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欧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五十载情谊常新——中德共忆施特劳斯访华历史时刻
新华社· 2025-06-28 21:28
中德经贸合作 - 宝马集团将中国定位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和创新战略核心 沈阳绿色工厂成为全球标杆 上海研发中心主导开发中国版电动车 [2] - 宝马集团公开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反补贴关税 已采取法律诉讼维护自由贸易原则 [2] -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华开展职业教育与乡村建设合作 其试点项目南张楼村已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 [3] 产业投资布局 - 巴伐利亚州政府将中国合作视为战略性投资 50年前施特劳斯访华决策已转化为企业务实合作行动 [2] - 宝马在华研发体系深度本土化 电动车版本开发体现中国市场优先战略 [2] 地方合作成果 - 巴伐利亚州与中国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州长泽德强调双方具有共同文化基础与长远发展视野 [2] - 中德民间交往持续深化 德中合作交流协会等组织推动人员双向流动 [3] 创新合作模式 - 宝马在华建立绿色制造标杆工厂 体现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技术合作 [2] - 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培养跨文化人才 早期参与者已成为两国交往纽带 [3]
波音被打入冷宫?中国拟购数百架空客飞机,或刷新历史记录
36氪· 2025-06-04 21:09
中国航空公司潜在空客订单 - 中国多家航空公司正商讨购买数百架空客飞机 订单数量可能在200-500架之间 包括窄体机和宽体机 [2][5] - 订单最早有望于下月达成 正值欧洲多国领导人访华庆祝中欧建交50周年 [5] - 若达成500架订单 将创中国史上最大飞机采购交易 并可能跻身全球历史最大订单行列 [6] 空客与波音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 - 空客潜在订单中包括相当数量宽体机 A330neo有望获得部分订单 [6] - 波音自2017年以来未获中国重大新订单 737 Max因安全问题和贸易紧张持续遇冷 [2][6] - 中国航空公司4月曾因贸易关税暂停接收波音新机 空客在失衡市场中占据上风 [5][6] 订单的战略意义 - 交易若达成将成为中欧关系的高调象征性成果 可能传递中国对美贸易立场信号 [5] - 法德作为空客最大股东 其领导人马克龙和默茨计划7月访华 [5] - 拜登与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推动中国航空需求向空客倾斜 [7] 历史订单对比 - 中国2022年订购300架空客单通道客机 价值约370亿美元 [6] - 印度航空2023年向空客和波音共订购470架飞机 IndiGo同期签署500架窄体机订单 [6] 行业影响 - 全球航空业复苏和技术升级将受中欧合作及中美贸易关系动态影响 [8] - 波音737 Max在2019年被中国率先停飞 2024年1月再曝机舱门塞脱落事故 [6]
中欧建交50周年,欧洲立志要把美国赶下神坛?有些事情已不能再拖
搜狐财经· 2025-06-02 12:39
美欧关税争端 - 美国将原定6月1日生效的对欧关税推迟至7月9日 给予欧盟一个月缓冲期 [2] - 特朗普政府暗示谈判空间 要求欧盟展现更多"诚意"来避免关税实施 [2] - 欧盟面临抉择窗口 需在一个月内决定是否接受美国条件或寻求替代方案 [2][5] 中欧关系升温 - 近期中欧高层互动频繁 包括法德领导人通话及多国外长访华 [2] - 欧洲国家明确表达加强与中国经贸合作意愿 寻求深化务实合作 [2] - 中欧达成重启贸易救济对话机制等多项共识 建立更紧密经贸联系 [4] 欧洲战略调整 - 欧洲企业视中国市场为新机遇 积极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 [4] - 欧盟考虑推动欧元国际化 探索替代美元体系的可行性方案 [5] - 欧洲对美国政策失望情绪加剧 可能加速战略自主进程 [5] 经贸格局演变 - 中欧经贸合作被视作应对美国关税压力的有效途径 [2][4] - 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成为技术合作与伙伴关系建设新平台 [4] - 欧洲面临重塑全球经贸体系的历史性机遇窗口 [5]
国泰海通|国别研究:欧洲投资全景洞察:拨云见日,掘金多瑙(二)
欧洲经济形势 - 2025年一季度欧洲工业生产活动从低位逐步回升,但消费信心仍低迷,制造业PMI在4月逆势回升 [2] - 欧元区4月失业率维持在2000年以来历史低位,全年通胀率有望回归2%目标 [2] - 一季度欧洲地区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进出口状况自2024年年中以来持续改善 [2] 地缘格局与中欧合作 - 美国对欧洲加征关税暂缓,俄乌冲突现缓和机遇,中欧有望深化多边互利合作关系 [3] - 2025年5月中欧达成协议取消所有交往限制,标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化 [3] - 欧盟在中美之间寻求关系再平衡,减少对美国传统盟友依赖 [3] 欧洲国际投资环境 - 2023年欧洲FDI存量17.27万亿美元全球最高,但2018-2023年年均净流入降至2354亿美元(2005-2017年为7488亿美元) [8][10] - 2023年西欧FDI存量下降5.9%,南欧和北欧分别增长34.5%和11.4% [10] - 英国、法国、德国短期外债压力较大,分别为7.1万亿美元和3.3万亿美元 [21] 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 - 中国对欧洲FDI从制造业转向金融和批发零售业,2023年占比分别达36%和24% [34] - 国别选择更均衡分散,卢森堡和英国占比提升至23.39%和16.7%(2023年) [33][35] - 比亚迪2025年在匈牙利设立欧洲总部,宁德时代投资40.38亿欧元在西班牙建电池厂 [11] 欧洲产业与营商环境 - 欧洲劳动力市场稳定,2024年工资收入同比下滑,Q1失业率平稳回落 [28] - 塞浦路斯等国家提供低税率(企业税12.5%)和研发费用减免吸引外资 [13] - TikTok电商和京东2025年布局欧洲市场,推广"211当日达"服务 [12] 欧洲债务结构 - 截至2025年Q1欧元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希腊最高,其次意大利、法国(均超91.9%) [20] - 欧洲债券市场以长期债务为主,10年以上占比50%,短期债务(5年内)仅20.6% [18] - 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西班牙五国政府债务存量占欧元区总规模83.3% [19]
