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垄断
icon
搜索文档
Apple faces mounting pressure in India as Tinder-owner Match challenges app store fees
Invezz· 2025-10-24 21:20
核心观点 - 印度针对公司的反垄断斗争正在加剧 约会应用Tinder的所有者Match Group敦促印度竞争委员会对所谓的“过高的应用内购买”佣金采取坚定行动 [1] 公司行动 - Match Group公司敦促印度竞争委员会对苹果公司的应用内购买佣金政策采取行动 [1] 行业监管 - 印度竞争委员会正在处理针对苹果公司的反垄断案件 [1]
欧盟再次盯上苹果:App Store条款遭欧盟反垄断投诉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21:42
监管投诉核心 - 两家民权组织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 指控苹果App Store条款违反《数字市场法》[1] - 申诉核心为苹果的商业条款阻止并妨碍了小型企业与苹果设备的互操作性[1] - 申诉要求欧盟委员会对苹果处以罚款[1] 具体违规指控 - 苹果条款被指限制第三方软件应用和应用商店的安装与使用 损害商业用户和最终用户利益[2] - 苹果要求开发者提供价值100万欧元的备用信用证 申诉方主张这对许多中小型企业构成难以逾越的障碍[2] - 申诉文件称100万欧元的备用信用证会带来持续的年度成本和抵押要求 是许多中小型企业无法满足的[2] 潜在财务影响 - 根据DMA规定 罚款最高可达公司全球年收入的10%[1] - 此次投诉可能使苹果在欧盟再次面临巨额罚款[2] - 此前在4月 苹果已因违反DMA被处以5亿欧元罚款[1][3] 监管背景与风险累积 - 新的投诉表明苹果为遵循DMA做出的调整在一些组织看来仍未达到合规要求[3] - 苹果在欧盟的运营正持续受到严格审视 其在欧洲市场的法律和财务风险正在不断累积[3]
对话“苹果税”举报人:美国都免佣了,为何还收中国30%?
虎嗅APP· 2025-10-22 21:36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范围内正掀起对抗苹果公司App Store“苹果税”政策的浪潮,中国消费者首次以集体行政举报形式加入这一行动 [5] - 律师王琼飞认为苹果公司对中国市场存在“区别对待”,其政策调整具有被动性,需依靠法律或行政强制力推动 [7][13][14] - 若监管或司法取得突破,中国消费者将直接受益,数字消费成本有望降低,并释放iOS生态消费潜力 [26][28] 全球监管动态与苹果政策调整 - 2024年以来,美国法院强制苹果开放第三方支付并免收佣金,欧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地通过立法或司法判决迫使苹果调整政策 [5] - 苹果在全球不同市场采取差异化佣金政策:欧盟允许第三方支付,标准佣金首年20%,次年起15%;美国第三方支付佣金为0%;韩国标准佣金26%;俄罗斯标准佣金27%;中国仅限应用内支付,标准佣金30% [10][16] - 苹果被指在合规过程中存在“恶意合规”行为,如在欧盟降低佣金后加收核心技术使用费,但近期监管已明确禁止此类做法 [13][27] 中国法律行动进展 - 2024年5月,中国首例针对苹果的反垄断民事诉讼一审认定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驳回“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诉请,案件目前由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审理中 [5][9] - 2024年10月17日,王琼飞联合55名消费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起行政举报,首次以集体形式挑战“苹果税” [5][9] - 律师指出,中国反垄断法可管辖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行为,此前监管机构对高通、英伟达等跨国企业已有成功调查案例 [24][29] “苹果税”对消费者与开发者的影响 - 中国消费者承担了“苹果税”的最终成本,例如在抖音充值10元,安卓用户获得10个抖币,苹果用户仅得7个,差价源于30%佣金转嫁 [5][26] - 2023年中国iOS生态数字消费总额达1650亿元,若苹果税成本降低,数字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26] - 安卓渠道在游戏领域外不强制收取虚拟商品交易佣金,开发者可选择官网或第三方渠道实现零佣金,而苹果强制收取30%佣金且无替代支付选项 [18] 苹果公司的抗辩与法律争议焦点 - 苹果以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为由论证其支付限制合理性,但律师指出苹果在实物交易中允许支付宝、微信支付,其安全理由自相矛盾 [14] - 一审法院认为消费者未能举证苹果成本、收入等数据,无法证明30%佣金构成不公平高价,但律师已提交海外佣金对比及高利润率报道作为证据 [15] - 苹果辩称其佣金低于安卓游戏渠道的50%,但律师指出安卓50%佣金对应联合运营增值服务,而苹果基础服务收费30%属强制行为,两者不具可比性 [17][18]
400亿元“苹果税”再遭举报:律师评价苹果太傲慢
经济观察网· 2025-10-22 20:10
