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搜索文档
透视银行三季报:超30家净息差收窄 债市波动拖累非利息收入
贝壳财经· 2025-11-05 19:12
整体盈利表现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超八成在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仅7家同比下降 [2][3] - 六大行净利润合计突破1.07万亿元,营收合计2.72万亿元 [6] - 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净利润涨幅领先,青岛银行和齐鲁银行涨幅均超15%,杭州银行、江阴银行、常熟银行、重庆银行涨幅均超10% [3] 不同类型银行盈利分化 - 国有四大行均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长,工商银行营收6400.28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增长0.33% [4][6] - 部分股份制银行表现承压,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出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民生银行增收不增利 [4] - 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出现营收下滑,幅度分别为-0.51%、-1.82%、-9.78%、-7.94%、-8.79%、-6.78% [7] 利息净收入表现 - 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净利息收入的稳健增长和资产质量改善 [2] - 部分城商行利息净收入大幅增长,西安银行同比增长超六成至63.10亿元,南京银行增长近三成至252.07亿元,江苏银行、齐鲁银行、重庆银行增幅分别为19.61%、17.31%、15.22% [7] - 部分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贵阳银行和紫金银行分别下降12.29%和17.34% [8] 非利息收入受债市波动影响 - 受债市波动影响,多家上市银行非利息净收入下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出现显著亏损 [2][9] - 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建设银行、上海银行公允价值变动净亏损分别为88.27亿元、49.82亿元、45.05亿元、41.16亿元、32.65亿元,均同比由盈转亏 [10][12] - 招商银行非利息净收入913.78亿元,同比下降4.23%,其中其他净收入下降11.42%,主要因债券和基金投资收益减少 [10] 净息差变化趋势 - 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较上年末仍在收窄,但部分银行净息差较二季度末企稳回升,42家银行中有14家环比回升 [16] - 西安银行净息差1.79%,较上年末增长0.43%,较二季度末增长0.09%;光大银行净息差2.03%,较上年末增长0.49%,较二季度末增长0.63% [16] - 多家城商行净息差在二季度回升,贵阳银行净息差1.57%较二季度末增长0.04%,兰州银行净息差1.38%较二季度末增长0.01% [17] - 三季度净息差回暖主要由于负债端成本下降,测算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净息差1.33%,较半年度末基本持平,负债成本改善34个基点对净息差支撑效果显著 [20]
上市银行三季报透视: 营业收入合计超4.3万亿元 息差释放企稳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4:39
整体业绩表现 - 42家A股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4.3万亿元,其中超六成(超25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 [1][2] - 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净利润同比增长1.5% [2] - 业绩好于预期,息差企稳是支撑营收增长的重要因素 [1][3] 营收增长领先银行 - 西安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居首,达39.11%,主要原因为利息收入增加 [2] - 重庆银行和南京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0.40%和8.79% [2] - 南京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9.49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252.07亿元,占比60.09% [2] 净息差企稳改善 - 2025年三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为1.33%,与2025年上半年基本持平,出现企稳信号 [3] - 息差趋稳原因包括LPR保持不变使资产端收益率降幅收窄,以及负债端成本率大幅下降 [3] - 常熟银行以净息差2.57%的水平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3] - 兴业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72%,较2024年同期下降10个基点,但降幅在同类股份行中相对较小 [4] 非利息收入承压 - 债券市场波动导致银行非利息收入下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出现大幅下降 [5][6] - 南京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1.6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亏损3.3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46.76亿元 [5] - 招商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4.23%,其中其他净收入下降11.4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88.27亿元,仅三季度单季就亏损40.08亿元 [6] - 非利息收入下降核心原因是银行配置的债券资产因债市波动导致估值缩水 [6]
营业收入合计超4.3万亿元 息差释放企稳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4:17
整体业绩表现 -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营业收入超4.3万亿元,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净利润同比增长1.5% [1] - 超六成(42家银行中超25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其中西安银行、重庆银行、南京银行营收同比增速居前,分别为39.11%、10.40%、8.79% [1] - 行业总资产同比增长9.3%,规模扩张保持稳健 [1] 营收结构与增长驱动 - 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主要由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及其他非利息净收入构成,利息净收入是营收基本盘 [1] - 以南京银行为例,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252.07亿元,占营业收入419.49亿元的60.09% [2] - 西安银行营收高增主要原因为利息收入增加 [1] 净息差企稳信号 - 息差企稳是支撑上市银行营收增长的重要因素,2025年三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为1.33%,与上半年基本持平 [2] - 息差趋稳原因包括LPR保持不变使资产端收益率降幅收窄,以及负债端成本率大幅下降 [2] - 银行高管认为LPR与存款利率协同调整有效对冲净息差下行压力,资产供给结构性优化促进贷款定价合理提升 [2] - 常熟银行以净息差2.57%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2] - 兴业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1.72%,较2024年同期下降10个基点,降幅在同类股份行中相对较小,通过优化负债与资产结构控制息差下行 [3] 非利息收入承压 - 债券市场波动导致银行非利息收入下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出现大幅下降 [3] - 南京银行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1.6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亏损3.34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46.76亿元 [3] - 招商银行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4.23%,其中其他净收入下降11.42%,主因债券和基金投资收益减少 [4] - 招商银行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亏损88.27亿元,仅第三季度就亏损40.08亿元 [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核心原因是银行配置的债券资产因债市波动导致估值缩水 [4]
江苏利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06:33
