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伟达AI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AI信仰VS利率锤炼”的时刻到来! 涨势如虹的全球股市面临美联储“压力测试
智通财经· 2025-07-30 20:21
全球股市走势 - MSCI全球指数迎来连续四个月上涨,自4月初低点大幅反弹 [1] - AI驱动的科技股狂潮及全球贸易谈判积极进展推动市场乐观情绪 [1] - YOLO投资者大举押注英伟达、博通、台积电等AI算力产业链公司 [1] 美联储政策影响 - 利率互换市场预计美联储本周按兵不动,9月降息概率约60% [2] - 若美联储态度偏鹰派或经济数据强劲,可能削弱降息预期并引发股市回调 [6][10]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4.3%-4.5%历史高位,但未显著冲击股市 [6] AI行业动态 - 谷歌云计算营收达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AI算力需求推动增长 [13] - Gemini AI月活超4.5亿用户,每日请求量环比增长超50% [13] - 华尔街预测AI基础设施投资浪潮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英伟达市值或冲击5万亿美元 [14] 市场风险与估值 - 未盈利高风险投机股出现泡沫化迹象 [15] - 高市盈率依赖AI业绩增长持续性,否则美股估值压力将显现 [15] - 系统性量化策略因低波动率加仓,主观投资者仅温和超配 [10][13] 经济数据与政策联动 - 非农就业数据若疲软可能强化美联储鸽派预期,反之或导致降息预期降温 [10] - 日本央行鹰派转向或与美联储政策共同重塑全球降息预期 [10]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债务扩张推高美债期限溢价 [6][15]
微软以Maia 280开启新局对垒英伟达,Meta/微美全息开源联动引领AI创新
微软AI芯片进展 - 自研AI芯片Braga因设计问题延期至2026年 将推出过渡产品Maia 280 效能或提升30% [1] - 原计划2025年量产Braga芯片 旨在减少对英伟达依赖 延误导致后续Braga-R和Clea芯片同步推迟 [2] - 过渡产品Maia 280在性能功耗比方面有望比英伟达同年产品高出30% [4] - 公司调整战略转向迭代设计路线 以保持与英伟达的竞争力 [10] 英伟达市场地位 - 过去三年英伟达年销售额增长超10倍 未来三年预计年均增长32% [5] - 公司市值迈向4万亿美元 凭借GPU在AI训练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7] - 高管认为客户最终会放弃自研芯片项目 因英伟达技术进步速度极快 [10] 行业竞争格局 - Meta大力投入AI研发 推出Llama系列模型 但性能仍落后于GPT-4o [8] - Meta启动"超级智能团队"计划 通过高薪吸引人才突破技术瓶颈 [10] - 亚马逊等科技公司均在开发自研芯片以减少对英伟达依赖 [7] 微美全息技术布局 - 联合高校成立量子学研究中心 聚焦量子计算和边缘芯片领域 [12] - 战略核心为降低AI应用门槛 布局呈现"技术领先+生态协同+场景落地"特征 [13] - 重点发展智能制造 自动驾驶 智慧城市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13] OpenAI发展方向 - 公司核心使命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 强调长期主义文化优势 [14]
狗不理又出事了;多家银行推出“养老贷”,什么算盘?
