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树根科技发布两款工业智能产品 正构建“企业大脑”与“机器人大脑”
新华财经· 2025-09-12 19:48
公司产品发布 - 公司于11日发布两款工业智能产品:售后服务智能体和柔性智能焊接生态平台 [1] - 产品发布会在工业智能生态日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题研讨会上举行 [1]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基于海量数据资产构建"企业大脑"与"机器大脑",推动组织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和成本大幅下降 [1] - 通过移动大模型、作业大模型等核心技术突破传统机器人智能化的数据采集难、算力成本高、算法模型难等瓶颈 [1] 售后服务智能体功能 - 深度融合工业知识、多模态生成式AI与全球服务场景,打造智能诊断、专家翻译与智能检索三大核心引擎 [2] - 智能诊断引擎具备多角色多模态和长对话推理能力,可实现故障精准定位与维修指导 [2] - 专家翻译引擎支持技术文档秒级翻译,术语准确率超98% [2] - 智能检索引擎实现10万份文档1秒内精准定位,支持图纸视频工单等全域跨模态检索 [2] 产品实际成效 - 售后服务智能体已助力三一集团海外实现故障诊断时长缩短50%、维修效率提升30% [2] - 有效减少客户非计划停机损失1亿元 [2] - 智能焊接平台将产线切换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分钟级 [2] - 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升超15%,生产成本降低最高达15% [2] 智能焊接平台特性 - 以"AI+数据+生态"为核心,构建柔性智能算法与开源开放接口两大支柱 [2] - 实现焊接工艺的自适应、自学习和持续进化,支持设备接入与数据自由利用 [2] - 平台深度融合工业知识、AI技术与真实场景数据 [2]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工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 [4] - 公司研发的根灵工业大模型于今年1月完成国家级备案 [4] - 大模型由海量高质量数据形成多维度数据资产,通过沉淀的运维数据与专家经验生成可复用的大模型底座 [4] 技术应用场景 - 根灵大模型已在企业绩效管理、客户服务、售后运维、生产维修等工业核心场景落地 [4] - 产品基于与三一制造场景的深度打磨,实现了从项目定制到标准化产品的跨越 [2]
“基金+招商”引凤栖!三是科技贵阳项目在云岩产业园投产
搜狐财经· 2025-09-10 20:37
9月8日,四川三是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是科技")贵阳项目在云岩产业园举行开工暨投产典礼。作为云岩区通过"基金+招商"模式引进的重 点智能制造企业,该项目的落地投产,不仅是区域招商模式创新的成功实践,更将为云岩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注入关键技术动能。 四川三是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贵阳项目在云岩产业园举行开工暨投产典礼。四川三是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创新"基金+招商"模式 精准引育优质项目 在三是科技项目引进过程中,这一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云岩区联合贵阳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企业落地提供了稳定的金融支撑与全流程保障。这 种"基金引路、项目落地"的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痛点,也让招商工作更具精准性和吸引力,成为云岩区吸引优质产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之一。在基金的精准引导下,三是科技于2024年成功落户云岩产业园,2025年一季度启动建设,仅半年多时间便实现开工投产,成为云岩区"基金招商、基 金落地"新路径的典型案例。 四川三是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贵阳项目在云岩产业园举行开工暨投产典礼。刘佳慧 摄 聚焦智能制造赛道 赋能区域产业升级 作为基于智能感知技术的无人产线解决方案提供商,三是科技 ...
