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旅体融合

搜索文档
成都体育产业产值总规模力争今年突破150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13 17:00
体育消费与产业规模 - 上半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410亿元 同比增长约9% [1] - 上半年体育产业产值总规模达740亿元 同比增长约8% [1] - 今年力争实现体育消费总规模达800亿元 [2] - 今年体育产业产值总规模将力争突破1500亿元 [2] 赛事活动规划 - 上半年已举办重大赛事38项 [1] - 今年预计举办国际和全国性高水平体育赛事超80项 [1] - 将高标准筹备第12届世界世运会 国际乒联混团世界杯等重大国际赛事 [1] - 加快培育成都马拉松 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自主品牌赛事 [1] - 创新打造"运动成都·十二月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 [1] 体育品牌建设 - 重点塑造"三城两都一市"体育品牌(乒羽网之城 艺术体育之城 棋城 骑跑运动之都 电竞文化之都 金牌球市) [1] - 深化"体育+"融合发展 实施在春熙路 音乐厅 天府双塔等场所举办体操精英赛 田径街头赛 三人篮球大师赛等新模式 [2] - 依托"两山一环"空间探索举办攀岩 滑雪 滑翔 漂流 骑行等新兴潮流项目赛事 [2] 产业发展方向 - 提质发展智能运动装备制造业 [2] - 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2] - 加快发展特色冰雪产业 [2] - 创新发展健康电竞产业 [2] - 抢抓世运会契机探索发展科技体育新赛道 筹办无人机 机器人等高规格赛事 [2]
成都文商旅体融合实践:向世界递出的“立体名片”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22:02
成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 成都聚焦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为理念打造立体名片 [1][3][23]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扩容、跨境支付便利化升级等举措吸引外国游客,2025年暑期文旅预订同比上涨38% [3][9] - 天府绿道体系达5188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生态场馆构建全民健身新场景,夜间消费如锦里古街、宽窄巷子形成特色文旅体验 [9] 文化底蕴与城市吸引力 - 成都拥有4500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以茶馆、火锅、蜀锦、川剧、熊猫等文化为核心,形成独特天府文化 [6] - 对标米兰等世界级城市,成都强调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综合吸引力,通过物质载体与体验场景双重支撑提升沉浸式氛围 [7][8] - 2024年巴黎卢浮宫展出成都青铜面具和"二十四伎乐",非遗节达成数亿元IP签约,展现传统基因的现代表达 [19][20]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重点商圈外语服务标识覆盖率将达100%,外籍人士15分钟生活圈覆盖率达90%,春熙路-太古里商圈支持16国语言跨境支付 [13][14] - 全市布设4.2万台支持40种语言的智能支付终端,外卡POS机在IFS、太古里覆盖率100%,数字人民币试点非遗消费 [15][16] - 天府国际机场提供41种外币兑换服务,AI翻译屏覆盖14种语言,优化"吃喝游购娱"全链条体验 [14][16] 青年经济与全球标签 - 成都14-45岁青年占比45.87%,Z世代推动非遗、时尚消费,第九届国际非遗节吸引年轻游客并达成近两千项合作 [20]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举办34个大项赛事,结合文创、旅游、赛事三张名片,强化"三城三都"城市品牌 [21][23] - "慢活"与"会耍"的年轻文化形成多元消费场景,历史与现代交融成为成都的全球识别度 [20][24]
“可体验”“有趣味”“新潮感” 成都今年引进首店800家以上|公园城市·幸福成都
搜狐财经· 2025-07-12 17:43