搜狐财经· 2025-07-11 14:19
狗不理集团经营异常与业务转型 - 狗不理集团因未按时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1] - 公司注册资本6500万人民币 旗下拥有多家全资子公司 [1] - 近期拓展新业务 开设贵州风味餐馆 [1] - 2019年财报显示营收1.55亿 净利润2400万 但速冻包子贡献41%营收 现做包子仅占20% [2] - 北京前门店酱香包子售价达120元/笼 官网显示目前仅剩10家天津门店 [3] 养老贷产品市场发展 - 全国超40家银行推出养老贷产品 包括国有大行和地方城商行 [5] - 产品瞄准两类人群:未参保需一次性补缴15年者 和已参保希望提档补缴者 [3] - 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 商业养老保险渗透率不足15% [5] - 50-65岁"新老人"群体资产超11万亿 消费意愿比传统老人高37% [5] - 某城商行透露其养老贷不良率仅0.8% [5] 科技与互联网行业动态 - Meta以超2亿美元薪酬挖角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 薪酬结构含基础薪资、入职奖金与股票奖励 [10] - 英伟达股价创新高 市值达4万亿美元 超过英法德等国股市总值 [23] - OpenAI和英伟达支持的Perplexity AI均进军浏览器市场 挑战谷歌68%市场份额 [21] - 比亚迪宣布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 承诺对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30] 消费与零售市场趋势 - 迪士尼"七宝钥匙圈"原价179元 二手平台溢价至499元 涨幅达2.7倍 [22] - 茶颜悦色以电商形式布局北美市场 在亚马逊、TikTok Shop等平台开设自营店铺 [25] - 保时捷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下降28% 全球销量下降6%至14.6万辆 [20] 上市公司重要事件 - 甬金股份实控人曹佩凤因内幕交易自首 涉案金额较大 此前被罚没600万元 [9] - 英皇国际财报显示亏损48.4亿港元 同比增长138% 逾期银行借贷达166亿港元 [27] - 唯品会营销副总裁冯佳路因涉嫌经济问题被刑拘 公司称对贪腐零容忍 [26] 宏观经济数据 - "十四五"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值5.5% 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 [18] - 2025年中国经济总量预计达140万亿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左右 [18] - 6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7% 创近14个月新高 [19]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民营企业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达5800万户 [16]
“AI信仰”震撼全世界! 英伟达(NVDA.US)市值创世界之巅 扬帆起航冲5万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15:14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 英伟达股价周三上涨近3%至164 42美元历史新高 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 收盘达3 98万亿美元 [1] - 公司自4月低点反弹超70% 2023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000% 占标普500指数权重达7 5% [2] - 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4万亿美元企业 远超微软3 7万亿和苹果3 1万亿美元 [12] AI算力需求驱动增长 - 四大科技巨头(微软 Meta 亚马逊 Alphabet)下财年AI资本支出预计达3500亿美元 同比增35% 贡献英伟达40%营收 [6] - 云基础设施AI软件占企业AI预算首位 推动亚马逊 微软等云巨头AI算力需求激增 [8] - 机构预测2028年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5630亿美元 主权AI需求超预期 [10] 财务与市场表现 - 预期市盈率约33x 低于十年平均水平 显示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9] - 华尔街近90%分析师给予买入评级 花旗将目标价上调至190美元 [10] - Loop Capital预测市值或达6万亿美元 大幅上调目标价至250美元 [18]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在AI训练/推理领域占据80%-90%市场份额 建立GPU+CUDA生态护城河 [18] - Blackwell系列芯片预计创销售纪录 推动AI基础设施市场指数级增长 [17] - 被华尔街称为"新时代的黄金和石油" 参与几乎所有主权AI基础设施建设 [10][18]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纳斯达克100指数持续创新高 七大科技巨头(含英伟达)驱动美股长期牛市 [5] - 尽管面临对华芯片出口限制 但AI芯片需求仍呈现井喷式扩张 [7] - Anthropic预测2027年AI大模型将自动化多数白领工作 推理端需求潜力巨大 [17]
Deepseek “严重烂尾”?英伟达再创历史新高!说好的“东升西落”呢?