事件概述 - 55名中国iPhone和iPad用户在iPhone Air发售前夜联名投诉苹果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 - 举报信指控苹果对中国消费者实施不公平限制,导致其承受最高30%的“苹果税”负担 [1] - 该事件引发社交媒体热议,话题阅读量超50亿次,并出现抵制iPhone Air的呼声,可能影响其销售 [1][8] “苹果税”的规模与影响 - 2023年“苹果税”全球收入为22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8亿元),其中中国区超过400亿元,占比近四分之一 [2][3] - 2024年中国用户缴纳“苹果税”64.4亿美元,占苹果全球该类收入的19%,仅次于美国(148亿美元) [3] - 中国区“苹果税”占苹果中国区营收的10%,高于美国的8.8%和欧盟的4.6% [3] - 同一应用的会员服务或充值等在iOS端定价普遍比安卓端高出20%至30% [2][8] 差别化政策对比 - 苹果在中国禁止App外交易或第三方支付,而在欧盟、美国、韩国等地区是允许的 [4] - 当前中国区“苹果税”费率为30%,而美国标准费率为27%(小企业12%),欧盟已降至17%(标准企业)和10%(小企业),韩国为26% [5] - 美国法院裁定苹果必须为美国消费者提供支付渠道选择权,且无需承担任何佣金 [4][5] - 欧盟因垄断行为对苹果开出18.4亿欧元罚单,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哥伦比亚等也采取了调查或强制开放措施 [4][5] 消费者的诉求与法律行动 - 消费者诉求包括:向中国消费者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且免收佣金、开放第三方应用商店等获取渠道且免收费用、降低佣金费率至不高于全球最优惠比例 [6] - 2021年曾出现中国首例由消费者针对“苹果税”发起的反垄断诉讼,一审虽未支持停止收费,但认定了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7] - 该案民事诉讼二审已在最高人民法院进入庭审等待判决阶段,行政投诉举报等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受理立案 [7] 对苹果公司业务的潜在影响 - 苹果的“封闭生态”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监管压力 [8][9] - 若主要市场均要求开放第三方支付,其服务收入占比18%、毛利率高达75.7%的App Store业务将遭受重创 [9]
对话“苹果税”举报人:美国都免佣了 为何还收中国30%?
凤凰网· 2025-10-22 14:08
全球监管动态 - 美国法院强制苹果开放第三方支付并免收佣金 [1] - 欧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地通过立法或司法判决迫使苹果调整政策 [1][5] - 苹果在全球主要市场如欧盟、美国、日韩、澳洲的政策已出现松动 [5][17] - 在欧盟,苹果曾采取恶意合规策略,如降低佣金后又收取核心技术使用费 [7][16] 中国市场现状与诉讼进展 - 苹果在中国强制收取高达30%的虚拟商品交易佣金并限制支付渠道 [1][10] - 中国首例针对苹果的反垄断民事诉讼一审认定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驳回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诉请 [1][7] - 案件目前正在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审理 [1][4] - 55名消费者联合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起行政举报,这是中国消费者首次以集体形式挑战苹果税 [1][12] 苹果税的影响与比较 - 苹果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例如在抖音充值10元,安卓用户获10个抖币,苹果用户仅获7个 [1][15] - 2023年中国iOS生态数字消费总额达1650亿元 [15] - 在游戏领域,安卓厂商提供联合运营等增值服务收取50%佣金,而苹果仅提供基础服务却收取30%佣金 [10] - 在游戏以外的领域,如音频、视频、知识付费等,安卓厂商不收取虚拟商品交易佣金,而苹果仍收30% [10] 苹果公司的辩护与反驳 - 苹果以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为由论证其限制使用应用内购买的合理性 [8] - 澳大利亚判决指出没有证据表明苹果的支付方式比其他支付更安全 [8] - 苹果自身并非全部交易都使用应用内购买,例如实物类交易可直接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 [8] - 一审法院认为消费者未能举证苹果的成本、收入、利润等数据,因此无法判断30%抽成是否构成不公平高价 [9] 未来展望与潜在影响 - 若监管成功,消费者在视频会员、游戏道具、网盘会员等iOS生态数字消费成本有望降低 [15] - 降低苹果税可能进一步释放中国数字消费增长潜力,与国家促消费政策方向一致 [15] - 中国反垄断法可管辖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此前已对高通等跨国企业进行过调查 [13] - 互联网领域反垄断诉讼在中国尚属首例,但其他领域如医药行业已有成功先例 [19]
独家对话“苹果税”举报人:美国都免佣了,为何还收中国30%?