消费空间优化 - 成都将构建重点商圈、商业街区、特色小镇及特色消费场景四级体系,实施商圈提能升级行动,加快建设春熙路、交子公园等四个世界级商圈,推动宽窄巷子、东郊记忆、铁象寺水街等重点街区提质改造 [3] - 积极推动文体地标向复合型消费地标转型,依托四川大剧院、城市音乐厅、凤凰山体育公园、东安湖体育公园等特色载体,强化商业消费与艺术欣赏、体育运动等功能深度融合 [3] - 重点打造"宽窄联动春熙"的都市"消费封面",形成更多"蜀都味、中国潮、国际范"共融共生的消费活力区 [3] 消费场景创新 - 植入演艺、竞技、娱乐等消费业态,打造更多"可体验"的商业 [4] - 植入创意装置、艺术美陈以及限时快闪、科幻体验、主题巡展等特色活动,打造更多"有趣味"的商业 [4] - 植入即时零售、定制消费、策展式商业等新零售业态,打造更有"新潮感"的商业 [4] - 推出更多文商旅体融合产品和路线,突出与文化、非遗结合,孵化国潮国货新消费品牌和产品 [4] 消费活动策划 - 以"春、夏、秋、冬"四大主题消费季为统揽,全年举办新春欢乐购、春糖季、首发季、服务消费季、国际美食嘉年华、进口嘉年华等重点促消费活动 [4] - 营造贯穿全年、联动全域、惠及全民的消费活动氛围 [4] 消费模式创新 - 深入实施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引进首店800家以上,落地高能级首发首秀首展首演等活动200场以上 [5] - 拓展成德眉资绵"票根经济"联盟,加强成渝双城票根权益互认互通,以"赛演展会"一张小票根串连"吃住游购娱"全链条体验 [5] - 创新发展数字消费,支持各类消费场景引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服务 [5] - 优化离境退税办理流程,布局更多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 [5]
“苏超”带来消费狂欢 如东啤酒嘉年华举杯开宴
搜狐财经· 2025-07-12 16:40
活动概况 - 2024如东燕京啤酒嘉年华于7月11日晚开幕,主题为“zui美如东•干杯燕京”,打造绿茵场外的“第二观赛场”以集聚人气并促进消费 [1] - 活动主会场位于如东“三河六岸”青园咀,现场灯光与城市美景相映,营造浪漫夏夜氛围 [3] - 活动为期10天,主会场外还将于19日至21日在如东喜润城东侧广场设立分会场,推出房车促销和人才夜市活动 [9] 消费表现 - 美食区提供直径8米的龙虾巨锅及30多种美食,小龙虾当日备货2800斤仍供不应求,摊位计划增加备货量 [3] - 啤酒屋新鲜扎啤热销,消费者搭配龙虾畅饮,现场音乐与互动形成强烈消费氛围 [5] - 首日吸引线下客流超1.2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10万,啤酒和美食销售额达17.5万元 [7] 多元化场景 - 市集区展示红木雕刻、空竹制作等如东非遗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当地文化 [7] - 设置休闲娱乐区、儿童游乐区等,覆盖全年龄段消费需求,市民反馈活动展现城市活力 [7] - 主办方如东东和集团表示,活动旨在打造文商旅体融合场景,激发消费潜力并让利于民 [9]
成都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彤:促进百业融合,构建多元融合产业体系
搜狐财经· 2025-07-12 15:57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战略 - 公司作为市属国有文商旅体链主企业,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聚焦塑造"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品牌,构建多元融合产业体系,助力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产业融合具体举措 - **文旅+交通融合**:在"熊猫专列·成都号"和"夜游锦江MR游船"项目基础上,计划推出City Tour观光巴士及"熊猫飞的"低空航线 [3] - **文旅+赛演融合**:加速打造影游联动场景,包括国庆前投运公园实景夜游《望江梦华·薛涛吟》,11月推出影旅融合项目"水龙吟",并举办ATP250成都网球公开赛等国际赛事 [3] - **文旅+科技融合**:依托成都社保卡一卡通,打造智慧消费平台,覆盖8500个消费点位和61.69万消费人群 [3] 资源整合与IP开发 - 搭建"光影天府·拍在四川"影旅平台,与全省21个市州合作制作《苍穹以北》《我们的1977年》等影视项目,形成"全川取景、成都制作、全球传播"生态圈 [5] - 构建城市文创IP矩阵,联动熊猫、金沙、三国等文化符号,已与瑞幸咖啡、深圳农投等头部企业联名合作,推动文化"出川""出海" [5] - 计划引进"侏罗纪""阿凡达"等国际头部IP,融合本地文化开发高能级文旅项目,并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合作策划三国主题驻场演出 [5] 平台建设与生态协同 - 发挥国企带动作用,吸引中小微企业和国内外头部企业参与文商旅体融合,扩大产业"朋友圈" [4] - 深化供给侧开放共创和市场侧多元变现,通过联名合作拓展IP商业化路径 [5]
