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搜索文档
双鹭药业前三季度净利1.41亿元,同比增长943.1%
北京商报· 2025-10-26 18:1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下降15.13% [1] - 公司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943.1% [1] 净利润变动原因 - 归属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持有的首药控股、星昊医药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所致 [1]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8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22亿元 [1] - 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达204.93% [1]
芯朋微: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0.25%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9:43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下降4.97%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8734.6万元,同比增长162.18% [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增长24.05% [1] - 前三季度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130.25% [1] - 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1.39元 [1] 战略资产处置 - 公司通过"90%股份+10%现金"方式出售芯联集成子公司芯联越州1.67%股权 [1] - 90%股份对价部分增加公司账面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 - 该交易极大强化公司与上游供应商芯联集成的战略合作 [1]
财报小知识:什么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怎么看待其波动性对利润的影响?
搜狐财经· 2025-10-04 09:21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定义与性质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指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因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的未实现损益 [1] - 相关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以及部分衍生工具等,其账面价值需随市场行情定期调整 [1] - 该科目体现的是资产配置的市场敏感度,而非企业的经营能力 [1]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该收益具有较强的外部依赖性和波动性,受利率、股市、汇率、大宗商品价格等多种市场因素影响 [1] - 在资本市场活跃时期,相关资产估值上升可能大幅推高当期利润,而在市场下行阶段则可能转为亏损 [1] - 该收益不具备持续性和可预测性,过度依赖其带来的利润增长往往缺乏稳定性 [1] 对投资者的分析与评估建议 - 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建议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影响,重点关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及主营业务的现金流状况 [1] - 投资者应结合附注信息,判断公允价值变动的来源及其合理性,留意企业披露的会计政策和估值方法,因不同企业对同类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观察企业财务表现的一个窗口,但不宜作为评估长期价值的核心依据,理性看待其波动性有助于更准确把握企业真实的盈利质量和抗风险能力 [2]
东海证券半年报:投资收益六成为“浮盈” 投行业务持续收缩 6000万元罚单将成为IPO绊脚石?
新浪财经· 2025-09-03 16:2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行业营收2510.36亿元 同比增长23.47% 净利润1122.80亿元 同比增长40.37% [1] - 150家券商中128家实现盈利 自营与经纪业务为主要增长动力 日均股基交易额同比增长63% [2] -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688.42亿元 同比增长48.22% 证券投资收益1002.42亿元 同比增长21.33% [2] - 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143.21亿元 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22.01亿元 同比微增或持平 [2] 东海证券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25亿元 同比增长48.40% 贡献营收增量47.11% [3] - 投资收益2.94亿元 同比增长160.18% 贡献营收增量80.44% 其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79亿元 占比超60% [3] - 投资收益率1.59% 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 与排名第35的东兴证券相近 [4] - 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0.55亿元 同比下降56.58% 较2022年高点4.69亿元持续收缩 [4] - 投行人员从2025年初148人缩减至6月末127人 占比由7.11%降至6.67% [5] 监管处罚与影响 - 因金洲慈航2015年项目未勤勉尽责 被没收业务收入1500万元并罚款4500万元 合计6000万元 [6] - 罚金相当于2024年归母净利润2.55倍 或导致2025年净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7] - 处罚反映内控合规问题 可能延长IPO审核周期并影响投资者信心 [7]
城商行“一哥”易主,江苏银行超越北京银行成为榜首
第一财经· 2025-09-01 20:30