专访|“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访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
新华社· 2025-05-16 11:12
中国丹麦商会创始会长李曦萌专访核心观点 - 中国丹麦商会创始会长李曦萌强调"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认为中国市场的潜力和中国政府的真诚值得欧洲商业领袖关注 [1] - 李曦萌1987年扎根中国,见证中国崛起,认为中国政府深受人民信任且乐于倾听外企建议 [2] - 习近平主席复信肯定李曦萌及丹麦企业对华信心,鼓励其继续发挥中欧桥梁作用 [1][2] 中国市场与中欧合作 - 中国治理体系开放,重视境外投资者声音,中国发展成果惠及世界 [2] - 中国与丹麦及欧洲无根本利益冲突,欧洲加强对华合作对欧洲未来至关重要 [2] - 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以负责任大国姿态推动全球化贸易与合作 [3] 李曦萌对华投资观点 - 中国市场长期规划充分,应对局势反应成熟,外资信心与日俱增 [3] - 呼吁欧洲领导人及商业领袖访华以消除误解,推动务实合作 [3] - 中国在国际形势多变下发挥稳定锚作用,鼓励多边合作 [3]
成就彼此,照亮世界:“中欧建交50周年论坛”在沪成功举行
新浪财经· 2025-05-10 17:01
中欧建交50周年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回顾中欧建交50年合作历程,探讨未来在贸易、投资、创新、数字化转型和气候行动等关键领域的合作方向[1] - 中欧关系已成为国际关系基石,对全球政治、安全、贸易、投资、技术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3] - 双方强调需以尊重、透明和真诚原则管控分歧,深化互补共赢模式[4][5] 中欧合作历史与现状 - 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双边贸易从初步探索发展为全面深入合作,欧盟现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3][6]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作为中欧政府合作创办的商学院,被视为双边成功合作的典范[3] - 中欧双边贸易增长基于经济互补性、共同价值观及对国际规则的坚守[5] 未来合作重点领域 - 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中国家援助被列为关键合作领域[4] - 需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商业合作模式,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7] - 能源、经贸、投资、绿色发展是圆桌讨论的核心议题[7]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角色 - 学院定位为中欧经贸对话、人文交流和智库建设的关键桥梁,通过"欧洲论坛"搭建政商学界高端对话平台[6] - 学院通过国际化办学促进教育人文交流,打造"世界会客厅"增进互信合作[6] - 学院欧方院长提出"相互尊重""妥协精神""开放态度"等原则对把握中欧机遇至关重要[7] 嘉宾核心观点 - 欧洲理事会前主席米歇尔强调欧盟战略自主,认为中欧"和而不同"理念契合合作基础[4] - 中国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呼吁中欧团结应对全球化治理缺失、单边主义等地缘政治挑战[4] -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以化学键比喻中欧关系,强调缩短距离与优势互补的重要性[5]
中欧合作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经济日报· 2025-05-10 07:04
中欧建交50周年经贸合作成果 - 中欧年度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7858亿美元 [2] - 中欧相互投资存量从几乎为零增长到近2600亿美元 [2]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0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 [2] 2024年一季度中欧经贸表现 - 中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分钟超1000万元人民币贸易往来 [2] - 欧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增长11.7% [3] 欧洲企业在华投资动态 - 法国欧莱雅在中国成立两大全新投资基金,聚焦美妆产业投资孵化 [3] - 德国西门子在成都投运中国西部首个产业生态中心 [3] - 丹麦丹佛斯集团在南京启用中国首家碳中和工厂 [3] 中欧产业合作领域 - 双方在维护自由贸易、反对"脱钩断链"方面达成共识 [3] - 共同推动落实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 [3] - 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
欧洲企业:美国企业在华缩减,我们想顶上
观察者网· 2025-05-09 23:24
中美关税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 19%的受访公司已经从中国本国客户或在华运营的外国客户那里获得了更多业务 [1] - 36%的受访公司预计将感受到中美贸易战的积极影响 [1] - 17%的受访公司正在调整采购方式,14%表示正在考量增加在华投资 [1] - 9%的受访公司已经或计划将有关生产移出美国 [1] 欧洲企业的业务调整 - 57%受访企业表示其商业战略尚未改变,但会持续关注形势变化 [1] - 23%受访者表示价格有所上升,17%预期价格将上涨 [2][4] - 4%受访者表示虽然受影响,但价格仍保持不变 [2][4] - 56%的受访公司表示未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4] 欧洲企业在华策略 - 超三分之二会员表示美国加征关税未影响到从中国进口商品,因采取"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 [2] - 欧洲公司正在与美国公司竞争,尤其是与来自美国的进口产品竞争 [1][7] - 贸易战并未使中国重要性降低,欧洲公司对中国的依赖在增长 [7] 中欧经济合作 - 外国投资者全资或部分拥有的公司贡献中国贸易总额的30%左右 [1] - 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贸易量超过全球四分之一 [7] - 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机遇远大于风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