凤凰网· 2025-10-22 13:45
全球监管趋势 - 全球范围内掀起对抗苹果公司佣金政策的浪潮,美国法院强制苹果开放第三方支付并免收佣金,欧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地通过立法或司法判决迫使苹果做出改变 [1] - 美国已放宽第三方支付且第三方支付免收佣金,欧盟、日韩、澳洲等地对于苹果限定使用IAP、仅能从App Store下载以及高额佣金出现政策松动 [3][6] - 苹果公司在全球主要市场如美国、欧盟、日韩均已调整政策,但中国地区政策未有松动 [4][18] 中国市场现状与法律行动 - 苹果公司在中国强制收取高达30%的虚拟商品交易佣金,并限制用户只能通过App Store下载应用、使用其指定支付系统 [1] - 中国首例针对苹果的反垄断民事诉讼一审判决认定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驳回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诉请,案件目前正在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二审 [1][3] - 55名消费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起行政举报,这是中国消费者首次以集体形式对苹果佣金政策发起行政监管挑战 [1][13] 苹果公司行为模式与论点 - 苹果公司被指较为傲慢,除非一个地区采取严厉的法律行动,否则不会改变政策,其调整往往是在诉讼已有判决、行政监管已有处罚或立法明确要求后发生 [5][6][7] - 苹果公司以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为由论证其限制使用IAP的合理性,但被指自相矛盾,例如实物类交易如淘宝购物就不需要IAP [8] - 苹果公司曾采取恶意合规策略,如在欧盟降低佣金后又收取核心技术使用费,但后续监管已明确禁止此类行为 [6][17] 佣金政策比较分析 - 苹果公司主张在游戏领域安卓渠道收50%佣金而自身只收30%,但关键区别在于安卓渠道的佣金通常基于联合运营模式并提供增值服务,而苹果是强制收取且不提供类似服务 [10][11] - 在游戏以外的领域,苹果收取30%佣金,而安卓厂商通常不收取虚拟商品交易佣金,开发者可选择从官网或第三方网站下载实现零佣金 [10][11] - 与中国市场相比,海外地区如美国、欧盟、日韩的苹果佣金政策已进行调整,中国消费者面临更高成本 [10] 对消费者的影响与潜在变化 - 苹果公司30%的佣金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例如在抖音充值10元,安卓用户可获得10个抖币,苹果用户只能拿到7个 [1][16] - 如果监管成功,消费者将拥有更多选择权,数字消费成本可能降低,例如苹果用户可能用10元买到更多抖币,视频会员、游戏道具等iOS生态数字消费成本也会下降 [16] - 中国iOS生态的数字消费总额在去年达到1650亿元,如果苹果税成本大幅降低,该领域的数字消费有更大增长潜力 [16] 法律挑战与前景 - 针对苹果公司的反垄断诉讼在中国属于公益性质,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收益低,参与者主要出于对公平交易环境的追求 [2][12] - 行政监管处理可能比司法程序更快,但具体时间取决于是否立案、调查情况以及法律评判 [13] - 如果行政监管有终局结论,苹果公司必须执行,中国反垄断法可以管辖其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此前对英伟达、高通等跨国企业有过成功案例 [14][15]
对话“苹果税”举报人:美国都免佣了,为何还收中国30%?
