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
搜索文档
全球首个五万亿美元市值公司!英伟达凭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07:13
公司市值里程碑 - 美东时间10月29日,英伟达股价开盘飙升,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跨过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2] - 5万亿美元市值规模在全球国家GDP排行榜上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堪称“世界第三经济体” [2] - 从4万亿美元市值增长到5万亿美元,公司仅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 [2] 市值增长轨迹 - 公司市值从2023年6月突破1万亿美元到目前5万亿美元,仅用了2年多时间,呈现“英伟达速度” [2] - 目前公司市值已领先微软、苹果一个身位,在“美股七巨头”中领跑 [4] - 美国银行将公司目标价上调至275美元,对应市值达6.68万亿美元 [4] AI驱动的增长引擎 - 2022年底ChatGPT的推出成为公司增长加速按钮,AI浪潮催生对GPU算力的巨大需求 [3] - 公司从游戏显卡供应商转型为AI时代的“发电机”和“淘金潮里的卖铲人” [3] - 2023至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率高达125%,显著高于其他芯片设计公司约20%的增长水平 [3] 未来业绩预期 - 新一代Blackwell和Rubin GPU芯片在未来五个季度的预期收入已超过5000亿美元 [4] - 目前新一代GPU订单量达到2000万颗,是上一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出货量的5倍 [4] - 需求主要来自亚马逊、Meta、谷歌、微软、甲骨文、CoreWeave等云计算巨头 [4] 行业资本支出展望 - 预计到2027年,六大云计算巨头的资本支出将飙升至6320亿美元 [4] - 高盛预测2025-2027年,五大云服务商的总资本支出将接近1.4万亿美元,比前三年增长近三倍 [4] - 有分析指出,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增长基本由英伟达一家公司贡献 [3]
前三季度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增长15.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16:56
综合保税区总体发展绩效 - 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首次跻身全国前三名,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被评为全国A类,发展绩效取得历年最好成绩 [1] - 前三季度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进出口7086.74亿元,同比增长15.5%,拉动全省外贸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429.24亿元增长24.2%,进口3657.50亿元增长8.4% [1] -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从2020年增至2024年的8636.18亿元,增长165.1%,占广东外贸比重从4.6%提升至9.5%,今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10% [1] 综合保税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 前三季度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以不到全省万分之二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超过十分之一的进出口值,对广东外贸增长贡献率达37.2% [2] - 前三季度综合保税区内保税物流进出口5799.95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广东外贸进出口值的8.3%,对广东外贸增长贡献率达25.3% [2] - 区内集聚多家年进出口值超百亿的供应链企业,形成了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文化艺术品等分拨中心 [2] 新业态发展与创新 - 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保税跨境电商规模2024年已扩展至427.95亿元,较2020年增长68.8% [2] - 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网购保税业务连续6年位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1位 [2] - 前三季度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进出口值突破35亿元,汇聚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无人机、手机、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保税维修业务 [3] 重点综合保税区表现 - 前三季度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2842.34亿元,同比增长8%,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4,广东省第1 [4][5] - 前三季度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进出口1081.45亿元,同比增长50.2% [5] - 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设立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为企业节省30%的通关综合成本,空港中心累计进出口已突破440亿元 [5] 政策创新与监管优化 - 深圳海关推动保税维修提档升级,实现监管数据与企业运营数据自动采集、自动比对、自动运算 [3] - 黄埔海关出台6项扶持发展措施,降低货损风险,提升货物交付质量,并压缩10%通关时间 [3] - 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创新“仓储货物区内直转”模式,实现企业保税、非保税货物同仓存储、一体化运作 [5]
内存条价格暴涨,比黄金还猛!商户:近一个月翻一倍
搜狐财经· 2025-10-29 07:15
内存条价格变动 - 近一个月内内存条价格暴涨一倍 [1] - 具体表现为200多元的产品涨至400多元,1000多元的产品涨至近2000元 [2] 其他电脑硬件价格趋势 - 与内存条价格走势相反,显卡和CPU价格出现回落 [2] - 尽管关键部件价格有涨有跌,但整机总价相差不大 [1][2] 行业利润与促销影响 - 电脑行业目前利润微薄,被描述为“白菜利润” [2] - 硬件价格波动与双十一促销活动无直接关联,价格变化如同股票行情 [2]
3.36万亿,前三季度深圳进出口规模继续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2:46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深圳进出口总额达3.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1] - 出口总额为2.04万亿元,进口总额为1.32万亿元,进口同比增长8.4%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81万亿元,占比53.8%,为主要贸易方式 [2] - 保税物流进出口9024.3亿元,同比增长8.7%,占比26.8% [2] - 加工贸易进出口6356.4亿元,同比增长2.1% [2]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2.32万亿元,占比68.9%,是外贸主力军 [2]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268.8亿元,同比增长12.7%,占比27.6%,保持快速增势 [2] - 国有企业进出口1176亿元 [2] 主要贸易伙伴 - 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2.2%,占比78.3% [2] - 对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欧盟、韩国、日本、墨西哥进出口分别增长8.6%、16.2%、2.4%、8.2%、17.3%、1.6% [2] 出口产品结构 - 出口机电产品1.54万亿元,同比增长4.5%,占出口总值的75.7% [3] - 传统电子信息产品中,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2366.5亿元,增长10.6%,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出口675.3亿元,增长6.3% [3] - 集成电路出口1794.3亿元,大幅增长40.3% [3] - 新兴产业产品中,锂电池、3D打印机、医疗器械出口分别增长36.6%、14%、5.3% [3] 进口产品结构 - 进口机电产品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占进口总值的81.4% [3] - 进口集成电路5917.5亿元,增长17.7% [3] - 进口以显卡、服务器为主的电脑零部件2229.6亿元,增长24.3%,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应用 [3] - 进口农产品752.3亿元,增长9.3%,其中粮食进口增长117.6%,食用水产品进口增长34.2% [3]
AI行情到了第几层?
36氪· 2025-10-15 17:18
市场行情与AI投资动态 - 当前市场行情呈现单调的高位震荡,交易主线集中在全球货币秩序重塑下的黄金以及科技改变世界下的AI领域 [1] - 科技巨头围绕AI算力展开大规模资本开支循环:OpenAI宣布投资1000亿美元购买Oracle云计算服务,Oracle随后宣布投资1000亿美元购买英伟达显卡,英伟达则宣布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建设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 [1] - OpenAI与AMD达成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合作,承诺未来几年累计部署6吉瓦的AMD GPU,并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首批AMD