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息净收入
icon
搜索文档
营收降3.8%、净利润降5.3%,泰隆银行2025上半年经营压力凸显
金融界· 2025-08-04 14:29
近日,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截至6月末,该行未经审计合并口径下资 产总额达4612.21亿元,负债总额4239.47亿元,整体规模保持稳定。 业绩层面,2025年上半年,泰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4.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净利润26.8 9亿 元,同比降幅达5.3%。营收与利润的双降,折射出银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经营面临的挑战。从营收结 构来看,各项核心收入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 作为城商行传统核心收入的利息净收入,上半年实现72.59亿元,同比下降1.91%。对此,中诚信国际在 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盈利承压主要源于息差持续收窄——2024年全年净息差降至3.6 4%,较 2023年下降0.21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三年下滑。尽管该行通过压降高息存款、优化负债结构以降低付息 成本,但受LPR下调及贷款利率重定价影响,盈利资产收息率下滑,进而对利息收入增长形成制约。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表现更为低迷,上半年录得2.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1.8%。这主要是因为中间业 务受金融科技冲击及行业竞争同质化影响显著,支付结算、银行卡服务等传统手续费业务费率承压,而 新业务的培育 ...
42家上市银行年报收官:七成营收增速实现回升,11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10%
财经网· 2025-05-07 15:18
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概览 - 42家上市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5.65万亿元,同比增长0.08%,30家营收增速提升,9家由负转正 [1][2] - 归母净利润合计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35%,11家增速超10%,38家实现正增长 [1][3] - 工商银行以8218.03亿元营收和3658.63亿元净利润保持双第一,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 [3] 营收与利润结构 - 净息差普遍下行,仅常熟银行(2.71%)和长沙银行(2.11%)维持在2%以上,招商银行(1.98%)、南京银行(1.94%)接近2% [5] - 利息净收入合计4.16万亿元,同比下降2.1%,17家正增长,宁波银行以17.32%增幅领先 [6] - 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38家银行增加非息收入占比,南京银行非息收入占比达47.04% [7]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6866.25亿元,同比下降9.38%,工商银行(1093.97亿元)、建设银行(1049.28亿元)超千亿 [7] - 投资收益合计5128.02亿元,同比增长20.32%,25家增速超20%,中国银行以414.53亿元居首 [8][9] 资产规模与结构 - 总资产达302万亿元,工商银行(48.82万亿元)、农业银行(43.24万亿元)、建设银行(40.57万亿元)进入"40万亿"行列 [10] - 招商银行(12.15万亿元)领跑股份行,兴业银行(10.51万亿元)突破10万亿,北京银行(4.22万亿元)成为首家4万亿城商行 [10][11] - 贷款总额174万亿元,40家加大信贷投放,企业贷款29家增速超10%,个人贷款11家收窄 [11][12] - 存款总额工商银行(34.84万亿元)第一,农业银行(30.31万亿元)突破30万亿,招商银行存款增速11.54%最高 [12] - 个人存款全面增长,29家增速超10%,农业银行(18.7万亿元)规模最大,杭州银行(31.34%)增速最快 [13] 区域银行表现 - 瑞丰银行(15.29%)、西安银行(13.68%)、南京银行(11.32%)、常熟银行(10.53%)营收增速超10% [3] - 浦发银行(23.31%)、青岛银行(20.16%)净利润增速超20%,江苏银行(318.43亿元)利润规模超部分股份行 [3][4] - 城商行中江苏银行营收(808.15亿元)和净利润(318.43亿元)双第一,北京银行(699.17亿元)营收第二 [4]
国泰海通首季净利122亿登顶 券商航母焕新市值超3000亿
长江商报· 2025-05-07 07:2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约118亿元,同比增长47% [1][3] - 归母净利润122.42亿元,同比增长3.9倍 [1][3] - 扣非净利润32.93亿元,同比增长60.65% [7] - 投资净收益70.76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0.19亿元 [9] -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9.61亿元,上年同期为54.34亿元 [9] 行业排名 - 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为行业唯一 [1] - 营业收入排名行业第二,仅两家超百亿元 [1][5] - 扣非净利润排名行业第三,中信证券第一(64.37亿元),华泰证券第二(36.14亿元) [7] - 总资产1.69万亿元,排名行业第二 [2][10] - 净资产3216.95亿元,超过中信证券(3024.38亿元),居行业之首 [10] 财务与资产状况 - 总资产较上年末增加0.64万亿元,增幅61.58% [10] - 净资产较上年末增加1509.20亿元,增幅88.37% [10] - 货币资金3614.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04.44亿元,增幅71.29% [10] - 定向募资100亿元,财务状况改善 [2] 业务发展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6.52亿元,同比增长76.96% [11] - 利息净收入6.94亿元,同比增长97.93% [11] - 业务及管理费49.19亿元,同比增长48.29% [11] - 全面推进零售、机构和企业三大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11] 公司动态 - 完成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联合重组,更名为国泰海通 [7] - 获得营业外收入85.47亿元,源于重组产生的负商誉 [7] - 总股本约176.30亿股,总市值3045亿元,行业第二 [11] - 拟出资10-20亿元回购股份 [2][11]
上市银行一季报概览:30家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资产规模合计超314万亿
财经网· 2025-05-06 17:27
