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贸易规则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逼G7对中国下战书,英国当了美国“叛徒”,速奔北京提新要求
搜狐财经· 2025-09-15 16:22
美国对G7国家施压加征关税 - 美国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加征100%关税 理由是中印购买俄罗斯石油支持俄罗斯战时经济 [1] - 美国试图通过G7财政部长会议推动对中国和印度大幅加征关税 以逼迫俄罗斯与乌克兰进行和平谈判 [5] - 美国目标包括削弱中国和印度经济竞争力 同时使欧洲更加依赖美国以巩固全球霸权地位 [3] 欧洲国家对美国要求的反应 - 欧盟拒绝美国无理要求 因同时与中美发生关税战将导致欧洲经济崩溃 [3] - 德国不愿加征关税 因中国是德国汽车重要销售市场 100%关税将严重打击汽车行业并负面影响经济 [8] - 法国不愿加征关税 因关税会使法国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竞争力下降并严重影响利润 [8] 英国独立外交行动 - 英国商业贸易大臣率领超100家企业代表代表团访问北京 规模创纪录 [5] - 英国提出在中国新建使馆要求 释放中英关系回暖信号并希望加强经济联系 [5][6] - 英国选择与中国合作因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且经济发展稳定 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 [6] G7其他成员国立场 - 加拿大顾虑加征关税会阻碍国际贸易份额扩大 并使加拿大在国际经济舞台孤立 [8] - 日本虽政治追随美国 但经济上不敢忽视中国市场重要性 加征关税将冲击依赖中国市场的制造业企业 [8] - G7成员国均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量 不愿为美国霸权野心牺牲经济利益 [10] 全球经济合作趋势 - 中国主张通过平等互利共赢方式开展国际贸易 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10] - 各国经济联系紧密且相互依存度高 关税战违背国际贸易规则和时代潮流 [10] - 中国继续在国际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与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驻奥克兰总领馆经商处出席第138届广交会推介会
商务部网站· 2025-09-10 23:24
活动概况 - 驻奥克兰总领馆经商处主任王程光领事出席第138届广交会推介会并致辞 活动参与方包括新中贸易协会 新西兰粤商会 奥克兰北港商会及广交会买家代表 当地工商界30余人参加[1] 中国贸易地位 -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包括新西兰[3] - 中国是全球减贫人口最多 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3] - 中国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 广交会万商云集 已成为开放合作的公共产品[3] 国际合作评价 - 新西兰前总理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迈克尔·穆尔评价中国"入世"是"伟大历史事件"[3] - 当前国际贸易规则正遭遇前所未有破坏 总领馆将携手领区工商界为中新经贸合作注入新能量[3] 参会方反馈 -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将积极利用广交会这一优质平台实现互利共赢[5]
加拿大最想要的东西,中国反手给了别国!260亿的大单,澳大利亚成功捡漏!
搜狐财经· 2025-08-20 16:50
贸易政策影响 - 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保证金导致出口形势恶化[1] - 加拿大去年对中国油菜籽出口额达50亿加元(约260.5亿元人民币)[1] 市场格局变化 - 中国迅速转向澳大利亚采购油菜籽并达成新协议[3] - 加拿大失去最大油菜籽出口市场导致份额被替代[3][6] 产业经济影响 - 加拿大西部数万从业者依赖油菜籽产业谋生[6] - 失去中国市场将导致油菜籽价格下跌和农民收入大幅缩水[6] - 榨油厂等上下游产业面临裁员和减产危机[6] 战略决策评估 - 加拿大高估自身市场不可替代性并低估中国竞争力[5] - 将经济作为政治筹码导致被市场"踢出局"[8] - 澳大利亚通过提升种植技术和完善物流体系重新进入中国市场[6] 国际贸易启示 - 全球供应链高度融合背景下单一市场依赖存在风险[3] - 国际市场竞争中信任与合作机会一旦丧失难以挽回[5] - 经济利益与政治博弈交织需遵循市场规律[10]
特朗普又签4500亿美元大单,累计2.35万亿美元,部分关税再延期!
