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斯坦德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历次增资及股权转让出资价格及定价依据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20:35
公司上市备案进展 - 证监会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历次增资及股权转让的出资价格、定价依据、实缴出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出资瑕疵 [1] - 需就公司设立及历次股权变动的合法合规性出具结论性意见 [1] - 需说明2025年5月第一次增资及股份转让的外汇变更登记办理进展 [1] - 需核查主要股东穿透中"未知"情况及近12个月新增股东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1] - 需就公司及境内下属公司业务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禁止限制领域出具结论性意见 [1] - 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中信证券与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注于智慧工厂工业场景赋能 [2] - 公司是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先驱 提供一站式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机器人技术平台、产品系列及RoboVerse智能协同系统 [2] - 按2024年度销量计算 公司位列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及第四大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解决方案已获得全球超过400名客户认可 其中包括多家行业龙头企业 [2]
剑维软件:以工业智能与本土化创新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环球网· 2025-08-25 14:33
工业智能化趋势 - 全球工业加速迈入智能化时代,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与工业场景融合深化 [1] - 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神经中枢"的重要性凸显 [1] 工业智能核心价值 - 工业智能核心在于打破数据孤岛,通过数据深度整合与价值挖掘实现高效协作 [2] - 人工智能工具能汇总多源数据、提升数据质量,为决策提供支撑,而非替代人力 [2] - 公司服务全球十家造船企业、25家制药企业及众多电力企业,拥有近60年行业积淀 [2] 本土化战略实施 - 中国市场在数据和技术规模化应用需求方面领先全球 [3] - 通过公有云、混合云、本地部署等灵活解决方案满足客户数据管理要求 [3] - 在中国启动智能创新中心,已取得两项工程领域相关专利和首个麒麟软件适配认证 [3] - 拥有超百家本土合作伙伴,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4] - 与施耐德电气协作推进绿色与数字生产力项目,包括与水木明拓氢能源科技的合作 [4] 技术应用案例 - 协助中国海诚工程科技利用历史数据训练AI模型,设计准确度达92%,显著缩短设计时间 [2] - 与中国昆仑工程合作开发E3D辅助工具AI助手原型,通过自然语言与语音驱动设计出图流程 [2] - 为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搭建全厂级能源碳排放监测体系,成为上海市2023年度第一批产品碳足迹试点项目 [5] - 雀巢韦弗利工厂通过工业执行系统精准控制原料,每生产10个1千克装罐节省1千克原料,成本降低10% [6] 绿色转型推动 - 以数据技术为支点助力企业构建碳管理体系 [5]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光伏组件领域全球领先,成为可持续工业转型关键驱动力 [6] - 持续聚焦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及电力等细分领域,发挥PI System等产品优势 [6]
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投资青岛睿利富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04:43
投资标的概况 - 投资标的名称:青岛睿利富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青岛睿利基金"),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备案编码SBAT55 [2] - 基金组织形式: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认缴出资额为限担责 [7] - 基金募集规模:目标规模5,210万元,实缴3,000万元即可确认募集完成,阳光照明认购1,500万元,占比28.7908% [3][10] 投资领域与策略 - 核心投资方向:半导体全产业链,覆盖上游半导体/传感器/光电/材料领域,下游延伸至5G、物联网、工业智能及低空经济等新基建产业 [2][3][12] - 投资管理方式:普通合伙人负责项目估值、投后管理及退出决策,执行定期报告制度 [12] - 退出机制:通过转让、卖出等方式实现退出,上市后普通合伙人可自主决定非限售股出售时机 [15] 基金运营条款 - 存续期限:7年,可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延长 [12] - 收益分配顺序:先返还实缴出资,再分配8%优先回报,剩余收益80%归有限合伙人、20%归普通合伙人 [17] - 费用结构:管理费为实缴出资额的2%(价内支付),项目推荐服务费不超过有限合伙人实缴出资的6% [16] 交易结构与关联关系 - 普通合伙人暨基金管理人:武汉博睿智联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股东包括上海新营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等 [4][5] - 关联关系说明:基金合伙人与阳光照明及其关联方无股权、任职或利益安排 [6][9] 公司投资动机与影响 - 战略目的:拓展半导体产业链布局,借助专业机构资源获取中长期回报,控制并购风险 [18] - 资金来源:1,500万元自有资金,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 [18]
阳光照明: 阳光照明关于参与投资青岛睿利富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00:17
