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牛长牛
搜索文档
险资今年举牌30次,成A股慢牛推手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7:52
险资举牌活动 - 2025年险资举牌次数达30次 超过2024年20次和2020年26次 仅次于2015年62次[1][3][4] - 举牌涉及23家上市公司和10个Wind二级行业 银行板块最受青睐共被举牌14次[4] - 具体案例包括平安人寿多次举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 弘康人寿三度举牌郑州银行[4] 险资投资偏好 - 偏好低波动/高股息/低估值标的 银行股股息率优于长债收益率[6] - H股银行股息率更具吸引力 估值波动可计入OCI账户平滑业绩影响[6] - 通过设立私募基金投资可降低权益配置波动性 以长期股权投资形式入表[9]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 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 前两批机构已设立7家险资系私募基金公司[1][8] - 第三批试点中邮保险启动100亿元私募基金筹建 由保险公司全额认购[8] - 试点模式通过持股比例乘以基金损益计入利润表 减缓公允价值波动影响[9] 险资配置数据 - 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39%[14] - 股票配置余额达3.07万亿元 上半年净增6406亿元同比增幅47.57%[14] - 监管要求大型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30%投入A股 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上调5%[14] 市场表现与影响 - 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 上证指数创3731.69点近10年新高[1][11] - 北证50指数上涨6.79% 创业板指涨2.84% 超4000只个股上涨[2][11] - 险资作为"耐心资本"加速入市 与公募基金共同推动市场话语权提升[12][15] 政策支持导向 - 六部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完善险资长周期考核机制[14][15] - 考核权重调整为年度30%+三年50%+五年20% 引导长期稳健投资[15] - 长期资金作为逆周期稳定器降低市场波动率 优化投资者结构[15]
险资今年举牌30次助力牛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7:09
险资举牌活动显著增加 - 2025年险资举牌次数达30次 创近年新高 仅次于2015年的62次 超过2024年20次和2020年26次 [1][2] - 涉及23家上市公司 涵盖10个Wind二级行业 包括6次A股举牌和25次H股举牌 [3] - 银行板块最受青睐 7家银行被举牌14次 包括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信银行和郑州银行 [3] - 金融板块出现同业举牌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人寿H股和中国太保H股触发举牌线 为2019年7月以来首次 [3] 险资投资偏好与策略 - 偏好低估值 高股息 高分红 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 [4] - 银行股因低波动 高股息 低估值特点受青睐 H股银行股息率更具优势 [3] - 通过新会计准则入账方式降低权益投资收益波动 优化资产负债管理 [4] - 举牌有助于险企兼顾长期收益与当期利润 [4]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推进 - 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 前两批机构设立的7家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已全部落地 [1][6] - 第三批试点中邮保险启动私募基金子公司筹建 首期募集100亿元由中邮保险全额认购 [6] - 试点模式通过基金投资降低权益配置业绩波动 以长期股权投资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 [7] -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 太保寿险等大型险企及多家中小险企 [6] 险资权益配置大幅增长 - 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39% [10] - 股票配置余额3.07万亿元 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 同比增幅达47.57% 环比增长8.92% [10] - 监管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10] - 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上调5% 进一步拓宽投资空间 [10] 市场影响与表现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 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731.69点 创近10年新高 [1][8] - 北证50创历史新高 全日超4000只个股上涨 [8][9] - 市场呈现典型"慢牛长牛"特征 险资作为"耐心资本"核心力量入市步伐加快 [1][9][11] - 长期资金入市降低市场波动率 改善投资者结构 促进价值重估 [11] 政策支持与考核机制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 采用30%年度指标+50%三年周期指标+20%五年周期指标 [11] - 监管层系列政策为险资入市创造宽松环境 包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 [10][11] - 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导向有望引导更多养老 保险等稳健型资金进入市场 [1][11]