资产规模与排名变化 - 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总资产超越北京银行4.75万亿元 成为城商行新任榜首[2][4] - 江苏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26.99% 北京银行同比增长20.33%[4][8] - 双方资产规模差距从2020年末0.56万亿元收窄至2024年上半年0.17万亿元 最终江苏银行反超0.04万亿元[4] 盈利能力比较 - 江苏银行2024年上半年营收448.64亿元 净利润202.38亿元 连续三年领先北京银行[5] - 北京银行同期营收362.18亿元 净利润150.53亿元[5][8] - 宁波银行营收371.60亿元 净利润147.72亿元 上海银行营收273.44亿元 净利润132.31亿元[8] 资本充足率状况 - 江苏银行资本充足率12.36% 一级资本充足率11.17%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49% 处于上市银行中下水平[5] - 北京银行三项指标分别为13.06%/12.08%/8.59% 宁波银行为15.21%/10.75%/9.65%[6] - 上海银行资本充足率14.62% 一级资本充足率11.67%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8%[6] 业务结构与发展模式 - 江苏银行非信贷资产增速显著 衍生及金融投资/现金及存放央行/同业资产增速分别达23.1%/37.8%/41.95% 高于贷款增速16.38%[9] - 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同比增长19.10% 但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26亿元同比减少22.72亿元[9] - 投资收益79.6亿元同比减少1.25亿元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86亿元同比增长5.15%[9] 行业分层格局 - 第一梯队:江苏银行4.79万亿元/北京银行4.75万亿元/宁波银行3.47万亿元/上海银行3.29万亿元[9] - 第二梯队:南京银行2.90万亿元/杭州银行2.24万亿元/成都银行1.37万亿元/长沙银行1.25万亿元[10] - 第三梯队内部分化显著 重庆银行9833.65亿元(增22.01%)/西安银行5390.99亿元(增21.07%) 而兰州银行5097.42亿元(增8.30%)/厦门银行4340.01亿元(增8.92%)增速不足9%[11] 盈利分化现象 - 贵阳银行营收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 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下降7.20%[11] - 厦门银行营收26.89亿元同比下降7.02%[11] - 重庆银行营收76.59亿元 净利润31.90亿元 保持正增长[8] 债券市场波动影响 - 杭州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98亿元 同比下降353.83%[12] - 成都银行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收益同比下降471.55%[12] - 苏州银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同比下降365.62% 贵阳银行下降249.11%[12] - 债券利率上行导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 成为行业共性挑战[12]
百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0:52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 取消监事会设置并修订公司章程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相关职权 [6][50] - 修订部分公司制度以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 [2][51] - 将股东大会表述统一修改为股东会 条款序号相应调整 [1]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 - 聘任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审计费用53万元(年报40万元 内控13万元) 与上年持平 [10][20][48] - 变更原因为保障审计工作顺利推进 原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无异议 [10][21]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近三年受行政处罚4次 监督管理措施13次 职业风险基金累计赔偿限额超2亿元 [13][14] 子公司注销安排 - 注销控股子公司杭州佰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因其业务规模较小且未盈利 [28][29] - 注销后合并报表范围调整 对营收及利润无重大影响 [30] - 相关业务由其他分子公司承接 [30] 半年度财务数据 -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8297万元 其中杭州银行股票增值190542万元 金地商置增值183468万元 杭州工商信托减值374303万元 [58][59]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954万元 [59] - 上述两项合计影响归母净利润-121782万元 [5][49][59] 股东大会安排 - 定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等议案 [31][32][55] - 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 [32][33] - 需审议特别决议议案2项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议案1项 [36] 经营模式特征 - 公司采用单店经营模式 仅运营杭州百货大楼一家门店 [44] - 自2008年起委托浙江银泰百货经营管理 期限20年 每年收取稳定委托利润 [44]
“我们不是炒股”,华胜天成上半年同比扭亏,公司人士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6: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2亿元同比增长5.11% [1] -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但扣非净利润亏损8331.05万元 [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去年同期-1.51亿元增至2.71亿元主要因持有泰凌微股票股价上升 [1][8] 现金流与债务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3亿元较去年同期1.84亿元转负主要因预付采购款增加 [2][3] - 预付账款同比增长53.84%至7.02亿元 [3] - 短期借款余额12.44亿元较年初8.64亿元大幅增长43.94% [3] 投资与子公司表现 - 上半年投资收益2.38亿元主要来自直接及间接持有泰凌微股票收益 [5] - 主要子公司华胜软件净利润亏损2171.50万元 [3] - 参股公司北京国研天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亏损8938.21万元 [3] 资产与风险指标 - 应收账款从去年底6.06亿元增至6.75亿元增幅11.3%为营收增速两倍多 [3] - 260万元商业承兑票据因出票人未履约转为应收账款 [3] - 直接持有泰凌微1786.19万股占总股本7.42% [8] 市场表现与投资争议 - 8月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达139.01% [5] - 公司否认"炒股"盈利说法强调为上市前投资泰凌微 [7][8] - 泰凌微股价年内累计涨幅达69.49% [8]