Instinct MI450 GPU [1] - AMD向OpenAI发行认股权证,OpenAI有权以每股0.01美元的行权价购买最多1.6亿股AMD普通股,若AMD股价达到600美元,这部分股权价值将达960亿美元 [2] - OpenAI与博通达成深度定制芯片合作,吸引又一家市值1.5万亿美元的巨头参与AI投资生态 [2] 机构对AI泡沫的辩论:乐观观点 - 高盛认为AI尚未形成大规模泡沫,其判断基于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估值过高和杠杆驱动系统性风险上升这三个泡沫要素当前均未达到临界点 [3] - 股价快速上涨反映的是强劲而持续的盈利增长,美国科技股的股价变化与EPS增速高度重合,表明基本面是上涨源动力 [3] - 当前科技股估值远未达到互联网泡沫峰值,“七巨头”的24个月远期市盈率中位数为27倍(排除特斯拉后为26倍),仅为1990年代末最大7家公司等效估值的一半,PEG比率也远低于当时水平 [4] - 美国科技股的资本支出与销售额之比迅速攀升的同时,资本支出与自由现金流之比保持稳定,大型科技公司资产负债表因高现金流和低杠杆率而强劲 [8] - 只要公司盈利保持增长,股价上涨就具有合理性 [11] 机构对AI泡沫的辩论:谨慎观点 - 有观点质疑当前AI资本开支的合理性,认为需要巨额收入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12] - 数据中心折旧年限因GPU快速迭代(每1-2年)而缩短至3-5年,行业可能需要3200亿美元至4800亿美元的收入来实现今年资本支出的收支平衡 [12] - 目前人工智能每月产生的收入仅为10亿美元左右,而2026年还将建造数千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对收入水平的要求将高达1万亿美元才能达到收支平衡 [12] - 人工智能发展被类比于历史上的横贯大陆铁路建设,政府出于战略目的提供支持但未对价值创造提出要求,可能导致类似过去基建泡沫引发的行业危机乃至国家经济危机 [13][14] - 若数据中心扩建停止,人工智能受益公司的股票可能被抛售,财富效应逆转可能引发金融恐慌 [14] AI产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DeepSeek的出现曾引发“算力通缩”担忧,但科技巨头随后反而不断上修AI资本开支,开启算力军备竞赛 [15] - 美国最大的5家科技公司总价值已超过欧洲斯托克50指数、英国、印度、日本和加拿大市场的总和,其价值约占全球公开股票市场总值的16% [15] - AI产业已形成金融内循环,收入增速和市值上涨成为不同维度,大公司市值因一则新闻跳涨10%即能增加1000亿美元的情况已不罕见 [18]
大为股份:子公司大为盈通的显卡产品适用于台式机、服务器等
证券日报网· 2025-10-14 15:43
公司业务动态 - 子公司深圳市大为盈通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显卡等计算机软硬件的研究开发与销售业务 [1] - 大为盈通的显卡产品适用于台式机及服务器等设备 [1] - 显卡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桌面办公、工业控制及智算等 [1] - 显卡产品兼容国产CPU、国产固件和国产操作系统 [1]
拟转让1327万股,东芯股份遭控股股东高位减持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1 15:34
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东方恒信集团及一致行动人苏州东芯科创拟通过询价转让合计减持1.5%股份,约1326.75万股 [1] - 以公告日收盘价95.5元/股计算,此次减持股份对应市值约为12.67亿元 [2] - 此次减持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从37.47%降至34.47%,但仍保留控股地位 [2] - 控股股东东方恒信集团曾在今年8月25日至27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1.9%股份,约841万股,按当时均价100元估算套现约8亿元 [2] 股价表现与驱动因素 - 公司股价在7月29日至8月28日期间累计涨幅达207.85%,从7月初的30.99元/股涨至95.5元/股 [3] - 股价上涨主要驱动因素是公司持有35.87%股权的砺算科技于7月底推出首款自研GPU芯片及显卡 [3] - 近期两轮股东减持均发生在公司股价处于历史高位的时期 [3]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28.81% [3]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41.11% [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8.76%,同比上涨5.45个百分点 [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11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的-9112.11万元有所扩大 [3] - 公司持续投入Wi-Fi 7无线通信芯片研发,且已投资的GPU板块尚未产生营收,导致公司仍未盈利 [3]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存储芯片市场需求逐步好转,销售价格逐步回升 [3]
中国商务部连发两份通告,稀土技术严禁出口!
