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理念
搜索文档
第六届睿远基金高校研究分析大赛启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4:15
大赛基本信息 - 第六届睿远基金高校研究分析大赛报名时间为2025年9月19日至28日 [1] - 大赛面向国内外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不限学历和专业 单人参赛需独立完成研究报告 [1] - 大赛设置两个组别:毕业年级组(2026及2027届毕业生)和非毕业年级组(非2026及2027届毕业生) [1] 大赛流程与安排 -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 入围决赛选手将受邀前往上海睿远基金参访 组委会报销合理交通和住宿费用 [2] - 选手报名完成后 大赛组委会将于9月30日前以邮件形式向报名选手定向发送培训学习资料 [2] - 大赛安排了线上系列研究课程培训 涵盖宏观研究、消费、医药、汽车、互联网、基础原材料等重点行业及财务分析 每门课时长约一小时 [2] 大赛内容与课程体系 - 大赛自2024年以来邀请行业资深专家打造系列课程 包括宏观研究、财务分析、财务陷阱识别及消费、医药、互联网、汽车、基础原材料等领域研究方法 [3] - 参赛题目贴近真实研究场景 过往课题包括“AI对中美电力系统的影响”、“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原因及未来发展与竞争态势”等 [3] - 参赛过程中 学生将学习宏观、财务、行业研究知识 尝试收集分析行业和企业数据 走访调研 探讨业务发展潜力及风险 撰写研究报告 [3] 大赛历史与影响力 - 睿远基金高校研究分析大赛自2020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 累计参赛人数超过3000人次 [3] - 大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学生报名参赛 [3] - 睿远基金是一家秉承价值投资理念、以持有人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长期价值投资机构 [4]
3个步骤,搭建自己的投资体系|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9-22 21:51
投资理念框架 - 价值投资理念应用于指数基金可规避个股经营风险 指数基金分散配置一篮子股票且具备长生不老特性 能持续等待市场上涨周期[3] - 核心投资公式为好品种加好价格并长期持有 以此获得良好收益[4] - 投资框架需保持正确性 通过输出倒逼输入方式补充细节 包括研读报告和问答交流[6] 投资品种扩展 - A股指数基金品种持续丰富 优秀行业及主动基金均可套用原有价值投资框架[5] 投资心理因素 - 投资知识掌握与市场波动中的坚持执行存在差异 心理建设对投资实践至关重要[7]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公募机构精准滴灌,走进海淀区红联村社区,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财富在线· 2025-09-17 18:38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辖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引领行动",切实推进投资者 教育走深走实,近日,汇安基金、银华基金、东方基金、泓德基金、宏利基金、东兴基金、天相投顾七 家机构共同走进海淀区红联村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进万家"主题活动。本次活动 以"互动+宣讲"双轮驱动,聚焦百姓金融安全急难愁盼,精准发力、暖心服务,助力社区居民尤其是"银 发一族"守好钱袋子、筑牢防火墙。 现场发放各类纸质及电子投教材料,内容涵盖反诈案例解析、投资心理调适、投资基础知识等,材料设 计简洁明了、贴近百姓生活,成为居民随手可查、随时可学的"金融小贴士",彰显了公募机构以人民为 中心、办好实事的责任担当。 现场活动精彩纷呈,气氛轻松愉悦。"反诈大转盘"知识问答和传统投壶游戏巧妙融合金融常识与趣味挑 战,居民参与热情高涨,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掌握反洗钱、防诈骗、理性投资等实用知识。活动通过"玩 中学、学中记"的方式,实现金融科普零距离、知识进家户,有效增强社区居民的风险识别与防范能 力。 主题演讲环节紧扣"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主线,讲师生动剖析典型诈骗手法,揭露"高收益陷阱"和"假 冒理财"等骗局,并系统介 ...
降费后,购买基金还需要区分A类、C类份额吗?
经济网· 2025-09-16 17:5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入第三阶段,核心修订内容包括降低销售费率及优化赎回费制度 [1] - 新规旨在引导并推动投资者践行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理念,例如对持有期超过1年的多类基金不再计提销售服务费,并优化赎回费安排以改变“重首发、轻持营”的销售模式 [3] - 新规下,A类与C类基金份额的费用差异在特定持有期内依然存在,C类份额在持有6个月至1年期间仍具费率优势,能够适配相应投资期限需求的投资者 [2] A类与C类基金份额收费模式分析 - A类份额采用前端收费模式,在申购时收取申购费,类比为停车场一次性收取入场费 [1] - C类份额采用后端收费模式,在持有期间计提销售服务费,类比为停车场按小时计费 [1] - 两种份额的投资标的和运作方式完全一致,仅收费模式存在差异 [1] 不同持有期下的费用比较 - 以市场常见的4折优惠费率计算,购买10万元股票型基金,当持有期在1年及以上时,A类与C类份额费用趋同 [2] - 当持有期在6个月至1年之间时,C类份额依然具有费用优势 [2] - C类份额在长期持有下,销售服务费的复利叠加会侵蚀收益,而短期持有则受赎回费影响 [2] 行业影响与政策导向 - 费率调整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抑制利用C类份额进行短期波段操作的行为 [2] - 政策推动改变基金销售行业中“重首发、轻持营”的过往模式 [3] - 此次发布为征求意见稿,公募基金具体的后续费率结构需待修订落地后方能明确 [3]
降费后,购买基金还需要 区分A类、C类份额吗?