是说芯语· 2025-07-06 20:07
Deepseek 现状分析 - Deepseek 用户活跃度从春节高点的15%下滑至目前的3% [1][8] - R2升级版难产,原计划5月推出但至今未发布,主要因创始人梁文峰对模型性能不满意及英伟达H20芯片短缺 [7] - R1训练耗费3万块H20、1万块H800和1万块H100芯片,R2算力需求更高但供应链受限 [7] - 用户吐槽功能bug多、反应慢,且对敏感问题频繁沉默,被指"自我阉割"和"烂尾" [8] - 开源后接入简中互联网导致信息污染,输出质量下降,如混淆小说与历史 [9] 英伟达市场表现 - 股价突破160美元创历史新高,市值达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历史峰值 [10][12] - 6月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7.92%,年初至7月3日累计涨幅18.67% [11][12] - 2026财年Q1营收440.62亿美元(同比+69%),净利润187.75亿美元(同比+26%),数据中心收入391亿美元(同比+73%) [12] - Blackwell架构芯片占数据中心收入70%,完成Hopper架构过渡 [12] - CUDA生态构建技术壁垒,开发者社区形成协同效应,垄断地位未受挑战 [15][16] A股市场分化 - 银行股领涨,42只银行股中15只创历史新高,板块市值较2024年末增加2.38万亿元至15.96万亿元 [16] - 浦发银行年内涨幅41.69%,青岛银行、兴业银行等涨幅超30%,被戏称为"银伟达" [16] - 科技基金重仓银行股,因A股缺乏优质AI标的,寒武纪等企业技术差距显著 [3][15] - 银行股护盘逻辑:稳定指数及XX队配置需求,但需科技赛道接棒以延续行情 [17] 行业趋势与观点 - 黄仁勋称AI算力需求激增,tokens生成量一年增长50-100倍,微软单季度处理超100万亿tokens [13] - 但斌看好英伟达等"轻资产、高盈利"模式,认为AI周期刚起步,需用30年视角布局 [13][14] - 国内AI芯片企业如华为昇腾、寒武纪商业化落地缓慢,生态建设落后于英伟达 [15][16]
力积电报喜!跻身英伟达关键芯片代工伙伴
经济日报· 2025-07-03 07:52
力积电与纳微半导体合作 - 力积电与美国氮化镓大厂纳微半导体结盟,将在台湾竹南8B厂生产氮化镓产品,采用0.18微米CMOS制程以提升性能、能效及成本 [1] - 纳微半导体2021年以29%出货量市占率位居全球氮化镓功率市场第一,此次合作使力积电跻身英伟达关键芯片代工伙伴 [1] - 力积电将为纳微生产100V至650V氮化镓产品,首批预计2024年Q4完成认证,100V系列计划2026年上半年投产,650V产品未来1-2年从台积电转单至力积电 [2] 纳微半导体与英伟达合作背景 - 纳微5月获英伟达GB300高电压氮化镓元件大单,股价暴涨1.8倍,其为英伟达开发800V高压直流输电架构,改进"Kyber"机柜级系统以突破200kW电力限制 [1][2] - 纳微运用"GaNFast"氮化镓与"GeneSiC"碳化硅技术,解决AI数据中心54V供电瓶颈,力积电通过合作直接进入英伟达高电压电源供应链 [2] 氮化镓技术优势 - 氮化镓在AI服务器中具备低导通电阻、高切换速度特性,可提升电源转换效率并降低能耗 [3] - 氮化镓能提高电源响应速度与功率密度,同时实现更小尺寸的电源模组,优化服务器空间利用率 [3] 行业竞争格局 - 台积电为英伟达Blackwell平台主要代工厂,力积电通过氮化镓电源管理芯片成为其第二关键伙伴,两者分别承担AI服务器"大脑"与"养分"供应角色 [1] - 力积电与纳微多年合作硅基氮化镓技术,产品认证接近完成,将扩大合作以拓展氮化镓在AI数据中心及电动车领域应用 [2]
转向芯片供应商多元化,OpenAI寻求降低对英伟达依赖
环球时报· 2025-06-30 06:43
OpenAI芯片供应商多元化 - OpenAI首次采用谷歌TPU为ChatGPT等产品提供算力支持,此前主要依赖英伟达GPU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OpenAI首次实质性采用非英伟达芯片,反映其减少对微软数据中心依赖的转向 [3] - 谷歌未向OpenAI出租最强大的TPU版本,表明其最先进芯片仍保留给内部使用 [3] 谷歌TPU市场拓展 - 谷歌正扩大自研TPU对外供货,此前多用于内部项目 [3] - 谷歌TPU已吸引苹果、Anthropic等科技公司采用 [3] - 行业认为谷歌TPU可能成为英伟达GPU更具性价比的替代方案 [3] 行业自研芯片趋势 - 头部科技企业通过自研芯片加强对算力基础设施控制权 [4] - 亚马逊推出基于Trainium 2芯片的计算服务,获得苹果等潜在用户好评 [4] - 超威半导体发布MI350/MI400系列芯片,计划2026年推出并与英伟达Blackwell竞争 [4] 英伟达市场地位 - 尽管科技巨头投入巨资自研芯片,英伟达AI芯片仍保持产业领先优势 [5] - 微软自研AI芯片"Braga"因性能不达预期延期生产,初步评估显示其性能未超越英伟达Blackwell [5] - 超威半导体CEO称AI未来将由行业开放合作塑造,而非单一公司主导 [4]
两家国产AI芯片公司离上市再近一步
