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计算

搜索文档
北斗及视觉融合、光计算与人工智能、先进玻璃材料等专题论坛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07-18 20:06
基于北斗及视觉融合的大型风电设备安全状态专题论坛 - 论坛聚焦空天科技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 深入探讨北斗系统与视觉技术融合在风电设备安全监测中的创新实践[3] - 110多位来自发电 电网 能源 电力建设企业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参与交流[1] - 专题讨论涵盖北斗+视觉融合在新能源电场站的应用 北斗+AI融合技术在新能源电力中的实践 风电安全监测及发电能效提升等五大方向[3] - 具体技术方案包括大部件运输路线监测 风力发电零部件可靠性分析 单北斗与融合北斗技术对比等[3] - 论坛建议通过学术交流细化北斗能源应用分类 推动短报文技术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促进北斗与AI 低轨卫星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4] 光计算与人工智能专题论坛 - 论坛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光计算的机遇与挑战 光电融合协同创新两大议题展开[6] - 报告主题涵盖硅基光电融合集成 量子点光源 计算光电成像探测 计算全息图生成技术 量子点红外焦平面阵列等前沿领域[6] - 活动搭建光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跨界交流平台 推动两大学科深度协同创新[6] 先进玻璃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专题论坛 - 论坛以"AI赋能材料创新 玻璃创造美好世界"为主题 聚集18位跨领域专家[8] - 三大核心议题包括AI驱动材料创新范式升级 关键领域先进玻璃材料发展趋势 AI辅助技术应用[8] - 具体研究方向涉及月壤玻璃 氢氨零碳燃烧 玻璃介质多维数据存储 硫系红外玻璃工程制造等细分领域[8] - 专家探讨行业未来布局 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并针对6个非共识议题进行投票推选[8]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光本位科技·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7-08 21:28
融资情况 - 光本位科技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由敦鸿资产领投 浦东科技天使母基金、苏州未来天使产业基金、张江科投等跟投 老股东中赢创投加注 慕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2]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专注于存算一体光计算芯片研发 采用全球首创硅光+相变材料(PCM)异质集成技术路线 实现商业化落地 [3] - 技术优势包括单元尺寸小、系统能耗低 特别适合大规模AI计算场景 [3] - 2024年6月推出首颗商用标准光计算芯片 矩阵规模128×128 打破行业64×64的三年天花板 [3] 融资用途 - 资金将用于256×256光计算芯片流片和第一代光电融合计算卡封测 推进512×512芯片设计 [4] - 加强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战略合作 拓展AI算力硬件市场应用 [4] 投资逻辑 - 投资方看好技术路线的落地潜力和可扩展性 相比传统硅基电芯片 光芯片在算力效率和功耗控制方面优势显著 [5] - 团队在相变材料调制光子计算领域技术积累深厚 执行力和创新能力突出 有望引领下一代计算范式变革 [5] 行业影响 - AI大模型快速发展带动算力需求爆发 光计算作为底层颠覆性技术可能重构算力市场竞争格局 [6] - 政府政策支持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为创新企业提供良好环境 [6] - 创投机构持续加码体现对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的认可 将推动光计算技术产业化进程 [6][7]
光计算系统解决方案商「光本位」半年完成两轮融资,获两地国资加持丨36氪首发
36氪· 2025-07-07 14:04