虎嗅· 2025-10-22 13:19
苹果公司的佣金政策与市场行为 - 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对虚拟商品交易强制收取高达30%的佣金,并限制用户只能通过App Store下载应用和使用其指定的支付系统[1] - 同等消费金额下,中国苹果用户获得的虚拟商品数量少于安卓用户,例如在抖音充值10元,安卓用户可获得10个抖币,苹果用户仅获得7个,反映出30%的佣金成本被转嫁给了消费者[1][29] - 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相比,苹果公司在中国保持了最严格的支付限制和高佣金率,仅限应用内支付,标准佣金率为30%,小型企业为15%[23] 全球监管趋势与苹果的应对 - 2024年以来,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地区通过司法判决或立法迫使苹果公司开放第三方支付并调整佣金政策[2][11] - 在美国,通过应用外第三方支付进行的交易佣金已降至0%;在欧盟,通过第三方支付的基础服务佣金为首年12%,次年10%[23] - 苹果公司的政策调整通常是对特定地区法律行动(如立法、司法判决或行政监管)的被动回应,而非主动改变,并曾出现“恶意合规”行为,例如在欧盟降低佣金后又收取核心技术使用费[16][30] 中国的法律挑战与进展 - 中国首例针对苹果的反垄断民事诉讼(金鑫案)于2024年5月获得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驳回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诉请,目前该案正在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审理[3][9][18] - 2024年10月,55名中国消费者联合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起行政举报,这是中国消费者首次以集体形式对“苹果税”发起行政监管挑战[4][8] - 法律挑战面临消费者举证困难的挑战,例如在一审中,法院认为消费者未能举证苹果的成本、收入等数据,因此无法判断30%的佣金是否构成不公平高价[20][21] 苹果与安卓应用商店的商业模式对比 - 苹果公司强制所有虚拟商品交易必须使用其支付系统并支付佣金,而安卓厂商仅在游戏领域的联合运营模式下收取佣金(可达50%),在游戏以外的众多领域(如音频、视频、知识付费)并不强制收取佣金[24] - 开发者对于安卓平台拥有更多选择权,可以选择不从厂商应用市场上下载应用,从而避免支付佣金,而苹果用户则被严格限制在App Store内[24] - 苹果公司将其基础服务与安卓厂商提供的包含数据运营、市场推广等增值服务的联合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在法律上被认为不属于同一市场交易条件的比较[24] 潜在市场影响与行业前景 - 2023年中国iOS生态的数字消费总额达1650亿元人民币,若“苹果税”成本大幅降低,该领域的数字消费具有显著增长潜力,并与国家促消费政策方向一致[29] - 如果法律挑战成功,中国消费者将获得更多支付渠道选择,数字消费成本(如视频会员、游戏道具、网盘会员等)有望降低[29][34] - 中国反垄断法对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具有管辖权,此前已对高通、英伟达等跨国企业进行过反垄断调查或处罚,为处理苹果案提供了先例[28][33]
55名中国消费者联名举报苹果公司,潮新闻对话当事人
搜狐财经· 2025-10-21 18:31
举报事件概述 - 55名中国消费者联合署名,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递交举报信,指控苹果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 - 举报信由王琼飞、田军伟为代表,行政投诉举报正在等待受理立案 [1][3] 具体垄断行为指控 - 中国消费者被禁止使用除苹果IAP以外的第三方数字商品及服务支付渠道 [1] - 中国消费者被禁止使用除App Store以外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或网站等应用获取渠道 [1] - 苹果公司通过反引导条款禁止中国开发者引导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渠道 [5] - 中国消费者被迫承受最高30%的苹果税佣金负担,该费率远高于欧美 [1][4] 欧美市场对比与国别歧视 - 2025年4月30日,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法院裁定苹果必须为美国消费者提供支付渠道选择权,允许跳转至第三方平台并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且无需承担任何佣金 [4] - 2025年6月26日,苹果在欧盟实质性放松第三方支付渠道,允许跳转网站并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佣金采取分层模式,低至12%,次年降至10% [4] - 苹果未将美欧的低(零)佣金模式推广至中国,构成对中国消费者的国别性歧视 [4] - 中国作为苹果全球第三大市场,仍被执行全球最严格规定:只能通过App Store下载应用,只能通过IAP购买数字商品,只能承受30%佣金 [4] 诉求与法律行动 - 希望苹果向中国消费者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和应用获取渠道,并对这些渠道免收任何佣金或费用 [7] - 要求降低苹果应用内交易征收的佣金费率,且不得高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最优惠的比例 [7] - 此前2021年由消费者发起的反垄断诉讼案一审被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驳回,目前该案二审已在最高人民法院进入庭审等待判决阶段 [9] - 采取民事诉讼二审和行政投诉举报双管齐下的策略,以推动问题解决 [9]
