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潮
icon
搜索文档
抖音商城“红人上新”如何以内容驱动秋上新?从趋势引领到长效增长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9-08 05:42
行业趋势 - 服饰行业以差异化和全域经营为核心突围策略 通过可持续面料研发和直播间场景革命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与实用性的双重需求[1] - 消费需求呈现圈层化与精细化特征 国潮 二次元文化及环保理念兴起 推动产品需同时满足上镜出片和机洗不变形等理性与情感需求[1] 营销创新模式 - 抖音商城红人上新活动采用平台造势-红人扩散-店播转化三级模式 形成覆盖超4亿粉丝的声量风暴[3] - 活动外溢至小红书 快手等平台曝光量达1.3亿次 衍生64个热点话题 总访问量突破51亿次[3] - 超200位艺人参与话题传播 带动内容点赞量超2500万次 百大红人通过穿搭挑战赛吸引超10万用户生成UGC内容[3] 内容传播策略 - 红人魏凡舒baby发起的秋日穿搭晒图活动访问量超2亿次 推动趋势从平台向社交媒体多圈层分散[3] - 明星国民影响力与红人圈层穿透力形成互补 迪丽热巴 张予曦等艺人率先参与话题传播[3] 店铺运营转化 - 红人店铺通过精准选品与场景化店播实现高效转化 主理人浩哥的HAOGE STUDIO采用新疆外景拍摄打造差异化内容[3] - 素白品牌结合琥珀流光趋势与环保理念 推出覆盖通勤和轻户外场景的货盘 通过沙丘实景直播实现单场GMV暴涨653% 访问量增长92%[3] 直播形式创新 - 店播突破传统场景限制 融入故事线与非遗元素 马乖直播加入民族表演与非遗艺术家互动构建完整叙事[5] - 宜色家女装采用面料科普路线 创始人孙强亲自讲解设计理念 实现种草与转化一体化[5] 红人双重角色价值 - 红人作为主播通过专业化内容与场景化直播缩短消费者决策路径 作为主理人凭借细分领域选品能力推动产品工艺升级[5] - 沐沐Arena结合粉丝偏好提前上新皮草品类 大花通过线下粉丝见面会强化线上声量 均实现单场GMV破千万并打破年度峰值记录[5] 活动成果数据 - 超20位品牌创始人和产业带厂长在时尚boss上新活动中实现场均GMV同比增长180%[5] - 活动为红人沉淀流量转化和性价比优化经验 大花表示这些积累为下次大促提供策略参考 马乖计划强化人群分层与内容节奏[5] 模式协同效应 - 红人上新模式降低消费者趋势捕捉门槛 使用户快速找到适配风格与优质单品[6] - 活动为商家提前积累热度 为双11等大促蓄水 形成趋势引领-销售转化-资产沉淀的闭环[6] - 平台通过流量 数据与工具支持将单次促销转化为可持续经营节奏 推动行业从卷价格转向卷价值[6]
负债到年入6000万:他用中式炸鸡撕开行业红海丨创业者De故事
混沌学园· 2025-09-06 19:58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吴情芳高中辍学后曾在河南服装厂打工 后通过外卖行业创业赚取第一桶金但最终亏损 2020年底接触西快行业后创立徐小臣品牌 [6] - 品牌从2021年启动 目前拥有百余家门店 年营收达6000万左右 [2][4] 商业模式创新 - 融合卤味店高效运营模式与炸鸡高毛利率优势 采用"工厂型门店"概念 外卖线路采用批发生意思维 [4][10] - 供应链优化:工厂宰杀分解后直接腌制速冻配送 保证鲜度统一口味并降低成本 [10] - 目标维持15个点的利润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餐饮思维模式 [10] 产品差异化策略 - 主打中式炸鸡差异化定位 市场上美式韩式炸鸡居多而中式缺乏品牌化 [9] - 提出"草本薄浆"产品概念 使用桑叶薄荷叶紫苏叶等中式元素 口感酥脆不腻 [9][10] - 腌料浆粉口味全面创新 更健康且给人焕然一新感觉 [9] 营销与扩张策略 - 精准把握抖音新媒体风口 2023年所有新开门店均出现排队现象 [8] - 利用门店排队产生自然流量种草 外卖平台因生意好获得优先推荐形成自传播效应 [8] - 通过新媒体发力实现爆炸式杠杆式增长 首个门店就开始长时间排队 [8] 技术应用与行业趋势 - 全面应用AI技术 包括录音转会议记录、营销方案设计、市场部设计财务等工作环节 [11] - 认为所有餐饮企业不及时拥抱AI将被淘汰 早期使用AI可帮助调整传统会员体系 [11] - 通过AI工具理解用户需求 草本薄浆和新模型灵感均来源于混沌AI院的学习 [11] 行业竞争环境 - 韩式炸鸡存在致命缺陷:开店密度受限 50%-60%营收依赖线上 投资金额高但营销效率低 [4] - 炸鸡赛道属于红海竞争 但中式炸鸡领域存在市场空白 主要被传统夫妻老婆店占据 [9] - 外卖增量市场空间巨大 小快餐饮品类50%以上营收可能来自外卖 [10]
浪浪山小妖怪14亿票房背后,500元的毛绒玩具卖爆了
36氪· 2025-09-05 07:57
