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传楚能新能源将接手威马武汉工厂,实控人为中国第四大汽车经销商
巨潮资讯· 2025-11-07 10:25
公司战略动向 - 楚能新能源将接手威马汽车位于湖北武汉的威马星晖工厂,正式跨界进入整车制造市场 [2] - 楚能新能源已成立全资子公司楚能(武汉)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国标行业为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并已开始招聘汽车制造人才 [2] - 楚能新能源实际控制方恒信汽车集团在接手威马星晖工厂前,曾与零一汽车合作过纯电动重卡并上市,已具备一定造车经验 [3] 公司产能布局 - 截至2025年10月,楚能新能源已建成孝感、武汉、宜昌三大锂电池生产基地,年有效产能超过110GWh [2] - 2025年10月28日襄阳70GWh锂电池项目开工后,公司将形成“一全球总部、两研发中心、四大生产基地”的立体化战略格局 [2] - 楚能新能源在建产能将超过400GWh,总规划产能超过500GWh [2] 收购标的资产状况 - 威马星晖工厂是湖北唯一具备整车制造资质的造车新势力工厂,总投资202亿元,一期规划产能15万辆,于2020年1月8日正式投产 [3] - 威马星晖工厂曾是威马汽车的第二个全资质智能制造基地 [3] - 深圳翔飞入主威马后,接管了四家威马系公司,但不包括威马星晖工厂,目前威马温州工厂已恢复生产 [2]
经济观察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护航民生基本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09:39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和0.4个百分点 [1] - 经济平稳运行为就业市场提供基础和底气,企业有信心投资和扩张 [1] - 经济平稳运行有力稳住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名义增长5.1%,实际增长5.2% [3] 就业市场状况 - 1-9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其中一、二、三季度均值分别为5.3%、5.0%、5.2% [1] - 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增加 [1] - 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施精准靶向帮扶措施,如提供专项补贴、拓宽就业渠道 [2] 居民收入与消费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46降至2.43 [3] - 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稳定增长是支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3] - 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及假日出行消费增加带动居民经营收入增长,前三季度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199元,增长5.3% [3] 价格指数变化 -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 [4] - 9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反映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成效 [4] -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2.8%,其中三季度下降2.9%,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 [4] 产业转型升级 - 积极引导和支持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产业发展,如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 [2]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展就业新空间 [2]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等“新三样”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4]
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连续两月破万亿千瓦时 工业用电增长快
搜狐财经· 2025-10-20 22:31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今年7月和8月全社会用电量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连续两个月创历史新高,为全球首次 [1] - 数据直观体现三季度经济活动活跃度,展现经济强劲动力 [1] 江苏省用电情况 - 江苏省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67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 [7] - 江苏省第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68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占前三季度总量近四成 [7] - 7月至8月江苏电网用电负荷全天过亿天数达48天,比去年增长21天 [9] - 苏州一家光纤制造企业三季度用电量达310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16% [3] - 苏州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季度用电量超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 [3] 广东省用电情况 - 广州市前三季度数据中心用电量达20.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57% [11] - 广州市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增长42.99% [11] - 广州市前三季度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38% [12] - 数据中心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用电量增幅明显 [12] 安徽省用电情况 - 安徽省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 [15] - 安徽省制造业用电企稳回升,增速达7.8% [15] - 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强劲,同比增长12.7% [15] 重点行业与公司表现 - 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行业、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快速扩张 [14] - 江苏某光纤企业海外光纤发货量同期增长32%,前三季度多模光纤订单发货同比增长128% [5] - 企业承接多项国内外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拉动用电需求 [5] - 用电量增长反映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智能制造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9] - “反内卷”与“稳增长”组合拳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拉动第二产业三季度用电量快速回升 [14]
前三季度核心CPI持续回升,PPI降幅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18
消费领域价格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CPI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半年及一季度相同 [2] - 核心CPI持续回升,3月份同比上涨0.5%,9月份涨幅回升至1.0%,为近19个月最高,前三季度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 [2][4]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与上半年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4] 食品价格细分表现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32个百分点 [2] - 鲜菜价格平均下降7.9%,降幅比上半年扩大2.6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 [2] - 猪肉价格前三季度平均下降2.9%,上半年为上涨3.8%,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 [2] - 鸡蛋价格下降6.6%,降幅比上半年扩大3.8个百分点 [2] - 牛羊肉价格分别下降3.4%和3.1%,降幅比上半年均有收窄 [2] - 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均上涨1.2% [2] 能源及工业消费品价格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汽油价格下降7.3% [3][4]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4个百分点 [4] - 国内金饰品价格上涨37.2%,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 [4] - 文娱耐用消费品和服装价格分别上涨1.7%和1.6%,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 [4] - 家用器具价格由上半年下降1.1%转为上涨0.7% [4] -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3.8%和3.4%,降幅均有收窄,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 [4] 生产领域价格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PPI同比下降2.8%,其中三季度下降2.9%,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 [5] - PPI同比降幅由1月份的2.3%扩大至7月份的3.6%,8、9月份同比降幅分别收窄至2.9%和2.3% [5] 重点工业行业价格走势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前三季度平均分别下降24.5%和8.6%,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收窄0.5个和1.7个百分点 [5]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1.4%、5.1%和1.2%,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收窄2.0个、0.5个和0.4个百分点 [5]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下降9.9%,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同比下降7.3% [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5.6%,其中金冶炼、铜冶炼、铝冶炼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5.0%、4.6%和3.7% [6] - 纺织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4%、2.3%和1.8% [6] 高技术及消费升级行业价格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同比上涨3.0%,飞机制造价格上涨2.3%,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价格上涨0.2%,服务器、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价格均上涨0.1% [7]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2.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5.0%,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4%,保健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0% [7]
总理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5 08:47
宏观经济政策导向 - 四季度是政策发力重要窗口期,可能推出财政加力、央行降息及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增量措施[1] - 强调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总量政策持续发力,用足用好政策资源,以改革办法打通堵点卡点[1][3] - 加强跨年度工作衔接,更快更好发挥政策效能[3] 扩大内需政策 - 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统筹促消费举措,扩大有效投资,激发市场活力以形成新增长点[4]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为年内最低[4]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比1~7月放缓1.1个百分点[4] - 2025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收官,其中8000亿元支持"两重"项目建设,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扩围[4] 投资与金融支持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总规模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5] - 民间投资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将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等方面实施举措以激发活力[5] 外贸外资形势 - 大力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开拓多元化市场,完善海外服务体系,推动标志性外资项目[5]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5] - 9月进出口总值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比上月加快4.5个百分点,为年内月度最高增速[5] 行业治理与竞争环境 - 综合治理行业无序、非理性竞争,促进上下游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以构建创新生态圈[6] - 工信部发布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加强行业治理、规范企业竞争秩序[6] - 采取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加强价格监管等措施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6] 行业效益与价格改善 - 1~8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2.1%,钢铁行业同比扭亏为盈[7] - 8月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7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7] - 8月光伏、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2.8和0.6个百分点[7]
宏观纵览 | “反内卷”的下一步:盈利改善如何向中下游传导
搜狐财经· 2025-09-29 16:32
工业利润总体改善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扭转了1-7月同比下降1.7%的态势 [3] - 8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由7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 [3] - 工业企业利润改善得益于宏观政策发力、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及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 [3] 价格因素驱动利润回升 - 8月PPI同比下降2.9%,但降幅较7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 [4] - 8月PPI环比由7月下降0.2%转为持平,结束了连续8个月的下行态势 [4]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光伏设备及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显著收窄,对PPI下拉影响减少约0.5个百分点 [4] 上游原材料行业盈利显著改善 - 1-8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2.1%,增速较1-7月加快10个百分点 [6] - 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6] - 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增长12.7% [6] “反内卷”政策成效与持续部署 - 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带头抵制“内卷式”竞争,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2][8] - 工信部密集发布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部署规范竞争秩序 [2][8][9] - 政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产缓解过剩产能,带动部分工业品价格回升 [5] 中下游行业挑战与政策期待 - 当前企业利润呈现结构性分化,上中游行业利润持续修复,但下游消费类行业受制于终端需求平淡 [7] - 部分上游行业价格已回升,但中下游行业的“反内卷”仍需更多政策支持 [2][7] - 后续政策若能在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消费和地产刺激等方面精准发力,有望推动盈利改善向中下游传导 [2][7] 重点行业稳增长举措 - 有色金属行业方案提出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 [9] - 钢铁行业方案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提出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 [9] - 汽车行业方案明确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并指导制定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 [10]
“反内卷”下一步施政展望: 盈利改善如何向中下游传导
搜狐财经· 2025-09-29 01:01
工业利润整体改善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扭转了1-7月同比下降1.7%的态势,自5月以来首次累计利润增长 [2] - 8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由7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改善明显 [2] - 利润改善得益于生产的韧性、PPI同比降幅收窄以及利润率的持续改善,8月PPI同比下降2.9%,降幅较7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 [3] “反内卷”政策成效与行业表现 - 综合整治“内卷式”无序竞争已取得积极成效,1-8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2.1%,增速较1-7月加快10个百分点 [1][6] - 部分行业利润显著改善,钢铁行业同比扭亏为盈,有色行业利润增长12.7% [1][6] - 多个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8月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1][3] 政策持续发力方向 - 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1][7] - 工信部密集发布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对未来两年加强行业治理、规范竞争秩序作出明确部署 [1][7][8] - 具体行业措施包括:钢铁行业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 [8];汽车行业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9] 当前挑战与未来展望 - 企业利润呈现结构性分化,上中游行业利润持续边际修复,但下游消费类行业受制于终端需求平淡 [4][6] - 营收增速显示需求端尚未明显改善,库存增速磨底且应收账款回收期回升,表明企业仍面临一定经营压力 [4] - 分析师预计,若后续政策能精准发力提振下游需求,如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范围、加大消费和地产刺激力度,盈利改善或可向中下游传导,推动整体工业利润全面回升 [1][6]