55名中国消费者联合举报苹果,要求零佣金开放第三方支付与应用商店
36氪· 2025-10-21 08:19
举报核心诉求 - 55名中国消费者联名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举报苹果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 - 核心诉求是请求监管机构对苹果立案查处并责令其向中国消费者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和第三方应用商店 [1][2] - 具体请求包括认定苹果存在限定交易及搭售、限定应用获取渠道、收取不公平高价三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2][3][4] 指控的垄断行为 - 指控苹果强制中国消费者只能通过苹果IAP系统购买应用内数字商品和服务,并通过反引导条款禁止开发者引导使用其他支付方式,构成限定交易及搭售 [2][29] - 指控苹果强制中国消费者只能通过App Store获取iOS应用,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3][28] - 指控苹果强制收取最高达30%的佣金,构成不公平高价行为 [4][31] 要求的改正措施 - 要求苹果向中国消费者开放IAP以外的第三方支付渠道,并对此类支付免收任何形式和金额的佣金 [5][14] - 要求苹果向中国消费者开放App Store以外的iOS应用获取渠道,包括第三方应用商店和网页侧载,并对此类渠道免收任何费用 [5][14] - 要求苹果降低应用内数字商品交易的佣金费率,且不得高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最优惠比例 [5][14] 国别性歧视指控 - 举报信指控苹果对中国消费者实施国别性歧视,相较于欧美市场,中国消费者仍被禁止使用第三方支付和第三方应用商店 [6][16] - 美国法院裁定苹果必须为美国消费者提供支付渠道选择权,允许跳转至第三方平台并使用任何第三方支付工具,且免收佣金 [7][15] - 欧盟在重罚苹果5亿欧元后,苹果实质性放松了第三方支付渠道,允许跳转并使用第三方支付,佣金采取分层模式,最低至首年12%,次年10% [7][15] - 苹果未将美欧的低(零)佣金模式推广至中国,中国仍被执行全球最严格规定:仅限应用内支付,标准佣金30% [7][17] 苹果税负担分析 - 2024年中国消费者缴纳的苹果税金额为64.4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48亿美元,超过欧洲的48亿美元 [9][18] - 基于2024财年营收数据(中国646.5亿美元,美国1692.6亿美元,欧洲1048亿美元),中国苹果税占中国区营收比例达10%,美国为8.8%,欧洲为4.6% [9][18] - 预测到2026年,美国苹果税将降至63亿美元,欧盟为71亿美元,而中国消费者缴纳的苹果税或达81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比美国多18亿美元,比欧洲多10亿美元 [9][19] 全球监管趋势 - 全球已有日本、韩国、英国、印度、西班牙、土耳其、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10余国对苹果垄断行为采取法律行动 [10][20] - 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宣布将在2025年12月18日前迫使苹果开放第三方交易模式和应用获取渠道 [11][20] - 澳大利亚联邦法院裁定苹果在iOS应用分发和支付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1][20] - 俄罗斯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生效,要求在该国销售的iPhone必须允许第三方支付和应用分发渠道 [11][20] - 哥伦比亚工商监管局于2025年8月下旬宣布启动反垄断调查,评估苹果是否限制替代应用商店和支付方式 [12][20]
中国消费者集体举报苹果反垄断案:全球歧视与高额“苹果税”的挑战
36氪· 2025-10-21 08:13
2025年10月20日,55名中国iPhone和iPad用户在在律师王琼飞的带领下,向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苹果公司提起反垄断提出公开投诉。他们称, 苹果公司的规则限制了竞争,并迫使用户支付高达30%的佣金。 这场投诉,是四年前中国首例针对苹果的反垄断民间诉讼的一次延续。2024年5月29日,该案被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驳回原告诉请,理由是:苹果具有市场 支配地位,但没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不公平高价和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此后,原被告双方都将此案上诉至中国最高院,但目前该案还未作出审 理。该案的律师,就是此次行政投诉的领头人王琼飞律师。 这次行政投诉与此前的民事诉讼,在中美科技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将会展现出哪些不同? 一、"100%市场支配"已成定论,投诉范围扩至商业模式核心 2021年1月"苹果税"反垄断第一案被立案,其原告金女士仅从消费者的角度诉称,苹果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了强制搭售、不公平高价、拒绝交易 和限定交易等行为,要求苹果赔偿10万元人民币并公开道歉。 但这次行政投诉的诉求显然更加广泛,投诉文件指控苹果公司"滥用其在中国iOS应用市场的100%主导地位",违反了中国《反垄断法》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