金融时报· 2025-09-16 10:15
基金费率改革新规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入第三阶段,核心修订内容包括降低销售费率与优化赎回费制度 [1] A类与C类份额费用比较 - 同一基金的A类与C类份额投资标的和运作方式一致,但收费模式不同:A类份额采用前端收费(申购时收取申购费),C类份额采用后端收费(持有期间计提销售服务费)[1] - 以市场常见4折优惠费率计算,购买10万元股票型基金,持有期1年及以上时A类与C类份额费用趋同;持有期在6个月至1年间,C类份额仍具费率优势 [2] - C类份额在短期进出时成本较低,但长持有期下销售服务费的复利叠加及短持有期下的赎回费可能侵蚀投资者收益 [2] 政策修订目标与影响 - 修订内容旨在引导投资者践行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理念,例如明确持有期限超过1年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不再计提销售服务费 [3] - 优化赎回费安排以改变过往“重首发、轻持营”的基金销售模式,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以保护其利益 [2][3] - 当前规定为征求意见稿,公募基金具体费率结构需待修订落地后进一步明确 [3]
校正理念推动公募基金经营变革
经济日报· 2025-09-15 06:38
行业监管政策修订 - 中国证监会修订《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并公开征求意见 标志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完成关键一步 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1] - 新规通过系统性降低销售费率与规范收费模式 减轻投资者负担 引导销售机构端正经营理念[1] - 公募基金行业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 在促进资本市场改革与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 销售费用结构调整 - 调降公募基金认申购费 赎回费 销售服务费等销售环节费用 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2] - 压缩流量费收入空间 引导销售机构由赚取流量向赚取保有转变 从源头解决赎旧买新问题[2] - 要求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资产 简化统一赎回费率设置 提高短期交易成本[3] - 规范销售服务费收取模式 持续持有超一年的股票型 混合型 债券型基金不得继续收取销售服务费 降低长期投资成本[3] 行业经营模式变革 - 销售费率优化倒逼基金管理人提升投研实力 产品创新与客户服务水平 摆脱对渠道销售的依赖[2] - 新规推动基金销售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从重首发向重持续经营转变[2] - 完善销售全链条监管 统筹解决沉淀资金孳息归属与基金投顾重复收费问题 强化廉洁从业要求[3] 投资者行为引导 - 新规引导投资者践行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理念 摒弃短期炒作行为[3] - 通过费率机制设计提高短期交易成本 同时降低长期持有成本 增强投资者获得感[3] - 推动行业回归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的信义义务本源 为居民财富长期增值提供支撑[4]
A股8月新开户数同比增长165%
经济观察网· 2025-09-04 15:22
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A股主要指数大幅上涨 上证综指涨7.97% 深证成指涨15.32% 创业板指涨24.13% 科创50指数涨幅达28.00%[2] - 9月4日市场出现回调 上证指数跌1.25%收于3765.88点 深证成指下跌2.83% 创业板指下跌4.25%[2] 开户数据 - 8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数达265.03万户 环比增长34.97% 同比增长165%[2] - 前8个月A股新开户数合计1721.17万户 同比增长47.9% 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99.62%[2] - 当前开户热度不及2024年10月峰值 8月新开户数仅为去年10月684.68万户的38.71%[5] 投资者行为变化 - 存量客户活跃度显著提升 出现休眠账户激活现象 客户资产向资本市场转移迹象明显[4] - 投资者咨询重点转向资产配置 关注投顾产品、公募基金及科创板权限开通[3][4] - 两融业务需求激增 市场两融余额达到近10年来新高[4] 券商运营状况 - 券商营业部业务量激增 新开户、两融开户、投顾签约量均出现增长[4] - 客服咨询量明显增加 包括银证转账、权限开通等基础操作及投资咨询[4] - 零售客户资金呈净转入状态 8月净转入环比继续放大[4] 市场特征分析 - 当前投资者行为更趋理性 投资决策审慎 关注长期投资规划[5][6] - 开户热度温和态势有利于行情可持续性 市场生态向成熟化阶段演进[6] - 专业投顾服务需求攀升 8月观看投顾服务节目客户数量创近期新高[5]
大盘股活跃度高于中小盘股是未来趋势
北京商报· 2025-08-29 01:24
