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源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传媒行业周观察(20250818-20250822):关注中报超预期标的及港股流动性变化,看好后续游戏、AI、IP、影视行情
华创证券· 2025-08-25 14:31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关注中报超预期标的及港股流动性变化 看好后续游戏、AI、IP、影视行情[1] - 传媒板块明线为AI应用起势 暗线为内容输出带来的文化自信 需要锐度和配置并重[5] - 看好今年成为中国开源大模型的爆发及应用格局重塑之年 分三步推进:公有云价值重塑+产业重回增长→有平台有用户有场景但缺少大模型能力赋能的企业→C端场景不断落地[5] - 港股恒科近期或受流动性拖累 但部分互联网权重资产位置仍不高 看好后续反弹优势[5] 市场表现回顾 - 上周传媒(申万)指数整体上涨5.17%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4.18% 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99% 位列所有板块第6位[6] - 个股涨幅前五:果麦文化(24.79%)顺网科技(24.16%)昆仑万维(23.48%)科德教育(22.25%)智度股份(20.49%)[9] - 港股科技板块涨幅前五:蔚来-SW(27.75%)小鹏汽车-W(18.73%)阅文集团(9.35%)华虹半导体(9.16%)中芯国际(7.87%)[12] 游戏市场表现 - iOS畅销榜腾讯系产品占优 《王者荣耀》稳定榜首 《和平精英》稳定前三 《三角洲行动》稳定前五 《无畏契约:源能行动》稳定前十[14] - 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组》8月17日新商业化版本更新后畅销榜跃升至第4 并持续维持在Top20内[5] - 恺英网络《热血江湖:归来》将于8月27日上线[5] - 下周新品:《巴别塔圣歌》将于8月26日海外上线[16] 电影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2日 2025年电影大盘票房(不含服务费)341.31亿元 观影人次8.75亿人 较2019年同期分别恢复约85%和77%[19] - 8月18日-22日周票房5.87亿元(不含服务费) 观影人次1818.0万人 平均票价32.2元(不含服务费)[20] - 周票房TOP5:《捕风捉影》(1.78亿元 占比30.3%)《浪浪山小妖怪》(1.40亿元 占比23.8%)《南京照相馆》(1.17亿元 占比19.9%)《坏蛋联盟2》(4155万元 占比7.1%)《东极岛》(2809万元 占比4.8%)[21] - 待上映重点影片:《7天》(想看人数118,785人)《有朵云像你》(想看人数65,164人)《蛟龙行动(特别版)》(想看人数16,084人)《一只绣花鞋》(想看人数14,190人)[24] 行业重要新闻 - 广电总局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实施"内容焕新计划" 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管理政策 优化审查机制[26] - 泡泡玛特官宣"迷你版LABUBU"将于8月28日线上开售 8月29日线下开售 单价79元 整套售价1106元[27] - DeepSeek-V3.1正式发布 采用混合推理架构 支持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自由切换 提升思考效率和Agent能力[28] 重点公司业绩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 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362.8% THE MONSTERS IP营收48.1亿元 同比增长668%[28][29] - 快手2025年Q2平均日活跃用户4.09亿 创历史新高 总收入350亿元 同比增长13.1% 经调整利润净额56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率16.0%[30] - 吉比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8亿元 同比增加28.49% 