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会展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会展经济+数字产业+文旅服务”引领新风尚 点燃镇域经济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6-04 14:24
地区经济与增长目标 - 2024年浙江桐乡乌镇地区生产总值达108 86亿元 2025年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 [1] 文旅市场发展 - 2025年以来乌镇文旅市场活跃度提升 游客体验包括临水民宿 古风写真 摇橹船等传统项目 [4] - 游客行为从"看风景"转向"成为风景" 国风服饰与摄影成为新消费场景 [7] - 摇橹船从交通工具转型为文旅体验项目 结合水上集市 古桥等景观形成特色产品 [8] 数字基础设施 -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建筑体积达3000立方米 配备6800多台服务器 算力达18亿亿次/秒 [8] - 超算中心通过内网光纤为生命科学企业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速度提升10倍 成本降低30%以上 [10] - 液冷技术应用于服务器散热 保障24小时运转 支持长三角生物医药 智慧物流等行业算力需求 [13] 产业升级与产能扩张 - 某生命科学仪器企业2025年4月产线搬迁至乌镇后产能扩大1倍以上 [12] - 该企业无人叉车订单排至7月 50%产品出口美国 欧洲 日本等市场 [12] 发展模式解读 - 乌镇采用"数字经济+文化旅游"双轮驱动模式 构建"互联网+"文旅融合新场景 [18] -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 引进培育数字文旅新业态 实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18] - 形成"会展经济+数字产业+文旅服务"生态闭环 建立"流量—产业—人才"正向循环 [18]
会展经济“瞭望窗”的“乘数效应”要发挥好
证券日报· 2025-05-28 00:21
会展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共举办线下展览8916场,总面积近1.47亿平方米,国内知名展览馆出租率高涨,会展热度持续上升 [1] - 境外自主办展数量攀升,增幅达13.68% [1] - 会展业具有典型的"乘数效应",国际上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每1单位的会展收入可以带动9单位的相关产业收入 [1] 近期主要展会成果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参展产品品类创历史之最 [2]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国内外专业采购商数量达1.7万人次,实现展期进口采购订单超100亿元 [2] -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吸引来自境外62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7个省(区、市)的3000余家企业参展 [2] 会展业的功能与价值 - 会展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畅销产品的"风向标",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促进企业高效对接 [2] - 会展是企业品牌的"放大镜",提升市场认知度与竞争力,促进产品开拓市场和规模化应用 [2] - 会展是了解市场的"探路仪",帮助企业洞察市场需求,拓展市场边界 [2] 会展业未来发展建议 - 强化会展经济作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关键纽带作用,避免同质化问题,发展各具特色的会展业务 [3] - 提升会展业的综合效应,进一步提高展会专业化水平,强化对高端要素的集聚能力 [3] - 推动展会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
祝贺!第二届大乌国际矿山机电博览会正式开幕
中国能源网· 2025-05-23 15:47
博览会概况 - 第二届大乌国际矿山机电博览会于5月22日在神木市大柳塔镇开幕,延续首届"新质大柳塔 机电启未来"主题 [1][3] - 展区规模较首届扩大30%,吸引120家国内领军企业参展,覆盖井下智能开采、无人驾驶矿卡、超深井智能提升系统等14大领域前沿技术 [3] - 现场展示智能瓦斯预警系统、VR安全培训平台等创新应用,体现"双碳"目标下的技术突破 [3] 产业发展现状 - 大柳塔镇作为陕西能矿机电产业核心承载地,已形成从智能制造到物流集散的完整产业链 [5] - 矿山机电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732家增至2024年的1509家,产值规模突破119亿元,税收贡献达1.53亿元,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5] - 神北航天矿用装备有限公司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崛起,"线上煤亮子平台+线下国际商贸城"立体网络辐射西部 [5]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出"双亿驱动"计划:自2026年起每年投入1亿元财政资金支持"西部农业强镇"建设,同步投入1亿元打造矿山机电产业集群 [6] - 计划撬动生态修复基金及社会资本参与智能装备研发,配套"一事一议"柳十条、能矿配套产业扶持政策 [6] - 完善行业协会、仓储物流基地等配套体系,推动产业链向"研发-制造-服务"全链条延伸 [6] 会展经济效应 - 2024年首届矿博会达成127个合作项目、54.68亿元合作金额,带动餐饮、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 [7] - 本届展会持续至24日,强化"会展+产业+电商"联动效应,推动大柳塔向"西部机电装备集散中心"转型 [7] - 当地以"绿智·数链·新质"为发展理念,通过会展经济加速推进"双亿驱动"计划 [10] 战略定位 - 博览会定位为串联产业链、赋能新质发展的重要纽带,旨在吸引投资并绘制产业未来蓝图 [9][10] - 大柳塔镇目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矿山机电产业新高地 [10]
