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息差
icon
搜索文档
常熟银行(601128):公司简评报告:息差压力缓解,非息收入增长强劲
东海证券· 2025-11-04 14:0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常熟银行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与业绩摘要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息差压力缓解,非息收入增长强劲 [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2亿元,同比增长8.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增长12.82% [2]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4022.30亿元,同比增长10.89% [2] - 测算第三季度单季度净息差为2.55%,同比下降约12个基点,但降幅较第二季度收窄约8个基点 [2] 业务与资产分析 - 个人信贷压力高峰或已过去,对公信贷主动发力:第三季度个贷新增规模继续弱于近年中枢但好于去年同期,而对公信贷新增规模高于去年同期,体现公司深挖本地需求策略的良好成效 [5] - 存款成本明显下降,息差压力放缓:测算第三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行60个基点至4.17%,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同比下降47个基点至1.81%,降幅创近年最大值 [5] - 非息收入表现强劲: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1.4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延续高增长态势,主要受资本市场表现带动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改善以及公司积极开展自营理财、代理贵金属及保险业务驱动 [5]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0.76%,与上季度持平;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462.95%,较上季度下降26.58个百分点 [2] - 公司坚持审慎原则,保持较大的计提、核销与清收力度,当前拨备水平仍具有明显优势,预计整体资产质量将保持优异 [5][6] 股东回报与资本吸引力 - 公司决定进行中期现金分红,并将分红比率由20%左右提升至25%的较高水平,股东回报明显提升 [9] - 公司成长性较好且估值处于低位,对中长期资金具有吸引力,第二大股东及多家机构投资者在第二、三季度进行了增持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8.71亿元、132.21亿元、147.00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3.35亿元、49.47亿元、57.47亿元 [9] - 预计2025-2027年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40元、10.52元、11.81元,对应2025年11月3日收盘价7.10元的市净率分别为0.76倍、0.68倍、0.60倍 [9]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将稳步提升,2025-2027年分别为14.49%、14.97%、15.52% [7]
民生银行中层调整涉及个金部、信用卡中心和北京分行
新浪财经· 2025-11-03 18:02
来源:金融人事mini 10月30日,民生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同意郑海阳任第九届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郑海阳现任长城资产副总裁,于今年6月当选民生银行非执行董事,任职资格尚待核准。 此外,民生银行还通过了关于调整部分总行部门设置的决议。 人事方面,本期继续介绍民生银行中层变动,涉及总行个人金融部、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和北京分行副行长。 人事调整 北京分行是民生银行最大的一级分行,截至2025年6月末,北京分行资产规模达9540.57亿元,有员工4,267人,下辖173个营业机构。 邹杉,2005年加入民生银行,历任北京建国门支行副行长(主持工作)、行长,北京国贸支行行长兼CBD管理总部总经理,北京分行行长助理,2022年2月升任北京分行副行长。公开信息显示 刘衍波赴任地方分行后,银行人事了解到,总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孙兴兼任个人金融部总经理职务。 孙兴,曾先后掌舵民生银行多个一级分行,2014年8月任济南分行副行长,2018年8月任乌鲁木齐分行行长,2023年调任合肥分行行长。今年上半年调任总行,9月19日,其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 总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石龙,转任资深专员;其自2015年12月起任民生银行信用卡中 ...
建设银行涨超3%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2573.6亿元 市场关注公司净息差趋势
智通财经· 2025-11-03 15:25
高盛指出,建设银行上季拨备前利润较预测低6%,主要是由于净息差逊于预期及成本收入比率上升;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为14.4%,同比增26个基点,但较预测低32个基点。该行预计,接下来投资者将 重点关注建行的净息差趋势;非净利息收入前景;不良贷款生成率下降后,导致大幅拨备解除后的资产 质量趋势;及成本控制指引。 消息面上,近日,建设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3个月,该行取得营业收入 1743.76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减少1.77%;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952.84亿元,同比增加 4.19%;基本每股收益0.35元。2025年9月30日,本集团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计量的资本充足 率为19.2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5.1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36%,杠杆率为7.64%。2025年第三 季度,本集团流动性覆盖率为132.40%。上述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 建设银行(601939)(00939)涨超3%,截至发稿,涨3.12%,报7.94港元,成交额10.36亿港元。 ...
