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权AI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GPU厂商的“烧钱与梦想”
经济观察报· 2025-07-11 20:17
行业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主权AI"概念推动全球GPU行业成为技术竞赛与资本竞赛的双重战场[2]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上市公司,为国产GPU厂商提供对标想象空间[2][7] - 中国GPU厂商密集冲刺A股上市,包括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等头部企业[5][6] 国产GPU厂商资本动态 - 沐曦股份成立5年完成8轮融资,估值达210.71亿元,股东包括红杉资本、葛卫东等[5] - 摩尔线程股东数量达86个,吸引众多知名机构投资者[6] - 行业采用"市概率"估值法,即对标英伟达市值的1%作为潜在估值基准[8] - 创始团队背景显赫,多来自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9] 财务与商业模式分析 - 摩尔线程3年累计亏损50亿元,研发投入38.1亿元,营收仅6亿元[11] - 沐曦股份累计亏损32.9亿元,研发投入24.66亿元,营收11.16亿元[12] - 寒武纪上市后累计亏损超33亿元,2024年首次单季度盈利[13][15] - 主要收入来源为政府背景的智算中心项目,而非消费级市场[28][29] 技术挑战与供应链风险 - Fabless模式导致高额流片成本,沐曦股份预付账款从5178万飙升至11.07亿元[18][21] - 7纳米先进制程受限,部分企业转向12纳米等低端制程保障生产[41] - 软件生态薄弱,桌面级显卡收入占比从23.67%骤降至2.48%[36][38] 市场竞争与客户结构 - 客户高度集中,摩尔线程前5大客户贡献98.16%营收[28] - 沐曦股份客户结构剧烈变动,2023年前5大客户全部更换[32] - 寒武纪80.74%营收依赖前5大客户,主要为政府项目[35] 发展战略分歧 - 观点一:强调战略定力与稳健发展,避免对标国际巨头导致战略失焦[42] - 观点二:现阶段核心是融资能力,后续比拼产品性能与商业化落地[43] - 抱大腿策略受关注,如昆仑芯背靠百度、平头哥依托阿里生态[45]
国产GPU厂商的“烧钱与梦想”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19:55
行业格局与市场动态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引发市场对AI算力赛道的关注 [2] - 黄仁勋提出"主权AI"概念,强调各国需自主发展AI技术,推动全球GPU行业进入技术+资本双竞赛阶段 [2] - 国产GPU厂商密集冲刺A股IPO,包括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等,行业呈现资本热潮 [4][5] 企业资本运作 - 沐曦股份成立5年完成8轮融资,估值达210.71亿元,股东包括红杉资本、葛卫东等 [4] - 摩尔线程股东数量达86个,3年累计亏损50亿元,研发投入38.1亿元 [4][8] - 寒武纪2020年上市后累计亏损超33亿元,2024年Q4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9][11] 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国产GPU企业普遍采用Fabless模式,流片成本高昂,沐曦股份预付账款从5178万元飙升至11.07亿元 [14][16] - 摩尔线程3年营收仅6亿元,AI智算业务占比77%,其中42.42%来自智算集群项目 [21] - 沐曦股份客户结构剧烈变动,2023年前五大客户2024年全部更换 [24] 技术挑战与生态壁垒 - 国产GPU面临7nm制程获取受限问题,部分企业转向12nm制程保障供应链安全 [30] - 摩尔线程桌面显卡收入占比从23.67%降至2.48%,驱动兼容性成C端市场主要瓶颈 [27] - 行业专家认为CUDA生态壁垒难以突破,国产GPU需差异化发展信创市场 [28] 发展战略争议 - 华芯金通主张"小步快跑"战略,反对盲目对标国际巨头 [31][32] - 新鼎资本强调融资优先,认为性能需达国际标杆70%即可,建议企业绑定巨头生态 [32][33]
英伟达冲破4万亿美元市值大关 AI霸主还能走多远?