归母净利润6.45亿元 同比增加24.50%[31] 投资建议 - 游戏:关注中报后边际变化 建议关注恺英网络、巨人网络、星辉娱乐、完美世界、顺网科技、神州泰岳等[5] - IP:推荐创源股份、大麦娱乐、泡泡玛特 关注阅文集团(IP衍生品上半年GMV接近去年全年水平)[5] - 影视:监管边际改善 关注芒果超媒、华智数媒、爱奇艺、阅文集团、华策影视、欢瑞世纪等[5] - AI:关注中文在线(海外短剧平台FlareFlow月用户充值收入增速500%+)、浙数文化(参投14家杭州准独角兽企业)[5] - 分众传媒:主业稳健 有碰一碰增量变现+新潮整合潜在向上期权 低估值+高分红[5] - 港股:关注腾讯、阿里、快手、美图、阅文、腾讯音乐、哔哩哔哩、网易、美团等[5]
刚刚,字节开源Seed-OSS-36B模型,512k上下文
机器之心· 2025-08-21 09:03
模型发布与开源 - 字节跳动Seed团队正式发布并开源Seed-OSS系列模型 包含三个版本:Seed-OSS-36B-Base(含合成数据)、Seed-OSS-36B-Base(不含合成数据)和Seed-OSS-36B-Instruct(指令微调版)[1] - 模型使用Apache-2.0许可证发布 允许研究人员和企业开发者自由使用、修改和再分发[2] 模型架构与参数 - 模型采用360亿参数 分布在64层网络中 支持15.5万词表[5] - 架构结合因果语言建模、分组查询注意力(GQA)、SwiGLU激活函数、RMSNorm和RoPE位置编码[4] - 隐藏层大小为5120 注意力头配置为80/8/8 头大小为128[9] 长上下文处理能力 - 原生支持最大512K tokens上下文长度 相当于1600页文本 是OpenAI GPT-5系列的两倍[6][7] - 在RULER(128K上下文长度)测试中达到94.6分 创开源模型最高分[18][20] 推理预算控制 - 引入推理预算机制 允许用户指定模型执行推理的token数量[10] - 推荐预算值为512 tokens的整数倍(如512、1K、2K等) 0表示直接输出答案模式[13][26][27] - 复杂任务(如AIME和LiveCodeBench)性能随预算增加提升 简单任务(如IFEval)则出现波动[22][23] 基准测试表现 - Base含合成数据版本在MMLU-Pro得分65.1 MATH得分81.7[15] - Instruct版本在AIME24取得91.7% BeyondAIME得分65 LiveCodeBench v6得分67.4 均创开源SOTA纪录[17][19] - 在TAU1-Retail智能体任务中取得70.4分 SWE-Bench Verified(OpenHands)达56分[20] 训练数据与研究支持 - 使用12万亿tokens进行训练[1] - 同时发布含与不含指令数据的预训练模型 为研究社区提供多样化选择[8]
传媒行业周观察(20250811-20250815):看好游戏、IP、AI、影视等景气度方向
华创证券· 2025-08-18 13:47
行业投资评级 - 传媒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预期未来3-6个月内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 [3][44] 核心观点 - 传媒板块明线为AI应用起势,暗线为内容输出带来的文化自信,需锐度和配置并重 [6] - 看好2025年成为中国开源大模型爆发及应用格局重塑之年,分三步推进:公有云价值重塑→平台型企业赋能→C端场景落地 [6] - 港股科技主线对产业催化敏感,建议关注腾讯、阿里、快手、哔哩哔哩等标的 [6] 细分领域分析 游戏 - 高频数据向上+中报预期良好,关注暑期结束后DAU及流水持续性 [6] - iOS畅销榜显示腾讯系《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稳居前三,网易《梦幻西游》处中上位置 [15] - 新游《无畏契约:源能行动》《盗墓笔记:启程》即将上线 [17] IP - 长期看好大麦娱乐(2B转授权业务增速+2C渠道扩张)和创源股份(IP文创从0到1落地) [6] 影视 - 剧集政策边际宽松,"新21条"或优化集数、题材等限制,利好芒果超媒、华策影视等 [6] - 2025年电影票房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观影人次恢复76% [20][23] - 上周票房TOP3影片为《浪浪山小妖怪》(2.22亿元)、《南京照相馆》(2.17亿元)、《东极岛》(0.86亿元) [26] AI应用 - 重点关注Deepseek R2上线及财报季表现,推荐快手(25年PE<15x)、阜博集团(AI收入预期差)等 [6] - 华为发布AI推理技术UCM,计划2025年9月开源 [31] - 苹果拟推出机器人、智能安防摄像头等AI产品,预计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 [31] 市场表现 - 上周传媒(申万)指数上涨1.00%,跑输沪深300指数1.37个百分点,位列行业第17位 [7][9] - 个股涨幅前三:吉视传媒(+45.19%)、北纬科技(+41.12%)、游族网络(+19.88%) [10][12]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52%,东方甄选(+39.61%)、阅文集团(+21.57%)领涨 [13][18] 公司动态 - 网易2Q25收入279亿元(同比+9%),Non-GAAP净利润95亿元(同比+22%) [32] - 腾讯2Q25收入1845亿元(同比+15%),经调整净利润631亿元(同比+10%) [33] - 阅文集团25H1调整后净利润5.1亿元(同比-28%),剔除新丽后同比+36% [34]
全球AI大模型迭代提速!中国开源生态爆发
Wind万得· 2025-08-13 06:37
全球AI技术迭代加速 - 8月以来全球AI领域技术迭代显著加快 OpenAI Google DeepMind 百度等中外科技企业相继发布或更新大模型产品 推动行业进入创新密集期 [1] - OpenAI推出GPT-5 包含推理增强版 多模态版及企业定制版三个版本 编程场景性能显著提升 代码生成能力突出 网页端向个人用户免费开放 API调用价格下调 [3] - 百度计划8月底前推出新一代AI推理大模型 旨在强化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Google DeepMind发布"Genie3"模型 具备生成动态3D世界及模拟物理现象能力 但在可操作性与多智能体交互方面存在局限 [3] 中国开源大模型崛起 - 中国企业在开源大模型赛道表现突出 全球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产业生态构建与商业化落地展现强劲潜力 [1] - 腾讯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 阿里密集发布四款开源模型 最新开源模型在国际评测平台位列全球第三 京东将"言犀"升级为"JoyAI" 新体系涵盖全尺寸模型 支持多模态功能 [3] - HuggingFace榜单显示 全球排名前十的开源大模型中 中国企业占据九席 智谱GLM-4.5位列第一 阿里系列模型占五席 腾讯 月之暗面相关模型上榜 [4] 中美AI发展策略差异 - 中国大模型企业多选择开源路径 通过开放技术吸引全球开发者构建应用生态 美国科技公司倾向闭源模式 如OpenAI从早期开源转向闭源运营 以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6] - 开源模式面临"微调内卷"现象 模型更新集中于参数调优 底层架构创新不足 开发者面临模型版本频繁更迭 接口变更等兼容性难题 [6] - 开源模型的"组合效应"可能导致技术壁垒弱化 业内呼吁推动统一API接口标准 加大原创性基础研究投入 [6] AI商业化与行业影响 - AI应用差异化发展打开增量空间 快手聚焦视频与图像生成 阿里深耕电商流量运营 腾讯探索广告与游戏业务应用 显著提升商业化变现效率 [7] - 大模型应用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API调用用户总数超1.59亿 下一代大模型临近 Agent及多模态方向有望持续受益 推理需求扩容将带动算力需求增长 [7] - AI技术推动互联网行业估值体系重构 相关主题ETF或迎来发展机遇 2025年AI大模型行业呈现技术迭代加速 开源生态崛起 商业化路径多元特征 [7]
超越OpenAI医疗能力,百川发布开源大模型Baichuan-M2
凤凰网· 2025-08-11 15:32
此外,百川智能针对医疗领域用户隐私考虑下的模型私有化部署需求,对Baichuan-M2进行了极致轻量 化,量化后的模型精度接近无损,可以在RTX4090上单卡部署,相比DeepSeek-R1 H20双节点部署的方 式,成本降低了57倍。 凤凰网科技讯 8月11日,百川大模型正式发布开源医疗增强大模型Baichuan-M2。据官方介绍,该模型 以32B的较小尺寸,不仅反超OpenAI最新开源(300109)模型gpt-oss120b,更是力压Qwen3-235B、 Deepseek R1、Kimi K2等当前世界所有开源大模型。 ...
