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机场
icon
搜索文档
白云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2025年半年报财务数据更新版)
证券之星· 2025-09-02 00:18
文章核心观点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发行价格为7.6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60,000.00万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 本次发行已通过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1] - 发行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不变,股权分布仍符合上市条件 [3] 发行方案要点 - 发行价格为7.70元/股,后因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现0.0747元)调整为7.63元/股,又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现0.157元)进一步调整为7.60元/股 [1] - 发行数量将根据募集资金总额和发行价格确定,计算至个位数并向下取整 [1] - 发行对象为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认购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 [1] 行业管理体制 - 民航行业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民航局为最高管理机构,下设地区管理局和安全监督管理局 [11]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负责国际航空运输规则统一和跨国清算服务 [11] -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现有会员594家,会员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达到全国总量的99%以上 [13] 行业发展状况 - 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总量同比增长10.4%,比2019年高3.8% [18] - 2024年中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5.17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30亿人次、货邮运输量898.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0%、17.9%、22.1% [18] - 我国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总投资达4,608.00亿元,新建、迁建运输机场43个 [20] 行业竞争格局 - 我国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唐和珠三角三大机场群 [20] - 2024年旅客吞吐量前10位机场合计吞吐量5.78亿人次,占全行业39.62% [25] - 2024年货邮吞吐量前10位机场合计吞吐量1,345.00万吨,占全行业67.04% [25] - 2024年飞机起降架次前10位机场合计起降391.87万架次,占全行业31.60% [26] 公司行业地位 - 白云机场是国内三大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机场之一 [26] - 2020-2023年旅客吞吐量连续四年全国第一,2024年全国第二 [26] - 2020-2023年飞机起降架次连续四年全国第一,2024年全国第二 [26] - 2024年货邮吞吐量全国第三 [26] 公司业务模式 - 主要业务分为航空服务业务和航空性延伸服务业务 [33] - 航空服务业务包括飞机起降相关服务和旅客过港相关服务 [33] - 航空性延伸服务业务包括特许经营权业务、租赁业务、地面运输业务和广告业务 [34]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397,095.99万元,归母净利润-107,120.46万元 [5] - 2023年营业收入643,086.83万元,归母净利润44,190.57万元 [5] - 2024年营业收入742,359.72万元,归母净利润92,584.75万元 [5]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72,604.62万元,归母净利润75,004.59万元 [5] 发展战略 - 以培育世界一流机场管理公司为远景,提升航空枢纽能级、打造四型机场示范 [37] - 致力于完善安全管理体系,2024年已实现第32个安全年 [38] - 持续推进智慧机场建设,开展数字化员工、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应用研究 [26]
时效升级升级畅行 西安咸阳机场截载时间再缩短
中国民航网· 2025-08-20 09:15
运行效率优化 - 国内航班截载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30分钟 实现10分钟缩减 [1] - 高峰时段旅客通行效率提升40% 误机率显著下降 [7] - 行李转运环节全程仅需8分钟 较传统系统效率提升50% [9] 服务流程升级 - 设立晚到旅客专属柜台与安检通道 配备专人引导实现一站式快速衔接 [7] - 优化楼内标识指引系统 平均节省旅客寻路时间3-5分钟 [7] - 航站楼二层专设快捷出发区域 通行时间缩短至传统流程的1/3 [9] 设施与技术支持 - T5航站楼运营体量达70万平方米 采用高速独立托盘小车技术 [9] - 构建多保障单位"一盘棋"协作模式 建立多重联动保障响应机制 [7] - 智能行李系统彻底解决转运痛点 硬件设施提供坚实支撑 [9] 实施成效 - 预计全年可助力2.4万人次旅客顺利成行 [7] - 调整后实现服务零投诉 晚到旅客成行率达99.7% [11] - 中转流程通过硬件改造和专属流程优化 实现"中转无忧"承诺 [12] 行业实践延伸 - 2024年6月1日已缩短T2/T3航站楼截载时间5分钟 为后续优化积累经验 [12] - 以智慧机场建设为抓手 聚焦值机/安检/行李等关键流程深化效率革新 [12] - 以便捷效益赋能旅客体验 成为民航领域服务品质提升的生动实践 [1]
青岛新空港的枢纽蜕变与城市赋能
齐鲁晚报· 2025-08-12 06:57