行业趋势 - AI算力需求暴涨背景下,国内GPU厂商纷纷递交IPO招股书,同时光计算作为AI计算新范式备受投资机构追捧 [1] - 光子计算被视为突破后摩尔时代传统算力瓶颈的重要技术路线,对推动模型性能进步和降低推理成本具有重要价值 [6] - 光计算行业在技术突破和下游应用爆发的催化下高速发展,有望重构算力市场竞争格局 [8][9] 公司融资 - 光本位科技于2024年12月完成由锦秋基金领投的战略轮融资,老股东慕石资本、小苗朗程、中赢创投超额跟投 [1] - 2024年6月完成新一轮融资,由敦鸿资产领投,浦东科技天使母基金、苏州未来天使产业基金、张江科投等国资基金跟投,老股东中赢创投再次加注 [1] - 中赢创投在光本位早期便参与投资并多次加注,持续看好其研发能力和发展前景 [9] 技术优势 - 光本位是全球首家采用硅光+相变材料(PCM)异质集成并实现光芯片存算一体商业化的公司 [3] - 技术路径具有单元尺寸小、系统能耗低的优势,适合大规模AI计算场景,集成度比其他技术方案提升10倍以上 [3] - 采用"PCM + Crossbar"路线,显著提升AI推理速度并大幅降低功耗,直击当前产业痛点 [7] 产品进展 - 2024年6月完成首颗算力密度和算力精度达商用标准的光计算芯片,矩阵规模128*128,打破行业64*64的天花板 [3] - 正在进行256*256光计算芯片流片和第一代光电融合计算卡封测,512*512光计算芯片已在设计中 [3] - 基于512*512芯片的产品系统算力或将远超目前全球顶尖的基于电芯片的产品 [3]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12月与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建立战略合作,在AI算力硬件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5] - 致力于为大模型、科学计算、具身智能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新型计算芯片与系统方案 [5] 团队背景 - 两位95后创始人分别毕业于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研发负责人师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Harish Bhaskaran教授 [5] - 运营负责人具有大模型算法、AI agent工程化和商业化落地经验 [5] - 团队依托牛津先进微纳工程实验室多年技术积累推进产业化落地,取得阶段性成果 [6] 投资人评价 - 光本位技术壁垒高、稀缺性强,与浦东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上下游联动效应 [8] - 光本位团队创新技术方案和高效务实风格展现出快速产业化落地潜力 [8] - 光本位年轻、执行力强、具有韧性的团队有望在"追光"长路上实现换道超车 [8]
光电芯片:AI推理时代的算力新引擎
Wind万得· 2025-06-21 06:14
光电芯片技术优势 - 光电芯片数据传输速率可达每秒数太比特(Tbps),延迟性能较电子芯片降低两个数量级,光信号传输能耗极低,几乎不产生热量 [8][13] - 光电芯片可利用波分复用实现太赫兹(THz)级别带宽,而传统电子芯片带宽一般在吉赫兹(GHz)级别 [13] - 光计算每比特能耗低至10-18焦耳,相同功耗下运算速度比电子芯片快数百倍,大幅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和散热需求 [8] AI算力需求与结构变化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从2020年12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251亿美元,五年增长近10倍,2025年将持续扩大 [5] - 微软2025财年Q1资本支出达167.5亿美元(同比+53%),计划全年投入800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目标2026年前AI训练算力提升5倍 [6] - 亚马逊2025年Q1资本支出243亿美元(同比+74%),全年1000亿美元支出大部分用于AI项目,算力需求从训练转向ASIC推理算力 [6][7] 光电芯片产业化进展 - 硅光平台是光计算主要实现方式,通过集成光子矩阵和DAC/ADC等器件替代传统ASIC硬件,未来将采用光电混合集成工艺提升效率 [10] - 光电芯片当前处于技术导入初期,实验室阶段已突破光信号调制技术,下一阶段将解决量产工艺难题,长期将渗透AI计算、通信等领域 [10][11] - Intel、IBM、NVIDIA占据2024年光电芯片专利总数68%,国内光本位科技完成5次芯片流片,128x128光计算板卡计划2025年商业化 [15] 国内光电芯片发展现状 - 国内10G光芯片国产化率约60%,25G以上仅5%,100G EML芯片未批量供货,CPO技术落后国际水平 [16] - 上海交大无锡研究院下线首片6英寸薄膜铌酸锂光电芯片晶圆,关键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从"技术跟跑"到"产业领跑"跨越 [19] - 中国在光传输领域具备产业环境优势,光电芯片不依赖摩尔定律,通过工程经验突破高功率光源等关键技术 [16] 光电芯片市场前景 - 全球光电芯片市场规模2027年将超300亿美元,2022-2027年CAGR约25%,AI计算领域将呈现指数级增长 [17] - 光电芯片在5G/6G通信、智能驾驶(实时道路信息处理)、VR/AR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潜力 [21] - 广东省设立千亿级光芯片产业基金,上海张江科学城吸引15家初创企业入驻,形成产学研投协同体系 [22] 投融资动态 - 2025年国内光电芯片融资加速,老鹰半导体获超3亿人民币B轮融资,华辰芯光A++轮融资近2亿人民币 [25] - 资本集中于A轮后阶段,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参与催化,如江苏国经投资喜咲光芯D轮,显示长期布局意图 [22][25]
这里,已成为“人工智能第一城”
金融时报· 2025-06-20 19:00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突破2400家 占全国一半 [2] - 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 占全国一半 [2] - 北京市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资源最丰富的城市 在技术创新 应用示范 产业要素 创新生态等方面形成系统布局 [2] 创新资源集聚优势 - 拥有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集聚全国超40%顶尖人才 [5] - 首批建设23家人工智能领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聚焦大模型 具身智能 人工智能安全等方向 [5] - 设立4家新型研发机构 包括智源院 通研院 科学智能院 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 [5] - 产出全球首个原生多模态大模型Emu等国际领先原创成果 [5]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 - 出台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计划 科技赋能文化专项行动 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产业政策 [5] - 聚焦光计算 晶圆级芯片等方向 产出全球首款光训练芯片 [5] - 建设北京市人工智能算力互连技术创新中心 布局全国首款64卡超节点算力服务器 [5] - 重点企业发布豆包 GLM 可灵 Vidu MiniCPM等国内领先通用基础大模型 [5] - 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 数量全国第一 [5] 基础设施与数据资源 - 2024年新增算力8620P 累计智能算力规模超3 3万P [6] - 建设国内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 发布中文互联网语料CCI4 0 [6] - 上线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运营平台 汇聚180余个通用及行业数据集 总量超2000TB [6] 未来发展规划 - 前瞻布局具身智能 AI+生命健康 AI for Science等前沿交叉领域 [6] - 加快培育光计算芯片 类脑智能等颠覆性技术 [6] - 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推进大模型产品落地应用 [6] - 持续打造全球"开源之都" 推动建立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 [7]
港股收评:恒指收复23500点关口,石油、军工等避险板块走低
格隆汇· 2025-06-20 16:50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26%至23530.48点,国企指数上涨1.38%至8527.07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88%至5133.14点,结束3连跌 [1][2] - 大型科技股、大金融股、中字头股等权重板块合力助推市场反弹 [2] - 南向资金净买入15.51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深)净买入27.93亿港元 [18] 领涨板块及个股表现 大型科技股 - 腾讯控股上涨1.51%至505.5港元,阿里巴巴-W上涨1.55%至111.7港元 [4] - 舜宇光学科技上涨3.99%至65.15港元,小米集团-W上涨1.89%至54.05港元 [4] - 百度集团-SW上涨0.91%至82.9港元,京东、网易、快手跟涨 [4] 金融板块 保险股 - 中国人寿上涨4.74%至18.58港元,新华保险上涨4.22%至39.5港元 [5] - 中国平安上涨2.93%至47.35港元,中国太保上涨2.8%至25.7港元 [5] 银行股 - 哈尔滨银行上涨4.05%至0.385港元,郑州银行上涨3.77%至1.1港元 [6] - 建设银行上涨3.34%至7.73港元,工商银行上涨2.82%至6.2港元 [6] 其他领涨板块 半导体芯片股 - 美佳音控股上涨6.67%至0.48港元,中电华大科技上涨6.08%至1.57港元 [7][8] - 华虹半导体上涨1.71%至32.75港元,中芯国际跟涨 [8] 航运及港口股 - 德翔海运暴涨35.68%至10.04港元,远航港口上涨5.26%至0.3港元 [9][10] - 青岛港上涨4.2%至6.7港元,中远海能上涨2.31%至7.1港元 [10] 煤炭股 - 蒙古能源上涨8.47%,易大宗、中煤能源上涨超3%,中国神华上涨1.63% [6] 苹果概念股 - 舜宇光学科技上涨3.99%,通达集团上涨2.7%,比亚迪电子上涨1.35% [11][12] 内房股 - 富力地产上涨5.49%至0.96港元,新城发展上涨4.07%至2.3港元 [13][14] - 融创中国上涨3.57%至1.45港元,碧桂园上涨1.32%至0.385港元 [14] 下跌板块及个股表现 石油及军工股 - 中国石油股份下跌1.32%至6.71港元,中海油田服务下跌1.21%至6.54港元 [15][16] - 中航科工下跌0.74%至4港元,中船防务下跌0.16%至12.36港元 [16] 光伏及新能源股 - 信义玻璃下跌3.81%至7.06港元,福莱特玻璃下跌3.41%至7.92港元 [17] - 信义光能下跌2.11%至2.32港元,新特能源下跌2.56%至4.57港元 [17] 建材水泥股 - 海螺水泥下跌2.38%至18.86港元,金隅集团下跌1.45%至0.68港元 [14][15] 行业动态及消息面 - 半导体行业:中科院研制出超高并行光计算集成芯片"流星一号",实现并行度>100的光子计算原型验证系统 [8] - 航运行业:中东紧张局势推动油轮租赁价格翻倍,超大型原油运输船日租金从19998美元飙升至47609美元 [10] - 苹果供应链:鸿海精密预计2025年Q3末或Q4初开始生产折叠屏iPhone,屏幕由三星显示生产 [13] - 光伏行业:网传"限产保价"会议被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否认 [18] 市场展望 - 中金公司认为港股在分红、新消费、AI科技和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上更具优势 [20] - 预计年内南向增量资金为2000-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可能超万亿港元 [20]
中国实现世界首颗超高并行光计算芯片:到底是啥?
虎嗅· 2025-06-20 09:12
光计算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出超高并行光计算集成芯片"流星一号",首次在50GHz光学主频下验证并行度>100的片上光信息交互与计算 [1] - 该芯片采用孤子微梳源和MZI网络驱动的并行光计算架构,单芯片理论峰值算力>2560TOPS,功耗比>3.2TOPS/W [7] - 研究团队解决了高密度宽谱数据信号色散误差、信道串扰等问题,将多波长并行计算一致性提升至90%以上 [3] 光计算技术背景 - 光子计算利用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具有低功耗、超高速、高并行度等优势,是突破电子芯片物理极限的关键技术之一 [10] - 光计算技术路线包括基于空间光学和片上集成光学两种,其中MZI干涉结构路线成熟度最高且已实现量产 [17] - 光计算可解决AI算力需求每4-6个月翻倍与摩尔定律放缓的矛盾,是后摩尔时代的重要技术方向 [9] 国内外光计算企业 - 国内领先企业包括曦智科技(128x128光子矩阵)、光本位科技(MRR+PCM方案)、芯算科技(100 TOPS板卡)和光子芯力(全波计算) [22][23][24] - 国际企业包括Lightmatter(光子计算平台Envise)、Luminous Computing(112Gbps光子链路芯片)和Optalysys(光计算安全加密系统) [26][27] - 全球光计算产业处于发展初期,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6亿美元 [31] 技术实现路径 - "流星一号"采用90nm CMOS兼容工艺在SOI平台制造,MZI结构由分束器和相移器组成,驱动功率保持在毫瓦级 [7] - 光电融合是当前主流方案,光芯片负责整数运算,电芯片处理浮点运算,可突破晶体管密度限制 [29][30] - 并行光计算架构通过结合频率和空间自由度实现矩阵-矩阵计算,为发展超级光子计算机开辟新途径 [4]
我国团队最新突破,世界首颗超高并行光计算芯片问世,光计算瓶颈有望被打破
选股宝· 2025-06-19 07:35
