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升值

搜索文档
亚洲区域货币普涨的背后
一瑜中的· 2025-05-06 22:56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付春生 (18482259975) 报告摘要 一、亚洲区域货币普涨的背后 五一假期(5月1日-5日)全球汇市涨多跌少,升值货币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升值最为明显的是新台币(6.8%) 、韩元 (3.5%)、俄罗斯卢布(1.9%),其次是泰铢、印尼卢布、离岸人民币、印度卢布等, 港元触发联系汇率制下的强方兑换保 证 。阿根廷比索(-0.8%)、日元(-0.8%)、英镑(-0.4%)贬值较多。 亚洲货币的集体升值或主要由新台币带动。新台币大幅升值可能主要受出口商结汇抛售美元所致,保险公司(主要是寿险公 司)在汇率大幅波动时的外汇对冲操作可能加剧了其升值。 我国台湾地区寿险公司的外汇风险敞口大,以著名的南山人寿和国 泰人寿为例,对于前者,新台币兑外币升值5%将带来约295亿新台币损失(2023年税前利润约244亿新台币);对于后者,新 台币兑美元升值1%将带来约78.4亿新台币损失(2023年税前利润约为189亿新台币)。 新台币的升值也许不会 是一个个例。在美元汇率走弱(对美元预期转弱)的背景下,如果私人部门积累 ...
中国资产直线拉升!美股集体下跌,美联储9月或降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22:34
作 者丨舒晓婷 林秋彤 编 辑丨李莹亮 包芳鸣 刘雪莹 北京时间5月6日晚,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而在美股盘前,三大股指期货已大幅跳水。 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走弱,其中科技七巨头全线下跌。 | 苹果(APPLE) | 198.605 | -0.14% | | --- | --- | --- | | AAPL.O | | | | 亚马逊(AMAZON) | 185.780 | -0.31% | | AMZN.0 | | | | 谷歌(ALPHABE ... | 165.270 | -0.47% | | GOOG.O | | | | 微软(MICROSO ... | 433.745 | -0.56% | | MSFT.O | | | | 脸书(META PLA ... | 592.775 | -1.08% | | META.O | | | | 英伟达(NVIDIA) | 112.080 | -1.53% | | NVDA.O | | | | 特斯拉(TESLA) | 274.180 | -2.17% | | TSLA.O | | | 图: Wi n d 美国3月贸易逆差1 4 0 5亿美元,农产品出口严重下滑 据央 ...
汇率升值:节后悬念几何?
民生证券· 2025-05-06 21:13
亚洲货币近期表现 - 离岸人民币一度涨破7.20,港币连续触及强方兑换保证,台币两天累计上涨超9%[3] 人民币升值空间分析 - 美国大幅加征关税时人民币贬值有限,对中美谈判缓和带来的升值预期应克制[3] - 人民币水平有央行心理价位(7.1和7.0是较在意水平)和相对其他货币变化两个标准,极端情况下人民币相对欧元涨回4月10日前水平对应美元兑人民币大致为7.05[4] - 五一后预计央行不刻意扭转人民币升值,会控制涨幅并寻找新震荡中枢[4] 中长期亚洲货币异动信号 - 亚洲货币集体“异动”或反映汇率范式变化,美元压力将是结构性的[4] 不同汇率模式分析 - 港币锚定美元模式,美元体系动摇下需思考因维持“强方保证”持有过多美元问题,长期中美脱钩或降低港币与美元体系绑定必要性[4][5] - 台币“汇率低估+民间金融循环深度绑定美国”模式,2022年以来保险机构降低汇率对冲敞口,台币快速大幅升值威胁机构资产负债表稳定,短期可减少美国资产持仓或增加对冲敞口,中长期多元化投资或买黄金分散风险[7] - 人民币“限制波动+限制金融机构对美元循环的参与度”模式,管制下离岸和在岸有区别,假期后波动率会下降回归正常交易[8] 风险提示 - 特朗普贸易谈判转向强硬或致美元贬值、亚洲货币升值,影响经济和市场稳定[8] - 美国强加非美货币升值条款或致美元体系崩溃、全球市场动荡[8]
每周经济观察海外周报第89期:亚洲区域货币普涨的背后-20250506
华创证券· 2025-05-06 17:48
亚洲区域货币表现 - 五一假期亚洲货币普涨,新台币涨幅6.8%居首,韩元涨3.5%、俄罗斯卢布涨1.9%,阿根廷比索、日元贬值0.8%,英镑贬值0.4%[2][11] - 新台币升值或因出口商结汇抛售美元,保险公司外汇对冲操作加剧升值,南山人寿新台币兑外币升值5%将损失约295亿新台币,国泰人寿新台币兑美元升值1%将损失约78.4亿新台币[2][13] - 外币存款绝对规模靠前的有中国香港地区约1.25万亿美元、英国约8570亿美元等;净国际投资头寸(不含储备资产)绝对规模靠前的有德国约3.345万亿美元、日本约2.315万亿美元等[3][4] 五一假期全球主要资产表现 - 5月1 - 2日全球股市普涨,纳斯达克指数涨幅3%居首,德国、法国、日本等股市均上涨[5][29] - 美债长端利率上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6BP,日债10年期收益率下行3.9BP,大宗商品涨多跌少,工业金属表现较好[5][30][32] 五一假期海外经济事记 - 美国4月新增非农就业17.7万超预期,劳动参与率回升至62.6%,失业率持平4.2%,年内降息预期从3.7次下修为3.2次[6][37] - 美国1季度GDP环比折年率-0.3%,净出口下滑是主因,后续居民消费或成下行风险[44][45] - 5月1日日央行暂停加息,维持政策利率0.5%不变,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和通胀预测[6][46] 五一假期海外时政事记 - 美国关税谈判有进展,美日未达成共识,中方评估中美谈判,特朗普拟对进口电影征100%关税[7][49] - 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矿产协议,泽连斯基拒绝停火三天提议,印巴边境冲突升级,OPEC+6月增产41.1万桶/日致美油暴跌超4%,巴菲特宣布年底退休[8][50][51][52]
