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消费场景
icon
搜索文档
快闪店频频闪现 这种新消费场景为何成为“流量密码”
央视新闻· 2025-05-16 13:54
快闪店模式概述 - 快闪店是一种短期经营的临时性店铺 通常设置在高人流量地区 用于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 [1] - 与传统门店或线上渠道相比 快闪店能以更低成本高效覆盖多城市、多场景人群 [1] 快闪店运营特点 - 上海徐汇滨江平均每40天就有2-3场快闪活动 单场活动每天吸引上千人打卡 [2] - 通过限量发售制造产品稀缺性 如限量版盲盒和玩偶常迅速售罄 [2][3] - 采用沉浸式场景设计 融合文化元素 如上海石库门快闪店推出200余款限定周边 五一单日客流量突破3万人次 [3] - 通过"IP+产品+品牌"整合形成营销热点 吸引年轻客流 [7] 快闪店商业价值 - 某玩具商通过快闪店推出新品 带动整体销量提升并获取消费者反馈 [5] -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快闪活动期间客流量比平日翻倍 延长顾客滞留时间促进消费转化 [5] - 武康路和安福路街区一季度举办10余场快闪 日均吸引3-4万人次 该街区年税收过亿 [5] 快闪店发展趋势 - 从商场向街区扩展 如上海武康路和安福路通过快闪店激活新流量 注入新消费力 [5][6] - 面临同质化严重和体验良莠不齐的挑战 需提升服务品质 [7] - 上海已出台优化首发活动管理措施 推行一次许可审批或报备制度 [8] - 专家建议完善城市配套服务 培育首发经济生态圈 实现从流量到销量的转化 [8]
从主题IP到艺术装置打造感官盛宴 新消费场景“流量密码”为线下消费添活力
央视网· 2025-05-16 12:39
快闪店模式特点 - 快闪店是一种短期经营的临时性铺位 通常设置在高人流量地区 用于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 [1] - 与传统门店或线上渠道相比 快闪店能以更低成本高效覆盖多城市 多场景人群 [1] - 快闪店通过"错过即无"的限时体验和限量发售制造产品稀缺性 [5] - 快闪店提供沉浸式场景体验 引起消费者情感与圈层共鸣 [5] - 消费者体验不仅是购物 还包括观展和线下社交 [5] 快闪店运营效果 - 上海徐汇滨江平均每40天举办2-3场快闪活动 [1] - 某黄浦江边快闪活动持续40多天 每天吸引上千人打卡 [1] - 上海西岸梦中心快闪店限量版盲盒 玩偶开卖不久即售罄 [3] - 上海石库门快闪店"五一"首日客流量突破3万人次 [7] - 有快闪活动期间商场客流量比平日翻番 [12] - 快闪活动延长顾客滞留时间 促进餐饮等其他消费转化 [12] 快闪店商业价值 - 快闪店帮助品牌增加曝光度 拓展市场和试水新品 [14] - 商场和实体商圈通过快闪店迅速聚拢人气 [14] - 上海武康路和安福路2025年一季度已举办10余场快闪 日均吸引3-4万人次 [14] - 武康路和安福路街区仅180家商铺 年税收过亿元 [14] 快闪店发展趋势 - 快闪店从单纯商品销售转向提供限时感官盛宴 [8] - 快闪店从商场走向街区和开放空间 [8][14] - 商场通过上千朵玩具花植打造限时巨型花园快闪 带动新产品销量创新高 [10]
打造从“首秀”到“长红”的消费创新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5-06 00:22
新消费场景的兴起 - 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市场呈现新变化,多地积极打造以"首展、首秀、首店"为核心的新消费场景,推出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产品和服务,激发消费新活力 [1] - 以"首展、首秀、首店"为核心的新消费场景凭借创新性、体验感、稀缺性形成消费吸引力 [2] - 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归功于各地政策大力支持和引导,如成都市计划到2027年底落地各类首店累计达6500家,高能级首秀首展等首发活动超1000场 [3] 首店经济的发展 - 北京"五一"假期前夕上新多家首店,掀起新店消费热,如"北京奥园city街"引入奥林匹克官方授权产品店等几十个优势品牌和商户 [2] - 北京超极合生汇新开业西区引入近300个年轻力品牌,涵盖35%的各类首店及旗舰店 [2] - 今年前4个月北京市累计新设各类型首店近300家,涵盖零售、餐饮、服务等多个领域 [2] 首展首秀活动的创新 - 天津博物馆"五一"假期推出馆藏书画精品展等新展览,并策划北朝服饰走秀、非遗体验等文化活动 [3] - 成都淮州机场"五一"假期推出"低空文旅嘉年华"系列活动,预计5天客流量超4000人次 [1][3] - 今年前4个月成都市低空文旅飞行达4.5万余架次,同比增长18.1%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上海市对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予以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发活动按实际投入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4] - 成都市计划培育新消费品牌500个,打造首发经济地标载体100个 [3] - 业态创新、科技与文化融合以及政策支持推动新消费场景涌现,助力打造从"首秀"到"长红"的消费创新生态 [4]
2025年一季度茅台营业总收入514.43亿,业绩稳增背后发力探索新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4-30 09:16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9日贵州茅台公布第一季度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市场稳定且呈现新变化,这与管理层战略调整有关,同时公司积极探索新增长,一系列改革将为发展奠定基础带来新动能 [1][2][6] 一季度业绩表现 - 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同比增长10.67%;归母净利润268.47亿元,同比增长11.56% [1][2] - 海外市场营收11.19亿元,同比增长37.53% [2] 市场情况 - 节后茅台市场稳定,2025年飞天茅台批发价稳定在2100 - 2200元/瓶,淡季表现好于预期 [2] - 市场多点开花,1000毫升装飞天茅台成新热点,海南、重庆等地销量同比三位数增长,蛇茅、笙乐飞天等产品持续热销 [2] 战略调整举措 - 调整供给,增加1000毫升装飞天茅台酒供货量,满足自饮、接待等需求;消博会上展出并销售产品,热销额破千万元;i茅台平台公布新申购政策 [3] - 提出客群、场景和服务三大转型,解决“供需不适配”问题 [5] - 管理层开展市场调研,听取经销商意见,统一思想 [5] - 加快与新热门赛道合作,扩大消费市场;与经销商合作触达消费者,打造悦己、友饮等新消费场景 [5] 行业发展理念 - 酒企要统筹“质量”和“体量”关系,实现从“品质认同”到“价值认同”,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生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