工商银行(601398):盈利同比转正,息差边际企稳
平安证券· 2025-11-03 12:3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工商银行的投资评级为“推荐”,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同比转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3%,营收同比增长2.2% [4][7] - 公司净息差呈现边际企稳迹象,25Q3单季年化净息差较25Q2上行1BP至1.25% [7] - 非息收入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1.3%,其中其他非息收入增速高达27.6% [7] -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三季度末不良率持平于1.33%,拨备覆盖率为217.2%,风险抵补能力充裕 [8] - 公司作为高股息品种,在无风险利率下行背景下红利配置价值突出 [8] 财务表现 - 营收与盈利: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00亿元(同比+2.2%),归母净利润2699亿元(同比+0.3%)[4]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7%/2.3%/3.4%,EPS分别为1.03/1.06/1.09元 [6][8] - 息差与规模:25年三季度公布净息差为1.28%,较上半年下降2BP,但单季边际企稳 [7] 总资产规模达52.8万亿元,同比增长9.2%,贷款总额同比增长8.4% [4][7] - 收入结构:净利息收入同比回落0.7%,但非息收入增长强劲,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0.6%转正 [7] 资产质量与资本 - 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三季度末为1.33%,同比回落2BP [8] 拨备覆盖率217.2%,拨贷比2.89%,风险抵御能力保持充裕 [8] - 资本充足: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5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80%,资本充足率为18.85% [9]
六大行前三季度赚多少?营收净利齐增长,邮储银行不良率上升
新浪财经· 2025-11-03 10:11
国有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成绩单"揭晓! 据统计,六家国有大行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合计实现 归母净利润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日赚近40亿元。 具体到机构层面,六大行均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双增",其中,中国银行营收增 速最高,达2.69%;农业银行净利增速最高,达3.03%。从盈利绝对值看,工商银行依旧稳 坐"头把交椅",两项指标双双居于首位。 从资产质量看,截至三季度末,五家大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仅邮储银行抬升0.04个 百分点,但该行仍是唯一一家不良率不足1%的大行;拨备覆盖率则为"三升三降",其中,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上升,其他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注:新浪金融研究院 根据大行三季报整理 从前三季度盈利表现看,六家国有大行均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 其中,营业收入方面,工商银行依旧稳坐"头把交椅",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00.28亿元,同 比增长2.17%;其次是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前者实现营收5737.02亿元,同比增长0.82%, 后者实现营收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中国银行紧随其后,营收为4 ...
民生银行(600016):营收维持高位 净息差改善
新浪财经· 2025-11-03 08:24
财务业绩概览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1085.09亿元,同比增长6.74%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达285.42亿元,同比下降6.38% [1][2] - 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为10.91% [2] 营收结构分析 - 净利息收入为755.1亿元,同比增长2.4%,占总营收的69.59% [2] - 非息净收入为329.99亿元,同比增长18.20%,但结构占比较上半年减少1.6个百分点 [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43.88亿元,同比增长0.7% [3] - 投资净收益为145.45亿元,同比下降6.34%,占总营收的13.4% [3] 净息差与资产端 - 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录得1.42%,较2025年上半年改善3个基点 [3]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生息资产总计7.51万亿元,环比增长1.60%,同比增长2.11% [3] - 贷款总额同比微降0.09%,占生息资产比重为58.33%,较2025年中减少1.39个百分点 [3] - 金融投资同比增长3.50%,同业及拆放同比大幅增长38.56%,存放央行同比下降15.39% [3] 负债端分析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计息负债余额为6.82万亿元,同比增长1.80%,环比增长2.24% [4] - 存款同比增长1.68%,占计息负债比重为62.42%,较2025年中减少2.23个百分点 [4] - 发行债券同比增长2.38%,同业负债同比增长5.31%,向央行借款同比下降14.45% [4] 资产质量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48%,环比持平 [4] - 贷款拨备率为2.12%,环比下降2个基点 [4] - 拨备覆盖率为143.0%,环比下降2.06个百分点 [4] 未来展望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89%、+0.15%、+1.71% [5] - 对应现价每股净资产(BPS)预测分别为13.01元、13.59元、14.30元 [5]
国有六大行前九月累盈1.07万亿 总资产增18万亿五家不良率下降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43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国有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成绩单均已出炉。 整体看,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工商银行(601398.SH)、建设银行 (601939.SH)、农业银行(601288.SH)、中国银行(601988.SH)、交通银行(601328.SH)、邮储银行 (601658.SH)六大行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合计实现盈利1.07万亿元。虽然整 个行业面临着息差收窄的挑战,但部分银行已经开始企稳。 与此同时,国有六大行的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总资产约218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超18万亿元。 并且,国有六大行资产质量整体改善,除了邮储银行外,其余五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不同程度下降。邮储银行的 不良贷款率虽然较年初上升了4个基点(0.01个百分点为1基点),但仅为0.94%,不足1%,是六大行不良率最低 的银行。 9月底以来,农业银行的股价曾连续11个交易日上涨,10月28日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的8.34元/股。拉长时间看,农业 银行的持续走强行情开启于2022年11月,从2023年初至今,农业银行的股价累计上涨258%;若只看2025年,该 ...