飞乐音响10.01%涨停,总市值198.31亿元
金融界· 2025-08-22 10:41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涨停10.01% 报收7.91元/股 成交额达6.52亿元 换手率3.38% 总市值198.31亿元 [1] 业务结构 - 核心业务包括智能硬件产品(含汽车照明/电子电器/模块封装/芯片测试/精密零部件制造)/工业智能解决方案/检验检测三大板块 [1] - 公司战略定位为智能硬件及工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通过科技研发与市场拓展实现提质增效 [1]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6.02万户 人均流通持股4.16万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下降1.42% [2] - 同期归属净利润118.87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89.55% [2]
飞乐音响9.94%涨停,总市值177.5亿元
金融界· 2025-08-20 11:07
股价表现 - 8月20日盘中涨停9.94% 报7.08元/股 成交额6.67亿元 换手率4.03% 总市值177.5亿元 [1]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6.02万户 人均流通股4.16万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下降1.42% [2] - 归属净利润118.87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89.55% [2] 业务构成 - 核心业务分为智能硬件产品/工业智能解决方案/检验检测三大板块 [1] - 智能硬件产品涵盖汽车照明/汽车电子电器/模块封装/芯片测试/精密金属零部件制造 [1] 战略方向 - 致力于打造领先的智能硬件及工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通过深化科技研发与市场拓展实现全方位提质增效 [1]
广域铭岛推出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 助力客户打造面向未来的AI原生企业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20:50
本报讯(记者矫月)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域铭 岛")推出工业AI体系,包括工业AI应用平台与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为制造企业提供从AI基础设施搭建 到智能体应用落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打造面向未来的AI原生能力。 AI原生企业是"AI+企业"的深度融合,它需要提供整套的企业级能力,需要真正地理解业务流程,把AI 当作一种新生产力构建。 在场景落地方面,广域铭岛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覆盖企业"研、产、供、销、服"全链路业务场景,在研 发、生产、供应链、营销、运营等各环节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平台面向智能制造领域开放,覆盖汽 车、新能源电池、有色金属等行业。 在战略路径上,广域铭岛将30年工业Know-How积淀与AI技术深度融合,作为AI原生能力的核心支撑。 平台拥有三大核心能力,一是高效的工业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格式和规范,打破数据孤岛,为AI模型 训练优化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持;二是闭环知识封装与还原,封装工业工艺知识形成可复用模块,根据场 景需求还原调整;三是"量体裁衣"式智能体开发,根据企业业务需求和生产场景定制智能体,提高实用 性和有效性。 底层逻辑上 ...
思谋科技:目前处于上市筹备阶段,首选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7-16 14:07
公司发展概况 - 公司人员规模已达几百人,达到中型公司水平,发展速度非常快 [1] - 过去四至五年(包括疫情期间)业绩增速保持极快增长,过去两三年营收质素和多元化程度显著提升 [1] - 已完成4轮融资,其中A轮和B轮融资合计超过3亿美元 [4] - 目前处于上市筹备阶段,首选香港作为上市目的地 [4]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为工业智能体企业,主打融合「大模型+全栈机器人技术」,客户主要为企业,产品应用于智能制造领域 [1] - 已构建完整的工业智能体软硬件产品生态,包含自研的工业多模态大模型IndustryGPT [1][3] - 近期研发的大模型智能协作机械臂搭载IndustryGPT,具备万物识别、物品抓取等功能,可提升制造效率与精准度 [3] - 技术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造车、精密工业等领域 [1] 市场布局与国际化 - 在香港主打科技源头创新,与国际客户洽谈合作并引入海外顶尖专家 [3] - 在深圳以产业落地为目标,设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工厂,实现技术快速转化 [3] - 正拓展德国、日本等市场,并参与国际智能制造框架及标准的制定 [4] - 通过优化技术降低算力需求以应对美国制裁影响 [4] 运营模式与竞争优势 - 香港科研团队上午完成算法调试,深圳产线下午即可部署测试,当晚完成样品生产,实现技术无缝衔接 [3] - 该模式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3]
杭州城投,新在哪里?
杭州日报· 2025-04-29 10:31
杭州城投战略转型与产业布局 - 公司房地产投资占比从过去十年60%以上降至2024年底不足20%,产业投资占比从三年前不足10%攀升至30%以上,实现业务结构重大调整[10] - 设立首期百亿规模城投产业基金,采用"基金+基地+产业+招商"四轮驱动模式,18个月内决策投资项目8个,累计投放1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跟进63.6亿元[10][11] - 实施"二八"投资策略,80%资金投向成熟项目保收益,2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科技等核心领域[11][12] 产业投资典型案例 - 战略入股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龙头众合科技,聚焦数据底座建设、城市交通智能化等四大领域合作[11] - 投资法律科技企业共道科技,其数字调解员产品日处理案件1000个,人工替代率30%,准确率超90%,拥有20余项法律科技专利[13] - 投资炽橙科技后企业2024年营收增长69%,2025年Q1订单超去年同期120%,联合建立数字孪生城市实验室使基础系统模型建设成本降低70%[14][15] 产城融合与生态构建 - 打造钱江新城二期、城投未来之星、石塘特别合作园"三大产业高地",形成"研发-制造-总部"全产业链闭环[17][18][19] - 城投未来之星科创平台已吸引百余家泛浙大系企业入驻意向,将与浙大共建院士工作站开发绿色建筑技术[16][19] - 石塘特别合作园转型为集制造、研发、孵化于一体的产业示范区,与钱江新城二期形成空间联动[18][19] 校企合作与技术创新 - 与西湖大学合作投资元素驱动项目,加速氨基酸与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化[12] - 引入生成式AI企业智谱华章,在公交、水务等板块合作开发智能调度系统[12] - 与浙大创新创业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关注五大产业生态圈,挖掘培育优质项目[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