枢纽能级提升 - 2025年8月俄罗斯帝王蟹进口量达每周11吨,全年预计突破300吨,较2024年增长46% [2] - 2024年生鲜货物保障量超1.5万吨,通过"优先审单+预约查验"机制实现最快40分钟交付 [2] - 2025年3月完成山东省首例"国际空侧入货直转"业务,空运货直转作业时效显著提升 [3] - 构建"日韩为主 通达洲际 服务上合"航运网络,打造北方进口生鲜转运中心等三大中心 [3] 航线网络优化 - 2025年7月开通青岛-静冈航线,日韩航线覆盖9个城市,日均往返航班55架次 [4] - 2025年上半年日韩旅客量达111万人次,同比增长24%,日韩航班量和客运总量全国第三 [4] - 2021-2024年旅客吞吐量从1603万增至2618万人次,年均增幅22% [4] - 2025年暑运新开加密38条航线,每周新增出港航班245班次 [5] 智慧机场建设 - 自主研发运行调度指挥系统,数字化能力值(DCI)达99.94%,航班放行正常率华东第一 [6] - 2025年上半年航班起飞正常率92.19%(全国第三),靠桥率99.21% [7] - 离港航班推出排序系统使决策提速45%,航空器待飞时间缩短30% [7] - 全球首台全向叉取智能机器人投用,行李转运效率达每小时180件 [10] 科技创新成果 - 建立11个科创平台,获42项市级以上奖项和34项知识产权 [9] - 2025年发布无人驾驶雷达探驱车和自动割草机,填补民航领域空白 [9] - 牵头制定3项民航团体标准,包括飞行区无人驾驶应用导则等 [11] - "智慧机场无人化关键技术"项目获省重点研发计划,被评为"中国方案" [11] 服务品质升级 - 国内航班值机截载时间压缩至35分钟,精品快线实现"随到随走" [13] - 国内中转衔接时间压缩至80分钟,2024年中转旅客量255万人次(+80%) [13][15] - 2025年上半年"飞诉快办"平台处理诉求13万次,满意度96% [14] - 增设40处志愿服务点和60个商铺点位,优化母婴室等设施 [14] 战略价值实现 - 2024年国际及港澳台旅客量267万人次(+96%),服务中日韩经济合作区建设 [16] -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双枢纽"合作拉动国内旅客量增长20% [16] - 地铁8号线年服务600万乘客,定制客运覆盖市南市北全域 [16] - 2024年助力青岛中欧班列开行量破千列,强化上合示范区航空支撑 [17]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投运 按照2030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目标设计
中国民航网· 2025-08-07 10:29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投运 -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于8月7日正式启用 标志着历时5年的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投运 [1] - 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出席投运活动并宣布工程投运 省长罗东川发表讲话 [1] 项目战略意义 - 该工程是青海民航发展史上投资和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 将成为青海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 [3] - 项目将助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建设产业"四地" 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 [3] - 青海计划以此为新起点 打造开放联通新平台 服务品质新标杆 产业融合新引擎 [3] 建设成果与技术突破 - 工程总投资107.12亿元 其中机场工程99.83亿元 [6] - 新建15.8万平方米T3航站楼 17.3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 1.88万平方米货运区 [6] - 攻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等世界级难题 创新12项省级工法 [4] - 应用十大类31项新技术 金属屋面工程获国家级奖项 [4][5] - 深度运用BIM技术 实现工期优化与投资节约 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 [5] 运营规划与目标 - 设计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 货邮吞吐量12万吨需求 [6] - 青海机场客货量年均增幅超两位数 2023年预计达850万人次 4万吨 [4] - 西部机场集团将加快打造西宁-西安空快线 做优国内中转 拓展航线网络 [4] 行业发展展望 - 民航西北局表示该项目打造了高原机场示范工程 [3] - 青海民航单位需发挥机场新动力源作用 推动行业更快发展 [3] - 西北局将继续支持青海民航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高质量发展 [3]
打造便捷中转新标杆 厦门机场推出跨航司行李免提服务
中国民航网· 2025-07-31 14:16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林若瑜 报道:近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畅厦飞"中转 服务完成重大升级。机场正式推出跨航空公司中转行李免提服务。这将彻底打破中转行李无法"一站到 底"的传统壁垒,为旅客带来"行李直达不折腾"的全新体验,使厦门机场的服务品质再上新台阶。 | | "畅厦飞" 首期通程始发合作机场 | | --- | --- | | 区所示 | 天津、石家庄、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呼和浩特、 | | | 鄂尔多斯、呼伦贝尔(海拉尔)、通辽、乌兰浩特、 | | | 乌海、乌兰察布、二连浩特、阿拉善左旗、扎兰屯、 | | | 霍林郭勒、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赤峰、包头、太 | | | 原、吕梁、临汾、大同、祁州五台山、长治 | | 华东地区 | 济南、青岛、烟台、合肥 | | 区田地区 | 长沙、郑州 | | 名角地区 | 桂林、南宁 | | 西南地区 | 重庆、昆明、贵阳、成都双流、成都天府、九寨黄龙、 | | | 绵阳、甘孜、稻城亚丁、南充、康定、西昌、阿坝 | | 区北地区 | 乌鲁木齐 | | 无北地区 | 大连、延吉 | 目前,"畅厦飞"首期通程始发合作已覆盖华北、华东、华中、华南 ...