金十数据· 2025-07-11 16:47
市值里程碑 - 英伟达股价上涨0.8%至164.10美元,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所需的163.93美元关口 [2] - 公司曾在周三盘中触及164.42美元高点但收盘回落至3.974万亿美元市值水平 [2] - 相比苹果(2018年)和微软(2019年)突破1万亿美元的时间,英伟达在2023年才首次达到该里程碑 [2] - 自4月4日年内最低收盘价94.31美元以来股价实现强势反弹 [2] 分析师观点 - Navellier & Associates创始人表示英伟达是其管理账户中最大持仓,并称公司是"主导AI革命的垄断者" [2] - 巴克莱6月将目标价上调至200美元(对应4.9万亿美元市值),Loop Capital给予250美元目标价(对应6万亿美元市值) [3] - 花旗分析师指出公司有望从"主权AI"项目中获得"数十亿美元"收入 [3] - 瑞穗证券分析师质疑公司开发中国合规芯片的可行性,指出此前H20芯片已导致45亿美元费用计提 [4] 行业动态 - 黄仁勋计划在访华前与前总统特朗普会面,公司对此不予置评 [3] - 特朗普政府考虑限制先进芯片对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以防止向中国走私 [3] - 分析师认为中国市场收入改善可能成为正面催化剂,但该机会可能快速消失 [4]
创造历史!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达4万亿美元的公司
新华财经· 2025-07-09 22:24
股价表现与市值 - 英伟达股价9日美股开盘后持续上涨,一度涨超2%,总市值触及4万亿美元,股价创历史新高,报163.56美元,较4月低点已上涨89% [2] - 英伟达市值超过了英、法、德等国家的股票总市值 [2] 业绩预期与分析师观点 - 花旗分析师将英伟达2027财年和2028财年的数据中心销售额分别上调了5%和11% [2] - 追踪英伟达的42位分析师中,37位给出了"买入"评级,对其未来12个月的平均目标价为176.47美元,意味着股价仍有约7.6%的上行空间 [3] 业务转型与战略方向 - 英伟达正在向AI基础设施企业转型,并走访全球各国探讨AI基建、AI工厂的构建 [2] - 公司CEO黄仁勋强调对自主"主权AI"的重视,称全球各国将加速AI基础设施部署 [2] - 英伟达不再将自己视为一家芯片公司,而是"AI基础设施"或"计算平台"提供商 [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英伟达正为市场提供AI芯片以外的产品,包括软件、云服务和网络芯片在内的解决方案 [2] - 公司已宣布每年发布新一代AI芯片,并已为Blackwell、Vera Rubin等系列产品做准备 [3]
见证历史!刚刚,英伟达,突破4万亿美元!
证券时报· 2025-07-09 22:19
见证历史! 当地时间7月9日, 英伟达股价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成为首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公司。 当天,美股三大股指全线高开,截至发稿,道指上涨0.65%,标普500指数上涨0.64%,纳指上涨0.95%。 | 0 △ ■ 田 0 | 价格 = | 涨跌幅 ◆ | | --- | --- | --- | | 道琼斯指数 | 44526.47 | +0.65% | | .DJI | | | | 标普500指数 | 6265.17 | +0.64% | | .SPX | | |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 20613.00 | +0.95% | | .IXIC | | | 投资者将重点关注美联储上次会议纪要的公布情况,这份报告将于北京时间周四(7月10日)凌晨2点公布。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当地时间7月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发布会时表示,当前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仍集中 在具体行业的关税领域,特别是钢铁、汽车、铜以及可能涉及的制药产品。 朗格表示,欧盟主要出口药品、汽车和机械设备,因此迫切需要尽快与美方达成一项协议,取得明确的最终结果和决定。但他同时表示,美方目前尚未承诺 降 ...
历史首个4万亿美元市值公司,即将诞生?