险资今年举牌30次助力牛市 A股市值首破百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0:29
险资举牌动态 - 2025年险资举牌次数达30次,创近年新高,仅次于2015年的62次 [1][2] - 举牌涉及23家上市公司,包括6次A股和25次H股市场操作,覆盖10个Wind二级行业 [3] - 银行板块最受青睐,7家银行被举牌14次,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 [4] - 金融板块除银行外,中国平安增持中国人寿H股和中国太保H股触发举牌线,为2019年以来首次同业举牌 [5] 险资投资偏好 - 险资偏好低估值、高股息、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如银行股股息率优于长债收益率 [4][6] - H股银行因更高股息率更受险资青睐,估值波动可计入OCI以应对业绩波动 [4] - 险资通过设立私募基金投资可降低权益配置的业绩波动影响,优化资产负债管理 [6][8]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前两批试点机构设立的7家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已全部落地 [1][7] - 第三批试点中邮保险及中邮资管已启动私募基金子公司筹建,首期计划募集100亿元 [7] - 试点模式下险资以长期股权投资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减缓权益资产公允价值波动对报表影响 [8] 险资入市政策环境 - 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股票配置余额3.07万亿元,上半年净增6406亿元,同比增47.57% [12] - 监管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并上调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5% [12]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增加3年和5年周期指标权重,推动长周期考核 [13] 市场影响 - 8月18日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百万亿,上证指数创近10年新高,北证50创历史新高 [1][9] - 险资作为"耐心资本"核心力量,入市步伐加快,与资本市场改革形成共振,有望引导更多稳健型资金进入市场 [1][11][13] - 长期资金入市有效降低市场波动率,改善生态结构,减少投机交易 [13]
杨德龙:3700点确认牛市 比2015年更健康
新浪证券· 2025-08-18 12:09
上证指数行情分析 - 上证指数于8月18日大涨并有效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 [1] - 下半年指数将突破3700点并确立牛市趋势 [1] 当前牛市与2015年行情相似之处 - 政策面持续加码支持市场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稳住楼市股市并活跃资本市场 [2] - 居民储蓄大幅累积 需寻找高收益投资渠道 [2] - 外资持续净流入带来增量资金 [3] 当前牛市与2015年行情差异 - 2015年行情为快牛疯牛 因融资和场外配资加杠杆导致市场泡沫化 [3] - 当前市场严格管控场外配资 以慢牛长牛节奏震荡抬升 [3] - 慢牛长牛更利于提升居民财富效应并拉动经济增长 [3] 市场特征定性 - 本轮牛市被定义为更加健康的牛市 [4]
股市C位妥了!政治局会议“托底”慢牛,“吸引力”政策可期,8月A股怎么走?
华夏时报· 2025-08-01 13:37
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将资本市场重要性提升至新高度 [3][6] - 会议明确"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显示决策层对市场稳定的重视 [3][6] - 中金公司认为新提法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缓解下半年内需外需回落的担忧 [6] 政策方向与市场预期 - 华泰证券分析政策将从供需两端发力:需求端吸引居民储蓄和外资入市,供给端支持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6] - 招商证券指出会议表态符合市场预期,因上半年GDP增长5.3%完成目标压力有限 [6] - 财通证券预计后续可能进一步放开管制,东海证券强调需优化基础制度提升投资者信心 [7] 资本市场改革措施 - 粤开证券建议推动金融开放,优化沪港通交易时间,丰富人民币计价产品供给 [7] - 深化投资端改革包括强化分红导向、鼓励回购、落实公募基金改革 [8] - 扩大科创板机制至创业板和北交所,放宽中长期资金参与定增的政策限制 [8]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7月沪指最高3636点,距去年高点不足40点,但月末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沪指跌1.18%失守3600点 [3][9] - 渤海证券认为短期整固源于基本面压力,但中期向上机会明确 [10] - 明泽投资指出3600-3700点存在历史套牢盘压力,但长期看好"金融改革牛"结构性机会 [10] 8月市场展望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市场维持震荡偏高中枢,人民币资产全球吸引力增强 [11] - 国信证券分析8月上半月小盘风格占优,下半月大盘风格因业绩披露胜率提升 [11] - 红利板块在财报披露期和分红派息高峰后胜率开始回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