搜狐财经· 2025-07-31 16:23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灯光彻夜未熄,特朗普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改写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贸易命运。就在昨晚,韩国代表团签下了一份价值4500亿美元 的大单——3500亿美元投资美国核心项目,外加1000亿美元能源采购。 这笔签约使特朗普政府一个月内与日本、欧盟及韩国达成的贸易协议累计金额飙升至2.35万亿美元,全球贸易版图在他手中剧烈重构。 时钟指向7月30日深夜,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突然宣布:"美韩达成全面贸易协议"。短短一行字,终结了韩国长达数周的焦虑。此前特朗普威胁 对韩国商品征收25%高额关税的阴云,终于被锁定在15%的"优惠价"下。 这份协议暗藏玄机。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等人赴华盛顿紧急谈判,最终接受美方条件: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韩国特意强调大米和牛肉市场不对美开放,为本国农业保留最后防线。企业层面动作更快——三星与特斯拉达成165亿美元芯片订单, LG新能源43亿美元电池合约同步敲定。生意场上,金钱永远比外交辞令更真实。 协议签署后,韩元汇率短暂上扬0.4%,随即回落。市场看穿了数字背后的沉重:用天量资本换关税喘息,究竟是精明交易,还是无奈妥协? 特朗普的谈判术堪称行为艺术。两 ...
美国突然对华石墨开征93.5%关税:一场涉及资源争夺的贸易摩擦始末
搜狐财经· 2025-07-19 17:19
美国对中国石墨征收反倾销税 - 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出口的阳极级石墨征收93.5%的反倾销税 [1] - 美方声称中国石墨存在不公平补贴 [1] - 中国企业7月13日才收到初裁通知 未举行正式听证会 [1] - 征税措施可能与美国保护本国石墨企业有关 美国正计划扩大电池材料产能 [1] 中国石墨行业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石墨生产国 东北和山东产阳极级石墨占国际市场60%以上 [3] - 中国石墨主要用于锂电池和电弧炉钢生产 [3] - 美国新能源车电池供应链依赖中国企业供货 [3] - 美国石墨储量全球前三 但开采成本比中国高一倍 [3] 行业影响与应对措施 - 税率增加给中美合作企业带来困难 [3] - 终端消费者可能面临电池价格上涨 [3] - 中国出口企业正寻求俄罗斯、蒙古等替代供应商 但存在运输和质量风险 [3] - 山东石墨厂考虑将生产线转移至马来西亚或申请单独税率 [3] - 部分企业计划研发更高附加值的石墨烯产品 [3] 产业链影响 - 特斯拉等电动车电池原材料可能涨价 [4] - 直接影响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游企业 [4] - 市场担忧稀土或钨可能成为下一个征税目标 [4] 国际贸易形势 - 中国可通过世贸组织申请复审 但程序需至少一年半 [3] - 中国可能通过RCEP谈判获取新订单 [4] - 当前受影响企业需自行应对挑战 [4]
中方警告没听进去,大批稀土被转运给美国,美财长对华提要求,商务部果断出手
搜狐财经· 2025-07-18 06:22
中国对战略资源实施出口管制 - 中国对锑、镓、锗等战略资源实施出口管制,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反制外部打压 [1] - 2024年12月中国发布公告,原则上禁止向美国出口锑、镓等关键矿物 [1] - 出口管制是对美国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的正当回应,美国多年来以国家安全为名对华为等中企实施制裁 [4] 美国企业规避禁令的行为 - 美国买家通过泰国和墨西哥转运获取中国战略资源,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美国从这两个国家进口了3834吨锑氧化物,超过此前三年总和 [1] - 泰国和墨西哥2025年前五个月突然跃升为中国锑出口的前三大市场,而2023年它们还榜上无名 [3] - 采购代理从中国拿到矿物后贴上假标签,经亚洲国家中转运往美国,一家美国矿产公司高管坦言每月能搞到200公斤镓 [3] 资源价格和市场影响 - 镓、锗、锑的价格已飙至历史新高 [3] - 美国财长贝森特承认稀土出口虽已恢复,但数量远不及4月前的水平 [4] - 美企的"偷运"行为让问题复杂化,中国稀土恢复流通却量不足额 [6] 中国政府的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部署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针对伪报瞒报、夹藏走私和"第三国"转口等乱象 [7] - 违法企业可能面临高额罚款、未来出口禁令,情节严重者甚至会被控走私罪,最高可判五年以上徒刑 [7] - 专项行动整合海关、公安等多部门力量,加大口岸查验 [7] 国际竞争格局 - 美国在战略资源上表现脆弱,既离不开中国矿物又不愿放下制裁大棒 [7] - 中国用出口管制反击美国制裁是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 [9] - 美企的转运行为凸显了规则被践踏时的混乱 [9]
大批稀土被转运美国,两个“帮凶”浮出水面,商务部火速出手反制
搜狐财经· 2025-07-14 10:41
稀土贸易异常流动 - 202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超过3800吨氧化锑锑通过泰国和墨西哥转运至美国,相当于美国2022至2024年三年进口总量总和 [1] - 泰国仅有一家锑锑冶炼厂,墨西哥唯一冶炼厂在2025年4月刚复工,两国却突然成为中国锑锑前三买家 [1] - 美国Gallant Metals公司将中国采购的镓镓重新包装为"铁锭"、"锌锭"或"艺术品"标签,每月约200公斤通过东南亚国家中转运往美国 [1] 中国出口管制措施 - 2025年4月中美关税战开打后,中国升级稀土出口管控,当月美国从泰国、墨西哥进口氧化锑锑数量下降50% [3] - 中国商务部2025年5月部署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伪报瞒报、夹藏走私和"第三国"转口违法行为 [3] - 专项行动启动后一个月内,美国进口量暴跌,显示中国反制措施快速见效 [3] 全球战略资源博弈 - 美国联合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宣布"四方矿产协议"试图摆脱中国稀土依赖,却通过灰色渠道获取中国资源 [5] - 中国对战略矿产管控成为应对美国科技封锁与关税打压的关键反制筹码,近期美国已在EDA芯片工具、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对华解禁 [5] - 锑锑、镓镓等关键矿产具有军民两用属性,3834吨战略资源非法流出构成国家安全隐患 [5] 国际贸易监管趋势 - 中国反制举措传递明确信号:国际贸易必须建立在规则与诚信基础上,"贴牌转运"行为将在严密监管下现形 [7] - 泰国港口"锌锭"集装箱被开箱查验,墨西哥新建冶炼厂原料来源遭溯源追查,显示监管网络正在收紧 [7] - 3800吨稀土异常流动已停止,中国维护资源安全行动持续进行,重塑全球产业秩序 [7]
突发!王毅外长还在访欧,我国宣布对欧重大决定,欧洲收到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7-08 12:14
反倾销调查裁定 - 商务部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存在倾销行为 倾销幅度为27.7%至34.9% [1][3] - 调查始于2025年1月5日 历时半年多 调查过程中两次延长期限并听取欧方企业意见 [1][3] - 欧盟白兰地在华销售价格明显低于正常价值 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冲击 [3] - 商务部接受欧盟企业提出的价格承诺申请 对符合条件的产品不征收反倾销税 [3] 行业影响 - 欧盟白兰地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国内相关产业面临销售下滑 利润下降等困境 [3] - 中国白兰地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7] - 国内白兰地生产企业多年来面临不公平竞争压力 此次措施有助于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7]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白兰地消费市场之一 欧盟产品在华占有重要份额 [4] 中欧经贸关系 - 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到历史新高 但在某些领域摩擦增多 [6] - 欧盟对华出口白兰地占其全球出口量的重要比例 [9] - 中欧在气候变化 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但贸易摩擦难以完全避免 [9] - 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洋酒需求持续增长 市场潜力巨大 [6] 国际贸易环境 - 事件发生在中美经贸关系缓和的背景下 供应链竞争依然激烈 [6] - 中国在处理经贸争端时严格遵循世贸组织规则 给予欧盟企业充分申辩机会 [6] - 中国的做法为其他国家处理类似争端提供了参考 在全球经贸治理中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9]