和讯投顾刘金锁:节后市场将迎来修复行情,消费类板块有利好
和讯财经· 2025-05-06 09:37
刘金锁提到,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靠前的个股多为短线高标股,显示出短期人气不够活跃,高标 股的杀跌对市场情绪带来了一定影响。不过,他预计节后1-2个交易日市场将进入修复阶段。同时,他 也提醒投资者关注退市风险,指出今年以来已有约60只ST或存在退市风险的个股,这一数字已超过去 年全年。他强调,未来退市股票将越来越多,投资者应远离业绩不佳或存在退市风险的个股,特别是要 远离所谓的"黑五类"股票。 在谈到节后市场走势时,刘金锁表示,从消息面看,假期期间并无重大利空消息,且人民币汇率升值, 对市场构成一定支撑。尽管中美关税问题仍在博弈中,但他认为这对市场的影响相对中性,需要时间来 观察后续发展。此外,他还提到五一假期消费数据亮眼,旅游等相关数据创下新高,显示出消费者仍愿 意消费,这对消费类板块构成利好。不过,他也提醒投资者注意区分长期被炒过的板块和个股,避免追 高。 对于当前行情,刘金锁认为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但应关注个股表现。他指出,指数在当前位置难以一 蹴而就上涨,建议投资者轻指数重个股。同时,他也提到节后多数个股上涨,但普涨行情难以持续,特 别是当个股连续上涨至第三天时,投资者应保持谨慎,避免追高。他建议投 ...
特朗普逼迫台币升值?新台币盘中飙升超8角 出口厂商恶梦来了
快讯· 2025-05-02 11:47
金十数据5月2日讯,市场疯传特朗普将逼迫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升值至13.3(目前为31.21),台湾地区金 融监管机构5月1日紧急澄清,强调美国财政部并未要求新台币升值。5月2日,新台币一路暴冲升逾8角 创逾16个月高位,最高见31.145,日内涨幅超2.72%,因出口商及外资散户纷纷猛抛美元外汇。交易员 指出,这波受到ETF赎回款汇回及出口商恐慌性抛汇卖压影响,新台币升幅超乎预期,一早涨势即相当 凶猛。 特朗普逼迫台币升值?新台币盘中飙升超8角 出口厂商恶梦来了 ...
汇率升值能为债市解忧吗?(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14 00:01
文章核心观点 - 本轮债市调整基于"稳汇率"背景,人民币贬值使市场"宽松预期"落空,随着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人民币或"稳中有升",复盘历史可为后市提供参照,预计降准窗口临近 [1][4] 当下债市主要矛盾 - 经济"冷热不均"但未失速,年初有信贷"开门红"、PMI重回扩张等积极变化,同时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未解除,如CPI"转负" [1] - 货币政策更注重时效度,为未来预留空间,政府债供给大幅上量,央行货币投放力度边际收敛,资金面明显收紧 [1] - 关税等外部风险有所延迟,2月财新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站上荣枯线,中采口径下的指标读数仍处于收缩区间 [1] 历史相似时期债市转折 -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压制出口动能,三季度GDP同比降至6%,央行8月推出LPR改革,市场"宽信用"预期强化,叠加人民币贬值和通胀压力上升,债市对货币政策分歧加大,利率连续回调;9月起人民币转为升值,11月初央行降息5个基点,债市收益率进入下行通道 [2] - 2023年10月增发万亿国债落地,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四季度政府债集中发行,央行"保持定力",资金面趋紧,债市由涨转跌;11月"降息交易"抢跑,人民币由7.30回到7.13左右,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资金面缓解,叠加"资产荒"催化,债市再度走牛 [2] 后市展望 - 美元阶段性"震荡偏弱"格局可能延续,美国特朗普团队释放经济"利空预期",美国流动性环境转紧、衰退预期发酵,政策层保持人民币"趋稳避升"或为更好策略,货币政策持续偏紧状态或难持续 [3] 降准预期 - 从长、短端收益率调整幅度看,前期"抢跑"的降息预期收敛,回到去年12月初水平,长端利率过快下行风险阶段性缓解 [4] - 出于财政、货币配合需要,后续政府债供给将进一步提速 [4] - 银行同业负债面临收缩压力,流动性"缺口"或推升银行负债成本、加剧息差压力 [4] - 综合国内财政节奏和4月初美国将发布贸易备忘录、关税扰动升级情况,降准本月内落地概率更高 [4]