反超OpenAI,百川宣布开源医疗大模型发布
新浪科技· 2025-08-11 13:25
新浪科技讯 8月11日下午消息,百川智能发布开源医疗增强大模型Baichuan-M2。宣布超越OpenAI 8月6 日开源两款大模型——主打部署成本超低和医疗能力,在所有开源模型中,登顶全球第一。 据悉,Baichuan-M2在HealthBench上得到60.1分,以32B的较小尺寸不仅反超OpenAI 最新开源模型gpt- oss120b(得分57.6),力压Qwen3-235B、Deepseek R1、Kimi K2等开源大模型。 百川对Baichuan-M2进行了极致轻量化,量化后的模型精度接近无损,可以在RTX4090上单卡部署,相 比DeepSeek-R1 H20双节点部署的方式,成本降低了57倍。针对国产主流芯片的开发和适配,让多数医 疗机构利用现有硬件条件既可实现快速部署。 此外,面向急诊、门诊等对于交互速度要求更高的场景,基于Eagle-3架构优化的Baichuan-M2 MTP版本 在单用户场景下实现了74.9%的token速度跃升。(文猛) 责任编辑:李昂 ...
现在就等梁文锋了
投资界· 2025-08-10 15:45
硅谷AI圈最新动态 - OpenAI时隔6年首次推出开放权重大语言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采用Transformer架构和MoE设计,参数规模分别为1170亿和210亿[13] - gpt-oss-120b在核心推理基准测试中性能接近OpenAI o4-mini,可在单张80GB GPU上运行;gpt-oss-20b性能接近o3-mini,支持16GB内存端侧运行[13] - 模型采用分组多查询注意力机制(组大小8)和旋转位置编码(RoPE),原生支持128k上下文[13] - 在RTX5090上运行20B版本,输出速度达160-180tokens/秒[21] - 性能测试显示在远小于DeepSeek R1和Qwen 3的体量下,接近中国开源模型性能[23] 谷歌Genie 3突破 - 谷歌发布文生虚拟世界模型Genie 3,可生成720p清晰度24FPS流畅度的动态交互世界[28] - 模型能实时响应用户指令生成不同内容,要求精准处理物理交互逻辑[29] - 技术突破可能对VR、游戏和文生视频赛道产生深远影响[29] - 目前仍处于官方演示阶段,未开放普通用户试用[29] - 相比前代产品,Genie 3在分辨率、交互时长等方面有显著提升[31] Anthropic专注AI编程 - Anthropic更新顶级大模型Claude Opus 4.1,AI编程能力上限提升2%[34] - 在SWE-bench测试中达到74.5%准确率,领先OpenAI和Gemini同类产品[35] - 终端编程测试(Terminal-Bench)表现达43.3%,显著优于竞品[35] - 公司选择集中资源提升编程能力,保持在大模型商业化赛道的竞争力[38] 华人科技人才贡献 - OpenAI gpt-oss系列核心团队成员包括北大校友任泓宇,曾任职苹果、微软等公司[42] - 上海交大校友Wang Xin参与模型后训练工作[44] - 谷歌Genie 3团队有上海交大本科、哈佛博士Emma Wang参与,优化后实现24fps流畅度和亚秒级延迟[46]
三位90后,估值700亿
投资界· 2025-08-10 15:45
AI创业潮 - AI神话仍在继续,Mistral AI正在进行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估值将达到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0亿元),成立两年估值翻了近50倍 [2] - 公司由三位90后学霸创立,他们从巴黎顶尖学府毕业投身AI大厂后创业,成立一个月就凭借7页PPT融资1亿美元,刷新欧洲种子轮纪录 [2] - 今年初DeepSeek全球爆红,成为Mistral梦寐以求的理想模样,这一轮由90后们带队的AI大战刚刚拉开帷幕 [2] Mistral AI创始团队 - 三位创始人Arthur Mensch、Guillaume Lample、Timothée Lacroix均为90后,拥有巴黎顶尖高校背景和谷歌DeepMind、Meta AI实验室工作经验 [4] - 2023年三位创始人意识到AI革命机遇,回到巴黎创立Mistral AI,意为"法国吹来的强风" [6] - 创始人表示目标是未来10年处于领先地位,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亲自站台称赞其为"新一代欧洲初创企业与美国科技巨头竞争的典范" [6] Mistral AI发展历程 - 2023年9月发布首个开源大模型Mistral 7B,仅73亿参数规模却在多个基准测试优于Llama 2 [6] - 