公司核心财务数据与指标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公司自2024年12月6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对2024年1-9月利润表进行追溯调整 营业成本增加2,200,285.05元 销售费用减少2,200,285.05元 [7] 公司重大股权投资与公允价值变动 - 公司持有富乐德(股票代号:301297)3,215,897股股份 [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该股权投资市场价值为137,576,073.66元 [6] - 较2025年6月30日账面价值52,419,127.24元 新增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5,156,946.42元 [6] 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1月4日15:30-17:00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9][11] - 会议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在"全景路演"平台举行 [9][11][12]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施佶及合规总监丁阿静 [12]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长 重庆路桥三季度净利润显著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2:07
公司业绩概览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56.93万元,同比下降0.14%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57.37% [1] - 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 [1] 分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825.30万元,同比增长0.29%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564.6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0.60% [1] 业绩驱动因素 - 净利润强劲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持有金融资产市值波动影响所致 [1] - 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高达1.20亿元,同比增幅达446.49% [1] - 截至9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4.28亿元 [1]
广发证券Q3营收同比增长51.82%,净利大增86%,投资与经纪业务驱动增长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10-30 20:55
核心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7.7亿元,同比增长51.82% [1][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5.86% [1][5]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总收入为261.6亿元,同比增长41.04% [2] - 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3亿元,同比增长61.64% [2]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56元/股,同比增长93.10% [1] - 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5%,较上年同期增加1.50个百分点 [1] 业务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由自营投资业务和经纪业务驱动 [1] - 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2.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9.68亿元暴增343.24%,主要系本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1][2] - 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36.4亿元,同比增长38.09% [1][2] - 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增长74.96%,反映出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显著提升 [1][2] 资产负债表与资本状况 - 截至报告期末总资产达到9534.4亿元,较2024年末的7587.5亿元增长25.66% [1][3] - 资产端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大增45.47%,主要系期末债券等投资规模增加 [3] - 负债端短期借款和拆入资金规模分别激增97.65%和93.58%,交易性金融负债飙升216.39% [3] - 母公司风险覆盖率由上年末的276.22%降至226.88%,资本杠杆率从13.29%降至11.20% [3] - 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占净资本的比例从31.55%提升至48.23% [3] - 非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占净资本的比例从296.51%大幅增至374.27% [3]
华夏银行中层调整涉及总行两部门总经理和一级分行
新浪财经· 2025-10-29 19:01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达45863.58亿元,较年初增长2098.67亿元,增幅为4.80%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8.81亿元,同比下降8.79%;实现归母净利润179.82亿元,同比下降2.86% [7] - 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出现“营收降、利润增”的局面,营收193.59亿元同比下降15.02%,归母净利润65.12亿元同比增长7.62% [7] - 公司净利润降幅持续收窄,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4%,中报降幅收窄至8%,三季度进一步收窄 [7] - 第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32.0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0.53亿元大幅下降36.49%,是利润增长的关键因素 [8] - 营收下降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但利息净收入基本稳定 [8] 高层管理团队变动 - 公司新任命三位首席级高管:原首席风险官刘小莉转任首席运营官,原北银理财董事长方宜出任首席风险官,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刘越升任首席财务官 [1] - 首席风险官与首席财务官的任职资格尚待监管核准 [1] - 公司计划设立资金运营中心,工作组负责人已确定,由总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张伟拟任组长,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王大为拟任副组长 [1] - 资金运营中心是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专营机构,全国共有27家银行的资金业务专营机构获批持牌 [1] 分行层级人事调整 - 多家一级分行出现首席风险官、副行长等任职落定,多为分行干部提任 [2] - 具体任命包括:兰州分行首席风险官李治任该分行副行长 [3];肖蓉任广州分行首席风险官 [4];夏若琳任石家庄分行副行长 [4];虞洁任杭州分行副行长 [4] - 其他任命包括:洛阳分行行长周博渊任海口分行委员会委员 [5];邹涛任西安分行副行长 [5];绍兴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崔光炜任南昌分行副行长 [6];白旸任福州分行首席风险官 [6] 分支机构网络与经营策略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全国120个地级以上城市设立了43家一级分行、79家二级分行、7家异地支行,营业网点总数952家 [7] - 网点数量较年初有所减少,一级分行减少1家,营业网点减少11家 [7] - 未来经营思路将持续推动业务结构改善,加大信贷投放,通过成本有效节约提升盈利水平,力争全年业绩保持稳中向好 [8]
上市银行三季报密集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2:03