30天倒计时,欧盟喊话中国必须解决稀土问题,中方直接反将一军
搜狐财经· 2025-07-03 12:47
中欧稀土贸易争端 - 欧盟向中国发出30天最后通牒要求解决稀土短缺问题 否则欧盟委员会主席访华计划可能取消 欧盟企业库存仅剩2-4周缓冲期 面临工厂停工风险 [1] - 中国商务部随即宣布对欧盟等地区进口不锈钢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实施期限5年 自2025年7月1日起生效 这是对欧盟施压的精准反击 [1] - 欧盟98%的稀土磁铁依赖中国供应 这些资源对电动汽车和绿色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2025年前五个月中欧贸易顺差达1170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2] 欧盟的稀土危机与矛盾 - 欧盟驻华大使称稀土短缺已造成"非常非常严重"的影响 威胁欧洲工业根基 但欧盟领导人同时在G7峰会炒作"中国将稀土武器化" 暴露双重标准 [2] -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目标2030年本土加工40%稀土 但实际进展缓慢 澳德合作的稀土工厂因缺乏中国技术推迟至2030年投产 成本预计高三倍 [8] - 欧盟一边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最高38.1%反补贴税 一边计划2030年前发放1.4万亿欧元补贴本土企业 其中3000亿已落地 显示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5] 中国的应对措施 - 中国强调稀土出口管制依法行事 符合国际惯例 所有国家一视同仁 同时加快审批部分欧盟企业的合规申请 前提是确保用于民用领域 [3] - 中国要求稀土企业上报关键技术人员信息 严防核心技术外流 包头稀土工厂加班生产 每块磁铁打上激光追溯码确保透明流向 [8] - 中国对欧盟不锈钢反倾销税基于详实调查 2019年欧盟不锈钢份额从12%猛增至23% 通过低于成本的"价格战"冲击中国本土钢企 [5] 中欧贸易关系展望 - 中国领导人强调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力量 合作才能照亮世界 稀土问题应成为"黏合剂"而非"绊脚石" [9] - 中国反倾销税决定传递尊重规则才有对话空间的信号 欧盟若继续"既要又要"将陷入更深困境 [9] - 2025年7月1日加税生效时 中方已通过加快稀土审批展现诚意 关键在于欧盟能否放下傲慢 正视1170亿美元贸易顺差的警示 [9]
合力维护国际贸易规则才能有效应对挑战(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32
贸易战影响分析 - 贸易战对出口国和进口国、生产者和消费者均造成损失,不存在"净福利效应" [1]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市场,全球生产商受损,美国消费者面临价格上涨压力 [1] - 保护主义政策长期将损害多边贸易体制 [1] 中小经济体的困境 - 中小规模经济体缺乏有效手段应对美国贸易政策,既无法提供额外市场准入也无法实施对等反制 [1] - 多边贸易体制是中小经济体的最佳选择,通过维护规则保障自身利益 [1] 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性 - 合作是唯一出路,全球贸易规则需要各方共同维护 [2] - 美国违背国际贸易规则的行为可能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深层冲击 [2] - 欧盟、日本、韩国及中国等应深化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贸易规则 [2] 区域供应链整合 - 整合区域供应链是应对关税危机的有效方案,区域内消费将消化大部分产品 [2] - 中国及其他亚洲经济体成为地区消费主体,推动国际贸易结构更加平衡 [2] - 亚洲经济崛起愿景将随着区域供应链完善而实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