首都机场临空区新增企业393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2 05:58
企业落户情况 - 2023年1至6月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新增393家企业落户,注册资本总额62.9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2家,同比增长20% [1] - 新引进企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类企业达170家,占比43.2%,科技创新动能显著 [1] - 园区已聚集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家企业,2023年1至5月规模以上企业增至558家,同比增长8.6% [2] 重点企业动态 - 中国民航技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聚焦智慧民航领域,开展建设咨询、装备制造、智慧运行等核心业务,实施"双向延伸"战略构建地面综合服务体系 [1] - 美资企业艾格瑞特气候设备公司专注畜牧环境控制技术,依托母公司GPT集团全球领先技术,为国内养殖集团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2] 经济指标表现 - 2023年1至5月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417.8亿元,同比增长3.4% [2] - 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0.2% [2] 产业生态发展 - 民航龙头企业与跨国研发中心加速集聚,推动临空经济区产业升级 [2] - 园区通过人才保障、政策对接等支持措施强化企业服务,促进技术协同与创新转化 [1][2]
7月18日丽水机场正式通航浙江再添一座民航运输机场
中国民航网· 2025-07-18 21:18
机场通航信息 - 国航CA1873航班于7月18日17时33分降落丽水机场,搭载首批149位旅客,标志着丽水机场正式通航 [1] - 首日开通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航线,CA1874航班于18时43分载93位旅客飞往北京 [7][8] 机场基础设施 - 丽水机场为浙江省第8家民航运输机场,飞行区等级4C级,航站楼面积1.2万平方米,设8个机位站坪 [4] - 可起降波音737、空客A320、国产C919等机型,年设计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4000吨 [4] - 采用"山中飞鸟"设计理念,融合丽水"森林城市"特色,提供全流程自助服务包括行李动态可视 [7] 航线规划 - 2023年8-10月计划新增广州白云、深圳宝安、贵阳龙洞堡航线 [7] - 11月冬春航季后计划新增重庆、成都、武汉、西安、哈尔滨、青岛等航线 [7] - 2026年前将拓展至长沙、海口、昆明、郑州等航线 [7] 区域经济影响 - 机场通航缩短浙西南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时空距离 [7] - 为区域新兴产业、文旅产业及特色产业发展注入航空新动力 [7] - 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7]
从革命老区到智慧枢纽:中国航信携手南充高坪机场转型升级进行时
中国民航网· 2025-07-01 14:22
智慧机场建设 - 南充高坪机场T3航站楼是西南地区首个全面启用中国航信新一代开放离港系统的航站楼,也是中小型智慧机场示范项目 [2] - 中国航信为机场提供涵盖生产运行、旅客服务、安检等业务的智慧机场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开放离港、智慧安检、全流程自助服务等系统 [2] - 解决方案深度融合红色基因与智慧元素,旨在提升老区航空通达性,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红色旅游需求 [2] 自主可控技术 - 中国航信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开放离港系统,采用图形化操作和可视化交互设计,降低操作门槛 [3] - 系统支持可视化选座和个性化服务,地服人员反馈新系统界面直观、功能细致,新员工培训更轻松 [3] - 本地部署的备份软件DLB提供高可靠性保障,确保离港及自助业务在系统或网络异常时持续运行 [3] 旅客服务创新 - 智慧安检管理系统实现旅客及行李检查的信息化和集成化,提高安检效率和服务水平 [4] - 全流程自助产品包括自助值机、行李托运、安检、登机等应用,大幅提升旅客通行效率 [4] - 机场旅客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供航班查询、无纸化乘机、特殊服务预约等功能,增强服务能力 [5][6] 运行效率提升 - 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采用RFID技术,实现行李全节点电子化追踪,覆盖全国超75%机场 [7] - 航站楼运行协同系统(T-CDM)构建闭环管理体系,减少跨部门沟通成本,提升处理效率 [7] - 机场协同决策系统(A-CDM)聚焦航班全生命周期管控,优化保障资源调配,提升航班放行正常率 [8] 项目成果 - T3航站楼启用实现核心生产系统及业务无缝切换,展现中国航信团队的高效执行能力 [9] - 项目为中小型机场数字化升级探索出可复制的智慧化方案,成为辐射西南的区域性标杆 [9] - 智慧机场建设为川东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架设高效、便捷的空中桥梁 [9]
