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CPI
搜索文档
关税转嫁效应下,美国9月CPI可能继续走高
搜狐财经· 2025-10-24 17:40
格隆汇10月24日|美国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可能连续第二个月稳步上涨,预计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 8月份上涨0.4%,受汽油价格上涨以及服装、牛肉和咖啡等商品关税相关成本推动,但食品价格涨幅可 能有所放缓。与去年同期相比,CPI估计上涨3.1%,为16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不包括波动性食品和 能源的核心CPI预计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3.1%。关税转嫁仍然是渐进的,企业会以牺 牲招聘为代价吸收一些成本,但经济学家预计未来六个月消费者将承担高达60%的总关税成本。租金等 服务业通胀可能降温,部分抵消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尽管通胀走强,但美联储预计将于下周降息25个 基点。这份消费者物价指数报告是在政府关门期间发布的,旨在帮助调整社会保障,它引发了人们对十 月份数据质量的担忧,因为政府关门扰乱了数据收集工作,并给劳工统计局带来了资源压力。 来源:格隆汇APP ...
日本9月核心CPI同比上升2.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3:12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每经AI快讯,10月24日消息,日本9月核心CPI同比上升2.9%,预期2.90%,前值2.70%。 每日经济新闻 ...
促消费政策显效 企业贷款保持增势 电商物流指数走高 多项数据释放需求端积极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10-22 06:26
核心观点 - 近期多项经济数据显示需求端释放积极信号,包括核心CPI涨幅连续扩大、M1与M2增速剪刀差收窄、物流业景气度持续向好 [1] - 政策层面强调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以激发市场活力和提振发展预期 [1] 消费需求与物价 - 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来首次回到1%,反映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成效 [2] - 品质化升级类消费需求加快释放,9月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2] 金融与信贷数据 - 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两者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创年内新低,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及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3]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维持高景气度 [3]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推动需求释放,一线城市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带动市场回暖,9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约7% [3] 物流行业景气度 - 9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51.2%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位于景气区间 [4] - 9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112.7点环比回升0.4点创年内新高,供求两旺特征明显 [5] -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和农村业务量指数分别环比回升1.1和1.0点,达到132.5点和132.7点创年内新高 [5] - 供给端人员指数连续6个月回升,满意率指数环比回升0.9点至103点为年内首次 [5]
三组数据折射需求端发力积极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10-21 16:30
物流业景气指数连续7个月位于景气区间,核心CPI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M1、M2"剪刀差"收窄至1.2 个百分点……近期发布的多项数据,折射出需求端正在发力的积极信号。 消费需求加速释放 物价变化是管窥消费需求变化的一个窗口。从最新发布的物价数据看,我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 格领域释放多重积极信号。 由于CPI中食品、能源价格受短期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扣除二者后的核心CPI更能反映物价变化情 况。 从核心CPI和消费需求的关系看,消费需求变化会直接影响核心CPI走势,核心CPI也会反过来影响消费 需求。因此,核心CPI回升,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消费需求加速释放。 投资需求回暖 央行最新发布的金融数据折射出个人投资需求呈现回暖态势。 数据显示,2025年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 万亿元,同比增长7.2%,两者"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新低。 这一趋势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 贷款方面也印证了这一信号。企业贷款保持良好增势,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维持高景 气度。9月末,制造 ...
19个月,核心CPI重回1%!但CPI还在降,经济到底是暖了还是凉了?
搜狐财经· 2025-10-21 13:03
消费价格指数(CPI)表现 - 9月份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为过去19个月来的重要回升[3] - 整体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3%,与核心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呈现分化[5] - 核心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五个月回升,被视为衡量真实消费需求的重要指标[9] 食品价格变动 - 时令蔬菜价格环比上涨2.2%,鸡蛋价格环比上涨3.3%,符合季节性规律[7] - 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7%,持续下跌趋势[7] - 羊肉价格上涨印证消费升级趋势,消费者更注重食材品质和健康[9] 服务与消费品市场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尽管环比下降0.3%,反映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增强[9] - 工业消费品市场相对平淡,能源价格持续疲软,汽油和柴油价格下降[9] - 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服务类消费价格稳步上涨,体现消费升级趋势[10] 黄金市场动态 - 金饰品价格同比暴涨6.5%,受国际金价上涨和国庆期间消费需求驱动[9][11] - 黄金市场火爆反映消费者财富保值需求及避险情绪上升[9][11] 经济复苏结构性矛盾 - 能源价格疲软反映工厂开工不足和运输需求下降,生产端需求尚未完全恢复[9][11] - 国庆节后机票、酒店价格迅速回落,表明供给端竞争激烈,商家定价谨慎[10] - 经济复苏存在结构性矛盾,消费市场复苏与生产端疲软并存[11] 影响因素与展望 - 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回升受“基数效应”影响,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10] - 消费复苏更多是“自发性”的,其持续性有待观察[12] - 市场信心是关键因素,能源价格疲软和服务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消费者情绪[12]
9月核心CPI温和上涨,港股消费ETF(159735)涨超1%,哔哩哔哩-W上涨超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09:51
此外,10月17日,老铺黄金发布调价预告称将于10月26日进行产品提价调整。这已经是老铺黄金年内第 三次调价。 港股消费ETF(159735)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该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流动性较好、市值较 大的50只消费主题相关股票组成指数样本,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以反映港股通内消费类股票的整体 表现。 10月21日,港股两大指数集体高开,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人民币指数(931455.CSI)上涨1.47%,该指数 成分股中,哔哩哔哩-W与阿里巴巴-W上涨超3%,波司登上涨近3%,小鹏汽车-W与老铺黄金等4只上涨 超2%。 相关ETF方面,港股消费ETF(159735)高开,现涨1.16%。该ETF最新流通份额为9.27亿份,最新流通 规模为7.99亿元。 消息面上,据千龙网,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经济数据。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 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 幅连续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核心CPI温和上涨,不仅反映了扩内需、促消费 的政策成效,也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动力。今年前三 ...