搜狐财经· 2025-10-10 10:21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 - 中国商务部发布第62号公告,将稀土从采矿、冶炼到磁材加工全产业链的技术、数据和设备维护列入禁止出口名单,以掌握自主权[1] - 公告明确禁止个人未经允许向海外输出实质性技术,违者将面临处罚,此举直接禁止了企业向美国F/A-XX舰载机项目提供原料的行为[3] - 中国商务部第61号公告规定,需使用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256层以上存储器或AI专用芯片的稀土,必须经过逐项批准,此举直接影响韩国三星公司的高端存储产能[5] - 稀土是高端电力电子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新规在影响人工智能产业的同时,也被认为可能影响美国电网升级[5] 稀土产业链竞争优势 - 稀土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矿石,更在于后续的分离、提炼和冶炼等工序,这些工序在中国看似简单但技术关卡重重[7] - 新规从以往仅限制原料出口,扩展到技术层面控制,构建起上下游闭环,稳固了行业的长期竞争优势[7] - 中国拥有巨大的“矿山—工厂—终端”超级规模和广泛的民用消费市场,这是稀土不可替代的关键[9] - 在北美重建同等规模的稀土产业链将耗费大量时间在环境评估、基础建设和供应链上,且成本高昂[9] 全球供应链影响与应对 - 监管更为严格和精确,与美国军工项目合作紧密的伙伴需考虑被中国稀土技术束缚的风险[7] - 多数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敢将全部赌注押在单一市场[7] - 美国采取的“多元供应+囤积”策略在过去十年效果不佳,许多新的稀土矿和项目要么停滞,要么预算天价,内部斗争是主要阻碍[9] - 通过此轮调整,稀土不仅是资源,更是一种全球话语权,中国借此精准对外展示实力并促进国内高端制造业发展[10]
蝉联榜首!深圳外贸还是挺能打的
深圳商报· 2025-09-19 16:58
外贸总体表现 - 前8个月深圳进出口总值达2.96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3% 规模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1] - 8月单月进出口3798.5亿元人民币 增长2.8% 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 [1] - 出口额1.79万亿元人民币 进口额1.17万亿元人民币 进口同比增长9%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1.62万亿元人民币 占比54.6% 居主导地位 [1] - 保税物流进出口800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6% 占比27% [1] - 加工贸易进出口5292.1亿元人民币 [1] 企业主体构成 - 民营企业进出口2.06万亿元人民币 占比69.6% 为主要外贸力量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88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6% 占比26.6%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1092.6亿元人民币 规模稳定 [1] 贸易伙伴分布 - 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2.31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2.8% 占比78.1% [2] - 对香港地区进出口增长8.1% 对台湾地区增长20.8% 对日本增长14.8% [2] 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1.3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6% 占出口总值75% [2] - 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2054.3亿元人民币 增长10.5% 音视频设备出口590.9亿元 增长6.1% [2] - 集成电路出口155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0.2% 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 - 锂电池出口增长35.9% 纯电乘用车增长14.3% 3D打印机增长10.7% [2] - 计量检测仪器出口增长15.3% 医疗器械出口增长6.4% [2] 进口商品特征 - 机电产品进口9491.6亿元人民币 增长12.5% 占进口总值81.4% [3] - 集成电路进口5196.8亿元人民币 增长18.8% [3] - 电脑零部件(含显卡、服务器)进口2004.8亿元人民币 大幅增长35.1% [3] - 农产品进口672.4亿元人民币 增长8.5% 占比5.8% [3] 外贸发展态势 -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新动能不断积聚 展现强劲韧性与活力 [4] - 传统电子信息产业与新兴产业形成双轮驱动、协同增长格局 [2]
前8个月广西与东盟贸易火热 人工智能相关设备进出口猛增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22:03
贸易规模与增长 - 广西前8个月对东盟进出口总额2750.9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广西进出口总值53.2% [1] - 出口额2137.4亿元,增长17.2%;进口额613.5亿元,微增0.05% [1] - 贸易规模居中西部省区市首位,增速快于全国对东盟贸易增速3.2个百分点 [2] 国别贸易结构 - 对越南进出口2027.3亿元,增长7.9%,占广西对东盟贸易总值超70% [2] - 对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分别进出口245.4亿元、206.3亿元、65.8亿元,增速达16.4%、57.1%、142.3% [2] 产品贸易动态 - 人工智能服务器相关设备进出口显著增长:硬盘、显卡、机柜及零件分别增长113.9%、332.5%、4.6% [1] - 中间品贸易额1516.5亿元,增长21.9%,占对东盟贸易总值55.1% [3] - 电子元件类、平板显示模组类、汽车零配件类中间品出口分别增长77.6%、75.7%、41.8% [3] 新兴领域合作 - 对东盟出口"新三样"产品76.2亿元,增长42.8%;电动机及发电机出口5.6亿元,增长34.2% [3] - 自东盟进口高冰镍、棕榈油、纸浆分别增长408.2%、169.2%、22.6% [3] 跨境物流发展 - 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对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2.5%、36.1%、29.4% [2] - 智慧口岸建设提升通关效率,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依托5G技术优化货物通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