利欧股份:上半年净利润4.78亿元 同比扭亏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9: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6.35亿元 同比下降9.62% [1] - 归母净利润4.78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7.44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基本每股收益0.0706元 [1] 盈利驱动因素 - 持有的理想汽车股票价格上涨带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 - 持有及处置部分理想汽车股票合计确认损益2.07亿元 [1] - 对归母净利润影响金额为1.55亿元 [1] 主营业务状况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后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保持稳健 [1]
陕西煤业(601225):煤炭产销量稳中有增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扭亏
新浪财经· 2025-08-28 18: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9.83亿元 同比下降14.19% 归母净利润76.38亿元 同比下降31.18% 扣非归母净利润72.23亿元 同比下降35.41%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78.21亿元 同比下降20.46% 环比下降5.83% 归母净利润28.34亿元 同比下降54.55% 环比下降41.02% [1] - 基本每股收益0.79元/股 同比下降31% 加权平均ROE 8.02% 同比下降2.66个百分点 [1] 煤炭业务 - 2025年上半年煤炭产量8739.64万吨 同比增长1.15% 商品煤销量12598.92万吨 同比增长0.92% [2] - 自产煤销量8087万吨 同比增长1.41% 贸易煤销量4511.92万吨 同比增长0.05% [2] - 7月煤炭产量1411万吨 同比增长1.1% 自产煤销量1299万吨 同比增长2.89% [2] - 煤炭销售均价439.67元/吨 同比下降23.81% 其中自产煤均价420.41元/吨 同比下降21.9% 贸易煤均价473.35元/吨 同比下降26.19% [2] - 原选煤单位完全成本280元/吨 同比下降1.39元/吨 降幅0.49% [2] - 自产煤单吨税前净利润140.41元/吨 同比下降116.53元/吨 降幅45.35% [2] 电力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总发电量177.69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11.82% 总售电量166.19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11.38% [3] - 电力售价407.64元/兆瓦时 同比增加0.79元/兆瓦时 增幅0.19% [3] - 发电完全成本342.59元/兆瓦时 同比增加0.02元/兆瓦时 增幅0.01% [3] - 电力业务整体毛利11.29亿元 同比下降6.73% [3] 投资与分红 - 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 每股分派0.039元 对应A股股息率0.18% [3] - 2025年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47亿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6.4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通过私募基金投资盈利3.88亿元 直接股票投资盈利0.36亿元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72亿元/1672亿元/1780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亿元/183亿元/202亿元 同比变化-25%/+9%/+11%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74元/1.89元/2.09元 对应当前股价PE为12.32倍/11.33倍/10.24倍 [4]
中科磁业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5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38.46%,主要由于部分募投项目达产收入增加 [1] - 归母净利润2090.43万元,同比大幅上升271.78%,扣非净利润1740.84万元,同比增长341.29%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41.27%,归母净利润746.59万元,同比上升373.05%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8.3%,同比增长131.43%,净利率5.86%,同比增长160.81% [1] - 每股收益0.17元,同比增长271.96%,每股净资产10.21元,同比增长1.5% [1] - 历史净利率中位数为3.03%,2024年ROIC为0.29%,但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达19.24% [5]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2503.23万元,占营收比7.22%,同比上升236.53% [1]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7.82%,主要因管理人员工资、折旧及咨询费用增加 [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98.09%,主要由于募集资金利息减少 [2] 资产质量状况 - 应收账款2.59亿元,同比增长67.25%,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1562.62% [1][5] - 货币资金1.1亿元,同比下降83.94%,有息负债109.95万元,同比下降90.31% [1]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恶化213.77%,因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计提减值 [3]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8元,同比改善27.73% [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变化81.32%,主要因股票分红减少 [2] - 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均因理财产品收益增加而提升 [3] 特殊项目影响 - 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大幅下降1282.74%,主要由于设备更新 [4]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恶化191.2%,因存货余额增加计提减值 [3]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74.86%,主要由于利润增加所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