第一财经· 2025-06-24 16:00
上市进展 - 沐曦集成电路和摩尔线程已完成上市辅导验收 距离上市更近一步 [1] - 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仍处于"辅导备案"阶段 启动时间早于前两家但进度较慢 [1] - 四家公司均选择在AI芯片市场需求上升期启动IPO 行业融资需求强烈 [1] 公司估值与背景 - 摩尔线程以255亿元估值居首 燧原科技160亿元 壁仞科技155亿元 沐曦100亿元 [2] - 创始人多具海外芯片巨头履历:摩尔线程CEO曾任英伟达中国区总经理 沐曦创始团队来自AMD 燧原科技创始人亦有AMD背景 [2] - 摩尔线程因MUSA架构与英伟达CUDA相似被称为"国产英伟达" 沐曦产品线覆盖推理/通用计算/图形渲染 壁仞科技BR104直接对标英伟达A100 [2] 市场需求变化 - DeepSeek-R1模型走红推动国产芯片适配 互联网/运营商采购的国产算力在2024Q1被集中调用 [3][4] - 国产算力在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份额达34.6% 预计2024年上半年超40% 未来或成主流 [4] - 沐曦CTO预测全球算力路径将分化为两条路线 2024年底国内预训练或转向非英伟达芯片 [4] 资本动态 - 壁仞科技获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领投 成为该基金首个直投项目 [5]
AMD“再战”英伟达:发布AI芯片MI350系列,OpenAI成关键盟友
国际金融报· 2025-06-13 22:17
AMD新品发布 - AMD在Advancing AI 2025大会上发布旗舰数据中心AI芯片MI350系列、AI软件栈ROCm 7 0、AI机架级基础设施、AI网卡与DPU等新品 [2] - MI350系列包括MI350X和MI355X两款GPU 采用3nm工艺 包含1850亿晶体管 配备HBM3E内存 算力比前代MI300X提升4倍 推理速度快35倍 [2] - AMD预计2028年AI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美元 并预告2026年推出MI400系列和下一代"Helios"AI机架级基础设施 [2][3] 产品性能与路线图 - MI350系列将于2025年三季度上市 获甲骨文、戴尔、Supermicro、HPE、思科等数十家厂商采用 [3] - MI400系列由AMD与OpenAI联合研发 OpenAI已在使用MI300X芯片并期待MI450表现 [3] - AMD实现Instinct系列史上最大性能飞跃 每年推出新AI加速器 [3] 财务表现 - AMD 2025年Q1营收74 4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9% 超市场预期的71亿美元 净利润7 1亿美元 核心经营利润同比激增170%至11 2亿美元 [4] - 英伟达2025年Q1营收441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净利润187 8亿美元 同比增长26% 数据中心收入391亿美元 占总营收88% [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Q1全球芯片设计厂商排名 英伟达以423 69亿美元收入居首 AMD以74 38亿美元排名第四 [7] - 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环比增10% 同比增73%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贡献近半收入 其中50亿美元来自网络产品 [4] - AMD计划扩大量产MI350并推出MI400 预计与英伟达在AI算力市场竞争将白热化 [5]
Jeffrey Kessler:华为2025年最多只能制造20万颗Ascend AI芯片
是说芯语· 2025-06-13 13:09
华为AI芯片生产能力 - 华为2025年最多只能制造20万颗Ascend AI芯片 其中大部分供应中国市场 [1] - 华为和其他本土手机品牌还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阶芯片 [1] - 市场研究机构TechInsights估计2024年中国AI加速器需求约150万颗 [1] 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 - 美国商务部明确表示不会向中国提供最先进的芯片 包括英伟达等公司的高阶芯片 [1] - 工业与安全局(BIS)要求增加出口管制预算 执法预算需翻倍 [1] - 若获拨款 BIS将在美国增聘200名出口执法特勤人员 海外出口管制官人数从12人增至30人以上 [1] 中美半导体技术差距 - 美国官员警告不应因中国先进芯片产量仍小就自满 因其发展野心很大 [1] - 软银和OpenAI支持的Stargate数据中心预计仅配置约50万颗芯片 远低于中国市场需求 [1] - 拜登政府和川普团队均持续加强对中国先进技术出口限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