“反内卷”的下一步:盈利改善如何向中下游传导
第一财经· 2025-09-28 21:29
工业利润整体改善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扭转了1-7月同比下降1.7%的态势 [2] - 8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实现20.4%的两位数增长,较7月下降1.5%显著改善 [2] - 工业利润改善得益于生产韧性、PPI同比降幅收窄以及利润率的持续改善 [3] 上游行业利润与价格回升 - 1-8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2.1%,增速较1-7月加快10个百分点 [1][5] - 钢铁行业利润同比扭亏为盈,有色行业利润增长12.7% [1][5] - 8月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显著收窄,其中煤炭加工价格降幅收窄10.3个百分点 [3] “反内卷”政策成效与部署 - 综合整治“内卷式”无序竞争已取得积极成效,带动部分工业品价格回升 [1][4][7] - 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7] - 工信部密集发布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对未来两年加强行业治理作出部署 [1][7][8][9] 中下游行业状况与政策期待 - 8月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2.8和0.6个百分点 [1][3] - 当前企业利润结构性分化明显,下游消费类行业受制于终端需求平淡 [6] - 若后续政策能精准发力提振下游需求,如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范围,可使盈利改善向中下游传导 [1][6] 重点行业具体措施 -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 [9] -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等项目,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 [8]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9]
强化政策协同,筑牢“十五五”价格合理回升基石
搜狐财经· 2025-09-23 06:49
当前物价形势核心观点 - 物价长期低位运行是经济主要挑战,导致宏观平稳与微观体感存在温差 [1] - 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回升 [1][3] - 8月PPI同比下降2.9%,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持平 [6] 价格指标的积极变化 - 核心CPI回升由工业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回暖带动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企业无序竞争治理改善工业品供求关系 [3] - 居民暑期出行、文旅消费升温推动服务价格回升 [3]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5个行业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5个百分点 [6] 推动价格回升的有利因素 - 中秋、国庆假日消费有望带动CPI上涨 [4] - 服装换季上新和教育服务需求扩大将带动相关价格变化 [4] - 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带动生产价格向消费价格传导 [4]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已超1.9万亿元,惠及超3.2亿人次 [10] 价格领域存在的隐忧 - 8月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已连续30个月在0附近波动 [6] - PPI连续30多个月处于负区间 [6] - GDP平减指数已连续9个月为负,创历史最长负增长纪录 [7] - 70个大中城市房价长期处于下行通道,加剧经济负向循环 [7] 价格低迷的多重制约因素 - 经济增速换挡导致企业盈利空间收窄、居民收入增长放缓 [8]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外需承压抑制消费改善 [8] - 核心约束在于需求不足,且收入与财富分配格局变化引发预期下行 [9] - 居民部门杠杆率下降、预防性储蓄倾向上升 [12]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专家建议将CPI同比增长2%作为十五五长期平均通胀奋斗目标 [11] - 短期需借力财政政策,通过消费补贴、保障房补贴、债务置换三大抓手刺激内需 [11] - 货币政策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沛,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 [11] - 长期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9][12]
权威发布|8月生产、内需、外贸等运行平稳 经济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人民日报· 2025-09-16 11:29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8月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经济增长稳中有进 [2]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环比增长0.37% [4] -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 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4]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 增势好于工业 [4] 内需消费领域表现 - 1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5] - 8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 [8] - 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均超过10% [8] - 1至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 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9] 投资与外贸领域 - 1至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4.2% [5] - 制造业投资增长5.1% [5] - 8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 出口和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6] 就业与物价稳定 - 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 与上年同期持平 [7] - 30至59岁就业主体人群调查失业率与上月和上年同期均持平 [7] - 8月CPI同比下降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7] 新兴产业与创新驱动 - 8月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17.7% 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长13.1% [10] - 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增长23.5% [10]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3% [10]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2.7%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44.2% 太阳能电池增长16.8% [10] 绿色转型与设备制造 -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速达78.1% 充电桩增长14.9% [10] - 8月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11.9% 电机制造增长14.8% [12] - 机床数控装置、包装专用设备等设备更新类产品增速均超10% [12] 政策效果与市场优化 - 8月PPI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 同比降幅收窄 [11]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11] - 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7% 营养食品制造上涨0.9% 保健食品制造上涨0.3% [11] 服务消费与新型消费 - 全国铁路暑运发送旅客超9.4亿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 [9] - 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7亿元 观影人次3.2亿 [9] - 1至8月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9] - 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2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