 农村合作银行 | 23 | 20 | -3 | | 农村 ...
金融监管总局:坚持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工作主线,深化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9:00
巡视整改工作部署 - 常态长效抓好持续整改 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压紧压实责任链条 加强重点整改任务攻关 [1] - 对已完成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 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对尚未完成和需要长期推进任务持续跟踪督办 [1] - 健全巡视整改长效机制 切实做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1] 金融监管工作重点 - 坚持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工作主线 深化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1] - 全面强化五大监管 提升监管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协同性 [1] - 全力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严密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有力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又一省级农商行获批开业!注册资本346.28亿元,23名管理层已落定
新浪财经· 2025-09-01 08:41
公司基本情况 - 吉林农商银行及13家分支机构获批开业 注册资本34628亿元 吉林金控出资比例9992% [1][2] - 13家分支机构包括长春城区支行 四平城区支行等 覆盖吉林省内多个地区 [2] - 业务范围涵盖吸收公众存款 发放贷款 办理结算 票据承兑 外汇业务等全面银行业务 [3] - 通过新设合并方式组建 承继原13家机构全部资产负债和业务网点 客户账户和服务保持连续有效 [3] 组织架构与治理 - 管理层形成"一正四副"格局 核准23名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1][6] - 多名高管来自吉林省联社系统 包括董事长王立生 行长马剑凤等核心管理层 [6][7] - 不设监事会 由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符合新公司法和金融监管规定 [8] - 设立首席合规官职位 紧跟金融机构合规管理新要求 [7]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 致力于成为农民致富 微企成长 居民兴业的银行 [4] - 将成为吉林省内资本实力最强 服务范围最广 支农力度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 [5] - 计划逐步吸收合并其他农商银行及省内村镇银行 最终实现全省统一法人 [10] 行业改革动态 - 农信改革持续加速 省联社改革是重中之重 已有11省完成改制 [1][9] - 2025年以来河南 江苏 江西 内蒙古 吉林5家省级农商行相继揭牌开业 [9] - 省联社改革主要采用两种模式:统一法人省级农商行或省级农商联合银行 [9] - 贵州 湖北 广东等地也已启动或计划筹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 [9]
顺德农商行,合并广州等地4家村镇银行
搜狐财经· 2025-07-17 18:49
村镇银行改革化险进程提速 - 顺德农商行获准吸收合并佛山南海新华村镇银行、东莞常平新华村镇银行、广州番禺新华村镇银行、江门新会新华村镇银行,承接其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 [2] - 这是继5月30日该行吸收三水珠江村镇银行后,再次获准合并其他村镇银行 [2] - 江门农商行同日获批合并龙川融和村镇银行、饶平融和村镇银行 [2] 村镇银行重组数据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全国已有89家村镇银行完成吸收合并重组,接近2024年全年94家的总量,远超2023年11家的水平 [2] - 村镇银行数目加速"瘦身",与政策要求和自身风险有关 [2] 监管政策与风险提示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2025年首要任务 [2] - 央行2024年评级显示,农合机构和村镇银行在"红区"(高风险)银行中占比较高 [3] - 广东金融监管局提出协同加快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推动"摘帽"机构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 [3]
广东两家农商行获批 吸收合并多家村镇银行
证券时报· 2025-07-17 08:39
广东农商行吸收合并村镇银行 - 广东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顺德农商行吸收合并佛山南海新华村镇银行、东莞常平新华村镇银行、广州番禺新华村镇银行、江门新会新华村镇银行 [1] - 广东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江门农商行吸收合并龙川融和村镇银行、饶平融和村镇银行 [1] - 顺德农商行去年底已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吸收合并4家"新华系"村镇银行及三水珠江村镇银行 [1] - 江门农商行今年5月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吸收合并2家"融和系"村镇银行议案 [1] - 4家"新华系"村镇银行由安徽马鞍山农商行发起设立 2家"融和系"村镇银行由江门农商行发起设立 [1] 村镇银行改革趋势 - 今年以来已有近百家村镇银行正式获批解散 数量较2023、2024年同期明显增加 [2] - 多数村镇银行被辖区内城商行、农商行吸收合并并设置为分支机构 [2] - 年内村镇银行改革出现多个"首次"案例 包括首次跨省"村改支""村改分"、国有大行首次入局兼并重组 [2] 监管政策导向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年度六大监管重点任务之首 [2] - 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村镇银行吸收合并将加速推进 [2] - "兼并重组、减量提质"成为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的主要思路 [2]
中小金融机构“瘦身健体”提速 年内已有84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
证券时报· 2025-07-10 02:37
村镇银行改革化险进程 - 2025年已有84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 较2023年(9家)、2024年(98家)同期增量明显 主要被城商行、农商行吸收合并并设为分支行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首要任务 行业预计下半年兼并重组将加速推进 [2] - 村镇银行总数从2024年末1538家降至1454家 半年减少84家 解散速度显著快于前两年 [4] 区域兼并重组情况 - 内蒙古以15家解散数量居首 其中11家被蒙商银行吸收合并为支行 该行成为城商行整合旗下村镇银行的典型案例 [3] - 山东(14家)、江苏(5家)分列解散数量二三位 [3] - 蒙商银行通过董事会决议收购11家自设村镇银行 承继其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 [3] 吸收合并模式创新 - 跨省"村改支"首现:哈尔滨银行收购重庆酉阳融兴村镇银行 设立3家重庆支行 [6] - 跨省"村改分"首现:江苏银行收购宁波江北富民村镇银行后设立宁波分行 [6] - 区域性银行异地展业仍受监管限制 跨省并购属"一事一议"非常态 [6][7] 国有大行参与动态 - 工商银行首次参与"村改支" 收购旗下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改建为支行 [8] - 除中国银行(持有百余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外 其他国有大行持有村镇银行数量极少 预计难复制该模式 [8] 行业发展趋势 - 专家预测中小银行重组将持续加速 村镇银行数量将进一步缩减 [9] - 需出台重组指导政策 引导村镇银行回归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的本源定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