光计算技术突破 -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制出超高并行光计算集成芯片"流星一号",实现并行度>100的光子计算原型验证系统 [1] - 该技术突破光计算密度瓶颈,为发展低功耗、低时延、大算力、高速率的超级光子计算机带来可能性 [1] - 光计算具有低功耗、低时延、高并行优势,是后摩尔时代建设新质算力基础设施的有效途径 [1] 光计算市场前景 - 光子芯片几乎不受电磁干扰,能在更高频率下工作,提供更高数据带宽和更低能耗 [2] - 预计到2035年光子集成电路市场将达540亿美元,主要受人工智能、数据通信等领域需求推动 [2] - 中国通信协会建议将光计算芯片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光经典计算与光量子计算共性产业发展 [1] 相关公司布局 - 仕佳光子聚焦光通信行业,主营业务覆盖光芯片及器件、室内光缆、线缆材料三大板块 [3] - 罗博特科是光通信精密耦合封装设备龙头之一 [4]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超高并行光计算集成芯片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财联社· 2025-06-18 17:23
光计算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功研制出超高并行光计算集成芯片"流星一号",实现并行度>100的光子计算原型验证系统 [1] - 光计算以光子为载体,具有低功耗、低时延、高并行的天然优势 [2] - 该技术为后摩尔时代新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2] 技术应用前景 - 光计算技术适用于人工智能、科学计算、多模态融合感知、超大规模数据交换等"算力密集+能耗敏感"场景 [2] - 该研究突破光计算密度瓶颈,为发展低功耗、低时延、大算力、高速率的超级光子计算机带来可能性 [2] 技术特点 - "流星一号"芯片解决了"光芯片上高密度信息并行处理"难题 [1] - 光计算技术相比传统计算方式具有显著性能优势 [2]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5:5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 沪指涨0.04% 深成指涨0.24% 创业板指涨0.23% [2] - 市场个股涨跌分化明显 上涨个股1813只 下跌个股3479只 涨停49只 跌停13只 [3][4] - 总成交额达12217.64亿元 总成交量98002.09万手 涨家数较前日减少896家 降幅33.07% [4] 领涨板块及个股 算力硬件 - PCB、CPO方向领涨 逸豪新材(20.01%)、科翔股份(19.98%)、沪电股份(10.00%)等多股涨停 [4][7] -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制出超高并行光计算集成芯片"流星一号" 实现并行度>100的光子计算原型系统 [5] - 光计算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时延、高并行优势 为AI、科学计算等场景提供硬件加速 [6] 银行 - 农业银行(1.60%)、浦发银行(1.91%)、成都银行(3.64%)等多股创历史新高 [8][9][10] - 国有大行表现活跃 中国银行(2.42%)、建设银行(2.22%)领涨 [10] 军工 - 北方长龙20CM涨停 捷强装备(16.25%)、长城军工(10.01%)跟涨 [11] AI眼镜 - 清越科技(20.05%)、则成电子(19.14%)、比依股份(9.99%)等概念股持续活跃 [12] 领跌板块 - 创新药概念走低 广生堂(-12.69%)、北陆药业(-11.51%)领跌 [13] - 稀土永磁板块下挫 中科磁业跌超10% [13] 政策利好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行动方案》 提出五方面措施 [15][16][17][18] - 推动金融机构集聚 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发展 优化金融服务功能 [16] - 重点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17] - 探索离岸金融创新 推动上海参与国际碳金融定价权竞争 [17] 科创板改革 - 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 设置科创成长层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20] - 推出6项改革举措 包括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AI、商业航天等领域 [21]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支持未盈利企业增资扩股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