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旅
icon
搜索文档
高原樱桃带火乡村游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06
行业发展趋势 - 乐都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采用新理念 新模式 推动樱桃产业升级 形成"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1][3] - 当地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1 02万亩 其中大樱桃5600亩 成为区域农业主导产业 [3] - 4月下旬至"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44 85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22万元 显示农旅融合成效显著 [3] 技术创新与种植模式 - 阳光温室大棚打破传统露地种植模式 发展集约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 实现农业增效 [1] - 自主研发"密集种植法" 科学增加樱桃树密度 控制树高 改善通风采光 单个大棚产量达2000多斤 [2] - 采用精准修剪枝叶技术 使养分集中输送到果实 实现提质增产 [2] 企业经营策略 - 形成"樱桃为主 多品种互补"的种植结构 打造农旅融合示范点 计划扩展亲子乐园等配套项目 [1] -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部分樱桃品种市场价达180元/斤 通过"先尝后买"体验式销售实现优质优价 [2] - "五一"期间单日接待游客超1000人 平均售价80元/斤 显示高端市场定位策略成功 [2] 品牌建设与营销 - 通过产业融合与网红打卡活动 提升线上线下宣传能力 "乐都大樱桃"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1][3] - 严格把控种植环节 确保品质上乘 建立消费者信任 形成品牌溢价能力 [2] - 政府推动"乐都大樱桃"品牌建设 作为农旅融合核心吸引点 带动农民增收 [3]
镜观·回响|海南:用文化激活发展深层动能
新华社· 2025-06-07 15:08
文化传承与创新 -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技艺已传承3000多年[7] - 海南黎锦元素服装亮相法国巴黎2025春夏时装新品发布会[9] - 琼剧通过"琼剧进校园"活动和传承基地建设实现创新发展,2024年举办"琼韵荟"琼剧精品艺术进社区展演[10] - 五指山民族时装"村秀"将黎族苗族传统服饰与时尚元素结合,推动文旅产业发展[19] 农旅融合发展 - 儋州市嘉禾共享农庄打造热带田园综合体,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村民就业[14] - 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开发海上渔排民宿特色旅游资源[16] - 五指山椰仙茶园将茶产业与乡村旅游结合,探索绿色发展之路[18] - 琼海市以"旅游+"模式推动蔡家宅等侨乡民居与农业文化旅游业态融合[21] 红色与海洋文化开发 - 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馆通过重新布展和活动组织吸引大量游客[23] - 海南疍家博物馆以展演融合方式传播疍家文化,提供丰富文化产品[25] - 三亚亚特兰蒂斯持续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速构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25] 旅游消费数据 - 2024年海南接待国内外游客超9720万人次(同比+8%),旅游总花费超2040亿元(同比+12.5%),入境游客超110万人次(同比+115.6%)[27]
山东巨野:电商为县域经济插上“数字”翅膀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23:43
在人才培育方面,巨野县全年开展网店运营、短视频制作、直播电商等专业培训26场,累计培养电商人 才超1200人,并依托县书画院、麟州文旅基地举办专题培训,有效提升本土特色产业的电商应用能力。 同时,积极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京东、抖音等头部平台招商活动,不断开辟多元化销售渠道。 在产业培育方面,晶香食品、巧能食品等企业获评省级直播电商示范项目,麟州文旅直播基地获批省级 直播电商基地,工笔画电商产业带获批省级电商产业带,龙堌镇农旅产业融合基地更成为省级电商党建 标杆。26家企业携40余种优质产品入驻"好品山东"平台,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眼下,巨野县正着力构建更完善的电商生态体系。"通过'直播带货+农旅融合'模式,将特色农产品与乡 村文旅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电商销售+本地生产+物流协同'的体系,不仅创造百余个稳定岗位,更带 动周边物流、包装等配套产业蓬勃发展,推动电商经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跃升。"巨野县委书记 楚德勤表示。 近日,走进山东菏泽市巨野县独山镇顾家家纺电商基地,车间里生产线高速运转,凉席、冰丝四件套、 抗菌空调被等清凉产品源源不断下线,工人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6月18日电商大促销做好第一阶段冲 ...