文章核心观点 - 问童子作为新兴高端毛绒品牌 通过差异化产品设计和品质把控快速崛起 联名产品三天售出超一万件 累计销量近十万件 [4][5] - 公司定位高端毛绒市场 强调中华传统文化表达 产品售价从165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目标客群为18-35岁注重自我表达人群 [7][13] - 对比JellyCat等国际品牌 问童子采取垂直整合模式控制生产流程 高端毛绒产品利润率可达50%以上 远超普通毛绒产品10%-20%的利润水平 [8][17][19] 品牌市场表现 - 与《浪浪山的小妖怪》联名周边三天售出超一万件 累计销量近十万件 部分产品需预购至十月中下旬 [5] - 官方旗舰店产品售价区间为165-500元 部分产品售价上千元 花卉系列单品价格达700多元 [7][15] - 淘宝旗舰店积累近70万粉丝 二手市场保值率较高 七折购入产品可八折转售 [20][22] 产品战略与差异化 - 以毛绒为载体承载文化表达 产品分为品牌向和市场向两类 品牌向产品注重文化意象表达 市场向产品采用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故事 [11][26] - 花卉系列产品以中式插花为设计灵感 采用毛绒布艺替代传统瓷器植物 解决易碎难养护痛点 [13] - 设计到生产环节高度自主 仅生产环节外包 设计团队自主打样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17] 生产与品质管控 - 采用垂直整合模式 设计 打样 销售环节由团队自主把控 仅生产环节对外 [17] - 对不合格产品采取无限期延后或修正策略 曾因品质问题终止生产售卖进程 [18] - 要求合作工厂进行人员技术调整和产能升级 复杂设计需反复试错 投入成本较高 [18][19] 商业模式与盈利水平 - 高端毛绒产品利润率达50%以上 显著高于普通毛绒产品10%-20%的利润率 [19] - 消费者多在促销期间购买 单客户复购金额约2000元 复购原因主要为产品质量 [15][20] - 线上渠道为主 正加速布局线下 计划2024年在一线核心商圈开设品牌专属门店 [22][23] 线下扩张计划 - 2023年商业化核心转向线下 已与哈姆雷斯等玩具零售商合作 开设快闪店 [23] - 计划开设40-50平米标准门店 需陈列300多个SKU 选址一线城市核心商圈 [23] - 线下门店强调体验展示 选品与线上差异化 弥补毛绒产品需触感体验的短板 [23][25]
浪浪山小妖怪14亿票房背后,500元的毛绒玩具卖爆了
36氪未来消费· 2025-09-03 16:02
品牌表现与市场定位 - 问童子与《浪浪山的小妖怪》联名周边三天售出超一万件 累计销量近十万件且持续增长 [4][5] - 产品定位高端毛绒 售价区间165-500元 旗舰店存在售价上千元产品 [7] - 品牌强调中华传统文化表达 产品涵盖年轻化玩偶(如"龙头老大")及数十万元大型装饰玩偶 目标客群为18-35岁注重自我表达人群 [12] - 差异化设计形成竞争壁垒 消费者认为"基本上没有平替" [12] - 对比JellyCat 999元邦尼兔吸引超两万人付款 但问童子用户反馈其产品存在掉毛问题 [8][14] 产品策略与品质管控 - 以毛绒为载体承载文化表达 因立体化呈现和陪伴属性选择该品类 [10] - 全流程自主管控 仅生产环节外包 设计团队自主打样确保产品与样品一致性 [15] - 严格品控机制 可因不满意无限期延后项目甚至终止生产 [16] - 高端毛绒产品利润率达50%以上 显著高于普通毛绒产品10%-20%的利润率 [17] - 花卉系列以中式插花为设计灵感 解决瓷器易碎、植物难养护的痛点 [12] 销售渠道与商业化进程 - 线上渠道以淘宝旗舰店为主 积累近70万粉丝 今年加速拓展多电商平台 [20] - 2023年商业化核心转向线下 计划进驻一线城市核心商圈 [21] - 现有SKU约300个 线下门店需40-50平米展示空间 明年将开设品牌专属门店 [21] - 已与哈姆雷斯等玩具零售商合作 并通过快闪店试水线下 [21] - 产品分为品牌向(维护调性)和市场向(传统文化故事设计)两类矩阵 [23]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反馈 - 消费者复购主因是产品质量 案例显示用户三次采购支出约2000元 [14] - 促销活动对购买决策影响显著 用户多在打折期间购买 [18] - 二手市场保值率较高 七折购入产品可八折转售 与JellyCat持平 [18] - 用户购买动机首重"第一眼喜爱"的情感连接 而非背后故事 [17]
几组数据公布,国潮正圈粉年轻人
搜狐财经· 2025-09-02 22:22