核心CPI重回1% 五连涨释放供需改善信号
搜狐财经· 2025-10-21 06:53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四季度初物价显现积极信号,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五个月扩大至1%,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显示消费市场内在活力增强和供需结构逐步改善 [2][3][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表现 - 9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 [2] - 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首次回到1% [2] - 服务价格上涨0.6%,涨幅稳定 [2] - 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8月的1%收窄至0.8% [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表现 - 9月PPI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实现连续第二个月收窄 [2]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六个行业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 [7] 核心商品价格驱动因素 - 核心商品价格同比上涨1.8%,续创2021年以来新高,是核心CPI回升的主要拉动因素 [4][5] - 家用器具价格同比从1-2月的-3.4%升至9月的5.5%,创2002年有数据以来新高 [5][6]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大幅上涨42.1%和33.6% [2][4] - 交通工具价格降幅收窄,通信工具价格同比涨幅扩大至1.5% [4][6] 政策效果与行业影响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提振家电、汽车等商品需求并促进价格回暖 [4][6] - 重点行业“反内卷”和产能治理推动价格回升,如煤炭开采、黑色冶炼价格连涨两月,光伏设备价格环比由跌转涨 [6][7] - 产业结构升级带动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7] - 品质消费需求释放,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0% [7] 未来展望 - 供需结构逐步改善,“政策催化-市场响应-数据改善-信心提振”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9] - 预计CPI同比可能止跌,全年中枢在0%左右,PPI在四季度低位震荡 [9] - 未来物价回升幅度取决于传统行业产量压减、新兴行业限产举措及需求端政策的配合效果 [9]
核心CPI持续回升
搜狐财经· 2025-10-21 06:53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消费领域价格保持平稳,核心CPI持续回升,生产领域价格降幅有所收 窄。 国内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带动部分行业价格低位回升。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成效显现,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 幅收窄。前三季度,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等"新三样"价格同 比分别下降11.4%、5.1%和1.2%,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收窄2.0个、0.5个和0.4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消费领域价格运行总体平稳,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降幅与上半年及一季度相同。随着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自春节后持续回升,9月份涨幅回升至 1%;前三季度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 外部因素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走势分化。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整体震荡下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 行业价格下降。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连续9个月上涨, 前三季度平均上涨5.6%。 食品价格降幅有所扩大。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 ...
前三季度增长5.2%,后续关键在于用足用好存量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9:27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增长目标有望达成[1]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经济增速基本平稳[7] - 四季度宏观政策核心在于结构而非总量,重点在于用足用好存量政策[1][3][10] 社会融资与信贷 - 9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2] -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00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反映出国内需求尚需提升[2] - 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增加1421亿元,同比少增127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00亿元,同比略增200亿元[2] - 企业部门新增贷款1.22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9100亿元,同比少增500亿元,企业投资扩张意愿有待提振[3] - 9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1886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三季度发行速度有所放缓[3] - 9月M1同比增速大幅加快至7.2%,连续五个月回升,主要受低基数、居民存款回流及财政支出加大等因素支撑[3] 价格指数表现 - 9月CPI同比下降0.3%,核心CPI同比增长1%,核心CPI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5] - 贵金属和工业金属价格快速走高是核心CPI上涨的主要推手[5] - PPI同比获得改善,黑色金属、煤炭、有色、光伏设备及造纸业等环比涨幅居前[5] 固定资产投资 -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5%[7] - 投资结构呈现分化: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制造业投资增长4.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5.3%[8]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如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8] 消费市场 - 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有所放缓[9] - 9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3%,较8月的14.3%显著放缓;体育娱乐用品类由8月增长16.9%下滑至9月的11.9%[9] - 消费意愿提振需关注财政对个人消费贷的贴息政策效力及居民财产性收入[9] 对外贸易 - 前三季度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6.1%,9月当月同比增长8.3%,凸显外贸韧性[9] - 出口保持韧性得益于前期“抢出口”、低基数效应、全球AI投资高增及制造业升级,以及对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高增[9] 政策展望 - 四季度财政支出力度预计加大,为市场流动性提供支撑[4][10] - 货币政策将主要聚焦结构性工具的运用,出台总量性政策的可能性较低[10]
核心CPI温和上涨,消费向好积极信号|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10-20 19:05
宏观经济数据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 [2] - 9月份核心CPI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2] -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2] 政策支持措施 - 财政部分四批向地方下达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以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3] - 央行连续出台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4] - 今年3月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8方面30项重点任务 [3] 消费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4%,9月单月增长20.5%,比8月加快17.1个百分点 [4] - 9月智能家电增速超过30% [4]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4] 服务消费趋势 -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 [4] - 文体休闲服务类、通信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居民在家政、健身、旅游、美容、教育、医疗等服务消费支出超过商品消费支出 [4] 政策未来方向 - 改善居民收入是提振消费政策的关键,需大力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5] - 改善预期是政策重点,通过改善预期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 [5] - 重视发挥各项政策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尽快形成协同发力的政策体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