云南出台促进展览业发展新政,最高可获220万元奖补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12:04
云南省展览业支持措施 - 新办展览项目在专业展馆举办且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1万平方米以下的一次性支持8万元 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每增加1000平方米递增1万元支持 累计不超过100万元 [1] - 新办展览项目在非专业展馆举办且展位数量100个标准展位以上的每个标准展位支持300元 累计不超过20万元 [1] - 延续办展项目在专业展馆举办面积达1万平方米且较上届增加的每增加1000平方米支持1万元 累计不超过50万元 [2] - 延续办展项目在非专业展馆举办展位达100个且较上届增加的每增加10个标准展位支持3000元 累计不超过30万元 [2] 引进省外优质展览项目 - 首次引进在滇举办且已在外连续举办3届及以上的大型巡回展 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按每1万平方米10万元支持 最高200万元 [3] - 首次引进展览面积5万-10万平方米的按每1万平方米8万元支持 面积1万-5万平方米的按每1万平方米6万元支持 [3] - 在滇延续举办且面积不低于上届的引进展支持标准上浮10% 单个项目最高支持220万元 [3] 其他支持措施 - 对会展企业发展 国际认证申请以及会展人才培育等方面提供支持 [3] - 措施试行期一年 支持对象为2025年1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之间符合条件的情形 [3]
高标准服务保障国事活动,这座中国气派“国家会客厅”投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4 20:05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投入运营 -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于5月13日正式投入运营 该建筑以"鲲鹏展翅"造型著称 彰显中国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 [1][4] -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 配备8000平方米无柱会议厅和2万平方米单层无柱展厅 可支持30人至50000人规模活动 [6] - 一二期联动形成超130万平方米会展综合体 采用"一南一北、双核驱动"布局 推动北京会展业国际化发展 [6] 北辰集团服务保障能力 - 北辰集团作为"国家队" 圆满完成APEC、G20、冬奥会等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 [3] - 此次会议保障中完成273项专项检查 对千余台设备开展地毯式巡检 [3] - 团队提供"量身定制"服务方案 标准化覆盖礼仪接待、宴会服务、应急处置等环节 [3] 项目设计特色与功能 - 建筑外观融合"飞鸟群集"玻璃幕墙与"鲲鹏展翅"钢结构 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气度 [4] - 配备近百间声场系统多功能会议厅 可支持超万人同时用餐 [6] - 采用"会展+X"融合模式 形成会议展览、商务办公、商业消费、文化体验超级综合体 [6]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承载"服务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使命 助力首都会展业新格局 [4] - 将成为北京国际交往重要平台 加速会展经济"乘数效应"释放 [6] - 预计将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聚 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6]
一季度十一区经济观察:海珠连续四季度领涨,越秀意外负增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22:01
区域经济表现 - 海珠区一季度GDP增速5.0%领跑全市,连续四个季度增速第一,经济总量797.59亿[2][8] - 黄埔区GDP增速3.1%,南沙区4.0%,均高于全市3.0%增速[2][14] - 番禺和花都GDP增速分别为2.1%和2.5%,低于全市水平[2] - 越秀区一季度GDP933.12亿,同比下降8.7%,去年同期为1022.36亿[4] 汽车产业 - 小鹏汽车一季度交付新车94008台,同比增长331%,带动黄埔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12] - 广汽丰田一季度产量171892辆,同比增长3.37%,支撑南沙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8%[14] - 番禺区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下降22.1%,花都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10.0%[14] 数字经济与会展经济 - 海珠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4.8%,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4.0%[8][10] - 琶洲地区一季度举办展会54场,增长14.9%,展览面积215.8万平方米,增长10%[10] - 会展业、广告业分别增长15.7%、12.6%,拉动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1.0%[10] 工业投资与都市工业 - 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0.6%,海珠区工业投资增长205.3%[15] - 海珠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5%,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6倍,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51.6%[16] - 天河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30.15亿,增长5.2%,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增长7.0%[16] 消费市场 - 黄埔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8.64亿,增长10.2%,天河区564.36亿,增长3.8%[18] - 海珠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03亿,增长8.5%,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21.8%[19] - 天河区"以旧换新"商品销售畅旺,家具类增长8.5倍,建筑装潢材料类增长3.5倍[18]