行业协会热议成都文商旅体融合:以美食为桥链接世界,借力世运会打造消费盛宴
搜狐财经· 2025-07-11 16:35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 会议核心聚焦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探讨如何通过美食加强成都与国际的沟通桥梁 [1] - 行业将加强旅游景区餐饮配套和特色街区打造 支持"烟火小店"评选以增添城市魅力 [4] - 计划持续升级美食节、厨师节、茶饮节、咖啡节等品牌节会活动 活跃消费市场 [4] 国际美食之都建设 - 成都餐饮业将聚焦核心竞争力 练好内功以服务全球宾客 [1] - 推动川菜国际化是重点 包括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和海外供应链工厂布局 [4] - 计划在海外设立川菜烹饪技术人才培训站点 并邀请海内外川菜大师返蓉交流 [4] - 持续进行"TOP100"餐厅评定 提升"城市会客厅"品质 新年度榜单即将发布 [4] 世运会消费促进 - 成都世运会期间将策划丰富促消费活动 覆盖市民及运动员游客 实现体育与消费联动 [7] - 商业领域目标明确为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4] - 未来工作将围绕"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品牌展开 打造人人向往的消费目的地 [4] 消费场景创新 - 重点发力消费场景打造、活动创新及城市品牌联动 [7] - 通过世运会等国际活动展现城市活力 促进体育与消费深度融合 [7]
文商旅体融合,让成都消费燃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7-11 10:17
文商旅体融合的经济效益 - 杜甫草堂年接待720万人次,收入4600多万元 [2] - 东郊记忆年吸引1800万游客,总收入超30亿元 [2] - "蜀宴赋"年收入达七八千万元,计划在上海开分店 [2] - 凤凰山球赛通过票根联动多个景区和门店,实现流量变现 [2] - 成都"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551.6万人次,旅游收入12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11.6% [7] 消费趋势与政策支持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7] - 成都入围国内十大热门自驾游城市TOP1、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五 [7] - 四川省委通过《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明确文旅融合战略 [10] - 成都累计落户首店超4000家,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148家 [17] 创新融合案例 - 都江堰融创雪世界年接待15万滑雪爱好者,冰雪旅游营收超1.3亿元 [13] - 成都世遗马拉松吸引35000名跑者,带来4.6亿元旅游综合收入 [15] - "夜游锦江"2024年接待游客530万人次,新增游船+火锅等创新场景 [20][21] - "票根经济"惠及超7万人,联动西岭雪山、武侯祠等景区 [20] - 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预计吸引超20万境内外粉丝来蓉 [23] - 短剧《家里家外》带动"川渝文化""蜀地美食"搜索量激增300% [23] - 彭州景区开通15条"云端外卖"航线,年飞行超3000架次 [23] 资源与优势 - 成都拥有2300多年文化底蕴,包括金沙-三星堆遗存、都江堰、杜甫草堂等 [15] - 商业资源丰富,太古里、SKP等商业街区为核心消费载体 [17] - 旅游资源涵盖青城山、熊猫基地、3000余家书店等 [17] - 体育赛事密集,2024年举办70余项国际国内赛事,2025年计划89项 [17]
文商旅体融合 成都撬动高质量发展新支点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27