与封闭的OpenAI和Anthropic不同,公司坚持开源策略 [6] - 2024年发布聊天机器人Le Chat和首款推理模型Magistral,试图正面叫阵DeepSeek [7] - 目前发力商业化,与英伟达等巨头合作,年收入有望首次超过1亿美元且最近一年增长数倍 [8] 融资历程 - 成立一个月完成1.13亿美元种子轮融资,创欧洲纪录,估值2.6亿美元 [10] - 2023年底完成4.1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20亿美元 [11] - 2024年2月获微软1630万美元投资,6月完成6.4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60亿美元 [12] - 目前正洽谈10亿美元融资,估值或达100亿美元 [12] 投资人阵容 - 早期投资人包括光速创投、Index Ventures、德高集团等知名机构及法国富豪 [10] - A轮由a16z领投,Salesforce、法国巴黎银行等参与 [11] - B轮由General Catalyst领投,英伟达、三星、Salesforce等参投 [12] - 最新潜在投资人MGX由阿布扎比主权基金穆巴达拉和G42组建 [12] 行业竞争格局 - AI开源战场竞争激烈,OpenAI时隔六年首次发布最新开源模型 [7] - 腾讯、智谱AI、阿里巴巴、月之暗面等密集推出新一代开源大模型 [7] - Mistral被质疑测试结果回避与最新版通义千问和DeepSeek直接对比 [7] 90后AI创业者崛起 - AI搜索公司Perplexity估值18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近20倍,由三位90后创立 [15] - Genesis AI完成1.05亿美元种子轮融资,创硅谷具身智能行业纪录 [15] - AnySphere估值90亿美元,由四位麻省理工年轻面孔创立 [15] - 国内90后创业者如宇树科技王兴兴、月之暗面杨植麟等崭露头角 [16] - 这批创业者大多拥有世界顶级大学理工科背景,具有全球视野和技术信仰 [16]
中国“霸榜”全球开源大模型:光环下的隐忧与挑战
证券时报· 2025-08-07 02:37
中国开源大模型集群式崛起 - 中国开源大模型近期呈现爆发态势,阿里两周内开源6款模型,腾讯、智谱、阶跃星辰等公司密集发布新模型,形成"井喷潮"[1][2] - Hugging Face榜单显示全球前十开源大模型中中国占据九席,包括智谱GLM-45(第一)、阿里通义千问系列(占5席)、腾讯混元等[2] - 行业认为中国AI从"技术追赶"转向"生态主导",核心优势在于中文语料数据、国产算力底座(如华为昇腾)与场景应用的闭环[3] 中美技术路径分化 - 中国厂商普遍选择开源路线,如阿里千问3在Chatbot Arena排名全球第三,超越Grok4等闭源模型[4] - 美国Meta等公司转向闭源策略,形成"先发者闭源巩固优势,后发者开源破局"的路径分化[4][5] - 中国开源模式通过降低使用门槛加速AI与实体经济融合,盈利方式包括定制化解决方案(智谱)、云服务(阿里)等[5][6] 技术迭代与行业挑战 - 当前模型创新主要基于Transformer架构微调,存在"微调内卷"和同质化问题,缺乏类似Transformer的底层架构突破[7][8] - 模型迭代速度过快导致开发者面临接口频繁变更、密钥管理割裂等问题,如开发者需反复重写调用脚本[1][8] - 行业呼吁建立统一API标准,推动基础算法创新和算力芯片突破,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8] 生态影响与商业价值 - 开源模式打破技术垄断,降低中小企业AI应用成本,加速在智能制造、金融风控等场景落地[6] - 阿里与DeepSeek被称为"开源双子星",Kimi K2被《自然》杂志评价为"又一个DeepSeek时刻",显示国际影响力提升[2] - 开源社区飞轮效应显著,头部企业通过开放代码汇聚开发者智慧形成正向循环[3]
安联锐视:前端IPC或后端NVR可以接入通义千问、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21:27
公司AI技术合作 - 公司前端IPC或后端NVR可接入通义千问、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 [2] - 正与广州潜在空间科技合作开发对接火山视觉大模型的产品 [2] - 先期推广AI巡店等应用场景 [2] 子公司业务布局 - 参股子公司浙江安兴宇联机器人开发的智能体主要用于政府部门 [2] - 智能产品涉及AI大模型合作与行业赋能应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