潮安区归湖镇溪美村通过土地整合激活生态农旅,绿色溪岸生出经济“金果”
中国发展网· 2025-06-06 19:25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溪美村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绿色和创新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1] - 通过《溪美村土地整合工作方案》整合76亩碎片化土地,为规模化发展铺平道路[3] - 土地整合后规划六大种植区,种植3030株果树幼苗,形成"溪岸果廊"项目[3] 生态农旅融合发展 - "溪岸果廊"项目总投资约200万元,预计年增集体收入超40万元,带动用工超200人次[3] - 沿凤凰溪构建1.2公里亲水栈道和2公里竹制景观长廊,配套18间竹屋设施[3] - 溪美桥通过结构加固和风貌提升,成为串联区域文旅动线的关键节点[3] 经济效益转化 - 16间竹屋以1.8万元/年招租,每年为村经济联合社增收逾70万元[4] - 土地亩产价值较整合前提升约36倍[4] - 收益分配采用"334"方案:30%村民分红,30%管理发展基金,40%归原土地经营者[4] 基础设施建设 - 形成功能完备的滨水休闲空间,包括亲水栈道、竹屋等设施[3] - 竹屋设施和景观长廊有效提升旅游体验和吸引力[3][4] - 基础设施改善带动游客增长,促进农家乐等配套产业发展[4]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藏粮于技 智慧护航“天府粮仓”
央广网· 2025-06-06 16:02
农业现代化发展 - 永丰村建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2] - 2023年6月启用永丰水稻科技小院,30余名农业专家筛选高产优质良种并引入粮经复合种植模式[5] - 新农人使用植保无人机管理稻田,单人可管理1500亩,体现智慧农业应用[7] 粮食生产成效 - 永丰村2023年粮食产量超4600吨,最高亩产达863公斤[7] - 近三年新增耕地240余亩,粮食生产连年增收[9] - 当地严守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保障粮食安全[2][9] 产业融合发展 - 永丰村月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打造"农田观光道+车行小环线"等旅游设施[9] - 开发"永丰八宝"产品矩阵(如永丰米乳),整合农旅资源延伸产业链[9] - 培养"村播"团队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推广当地农产品[9] 科研与技术推广 - 四川农业大学团队2013年起在永丰村建立示范基地,持续研发水稻高产高效技术[5] - 专家团队开展手把手培训,推广水稻与蔬菜/中药材轮作等新型种植模式[5] - 总书记考察时重点关注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4]
石斛满山 农旅相宜(寻找最美乡村·六郎城村)
人民日报· 2025-06-06 06:02
地理位置与环境优势 - 六郎城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杨柳井乡,平均海拔1260米,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82% [5] - 村落青山环绕,古木苍翠,阳光充足,是天然的森林氧吧 [5] 石斛产业发展 - 当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石斛生长环境,规模化发展石斛产业 [5] - 推进农旅融合,打造"石斛+康养"产业链,游客可参与石斛采摘、品尝养生宴 [5] 旅游经济成效 - 2025年以来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0万元 [5] - 特色活动包括村民制作特色美食和编织鸡蛋兜 [4][5]
培育“金种子” 守好“油瓶子”
内蒙古日报· 2025-06-01 17:51
科研项目启动 - "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2025年度科研攻关项目在内蒙古室韦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 [2] - 科创中心作为国家高纬度早熟春油菜核心育种基地,将通过双单倍体等前沿技术突破高寒油料育种瓶颈 [2] - 去年培育的9个新品系实现了单产倍增和含油量提升6%-12%的重大突破 [2] - 今年播种了1万份双单倍体材料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公司依托院士团队构建生物育种技术矩阵,运用"定向育种+基因编辑"技术储备抗逆品种 [2] - 打造"7D微波技术+深加工"转化体系,开发油菜籽油、植物源甲基硒片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创新"农旅融合+品牌赋能"模式,建设油菜花海观光、健康食品体验基地 [2] 科研试验与基础设施 - 公司完成2092亩各组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田的播种工作,采用人工播种和除草方式确保科研数据精准度 [4] - 计划建设占地面积23000余平方米的育种科研大楼,改善科研人员工作环境 [4] - 着力完善育种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计划修建20000立方米智能蓄水池和6台精准喷灌机 [6] - 500亩试验田已进入生长期,科研团队进行全天候生长监测 [6] 公司发展动态 - 公司将原有的270平方米房屋改造成设施齐全的科研人员宿舍,工程已于5月7日开工建设 [4] - 公司积极推动"北亚油谷"建设,构建油菜种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2]