财联社· 2025-07-09 13:28
英伟达市值突破 - 公司股价周二收于160美元 距离刷新全球市值纪录仅需突破160 46美元 若升至163 93美元将成为首家市值达4万亿美元的企业 [1] - 股价上涨与市场对美国芯片限制政策担忧缓解相关 周二美股芯片板块普涨 AMD涨2 24% 英特尔涨7 2% 高通涨0 9% [1] 数据中心与AI需求 - 花旗将公司2027财年和2028财年数据中心销售额预测分别上调5%和11% 主因自主AI需求强劲带来业务拓展机会 [1] - 主权AI需求超预期推动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期上调 2028年规模预计达5630亿美元 较此前5000亿美元预测提升12 6% 公司几乎参与所有主权交易 [1]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花旗分析师Atif Malik将目标价从180美元上调至190美元 34位华尔街分析师给予"买入"评级 平均目标价175 97美元隐含10%上涨空间 [2] - 4月下旬以来股价持续上涨 反映市场对AI需求激增的乐观预期 投资者已消化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的潜在影响 [2] 行业竞争地位 - 公司在AI领域的技术优势持续强化盈利能力和业务扩张能力 机构认为其行业领导地位将巩固 [2]
电子行业动态:Oracle签300亿美元大单,英伟达算力需求旺盛
民生证券· 2025-07-09 09: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算力长期需求旺盛,不仅源于云厂商Token数增长和ROI闭环,主权AI、大模型训练加速以及B端客户私有云部署也拉动算力强劲需求 [4][44] - 看好ASIC+NV链投资逻辑,后续关注优质龙头中报业绩表现及产品/客户突破 [4][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Oracle大单背后的算力风向:英伟达GPU需求超预期 1.1 Oracle签订300亿美元算力订单,GPU需求旺盛 - 2025年7月1日消息,Oracle一项关键订单自2028财年起每年带来超300亿美元营收,约占2025财年总收入52%,近OCI业务收入三倍,体现AI大模型及云服务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1][8] - Oracle采购约40万张英伟达GB200算力卡,成全球第二大NV算力卡持有者,保障其满足多元化需求,强化在AI云市场竞争力 [1][9] 1.2 全球AI算力格局:GPGPU与ASIC双轨并进 - 全球算力市场分化为以英伟达GPGPU为核心的通用计算阵营和ASIC驱动的专用计算阵营,共同支撑全球AI基础设施发展 [12] - NV GPGPU阵营适配大模型训练与通用AI需求,GPGPU适合处理计算密集型任务,在大模型训练、通用场景、主权AI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云厂商有CoreWeave和Oracle [13][15] - ASIC阵营聚焦推理加速与成本优化,2024年全球AI ASIC市场规模约65亿美元,预计2025 - 2033年保持约12.8%年均复合增长率,到2033年达152亿美元,云厂商和AI巨头积极布局自研ASIC,博通、Marvell等芯片公司看好该市场 [19][22][31] 2 NV GPGPU需求新动能:三大应用场景驱动增长 2.1 第三方LLM训练需求旺盛 - 随着AI模型参数量增长,训练所需算力上升,英伟达GPGPU技术优势明显,如训练GPT - 3,英伟达H100 GPU集群效率高,其BlackWell架构为万亿参数模型提供高推理速度和低成本 [34] - OpenAI与Oracle合作获取算力,与微软Azure合作深入,微软为其提供专属且庞大算力基础设施用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 [35] 2.2 主权AI算力加速布局 - 主权AI是各国为保障数据安全、技术自主构建的本土化AI基础设施,英伟达GPGPU芯片用于构建国家级AI超级计算机等 [36] - 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积极投资主权AI建设,与英伟达合作采购芯片、建设数据中心等,中国本土企业也在加速国产替代 [36][37][38] 2.3 To B客户与定制化私有云需求 - To B市场企业倾向私有化部署和混合云方案,英伟达采用混合云解决方案,其SageMaker HyperPod适合定制化大模型微调 [40][41] - 安进与英伟达合作提升蛋白质大模型训练和分析速度,宝马集团与英伟达合作构建虚拟工厂节省成本 [41] 3 投资建议 - 