市场表现分化 - A股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行情 大盘股走势显著强于中小盘股 部分投资者面临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困境 [1] - 大盘股走势稳健 大涨后仅小幅回撤 整体表现强劲 中小盘股波动频繁 涨幅跑输大盘且调整时跌幅更大 [1] - 大盘股作为行业龙头具有规模优势 在采购 成本控制和渠道拓展方面形成强大竞争力 业绩稳定性显著优于中小盘股 [1] 价值发现趋势 - 成熟市场更注重基本面和长期价值 大盘股因稳定现金流 品牌声誉和业务布局成为资产配置重要选择 [2] - A股市场对大盘股价值的发掘处于深化过程 过去中小盘股因高弹性吸引关注 但监管加强和价值投资理念普及使大盘股价值重获重视 [2] - 机构投资者队伍壮大推动理性投资理念 大盘股因规模大稳定性强更符合机构配置需求 [2] 市场成熟方向 - 大盘股活跃度高于中小盘股预示市场向更成熟理性方向迈进 [3] - 资本市场改革推进促使市场更注重企业质量和业绩 大盘股作为行业领军者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具有更高标准 [2] - 大盘股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 其股价波动较小 符合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2]
年轻人,持续涌入股市
证券时报· 2025-08-22 14:01
市场交投活跃度 - 上证指数连破3600点和3700点整数关口 创十年新高 [2] - A股单日成交额持续维持在2万亿元以上 [1][2] - 券商营业部开户及咨询业务量显著增加 工作强度提升 [3][5] 投资者开户与资金动向 - 华东某券商8月新开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0% [5] - 开源证券最近2个月日均开户数较前期增长超40% 近两周增长近60% [8] - 中邮证券整体入金规模同比增长20%以上 存量用户入金积极性高于新客户 [8] - 开源证券7月以来净增资产30多亿元 新增客户为主要资金来源 [8] - 银河证券7月以来零售客户资金呈净转入状态 8月净转入环比继续放大 [8] 投资者结构特征 - 新入市投资者以"80后"和"90后"年轻群体为主 部分营业部出现"00后"客户 [6] - 年轻投资者信息获取能力强 更关注新兴科技和创新产业板块 [6] - 年轻投资者风险偏好较高 受社交媒体影响较大 青睐交易小盘股 [6] - 存量客户入金规模明显高于新开户投资者 活跃度显著提升 [6] 两融业务增长 - 各家券商两融开户数量明显增加 客户咨询和开通需求旺盛 [6][7] - 中金财富8月以来日均两融开户数较行情前大幅增长 [8] - 中邮证券两融开户量快速增长 客户转入资产规模明显增加 [8] - A股两融余额截至8月20日已超过2万亿元 [9] 投资偏好与产品选择 - 投资者重点关注创新药、算力、机器人、消费等主题领域 [1][11] - ETF及指数化投资工具成为主流配置选择 中证1000指增及科技类ETF规模增加 [11] - 开源证券7月以来金融产品保有规模创新高 投资者更青睐ETF及量化指数增强型产品 [11] - 50万元资产以上客户盈利情况较好 投资心态更为稳定 [11] 市场行为特征 - 投资者操作偏理性 部分资深客户保持较低仓位控制 [11] - 相比去年行情 投资者更关注长远投资规划和长期投资机会 [12] - 投资者结构与投资理念呈现积极变化 市场走向成熟发展阶段 [1][12]
个人养老金新增三种领取条件!“开户热、缴费冷”有望缓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7:20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个人养老金领取规则重要调整 [1] - 新增三类领取情形:重大医疗支出(12个月内自付医疗费用超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失业(2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12个月)、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2] - 优化申请渠道 新增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线上入口 同时保留银行及社保经办机构线下申请方式 [2] 市场参与度与产品发展 - 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突破7000万 产品总数达1100只 其中储蓄类466只、基金类303只、保险类296只、理财类35只 [6] - 理财产品投资者超143.9万人 较年初增长46.2% 累计购买余额1103.6亿元 [6] - 基金类产品总规模超124亿元(Q2末) 较Q1末增长8% 超290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为正 11只收益超20% [6][7] 制度优化影响分析 - 新增应急领取情形增强制度灵活性 缓解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的担忧 有望提升居民开户及持续缴费意愿 [1][4] - 明确的应急提取场景降低心理折价 促进年轻与中等收入群体按生命周期规划缴费曲线 增加规律性缴费概率 [4] - 长期资金属性保持不变 除达到退休年龄外其他情形领取后仍可继续缴费 对资本市场资金总量影响有限 [8] 行业生态与长期展望 - 个人养老金自2022年11月试点以来已覆盖全国 成为居民自主规划养老储备的重要工具 [3] - 长期资金流入有助于培育价值投资理念 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8] - 需配套明确提取标准、限额管理及税收优惠衔接规则 以实现从"开户热、缴费冷"向"开户稳、缴费勤"转变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