游李乡、品李果,信宜“530享李季”带旺农旅人气
南方农村报· 2025-06-01 11:01
信宜三华李产业概况 - 信宜是中国三华李生产的龙头市(县),所产三华李具有果大肉厚核小、纤维分明、皮薄汁多、酸甜可口、气味芳香等特点,是"岭南十大佳果"之一 [6] - 三华李已成为当地带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 [7] - 2024年信宜三华李挂果面积超35万亩,预计总产量约35万吨 [8] "530享李季"品牌活动 - 信宜市连续多年以"李"为媒,打造"李花节""530享李季"等品牌文旅活动 [10] - "530享李季"已成为带旺当地旅游人气的热闹活动,年均吸引游客超80万人次 [11] - 2024年活动在钱排镇、茶山镇等地举办,内容包括"银妃李"品尝、特色农产品展销、亲子采摘比赛等 [13][14][15][22][23] 三华李产业链发展 - 活动现场展出"银妃李"深加工产品如果汁、果脯、果酒、曲奇点心,以及李子主题文创、李子花束等产品 [18][19] - 众多直播团队和网红达人现场助阵,助力拓宽三华李等农特产品"云端"销路 [20] - 茶山镇计划发展信宜李低空经济,通过无人机植保、物流等技术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规模效益 [29] 茶山镇三华李产业情况 - 茶山镇自70年代初引种信宜李,现种植面积约6万亩,丰产年产值超6亿元,是粤西最大李子生产基地之一 [26] - 2024年该镇通过"社村"合作机制,实现土地流转约1200亩,群众租金等收入120多万元 [27] - 托管服务面积41007亩,为11个行政村带来集体分红50多万元 [28] 2024年活动亮点 - 相较于往年,2024年"530享李季"实现全面升级,内容更丰富多元,覆盖范围更广 [31] -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第七届龙舟锦标赛,26支队伍参赛 [32] - 钱排镇双合村举办非遗展演活动,包括茂名飘色、高桩醒狮、化州跳花棚等国家级非遗项目 [33]
李荣灿在文昌调研
海南日报· 2025-05-30 08:49
经济运行情况调研 - 省政协主席李荣灿在文昌市调研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强调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锚定目标奋力冲刺,力争全面完成上半年各项指标任务 [2] - 调研地点包括公坡镇水北村公坡香米加工厂、潭牛镇淡水养殖示范区建设项目、吾乡大庙共享农庄项目、航天科创基地项目,了解项目运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情况 [2]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在文昌经济中具有"压舱石"作用,要坚持因地制宜,深挖椰子、文昌鸡、海南鲷等特色资源 [2] -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补链延链,确保特色产业规模更大、结构更优、竞争力更强 [2] 服务业发展 - 要深挖服务业潜力,做足"农头工尾""农旅融合""航天+"等文章,打造更多富有文昌特色的文旅品牌 [2] 商业航天产业 - 商业航天事关文昌经济未来发展的高度,要着眼推动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更好服务海南"向天图强" [2] 项目建设推进 - 要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新建和续建项目加快进度,力争项目早完工、早投用 [2]
巨星农业历时五年打造的“一田双收”结出共富硕果
每日商报· 2025-05-28 06:29
新型综合种养模式 - 公司采用稻蛙共生、稻虾共作等现代化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一田双收"的产业效益 [2] - 通过精准规划生产周期,将小龙虾、黑斑蛙养殖与水稻、小麦、油菜种植结合,实现土地"全年无休"的高效运转 [3] - 稻蛙共养模式中,黑斑蛙以稻田害虫为食减少农药使用,蛙类粪便作为天然有机肥降低化肥依赖 [3] - 该生态种养模式在2024年10月获得杭州市新型综合种养产品展示评比一等奖 [3] 跨界经营策略 - 公司将纺织行业积累的"精细化生产"理念引入农业领域 [3] - 利用纺织业积累的渠道资源转化为农业竞争优势,80%的龙虾和黑斑蛙产品直供浙北市场 [4] - 通过萧山新农都、桐庐配送中心、嘉兴农批三大枢纽构建销售网络 [4] 产业带动效应 - 公司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成为杭州地区新型综合种养标杆 [2] - 主动搭建共享销售网络,为富阳其他乡镇养殖户对接客源 [4] - 计划开发钓虾、钓蛙体验项目,推动农旅融合和乡村振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