英伟达GPGPU需求高位运行趋势大概率持续,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需求扩张,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阶段,建议关注有核心技术、产能扩张能力强、在AI算力产业链有竞争优势的公司 [43] - 推荐关注ASIC领域的芯原股份;服务器领域的工业富联、华勤技术;PCB领域的沪电股份等;光通信领域的旭创科技等;铜连接领域的瑞可达等;电源领域的江海股份等 [4][44] - 工业富联是全球AI服务器OEM核心厂商,GB200良率问题解决后将带来业绩增量,且公司回购股票彰显信心 [47][48] - 华勤技术是国内AI服务器核心制造商,多业务协同发展,预计25年收入及利润同比增长25%,有望受益于英伟达芯片进展 [48]
小摩:HBM短缺料延续至2027年 AI芯片+主权AI双轮驱动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7-07 17:13
HBM市场供需与技术趋势 - HBM供应紧张局面预计将持续至2027年,2026-2027年供应过剩逐步缓解,渠道库存预计增加1-2周 [2] - 三星HBM认证延迟叠加英伟达Rubin GPU位元需求增长是当前供需紧张主因 [2] - HBM4位元供应量2026年预计占比30%,2027年HBM4与HBM4E合计占比超70% [2] - 市场规模2026年同比增长超70%,占DRAM总TAM的45%、总位元需求的10% [2] - 2027年Vera Rubin GPU(1024GB容量)推出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 需求端驱动因素 - 2027年HBM位元需求重新加速,核心驱动力来自Vera Rubin GPU和AMD MI400(432GB HBM) [3] - 2024-2027年ASIC/英伟达/AMD位元需求CAGR超50%,英伟达2025-2027年位元占比超60% [3] - 谷歌TPU到2027年占ASIC总需求超50% [3] - 主权AI需求成为新变量:沙特计划投资100亿美元采购1.8万颗英伟达GPU,韩国推出100万亿韩元主权AI计划 [3] 定价与成本结构 - HBM4较HBM3E12Hi预计有30-40%价格溢价以弥补更高芯片损耗 [4] - 逻辑芯片成本占比高:4nm逻辑芯片晶圆成本13-14k美元/片,12nm约9-10k美元/片 [4] - 单颗Rubin GPU(8个HBM立方体)系统成本1000-1400美元 [4] 市场竞争格局 - 三星因认证延迟导致份额下滑,美光预计抢占其份额 [5] - 美光2025Q3 HBM营收环比增50%,季度营收运行率达15亿美元 [6] - SK海力士HBM4第六代产品份额预计保持60%以上领先 [6] 行业长期影响 - HBM推动DRAM进入5年上行周期,2030年占DRAM营收比例将从19%提升至56% [7] - 2025-2030年DRAM ASP CAGR 3%,高于历史周期 [7] - 三大厂商DRAM资本开支持续增长,2025年侧重基础设施,2026年后设备开支加速 [7]
全球AI持续景气
国盛证券· 2025-07-06 1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AI持续景气,海外B端AI采用率攀升,主权AI建设需求旺盛,海内外大模型调用量激增,驱动算力需求高速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海外B端AI采用率攀升,商业模式日渐成熟 - 企业AI预算增长超预期,未来一年平均增长约75%,创新预算占比从25%降至7%,AI成业务运营关键 [11][13] - OpenAI整体领先,谷歌和Anthropic进步大,大型企业开源采用率高,新模型受关注 [15][16] - 软件开发成杀手级用例,内部企业搜索、数据分析和客户支持紧随其后 [21] - 企业对推理模型乐观,OpenAI o3使用多,DeepSeek在初创企业采用率高 [24] - 企业从“构建”转向“购买”,客户支持超90%受访者测试第三方应用,医疗保健等行业除外 [25] 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主权AI建设需求旺盛 - “主权AI”成各国科技战略重要部分,中东、欧洲与NVIDIA合作,中国智谱AI为新兴市场提供方案 [2][28][31] 海内外大模型调用量激增,驱动算力需求高速增长 - 2024年中国公有云上大模型调用量达114.2万亿tokens,8成企业计划引入生成式AI,研发和技术用例支出增长将更明显 [3][32] - 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使用量超16.4万亿,较去年增长137倍,AI工具、视觉理解和新线下场景tokens消耗增长快 [38] - 海外谷歌token用量同比增50倍,OpenAI付费企业用户破300万,预计今年营收增两倍多,Anthropic年化营收达20亿美元 [41][44][45] 建议关注 - 算力: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多家公司 [7][46] - Agent: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多家公司 [7][46] - 自动驾驶:江淮汽车、赛力斯等公司 [7][47] - 军工AI:能科科技、品高股份等公司 [8][48]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701