文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 - 端午假期成都市接待游客733.2万人次同比增长6.6%实现旅游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前5月成都接待游客1.38亿人次增长5.2%入境游客81.6万人次增长53.7%旅游总收入1807亿元增长6.1% [1] - 成都院子剧场抖音销售额超1400万元蜀宴赋餐厅接待游客超29万人次 [2] 文化体验与智慧旅游创新 - 宝墩遗址举办研学活动600余场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3] - 青城山景区引入外骨骼爬山助力器提升游客体验 [3] - 成都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达3819亿元聚集链主企业11家上市企业7家 [3] 商旅联动与消费便利化 - 春熙路百盛购物中心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708%消费金额同比增长474% [4] - 成都完善入境支付体系提供外卡取现、外币兑换和简易开户服务 [4] - 年内计划新落地首店800家举办高能级首秀首展100场 [5] 票根经济与商业载体创新 - 演唱会票根惠及游客超7万人可免费游览18个景区 [5] - 此地CyPARK引入西南首店、旗舰店打造骑行主题商业公园 [5] - 推出暑期消费季系列活动计划打造10余个特色新场景 [7] 体育赛事带动消费增长 - 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售出门票10.17万张带动周边消费3.8亿元 [6] - 成都大运会期间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2.7倍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2022年增长近10倍 [6] - 中超联赛成都主场场均观赛4万人门票收入7800万元上座率稳居中超第一 [6]
千年水道上的诗意、活力与烟火气
杭州日报· 2025-07-09 10:25
文商旅体融合活动概况 - "好运汇"跨界嘉年华在杭州大厦"好运湾"举行,包含大运河国际诗会、水上赛事、水上时装秀、水上运动集市等多元活动 [4] - 活动以水为媒、以诗为韵,融合皮划艇竞逐、AR科技船、非遗花伞展示、健身互动等元素 [4] - 持续三日的活动被形容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交响诗",展现杭州动静皆宜的城市气质 [4][10] 赛事活动数据与参与情况 - 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吸引全国90余城435名选手,年龄跨度14-65岁,外地选手占比近半数 [5] - 杭州2025年赛历包括9月网球公开赛、10月高尔夫公开赛、12月汇丰世界羽联总决赛等国际赛事 [6] - 赛事吉祥物天团(含杭州网球公开赛吉祥物"杭拍拍")与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球员共同点燃运动氛围 [5]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 AR科技船作为全国首创大运河AR交互项目,打造"文旅体演"深度融合新范式 [8] - 大运河国际诗会通过《自河北放舟归江南》等诗作与AR光影结合,展现运河诗意与科技魅力 [7][8] - 活动通过"流动的诗会"形式,将历史遗产转化为"人民的运河",强化城市精神内核 [7][8] 商业消费提振效果 - "好运集"运动集市汇集53家展商,覆盖运动装备、科技、非遗等类目,配套西湖诗词行酒令等特色活动 [9] - 活动期间"好运湾"人流量同比激增8倍,杭州大厦C座滨水商业营业额环比增30% [9] - 水陆集团主题游船带动运河水上旅游消费环比增长5.5倍,实现"人气"向"财气"转化 [9] 城市发展战略 - 杭州通过"15分钟体验圈"整合滨水赛道、商业综合体、游船码头,激活传统CBD新生消费力量 [9] - "文商旅体"融合模式正催化赛事经济,成为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新动能 [9][10]
“味到京城”美食节即将启动
北京商报· 2025-06-10 22:43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国际美食荟于6月10日开幕,主题为"寻味北京 烟火人间",活动持续至9月底 [1] - 活动采用"2+5+N"框架,包括两大品牌IP活动、"美食+"五大融合活动及N项特色主题板块活动 [1] - 首场品牌IP活动"味到京城"美食节于6月12日至15日启动,主打"逛吃三小时,吃遍全中国"体验 [1][2] 活动内容 - 美食节汇聚100余家地方风味餐厅,涵盖人气美食、特色小吃、精致甜品及特色饮料 [1] - 活动融合文商旅体场景,提供殷墟博物馆国潮文创、非遗手作体验及10条特色美食打卡路线 [2] - 北京老字号推出"乐享赛事寻味中华美食"联名餐品,与赛博跳动、红松果等体育企业联合促销 [2] 促销与参与 - 6月12日至9月底,北京2万余家餐饮企业线上线下同步推出普惠活动,包括折扣和直播秒杀 [2] - 抖音、美团开设"北京国际美食荟"主题专区,消费者可参与互动领取消费优惠 [2] - 美食节每日开放时间为16:00-22:00(21:00停止入场),持续4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