行业业绩披露概况 - A股上市银行进入三季度业绩密集披露期,华夏银行、重庆银行、平安银行、无锡银行已率先披露三季报[1] -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银行的三季报将在未来几个交易日内陆续披露[1] - 部分上市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部分银行净利润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普遍出现大幅下降[1]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析 - 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各家银行债权投资等业务收入受到影响,导致非息收入下滑[2] - 华夏银行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5.0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26亿元减少约78亿元[2] - 平安银行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为-23.82亿元,变动金额达到-38.13亿元,主要因交易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3] - 重庆银行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67亿元,无锡银行为-3353万元,较去年三季度末减少超过7500万元[4] - 专家分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核心原因是净息差收窄下银行配置较多债券资产,而债市波动导致债券估值缩水,同时央行风险提示可能使部分银行主动收缩债权资产规模[5] 银行个体业绩表现 - 华夏银行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5.12亿元,同比增长7.62%,但第三季度营收同比降低15.02%,前三季度营收同比降低8.79%[2] - 平安银行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12.8亿元,同比降低9.2%,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4.7亿元,同比下降2.8%[3] - 重庆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8.79亿元,同比增长10.19%,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10.4%[4] - 无锡银行前三季度营收37.65亿元,同比增长3.87%,归母净利润18.33亿元,同比增长3.78%[4] 净息差与资产质量 - 前三季度银行净息差仍在收窄,平安银行净息差1.79%,较去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华夏银行净息差1.55%,较去年同期下降0.05个百分点[6] - 分析预计三季度净息差有企稳可能,因资产端重定价压力减小且存款利率下降幅度大于LPR下降幅度,测算上市银行第三、第四季度净息差环比分别增加0.7个基点、0.3个基点[6] - 已披露业绩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1.58%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平安银行1.05%下降0.01个百分点,重庆银行1.14%下降0.11个百分点,无锡银行0.78%保持低位[7] - 资产质量趋势预计延续对公改善、零售风险暴露但速度放缓、总体稳健的态势[7]
上市银行三季报密集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1:45
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概况 - A股上市银行开始密集披露三季度经营业绩,部分银行已率先披露 [1] - 华夏银行、重庆银行、平安银行、无锡银行等已披露三季报 [1] -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银行三季报将在未来几个交易日内陆续出炉 [1] 银行三季度业绩表现 - 部分A股上市银行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部分银行净利润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1] - 华夏银行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5.12亿元,同比增长7.62% [2] - 重庆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8.79亿元,同比增长10.19%,营业收入为117.4亿元,同比增长10.4% [4] - 无锡银行前三季度营收为37.65亿元,同比增长3.87%,归母净利润为18.33亿元,同比增长3.78% [4] - 平安银行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12.8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9.2%,但同比降幅较去年第三季度有所收窄 [3]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下降 - 已披露三季报的上市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均出现大幅下降 [1] - 由于债券市场波动,各家银行债权投资等业务收入受到影响,导致非息收入下滑 [2] - 华夏银行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5.05亿元,较去年的33.26亿元减少约78亿元 [2] - 平安银行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为-23.82亿元,变动金额达到-38.13亿元 [3] - 重庆银行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67亿元,无锡银行为-3353万元,较去年三季度末减少超过7500万元 [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核心原因是债市波动导致债券估值缩水,以及部分银行可能主动收缩债权资产规模 [5] 净息差与资产质量 - 前三季度银行净息差仍在收窄,平安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79%,较去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华夏银行为1.55%,较去年同期下降0.05个百分点 [6] - 分析预计三季度净息差有企稳可能,因资产端重定价压力减小及存款利率下降幅度大于LPR下降幅度 [6] - 第三季度各家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7] - 华夏银行截至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1.58%,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7] - 平安银行同期不良贷款率为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7] - 重庆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至1.14%,无锡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8%,继续保持低位 [7] - 资产质量趋势预计延续对公改善、零售风险暴露速度放缓、总体稳健的态势 [7]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05:21
核心财务表现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较期初增长30.94% 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 [6] -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5,609.76万元 主要因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同期增长94.78% 主要因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 [9] 资产负债表关键变动 - 短期借款期末较期初下降100% 因本期归还银行借款 [6] - 应付票据期末较期初增长157.47% 因本期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增加 [6][7] - 长期待摊费用期末较期初下降37.11% 因本期装修费摊销 [6]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较期初下降72.25% 因少数股东转让上海伟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股权 [6][7] 利润表关键变动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77.33% 主要因利息收入下降 [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86.55% 因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 [7] - 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1,706.79万元 因应收款项减少导致计提的损失减少 [7] - 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下降402.08% 因部分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7] 现金流量表关键变动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8,770.30万元 因购买理财产品及定期存款增加 [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4.54% 因本期派发现金红利减少 [9] 股东与公司治理信息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20,170,000股 占总股本1.27% [11] - 伟星集团质押3.14%股份并解除质押1.82%股份 慧星公司质押2.26%股份并解除质押3.42%股份 [12] 利润分配与理财活动 - 公司通过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以剔除回购股后1,571,867,988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 共计派发157,186,798.80元 于2025年10月30日实施 [12] - 本报告期购买理财产品金额185,100万元 已到期收回本金80,200万元 实现收益221.49万元 尚未到期金额104,900万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0.6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