在京新办优质展会最高可获百万元奖励
北京商报· 2025-05-08 20:49
北京市商务局2025年会展业发展奖励政策 - 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北京市商务局关于申报2025年促进我市会展业发展奖励项目的通知》,对国际专业展会、新办优质展会及优质展会做大做强项目进行奖励 [1] - 奖励申报分两批:2025年1-8月举办项目需在8月10日前申报,2025年8-12月举办项目需在2026年1月10日前申报 [1] - 引进国际专业展会奖励标准: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且国际参展商占比≥20%的项目,最高奖励100万元 [1] 新办展会及规模扩张奖励细则 - 新办展会奖励:2025年新办或近五年未举办且面积≥1万平方米的项目,基础奖励50万元,每增加1万平方米追加30万元,上限100万元 [2] - 规模扩张奖励:2025年展会面积较上届每增加5000平方米奖励20万元(同季展比较),上限80万元 [2] - 申报单位需为北京市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行业协会等),且项目须为市场化商业项目,政府项目不纳入奖励 [2] 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 - 会展经济具有促进区域经济、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关联产业(酒店/餐饮/旅游/交通等)的乘数效应 [3] - 专家指出会展业通过信息交换解决商贸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对关联产业产生前向和后向带动作用 [3] - 会展活动衍生消费链(交通/住宿/购物等),通过凝聚效应和衍生效应拓展其他业态市场空间 [3]
清丰县:首季会展经济“开门红”
搜狐财经· 2025-04-30 10:51
会展经济成效 - 2025年第一季度清丰县通过创新实施《发展会展经济方案》打造"月月有展会"新格局 以"主导产业+特色农业+节庆消费"三核驱动 [1] - 当季举办8场主题展会 吸引376家企业参展 40万人次观展 成交额5000万元 带动周边消费增长30% 创收1.1亿元 [3] - 会展经济实现从破冰到突围的跨越式发展 标志从单点突破到体系化发展的转型 [3][6] 展会主题与成果 - 一季度展会聚焦家居装饰 特色农产品 文化创意等领域 形成"产业+会展"双向赋能模式 [4] - 蓝装家博会吸引28家品牌家居企业参展 促成订单额超1200万元 [4] - 濮阳市迎新春年货节实现农特产品交易额800万元 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售增长45% [4] - 祈缘漫展作为豫北地区首个大型动漫展会 单日最高客流6000余人次 [4] 产业链带动效应 - 展会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同比提升62% 餐饮企业日均营业额增长2.3倍 县域交通客运量突破15万人次 [5] - 会展经济催生"1+N"乘数效应 鸿兴巡展参展软体企业100余家 促进本地软体家具发展 [5] - 青年交友联谊会促进婚庆摄影等关联行业增收80万元 形成"以展促产 以展兴城 产展一体"良性循环 [5] 未来发展计划 - 建立"政府引导 企业主体 市场运作"机制 形成涵盖策划执行 物流配套 数字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6] - 规划建设会展产业孵化园 计划年内引进专业会展机构5家 培育本土会展企业3家 [6] - 目标实现全年会展综合收入突破3亿元 [6] - 将举办第八届中国清丰绿色家居博览会 2025中国(北方)国际家居产业博览会等重大展会 [8]
促消费,又一地“放大招”
Wind万得· 2025-03-13 06:28
文章核心观点 深圳发布商务投促领域支持政策要点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两新”政策持续加力,多板块受关注 [1][3][5][8] 深圳商务投促领域支持政策要点 - 落实国家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对个人购买家电、数码产品最高补贴2000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一次性补贴500元 [3] - 支持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更新换购小汽车补贴1.5万或2万,置换更新分档最高补贴1.5万,二手车经销额按0.5%奖励 [3] - 发展首发、会展、演唱会经济,培育消费新场景,引入知名品牌运营企业每个奖励20万最高500万,设立独立法人机构知名品牌最高奖励50万 [3] - 实施企业零售额增长奖励,每增长1亿元奖励50万最高1000万 [4] - 支持电商平台企业发展,营收增长按增长额0.5%奖励,每家最高300万 [4] - 促进网络零售提质升级,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按增长额0.5%最高奖励2500万 [4] “两新”政策情况 - 2024年中央下达15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2025年安排3000亿,额度翻番对物价有支撑 [6] - 2025年细分领域实施细则陆续出台,截至3月5日,全国汽车补贴申请超100万份,家电超1200万台,数码产品超4200万件 [6] - 预计今年特别国债资金带动社零总额同比增速提升近1个百分点,汽车市场表现良好 [7] 多板块关注情况 - 财通证券认为稳地产+促消费,家居板块受益明显 [9] - 东兴证券建议关注食品饮料底部机会,消费有望随经济复苏 [9] - 上海证券建议关注AI+纺服及高确定性与细分高增赛道 [9] - 工银瑞信基金看好汽车主业业绩高增长、估值低公司及经营稳健龙头白马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