国潮消费趋势 - 国潮已从小众潮流转变为大众生活方式 渗透到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 包括汉服和中式茶饮等领域 [1] 文化创作领域表现 - 影视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和《长安十二时辰》通过创新传统文化内容获得市场成功 [3] - 文化创作注重细节还原 如唐代服饰和街景的真实再现 [3] 运动品牌发展 - 李宁通过纽约时装周展示中国风设计 将国潮推向国际舞台 [3] - 特步在跑鞋技术持续进步 并推出敦煌壁画等文化限定产品 [3] - 安踏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85.4亿元 同比增长14.3% 连续四年保持中国市场第一 [3] - 安踏市场规模接近阿迪达斯和耐克在中国市场的总和 [3] 多品牌战略成果 - 安踏旗下拥有FILA、DESCENTE、KOLON SPORT等多品牌矩阵 [5] - 收购的亚玛芬体育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 其中大中华区收入增长53.7% [5] 线上销售表现 - 2025年7月安踏在唯品会平台增长超过11% [5] - 唯品会品牌销量前十中国产品牌占绝大多数 包括安踏、回力、特步、李宁和361等 [5] 消费驱动因素 - 文化自信推动国产消费比重提升 消费者更认可国货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7] - 国潮从文化符号转向品质支撑 涵盖化妆品、食品、运动装备和文创等多个品类 [7] - 中国品牌正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舞台 [7]
曼卡龙(300945):25Q2归母净利同比+37% H1省外门店收入同比+62%
新浪财经· 2025-09-01 15:08
财务表现 - 25H1公司实现营收15.56亿元,同比增长26.79%,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35.18% [1] - 25Q2公司实现营收8.41亿元,同比增长15.73%,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37.36% [1] - 25H1归母净利率4.93%,同比提升0.31个百分点,25Q2归母净利率4.00%,同比提升0.63个百分点 [4] - 公司发布中期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1572万元 [1] 渠道发展 - 线上渠道:25H1电商收入8.68亿元,同比增长30%,占总营收55.8%,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2] - 分平台看:快手收入3.94亿元(占电商45%),淘系收入3.54亿元(占电商41%),京东及其他渠道分别占比5%和9% [2] - 线下渠道:坚持"省内调结构,省外扩规模"策略,省外收入同比增长62.3% [3] - 分渠道收入:自营店1.97亿元(+59.34%),专柜2.63亿元(+14.87%),加盟2.24亿元(+11.42%) [3] - 门店拓展:25H1新增门店23家,关闭11家,净增12家(直营净增5家,加盟净增7家),期末门店总数247家 [3] 盈利能力 - 25H1毛利率13.52%,同比提升0.05个百分点,25Q2毛利率11.60%,同比提升0.68个百分点 [4] - 分渠道毛利率:直营店30.70%(-1.64pct),专柜25.20%(+2.57pct),加盟7.44%(-1.04pct),电商7.53%(-0.35pct) [4] - 费用控制:25H1销售费用率4.70%(-0.95pct),管理费用率2.28%(-0.23pct),研发费用率0.06%(+0.03pct),财务费用率-0.13%(+0.46pct) [4] 产品与品牌战略 - 产品系列:打造凤华系列、娇玉系列、黄金戒指系列、蝴蝶系列、傲慢与偏见系列、恋恋风情系列、蔚蓝系列等核心产品线 [5] - 研发能力:全年研发超千款产品,覆盖主品牌及品牌矩阵,联动消费者/KOL全链路参与研发 [5] - 品牌合作:与德寿宫合作推出宋韵美学产品,与方回春堂打造中药养生联名系列,与《盗墓笔记》IP合作引领"黄金谷子"消费风潮 [6] - 产品创新:推出"啡黄腾达""人生Bee不可少"及"萌宠系列"等年轻化产品线 [6] 发展战略 - 渠道协同:线上赋能线下,通过直营+加盟模式拓展全国市场,建立省级加盟代理网络 [5] - 数字化管理:全门店接入中台系统,通过加盟商BI报表实时监控经营指标 [6] - 区域拓展:重点拓展华东、华中市场,25H1新增省外门店占比78% [3] - 品牌定位:以"经典国潮+轻奢时尚"双线驱动,深化东方时尚品牌形象 [6]
李宁赌上三把牌