投资概况 - 阳光照明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人民币参与投资青岛睿利富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占基金总合伙份额的28.7908% [1][2] - 基金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 备案编码为SBAT55 [1][3] - 本次投资无需经过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2] 基金结构 - 基金目标募集规模为5210万元人民币 计划引入18位投资者 [2] - 普通合伙人为武汉博睿智联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认缴出资10万元 占比0.1919% [5] - 除阳光照明外 其他有限合伙人包括潘志荣(600万元/11.5163%)、钱智帆(500万元/9.5969%)等17名自然人投资者 [5]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未参与基金认购 [5] 投资策略 - 基金专注半导体全产业链投资 覆盖上游半导体、传感器、光电子及材料领域 [1][2]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5G、物联网产业链、工业智能和低空经济等新基建产业 [1][2] - 投资方式为股权投资 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投后管理及估值定价 [6] 运营条款 - 基金存续期限为7年 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后可延长 [6] - 基金不得举借融资性债务或对外提供担保 [6] - 管理费按管理费基数的2%一次性支付 项目推荐服务费不超过有限合伙人实缴出资总额的6% [8] 退出机制 - 投资资产需在解禁后尽快通过转让或卖出方式退出 [6] - 被投企业上市后 普通合伙人有权决定非限售股出售时机 [7] - 有限合伙人在股票全部解禁后2年内可申请出售对应份额股票 [8] 收益分配 - 项目可分配收入按以下顺序分配:实缴出资额返还→8%优先回报→80%按实缴比例分给有限合伙人/20%分给普通合伙人 [9] - 亏损由合伙人按认缴出资比例分担 新加入有限合伙人不承担历史亏损 [9] 战略影响 - 投资是公司拓展产业布局的战略性探索 旨在通过专业机构获取中长期投资回报 [10] - 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10]
阳光照明拟1500万元参投青岛睿利基金 布局半导体产业链
智通财经· 2025-08-18 18:40
公司投资动态 - 阳光照明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人民币参与投资青岛睿利基金 [1] - 公司认购金额占青岛睿利基金28.7908%的合伙份额 [1]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该项投资 [1] 基金投资方向 - 青岛睿利基金主要投资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 [1] - 投资范围涵盖上游半导体、传感器、光电及材料领域 [1]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5G、物联网产业链、工业智能和低空经济的新基建等产业 [1]
阳光照明:参与投资青岛睿利富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7:32
投资活动 - 阳光照明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人民币参与投资青岛睿利富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占基金28.7908%的合伙份额 [1] 基金投资方向 - 基金主要投资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 包括上游半导体/传感器/光电/材料领域 [1] - 基金同时关注下游应用领域 包括5G、物联网产业链、工业智能和低空经济的新基建等产业 [1]
宝信软件: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7: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15亿元,同比下降30.08%,净利润7.13亿元,同比下降46.46%,主要受钢铁行业长周期减量调结构影响,相关信息化与自动化需求下降[2] - 公司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战略,发布宝联登工业智算云平台,明确"2511"推进计划(打造100个智能体,实现1000个场景突破),加速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3][4] - 研发投入保持稳定,报告期研发费用5.92亿元,同比下降1.01%,持续强化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能力[8]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7.15亿元,同比下降30.08%,其中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收入30.18亿元,服务外包收入16.65亿元,系统集成收入0.22亿元[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3亿元,同比下降46.46%,基本每股收益0.250元/股,同比下降46.70%[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46亿元,同比增长3.40%,货币资金37.04亿元,较年初下降18.60%[2][9] - 存货39.27亿元,较年初增长44.19%,主要系自动化业务在执行项目库存增加所致[9] 业务发展 - 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业务聚焦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基于宝联登平台构建"流程管控+数字智能"融合驱动的新一代工业软件产品[3] - 自动化业务构建以自主可控中大型PLC及宝联登平台为核心的全栈国产化产品体系,大型T4系列PLC落地广西宏旺酸洗轧机联合机组[6] - 工业机器人业务构建1KG-500KG负载的完整产品矩阵,在3C行业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并实现新能源、金属加工等领域布局[3][5] - 宝之云业务围绕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进行布局,稳步推进宝之云华北基地建设,形成云-边-端三层架构的智算服务方案[3][7] 技术创新 - "宝联登"钢铁行业大模型平台荣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SAIL奖,获评新华社"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产品品牌组第8名[3][4] - 持续研发冶金工业人型机器人全栈技术,实现稳定直立行走、自主导航及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初步应用,基本具备完整通用人形机器人能力[5] - 开展全栈国产化PLC研发及产业化攻坚行动,天行PLC产品性能实现跃升,建立覆盖全国的PLC产品销售体系[6] - 