开源证券· 2025-07-01 22:45
核心观点 - 6月PMI延续小幅修复,“两重”接力“两新”支撑内需,预计2025Q2 GDP同比约5.2%;7月券商金股转向成长风格;医美新品与化妆品618大促表现良好;1 - 6月百强房企销售同比收缩;光伏行业有望破除“内卷式”竞争;主权AI及token消耗强化中长期算力需求;吉利汽车品牌重组提效有望驱动业绩增长 [8][12][20][23][30][37][42] 总量研究 宏观经济 - 6月官方制造业PMI 49.7%、非制造业PMI 50.5%,制造业荣枯线下小幅改善、内需好于外需,工业原材料价格回升,大中型企业景气度改善、小型企业走弱 [4][5] - 建筑业基建维持较高景气、房建降幅可能收窄,实物工作量分化,资金端专项债发行提速,预计基建保持较高增速 [6] - 服务业PMI相对平稳,新订单改善,部分行业景气度高,节日效应消退致居民出行消费走弱 [7] - “两重”接力“两新”支撑内需,出口有韧性,预计2025Q2 GDP同比约5.2%,Q2经济韧性受益于三“抢”共振,后续需推出增量和储备政策 [8] 金融工程 - 7月巨化股份、中煤能源等金股推荐次数靠前,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金股数量占比靠前,市值和估值水平上升,或转向成长风格 [11][12] - 6月券商金股组合整体收益率3.4%,2025年以来收益率8.8%,新进金股组合收益表现优,胜宏科技等金股收益率排名靠前 [13] - 开源金工优选金股组合6月收益率5.4%,2025年相对中证500超额 + 8.7%,7月持仓含瑞芯微等个股 [14] 行业公司 商贸零售 - 5月医美个股涨幅靠前为科笛 - B等,化妆品个股涨幅靠前为拉芳家化等 [16] - 6月迈诺威医药首款溶脂针获批,美丽田园股东CPE拟减持退出主要股东,公司增持奈瑞儿股权强化战略 [19] - 618大促电商高质增长,综合电商销售总额8556亿元(同比 + 15.2%),美妆类目总GMV达659.09亿元(同比增长超10%),强品牌美妆龙头和新锐功效品牌脱颖而出 [20] - 看好头部国货美妆品牌份额提升,推荐爱美客等医美标的,上美股份等化妆品标的 [21] 地产建筑 - 2025年1 - 6月TOP100房企全口径累计销售金额17820.0亿元,同比降11.4%,权益销售金额同比降11.5%,6月建发房产、中国金茂单月销售优异 [23] - 各梯队累计销售金额同比下降,门槛均值降低,头部房企单月销售同比降幅相对大,销售均价向头部倾斜 [24] - 1 - 6月保利发展销售规模第一,万科下滑明显,建发房产、中国金茂等表现优异 [26] - 预计后续房地产政策积极温和,推荐布局好的强信用房企、双轮驱动房企、优质物管标的 [27]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 人民日报文章指出要破除“内卷式”竞争,光伏内卷根源在于供需错配、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29][30] - 破局需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方协同,光伏供给侧改革有望深化,协鑫科技与通威股份行动契合政策导向 [31][33] - 建议关注硅料、BC、电池、切片、辅材等环节相关受益标的 [35] 海外 - 主权AI及token消耗强化中长期算力需求,传统AI标的如第四范式、百融云 - W有望受益 [37] - 英伟达相关主权AI项目延伸中长期算力需求展望,海内外互联网龙头应用token消耗佐证算力需求稳健性 [38][39] - 在CoT和模型幻觉待改进背景下,传统AI可补充Gen - AI [40] 海外:吉利汽车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3367/3685/3956亿元,归母净利润152/178/21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2] - 《台州宣言》开启品牌重组,有望巩固行业龙二地位,核心车型爆品潜质印证,2025年新车上市有望驱动交付目标兑现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