虎嗅APP· 2025-08-30 21: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5%至30.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下滑11.0%至17.37亿元[2] - 2024年收入同比仅增3.9%,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速放缓至3.3%,远低于疫情前水平[2] - 安踏2024年收入同比增速达13.6%,年内溢利增超五成至169.89亿元,与李宁差距拉大[2] 渠道运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门店总数净减少51家,其中直接经营零售门店减少1.5%,李宁YOUNG门店减少2.2%[12][13] - DTC直营门店收入同比下降3.4%,特许经销商渠道增长4.4%但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压力[2] - 大货店铺平均面积242平方米,平均月店效30万元,高层级市场流水贡献接近60%[14] - 核心商业体进驻率约90%,已完成超级奥莱和奥莱大店建设第一阶段[14] 战略转型举措 - 从"国潮流量"转向"专业壁垒",聚焦跑步、篮球、训练三大核心运动领域[5][6][9] - 2025年上半年鞋类收入占比提升至55.6%,成为营收支柱[6]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7%,显著高于营收增速,重点发展"䨻"科技等核心技术[9] - 器材配件业务增速达23.7%,户外、网球、匹克球等新兴品类列为拓展重点[9] 品牌与营销重塑 - 营销重心从文化输出转向科技性能、专业运动员故事和赛事体验[10] - 签约苏炳添、谢震业等奥运选手,并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10] - 中国李宁系列转向"文化符号"定位,控制曝光频率与产量,回归小众路线[9] - 童装业务"李宁YOUNG"独立运营,提升专业度与客群精准度[15] 多品牌布局 - 以最高4200万年薪聘请Zara前高管Victor Herrero操盘多品牌业务[18][19] - 非凡领越2024年营收104.86亿港元,其中Clarks贡献90亿港元[19] - 目前多品牌矩阵包括Clarks、堡狮龙、Testoni,但缺乏专业运动品类国际品牌支撑[19][20] - 市场传闻皮诺家族评估出售彪马股权,李宁被列为潜在收购方但未进行实质性谈判[20]
李宁赌上三把牌
虎嗅· 2025-08-30 19: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1.0%至17.37亿元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5%至30.13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速放缓至3.3% 2024年收入同比仅增3.9% [1] - 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0% [2] - DTC直营门店收入同比下降3.4% 特许经销商渠道增长4.4% [1] 竞争对比 - 安踏2024年收入同比增速达13.6% 年内溢利增超五成至169.89亿元 [1] - 李宁收入增速远低于疫情前水平 [1] 战略转型 - 从国潮流量转向专业壁垒定位 聚焦跑步篮球训练三大核心领域 [4][7] - 鞋类收入占比达55.6%成为营收支柱 [4]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7% 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7] - 推出䨻科技超轻赤兔飞电等明星产品线 [7] 渠道优化 - 门店总数净减少51家 实施渠道外科手术 [11][12] - 关闭低效门店 聚焦一线新一线核心商圈 [12][13] - 大货店铺平均面积242平方米 平均月店效30万元 [13] - 高层级市场流水贡献接近60% 核心商业体进驻率约90% [13] 多品牌布局 - 以4200万年薪聘请Zara前高管Victor Herrero负责多品牌运营 [16][17] - 非凡领越控股平台2024年营收104.86亿港元 Clarks贡献90亿 [17] - 旗下品牌包括Clarks堡狮龙Testoni 聚焦休闲皮具领域 [17] 营销升级 - 营销重心转向科技性能专业运动员故事赛事体验 [8] - 签约苏炳添谢震业等奥运运动员 成为2025-2028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 [8] - 中国李宁系列转向文化符号定位 控制曝光频率与产量 [7] 新业务拓展 - 器材配件业务增速达23.7% [7] - 拓展户外网球匹克球等新兴运动品类 [7] - 将航天技术应用于运动服开发航天速干航天防晒等产品 [7]
潮玩行业深度报告:潮流涌动,蓬勃发展
东莞证券· 2025-08-29 17:32