牵头编制《钢铁行业工业软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6] 行业环境 - 钢铁行业处于长周期减量调结构发展阶段,供需矛盾加大、行业利润下降,压力持续向产业链上下游传递[3][7] - 工信部发布《两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支持大模型和工业智能体研发,推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3] - 工业智能正从单点技术应用向全流程智能化升级,但仍需攻克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3]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中,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净利润714.43万元,上海宝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净利润856.40万元,日本宝信株式会社净利润28.38万元[10] - 宝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48亿元,净利润4,652.33万元,表现较为突出[11] - 报告期内现金购买宝信软件(云南)有限公司,产生净利润327.36万元[12]
中信搭桥,日本产业投资加码大湾区
广州日报· 2025-06-13 00:48
活动概况 - 活动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信银行共同举办 瑞穗金融集团协办 主题为"新质广东链接日本——日本企业广东行" [1] - 吸引超200家日资企业 超200家中资企业 共800余位中外企业代表参与 [1] - 推动汽车 生物医药和健康 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商贸服务和消费等领域共68个项目落地 [1] - 27个项目现场签约 签约金额1034 64亿元人民币 [1] 中信集团战略布局 - 中信集团与瑞穗金融集团联手打造"信瑞穗"服务体系 发挥国际化优势 [1] - 建立"广东-日本-中信"长期合作机制 携手中日企业开拓全球市场 [1] - 未来将加强在大模型 工业智能 低空经济等领域的互利合作 [1] - 签约项目20个 其中直接投资116亿元 金融支持286亿元 产业合作项目金额615亿元 [2] 合作领域与成果 - 合作领域涵盖综合金融 基金投资 科技数字化 城市更新 低空经济 新消费等 [2]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 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 [2] - 形成"1+1>2"的资源聚合效应 培育新质生产力 [2] 区域经济影响 - 全方位展示广东持续优化的投资生态和发展活力 [2] - 为区域经济繁荣注入可持续的强劲动力 [2]
“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在广州举行 黄坤明王伟中奚国华张文武出席主题大会并会见日企代表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21:32
活动概况 - 广东省与中信集团联合举办"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主题为"新质广东 链接日本",旨在搭建广东与日本企业的交流合作平台[1] - 活动形式包括政企高层对话、产业精准对接、政策解读宣介、投资环境考察等[1] - 210家日本企业参与活动,现场签约项目27个,金额达1034.64亿元人民币[4] 广东省投资环境与机遇 - 广东省强调其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地位,拥有毗邻港澳、联通世界的地理优势,以及产业齐全、市场开放的特点[2] - 广东省重点推介机械电子、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的投资机会[2] - 广东省拥有广交会、高交会等开放平台,支持两地优质产品互拓市场[2] - 广东省正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3] 日本企业在粤发展现状 - 丰田、本田、日产、松下、东芝、日立、三菱等知名日企长期在广东投资[3] - 广东省是中日合作最密切、中日贸易规模最大、日企在中国投资最大的省份之一[3] 中信集团的角色与计划 - 中信集团与瑞穗金融集团联手打造"信瑞穗"服务体系,组织"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4] - 中信计划建立"广东-日本-中信"长期合作机制,携手中日企业把握中国机遇[4] - 中信将加强在大模型、工业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互利合作[4] 产业对接与考察 - 活动期间举办了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商贸服务等5大产业的专题对接会[4] - 日本企业家受邀到广州、佛山、东莞、惠州、汕尾等地考察交流[4]
从“制造”“智造”,树根互联工业AI助推广东建工机械领跑建筑装备智能化新赛道
财富在线· 2025-05-27 09:19
行业转型与智能化发展 - 传统建筑业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工业大模型与场景化智能技术正在打破行业边界 [1] - 树根互联与广东建工机械合作,通过多模态工业大模型推动建筑装备全生命周期数智化转型 [1] - 双方共同探索AI与建筑机械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助力行业数智化转型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5] 战略合作与业务布局 - 树根互联与广东建工机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涵盖产线规划、优化升级及智能化全链路升级 [3] - 树根互联将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赋能广东建工机械,包括AI审核工艺文件、AI+焊接机器人应用等 [3] - 树根互联支持广东建工机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安全管控平台建设 [3] 工业AI技术应用与成果 - 树根互联工业AI已形成多种核心能力,包括PHM预测性维护、秒级智能闭环管理、智能能源管理等 [5] - 工业AI应用于企业管理与生产制造上百种场景,在绩效管理、客户服务、生产调控等7大场景效果显著 [5] - 根灵工业大模型已完成国家级备案,基于海量数据与专家经验生成可复用的大模型底座 [6] 未来发展与行业影响 - 根灵大模型已在企业绩效管理、客户服务、售后运维等工业核心场景落地,未来将全面促进企业管理质效提升 [6] - 树根互联作为工业智能领军企业,正加速推进多个大模型研究,推动工业智能在生产制造、销售等场景的智慧升级 [5] - 公司以"赋万物智能,助工业进步,创社会富足"为使命,致力于为工业智能发展注入新活力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