经济日报:中小银行仍需平衡好净息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3 07:38
存款利率调整现象 - 多家中小银行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出现长短期利率倒挂现象,例如上海华瑞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1%,低于三年期的2.15% [1] - 利率倒挂是指长期限存款利率低于短期限利率,与传统定价逻辑相反 [1] - 该现象是银行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进行的市场行为调整 [1] 利率倒挂成因分析 - 核心原因包括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至历史低位,长期高息存款挤压利润空间,中小银行息差压力更为突出 [1] - 市场利率下行预期强烈,银行主动下调长期产品利率以避免长期锁定高成本负债 [1] - 银行有优化负债结构的需求,通过降低中长期存款占比来增强资产负债管理灵活性 [1] - 临近年尾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导致资金需求增加,同时资本市场和财富管理机构分流银行存款 [2] - 部分银行为应对存款竞争压力,通过调整短期利率以保持市场份额并控制负债成本 [2] 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 - 中小银行存款降息步伐加快,零售端存款出现明显流失迹象,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收益更高的银行理财等投资 [2] - 银行理财产品主打稳健配置,力求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帮助客户获取比定期存款更理想的收益 [2] - 降息有促进存款搬家的长期效应,但目前因调整利率的多为存款量较少且理财代销建设慢的中小银行,不会导致理财产品规模明显上升 [3] - 银行理财业务需通过产品创新来服务客户,如推出挂钩权益、贵金属类产品或“固收+”、短期限产品 [3] 未来挑战与展望 - 平衡净息差仍是中小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需继续优化负债结构并降低中长期成本 [4] - 市场预期存在降准降息可能性,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需要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 [4] - 全球货币政策宽松趋势为国内政策调整提供空间,新一轮降准降息组合值得期待 [4]
兴业银行(601166):营收增速逐步回暖,信贷投放维持稳定
天风证券· 2025-11-02 22:15
投资评级 - 6个月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逐步回暖,归母净利润实现微幅正增长 [1][2]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不良贷款率环比持平,信贷投放结构持续优化 [3] - 拨备计提规模释放利润空间,有效支持利润增速改善 [2]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低速正增长态势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612.34亿元,同比下降1.82%,但环比上半年增速提升0.47个百分点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30.83亿元,同比增长0.12% [1] - 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从25H1的-3.08%改善至1-3Q25的-2.56% [2] - 净利息收入达1109.59亿元,同比微降0.56%,占总营收比重为68.82% [2] - 非息净收入为502.75亿元,同比下降4.47%,结构占比较上半年减少2.1个百分点 [2] 资产与负债分析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生息资产总计10.29万亿元,同比增长3.59%,环比25H1增长0.44% [3] - 贷款总额同比增长4.44%,占生息资产比重为56.98%,较2025年年中提升0.58个百分点 [3] - 计息负债余额为9.43万亿元,同比增长3.18%,环比25H1增长0.63% [3] - 存款同比增长7.55%,占计息负债比重为61.85%,但占比较2025年年中减少0.76个百分点 [3] 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 - 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72%,较25H1下行3个基点 [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00.81亿元,同比增长3.79% [2] - 投资净收益为268.82亿元,同比下降15.43%,占总营收16.67% [2] - 不良贷款率为1.08%,环比持平 [3] - 拨备覆盖率为227.8%,环比微降0.73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2.46%,环比持平 [3] 未来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09% [4] - 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1% [4] - 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0% [4] - 对应现价每股净资产(BPS)预测:2025年37.77元、2026年39.56元、2027年41.21元 [4]
前三季度六大行营收净利双增,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2 19:44
盈利表现 - 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盈利1.07万亿元,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 [1][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99.08亿元、2208.59亿元、2573.60亿元、1776.60亿元、765.62亿元和699.94亿元 [2] - 农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03%,增速最快,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增速分别为1.9%和1.08% [2] - 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营收增速领先,分别为2.69%和2.17% [2] - 盈利表现较上半年进一步改善,三季度贡献显著 [2] 资产质量 - 截至9月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下降,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4][5]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3%、1.27%、1.32%、1.24%、0.94%和1.26% [5]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94%,是六大行中唯一低于1%的银行 [5] - 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在二季度实现“双降”,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5] - 资产质量优化得益于贷款结构优化、风控能力加强以及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 [6] 净息差状况 - 六大行净息差普遍面临收窄压力,但降幅有所缓解 [7][8] - 邮储银行净息差1.68%为六大行最高,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交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30%、1.36%、1.26%、1.20% [7] - 邮储银行净息差较2024年同期1.89%下降21个基点 [7] - 中国银行净息差企稳趋势明显,前三季度净息差1.26%与上半年持平 [7] - 银行业息差显现边际改善信号,预计2026年息差同比降幅收窄至5个基点 [8] 业务发展 - 六大行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推动金融提振消费,重点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2] - 工商银行贷款投放和债券投资“两投”增加超4万亿元,增量再创新高 [2] - 银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定价管理水平等措施应对净息差压力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