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轻工制造行业中的潮玩细分领域,给予“超配”评级 [1][5] 核心观点 - 中国潮玩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0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从229亿元增长至76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35.11% [5][27] - 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龙头公司泡泡玛特2024年市场份额为11.5%,布鲁可以5.7%位居第二,其余公司份额均不足5% [5][28] - 行业增长受多因素驱动:政策支持消费升级与国潮产品开发、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2010-2024年从1.25万元增至4.13万元,CAGR 8.90%)、城镇化率提高(2010-2024年从49.95%升至67%)、情感消费需求增强及盲盒等创新营销模式推动复购 [5][38][43][47][51] - 建议关注拥有丰富IP矩阵、强运营能力、渠道优势及出海能力的公司,如晨光股份、奥飞娱乐 [5][93] 行业定义与特征 - 潮玩强调艺术与个性化表达,区别于传统玩具的功能性与教育性,具有收藏和二次销售属性 [13][14] - 主要品类包括盲盒(2024年占比36.6%)、组装玩具&积木套装(19.6%)、手办模型等 [14][15] - 产业链上游为IP设计与授权,中游为泡泡玛特等品牌商,下游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16][18] - 核心消费群体为女性(泡泡玛特用户中女性占比70%)和Z世代(占消费者40%) [19][20] 市场规模与格局 - 全球潮玩市场2020-2024年从203亿美元增至418亿美元,CAGR近20% [24][26] - 中国市场集中度低,但龙头份额有望提升,因消费者购潮玩时品牌为首要考虑因素 [28][31] 重点公司分析 - **泡泡玛特**:2025H1收入138.8亿元(+202.4%),净利润45.7亿元(+396.5%);毛利率70.34%;艺术家IP收入占比88.1%(THE MONSTERS单IP收入48.14亿元);海外收入占比40.3%(美洲增超11倍) [56][57][66][68][72] - **布鲁可**:2025H1收入13.38亿元(+27.9%),净利润2.97亿元(扭亏);以拼搭玩具为主,拥有50+授权IP;海外收入占比8% [73][76][81] - **晨光股份**:通过九木杂物社(2024年741家门店)布局潮玩,2022-2024年该业务收入CAGR 31.5% [85][86] - **奥飞娱乐**:以“玩点无限”品牌切入潮玩,与米哈游等合作开发盲盒、叠叠乐等产品,2025H1相关话题曝光量超1.7亿次 [91] 投资建议 - 超配行业,重点关注晨光股份(买入评级)、奥飞娱乐(增持评级) [93][94]
从国潮到情绪价值:红豆股份如何用文化赋能品牌价值升级?
证券之星· 2025-08-28 17:25
公司文化战略 - 公司持续25年打造红豆七夕节文化IP 将情文化融入品牌理念 通过"寻找最美爱的故事"等活动拓展情感表达平台 [3] - 七夕节活动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方式 转化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 增强用户粘性 [4] - 收到众多网友投稿包括抗疫英雄 00后追风少年和军嫂夫妇等 展示人间真爱故事 提升品牌社会影响力 [3] 产品创新与情绪价值 - 在国潮消费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背景下 公司以情绪价值破局同质化竞争 将情绪价值融入产品全链路 [6][12] - 热销200万件的"0感舒适衬衫"与国际大师合作 推出刺绣款和3.0版本 运用中国元素建立文化自信的情感连接 [6] - 联合DIOR前男装视觉大师设计红豆杉刺绣款 与国际衬衫大师吉國武合作推出Flexpand自由版型 拓展休闲生活场景 [6] 品牌国际化与科技赋能 - 多次亮相国际时装秀场 包括意大利米兰塞尔贝洛尼宫发布会和伦敦首秀 演绎中国男装新风尚 [10] - 产品通过德国 英国 瑞士等9国权威认证 在全球推广"舒适科技"理念 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12] - 通过智能制造升级 绿色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环保责任 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