昆明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从通信种子到调度中枢
中国民航网· 2025-06-27 17:26
昆明机场智慧化转型 核心观点 - 昆明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以ACC(飞行区控制中心)为核心引擎,推动机坪、鸟防、场务、护场、灯光、通导等业务全面智慧化升级,构建"监控、指挥、应急、服务"四位一体的区域化管理中枢 [1][5][9] - 智慧化转型历程从2009年单一通信功能的"电话班"起步,历经2016年综合协调平台、2021年ACC成立,至2025年将实现飞行区全区域集中监控 [2][4][8] - 创新成果包括"运行一张图"监控体系、三维沙盘动态建模、机坪智能调度、空天地一体化鸟防网络等七大业务模块协同发展 [7][8] 智慧化发展历程 - **播种期(2009-2016)**:巫家坝机场"电话班"仅1人值守承担通信职能,2016年与场务FOD班组整合为综合协调平台,实现从单一通信向指挥调度功能延伸 [2] - **成长阶段(2016-2021)**:系统优化后具备机位资源调配、多部门联动能力,2021年正式成立ACC,下设指挥席/控制席/专业化办公室,形成区域化管理平台雏形 [2][4] - **成熟阶段(2021-2025)**:2024年新增跑道监控补盲功能,2025年将实现全区域集中监控,指挥大厅整合护场/施工/除冰雪等专项席位,构建快速响应机制 [4][8] 核心智慧化系统 - **运行一张图**:整合航空器/车辆/人员/视频等数据,实现道面巡检/航行情报/施工等多维度态势感知,强化实时预警与协同处置能力 [7] - **三维沙盘**:构建飞行区全要素三维模型,集成动态轨迹回溯/调度仿真/异常预警功能,支撑应急演练与指挥决策闭环管理 [7] - **机坪管理系统**:2021年启动转型,车辆监控平台实现内场全域实时监管,交通违规率显著下降,审批业务线上化提升服务效能70%以上 [7] 专业化业务模块 - **鸟击防范**:建立以昆明机场为核心的集团联动网络,创新推出AI智能预警/驱鸟设备研发/草种培育技术等"航投方案",鸟击残留物鉴定服务覆盖全国 [8] - **场务维修**:物联网技术实现道面病害实时定位与趋势预判,引入多类FOD探测技术实验,养护决策效率提升60% [8] - **灯光通导**:未直接披露数据但纳入ACC统筹管理范畴,与空管/航司/地服单位实现高效协同 [1][4] 未来规划 - 持续推进跑道防侵入/场道除冰雪等智慧模块建设,强化驻场单位应急联动能力 [9] - 打造"有事情找ACC"服务品牌,深化"中枢统筹、多元联动"机制在飞行区全域管理的应用 [9]
益航科技航旅小U海外拓展成效显著,全球智慧机场生态加速成型
江南时报· 2025-06-25 12:31
公司动态 - 益航科技核心产品智能手推车航旅小U加速全球化布局,构建全球智慧机场生态版图 [1] - 航旅小U已进驻日本大阪文化馆,提供中日英三语服务、智能导览、手机充电等多项功能,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数字桥梁" [1] - 公司正积极推进航旅小U进驻沙特利雅得,有望为2030沙特世博贡献力量,提升当地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 [1] 产品技术 - 航旅小U采用UI4.0系统整合航班服务、本地商业、品牌福利等核心功能模块,实现一站式服务 [2] - 产品深度整合机票预订、酒店住宿、租车服务等出行刚需功能,创新性地将充电服务与"心愿商城"联动运营 [2] - 采用动态交互设计与多层级信息导览技术,界面友好、操作便捷 [2] - 建立大数据中台,通过数据分析模型形成可视化报表,助力机场智慧化管理 [3] 商业模式 - 航旅小U汇聚海量品牌资源,为品牌商提供精准触达高净值航旅人群的平台 [3] - 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实现品牌信息与消费场景的智能匹配,帮助品牌商高效承接千万级机场流量 [3] - 独创"即领即用"核销机制,打通权益发放与线下消费场景,提高营销效率 [3] 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深化"场景即服务"战略 [4] - 计划与全球机场和品牌伙伴合作,探索智慧出行生态的无限可能 [4] - 致力于为全球旅客提供更便捷、智能、舒适的出行体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