行业整体表现 - 一季度42家A股银行总资产规模达314万亿元,全部实现正增长 [1] - 行业总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同比下降1.72%,归母净利润5639.79亿元,同比下降1.20% [1] - 国有六大行资产规模合计超208万亿元,工商银行以51.55万亿元居首 [7] - 区域性银行成长性突出,15家城农商行总资产同比增速超10%,江苏银行以21.52%领跑 [7] 盈利表现 - 26家银行营收同比增长,常熟银行以10.04%成为唯一双位数增长银行 [2] - 归母净利润增速前四均为区域性银行:杭州银行(17.3%)、齐鲁银行(16.47%)、青岛银行(16.42%)、常熟银行(13.81%) [1][4] - 国有大行归母净利润"两升四降",农业银行以2.2%增速居首 [2] - 工建农中四大行营收超千亿,呈现"两升两降"态势,工商银行2127.74亿元(-3.22%)仍居首 [3] 业务结构 - 23家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长,19家下滑,西安银行利息净收入增幅达45.73% [5] - 非息收入表现分化,34家银行投资净收益正增长 [5] - 息差压力主要来自LPR下调、存款定期化、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因素 [5] - 资本市场回暖带动中收改善,但债市波动导致其他非息收入负增长 [6] 资产质量与投放 - 信贷资产保持4.4%的较强投放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关键领域 [7] - 邮储银行涉农贷款2.40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1.67万亿元,科技金融余额突破6000亿元 [8] - 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105810.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7% [8] - 行业不良贷款率整体稳定,仅6家银行较上年末微增 [9] 区域银行亮点 - 城商行中江苏银行(223.04亿元)和宁波银行(184.95亿元)营收表现突出,增速分别为6.21%和5.63% [3] - 重庆银行(19.33%)、西安银行(17.84%)、宁波银行(17.85%)等区域性银行资产增速显著 [7] -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837.51亿元营收和372.86亿元净利润领跑 [3][4]
渝农商行(601077):利润总额双位数增长 资产扩张能力得到验证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5Q1营收同比增长14%,PPOP增长38%,归母净利润增长625%,较24年末分别提升03pct/-01pct/+07pct [1]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56%,较24年末大幅提升96pct,主要受益于净息差坚挺和资产扩张强劲 [1] - 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滑32%,但较24年末改善68pct [1]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滑166%,主要受25Q1债券市场回调拖累 [1] -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9%,环比提升68pct,但归母净利润增速受子公司所得税调整影响改善幅度较小 [1] 资产与负债结构 - 25Q1总资产同比增长8%,贷款总额同比增长68%,较24年末分别提升29pct/13pct [2] - 贷款总额净增3017亿元,占24年全年净增额的803%,其中实贷投放超24年全年约200亿元 [2] - 票据贴现较24年末压降近220亿元 [2] - 25Q1净息差161%,与24年持平,受益于资产结构改善和负债成本持续优化 [2] - 24年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17BP,降幅在上市银行中靠前 [2] 资产质量 - 25Q1不良率117%,较24年末下降1BP [2] - 24年末对公贷款不良率较24H1下降3BP,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2BP,个人经营贷实现不良率和不良余额双降 [2] - 25Q1拨备覆盖率363%,与24年末基本持平,拨贷比小幅下行3BP至425% [2] 金融投资与减值 - OCI占金融投资比重从22年末184%升至25Q1的409%,AC占比从71%降至436% [1] - 25Q1减值计提同比少增27亿元,支撑利润增长 [1] 未来展望 - 预测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5%/79%/85% [3] - 预计25/26/27年EPS为105/113/123元,BVPS为1185/1270/1362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25/26/27年PB为057X/053X/050X [3] - 考虑区域融资需求旺盛,给予25年064倍PB估值溢价,对应合理价值76元/股 [3]
谁在掉队?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开启三甲“守位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14:02
城商行总资产排名与竞争格局 - 2024年末北京银行总资产4.22万亿元保持城商行榜首,上海银行总资产3.23万亿元勉强维持第三,与第四名宁波银行差距缩小至1000亿元左右 [4][5] - 总资产前五城商行平均增速12.4%,北京银行增速12.6%倒数第二,上海银行增速4.6%垫底 [4][5] - 江苏银行总资产3.95万亿元超越上海银行升至第二,宁波银行总资产3.13万亿元逼近上海银行 [5][6] 财务业绩表现 - 北京银行2024年营收699.2亿元(同比+4.8%)保持城商行第二,净利润258.9亿元(同比+0.6%)被宁波银行(272.2亿元)超越跌至第三 [2][5][6] - 上海银行2024年营收529.9亿元(同比+4.8%)、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4.4%)均维持城商行第四 [2][5][6] - 两家银行营收增速在总资产前五城商行中包揽最后两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6%和4.4% [6] 收入结构与息差表现 - 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519.1亿元(同比+3.1%)占营收74.3%,净息差1.47%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6] - 上海银行利息净收入324.9亿元(同比-7.6%)占营收61.3%,净息差1.17%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在34家A股银行中垫底 [7] - 上海银行金融投资收益165.41亿元(同比+57.75%)带动营收增长,金融投资占总资产比例42.6%较北京银行高8.5个百分点 [7][8] 运营效率与成本管控 - 上海银行2024年人均创收373.3万元、人均创利166万元,分别高出北京银行26.1万元和37.4万元 [9] - 两家银行人均薪酬接近(北京49.1万元/上海49.5万元),但上海银行业务及管理费占营收比例23.8%低于北京的29.1% [9][10] - 上海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主动降本增效优化成本结构,北京银行计划2025年通过科技投入和网点优化提升效率 [10] 资产质量与风险暴露 - 2024年末北京银行不良率1.31%高于上海的1.18%,但上海银行不良认定缺口或超115.6亿元而北京仅1.9亿元 [11][13] - 北京银行2024年核销转出不良贷款178.3亿元(同比+34.3%),拨备覆盖率下降8.03个百分点至208.75% [11][12] - 上海银行2024年核销转出不良贷款141.5亿元,第三阶段贷款281.4亿元与披露不良贷款差额达115.6亿元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